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感人心者莫大于情”,在语文教学中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最佳手段之一,忽视了“情”,“理”则无处渗透,创造力、想象力也就无从谈起。本文主要从把握文章基调、朗读、作文、讲解等几方面来谈语文教学中学生情感的激发。
关键词:语文;情感;教学
情感性是一切艺术的最基本的特征,也是一切审美对象构成美的核心条件。艺术的本质就在于通过感性的形象来直接表现一种审美情感。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以情激学”已成为课堂教艺术的主旋律。
无论从语文的人文性角度,还是从工具性的角度看,语文教学都是一种情感性很强的工作。因此,语文教学更应该十分重概情感教育,应该将其放在与教育同等重要的远期教育目标,找到情感教育的感觉,充分体现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
一、情感教育的先决条件—把握好文章的基调
语文课的情感色彩决定于教材本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文心雕龙》)。什么样的作品就反映出作家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反映出作家的身世遭际和喜怒哀乐,特别是其中的文学名篇,文质兼美、脍炙人口,无一倒外地倾注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无一不是作家们堆积乎胸的感情的倾泻,这就为语文进行情感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创作中,作家的情感是全身心的、真诚的,甚至是如醉如痴的。“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报任安书》)。古人如此,现代作家更是在他们的作品中倾注着对祖国、对人民、对正义的深厚感情。在新文化运动中,鲁迅基手对虚伪的“仁义道德”的痛恨,写出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朱自清作为真正的爱国知识分子在既不满规实、又一时看不清前途的环境和心境中写就《荷塘月色》,在西北之行中他看到了民族的希望;写出了文笔优美又充满诗情画意的《白杨礼赞》、《风景谈》等歌颂抗日军民斗争生活的篇章。由此可见,大凡古今名篇,无一不是作者在强烈浓郁的激情状态下创作出来的,所以文章本身无一例外地包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好文章基调是情感参与的基础,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先决条件。不能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就无法进行准确的情感参与和情感教育,语文教学就空洞乏味。
二、体现教学情感的主要形式——充满激情的朗读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理智感、道德感和审美感,有一定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基本的情感表现能力。范文本身对学生的熏陶感染固然是重要的,但情感教育必须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而不是教师自编自舞、唱独角戏,因此我们不能忽视师生之间在学习课文过程中的情感交流。教师充满感情的范读除了示范作用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就是把教师特定的个体体验通过有表情的、高质量的朗读表现出来,引起学生的共鸣。不能只要求学生熟悉和背诵课文;更应把要求学生读出感情来作为一条最重要的要求,使其其深刻体验作者的情感。正因为文章本身无不包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教师的范读和学生的个体读、分组读、集体读就必须充分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如读《背影》要充满亲情,读《月总理,你在哪里》要庄严严肃而不失悲痛之情,读《出师表》要辞诚意切,读《念怒娇赤壁怀古》要高亢激昂,读《皇帝的新装》要轻快活泼而不失幽默,等等。只有将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出来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活动进入最佳状态。唯其如此,才能使学生不仅对课堂产生浓厚 兴趣,更能使他们产生自觉阅读优秀作品的渴望,培养良好的学习个性。
三、学生情感体验深化的有效途径——声情并茂的讲解
基于语文在培养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重要作用,特别是考虑到教育的德育目标,教师的讲解更不能囿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还应包括情感的熏陶。很多执教多年的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翻阅大量资料,绞尽脑汁,上得讲台其结果却是讲者口若悬河,听者昏昏欲睡。究其原因,缺少感情投入恐怕是最重要的一条,因为没有感情的参与,学生的认知活动是很难进入最佳状态的。传统的“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一旦被当作语文教学的唯一方法,范文讲解就会忽视文情,脱离文章,变成空洞的说教,枯燥无味,讲者谆谆,听者藐藐。因而教师在讲解时,应该表达出自己的喜怒哀乐,显示出自己的个性特点,对所教课文做到“如出我口”、“如出我心”,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真正做到进入角色,情入课堂。这样就可以把语文教得有立体感,使学生“如观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讲解时的声调、表情及其对课文的感情色彩,更是无不反映教师的情感及对课文中人、事、物的态度。而所有这些只能伴随着知识的传授和阅读的指导,渗透在讲解之中。
四、学生作文的动力——充满激情的作文教学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更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真情和热情的结合常常是产生佳作的摇篮。学生作文的成败,关键在于是否有话可说,有话无话,又关键在于是否动情,因此,教师必须掌握调动学生产生激情的契机。动情的方式很多,读情文并茂的文章,听生动有趣的故事,慷慨激昂的讲演,据理力争的辩论,赏心悦目的欣赏,深入细致的调查,仔细入微的观察,鲜明的对比,切身的体会,都是动情的契机。一旦契机成熟,学生作文就会汩汩而出,入情入理。情感性原则也体现在师生情感的交流上,如果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再得到教师的充分肯定,那么学写作文的热情增加了,写作时就不再是勉为其难的事了。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可以是多方面的,可以用讨论与学生进行交谈,批语应以鼓励为主,避免套语;也可以面谈,以沟通思想,联络感情,使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
五、运用情感性原则的保证—优化教学环境
众所周知,情感教育是认知发展的动力,一个压抑的、令人烦燥的环境是难以激起学生的认知兴趣和写作兴趣的。情绪绪低落或波动,情感淡漠或抵触,认知活动必然处于低效状态或难以持续。反之,由予情绪的稳定,由于感情的投入和它的调节作用,认知活动才有可能顺利地进行。这就需优化教学环境.,协调师生关系。
要在优化教学环境中体现情感性原则,首先必须建立一个新型师生关系,即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审美性曲教学场。有人说:听于漪教师,知识像涓涓流水:伴随着美妙的音律流迸你的心田,潜入你的记忆深处,给你终生受益,使你永世难忘。这主要还在于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而以训人的口吻对学生唱高调,必然会适其反。教师要用自己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用自己的个性影响学生的个性,用白己的心灵呼应学生的心灵,使教学成为一种赏心悦目、激动人心的“精神解放运动”。
其次,优化教学环境,体现情感性原则,还必须建设一种既团结紧张,又严肃活泼的校风,这就要求学校的管理方法、管理机制与发展新型的师生关系同步连行。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就应该像春雨、像清风、像瑞雪,引发联想,引入创造,使以静态的文字沉睡于课本中的美文,在我们富有激情的艺术创造中还原并活化为各具形象、充满才思的作者本人,让他们带着作者独特的生命气息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
关键词:语文;情感;教学
情感性是一切艺术的最基本的特征,也是一切审美对象构成美的核心条件。艺术的本质就在于通过感性的形象来直接表现一种审美情感。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以情激学”已成为课堂教艺术的主旋律。
无论从语文的人文性角度,还是从工具性的角度看,语文教学都是一种情感性很强的工作。因此,语文教学更应该十分重概情感教育,应该将其放在与教育同等重要的远期教育目标,找到情感教育的感觉,充分体现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
一、情感教育的先决条件—把握好文章的基调
语文课的情感色彩决定于教材本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文心雕龙》)。什么样的作品就反映出作家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反映出作家的身世遭际和喜怒哀乐,特别是其中的文学名篇,文质兼美、脍炙人口,无一倒外地倾注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无一不是作家们堆积乎胸的感情的倾泻,这就为语文进行情感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创作中,作家的情感是全身心的、真诚的,甚至是如醉如痴的。“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报任安书》)。古人如此,现代作家更是在他们的作品中倾注着对祖国、对人民、对正义的深厚感情。在新文化运动中,鲁迅基手对虚伪的“仁义道德”的痛恨,写出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朱自清作为真正的爱国知识分子在既不满规实、又一时看不清前途的环境和心境中写就《荷塘月色》,在西北之行中他看到了民族的希望;写出了文笔优美又充满诗情画意的《白杨礼赞》、《风景谈》等歌颂抗日军民斗争生活的篇章。由此可见,大凡古今名篇,无一不是作者在强烈浓郁的激情状态下创作出来的,所以文章本身无一例外地包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好文章基调是情感参与的基础,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先决条件。不能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就无法进行准确的情感参与和情感教育,语文教学就空洞乏味。
二、体现教学情感的主要形式——充满激情的朗读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理智感、道德感和审美感,有一定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基本的情感表现能力。范文本身对学生的熏陶感染固然是重要的,但情感教育必须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而不是教师自编自舞、唱独角戏,因此我们不能忽视师生之间在学习课文过程中的情感交流。教师充满感情的范读除了示范作用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就是把教师特定的个体体验通过有表情的、高质量的朗读表现出来,引起学生的共鸣。不能只要求学生熟悉和背诵课文;更应把要求学生读出感情来作为一条最重要的要求,使其其深刻体验作者的情感。正因为文章本身无不包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教师的范读和学生的个体读、分组读、集体读就必须充分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如读《背影》要充满亲情,读《月总理,你在哪里》要庄严严肃而不失悲痛之情,读《出师表》要辞诚意切,读《念怒娇赤壁怀古》要高亢激昂,读《皇帝的新装》要轻快活泼而不失幽默,等等。只有将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出来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活动进入最佳状态。唯其如此,才能使学生不仅对课堂产生浓厚 兴趣,更能使他们产生自觉阅读优秀作品的渴望,培养良好的学习个性。
三、学生情感体验深化的有效途径——声情并茂的讲解
基于语文在培养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重要作用,特别是考虑到教育的德育目标,教师的讲解更不能囿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还应包括情感的熏陶。很多执教多年的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翻阅大量资料,绞尽脑汁,上得讲台其结果却是讲者口若悬河,听者昏昏欲睡。究其原因,缺少感情投入恐怕是最重要的一条,因为没有感情的参与,学生的认知活动是很难进入最佳状态的。传统的“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一旦被当作语文教学的唯一方法,范文讲解就会忽视文情,脱离文章,变成空洞的说教,枯燥无味,讲者谆谆,听者藐藐。因而教师在讲解时,应该表达出自己的喜怒哀乐,显示出自己的个性特点,对所教课文做到“如出我口”、“如出我心”,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真正做到进入角色,情入课堂。这样就可以把语文教得有立体感,使学生“如观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讲解时的声调、表情及其对课文的感情色彩,更是无不反映教师的情感及对课文中人、事、物的态度。而所有这些只能伴随着知识的传授和阅读的指导,渗透在讲解之中。
四、学生作文的动力——充满激情的作文教学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更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真情和热情的结合常常是产生佳作的摇篮。学生作文的成败,关键在于是否有话可说,有话无话,又关键在于是否动情,因此,教师必须掌握调动学生产生激情的契机。动情的方式很多,读情文并茂的文章,听生动有趣的故事,慷慨激昂的讲演,据理力争的辩论,赏心悦目的欣赏,深入细致的调查,仔细入微的观察,鲜明的对比,切身的体会,都是动情的契机。一旦契机成熟,学生作文就会汩汩而出,入情入理。情感性原则也体现在师生情感的交流上,如果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再得到教师的充分肯定,那么学写作文的热情增加了,写作时就不再是勉为其难的事了。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可以是多方面的,可以用讨论与学生进行交谈,批语应以鼓励为主,避免套语;也可以面谈,以沟通思想,联络感情,使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
五、运用情感性原则的保证—优化教学环境
众所周知,情感教育是认知发展的动力,一个压抑的、令人烦燥的环境是难以激起学生的认知兴趣和写作兴趣的。情绪绪低落或波动,情感淡漠或抵触,认知活动必然处于低效状态或难以持续。反之,由予情绪的稳定,由于感情的投入和它的调节作用,认知活动才有可能顺利地进行。这就需优化教学环境.,协调师生关系。
要在优化教学环境中体现情感性原则,首先必须建立一个新型师生关系,即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审美性曲教学场。有人说:听于漪教师,知识像涓涓流水:伴随着美妙的音律流迸你的心田,潜入你的记忆深处,给你终生受益,使你永世难忘。这主要还在于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而以训人的口吻对学生唱高调,必然会适其反。教师要用自己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用自己的个性影响学生的个性,用白己的心灵呼应学生的心灵,使教学成为一种赏心悦目、激动人心的“精神解放运动”。
其次,优化教学环境,体现情感性原则,还必须建设一种既团结紧张,又严肃活泼的校风,这就要求学校的管理方法、管理机制与发展新型的师生关系同步连行。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就应该像春雨、像清风、像瑞雪,引发联想,引入创造,使以静态的文字沉睡于课本中的美文,在我们富有激情的艺术创造中还原并活化为各具形象、充满才思的作者本人,让他们带着作者独特的生命气息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