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影响我县儿童免疫规划工作质量的主要问题是贫困人口,计划外生育人口,流动人口等特殊人群的存在,因这部分人群有其特殊性,而我们对特殊人群又缺乏有效的免疫规划管理措施,致使免疫接种工作难度增加,实际接种人数减少,虽然根据所掌握的接种对象统计,报告接种率仍然很高,但根据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多年来的免疫规划工作检查发现,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在特殊人群中均低于90%,如何使特殊人群获得免疫是提高免疫规划工作质量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1 特殊人群的免疫规划工作现状
1.1 贫困人口:我县人口多,经济欠发达,尽管扶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有部分人口生活困难,这些人口文化水平低,缺乏基本的卫生知识,居住边远分散,自然条件艰苦,卫生服务体系不够完善,故其儿童免疫接种率低。
1.2 计划外生育儿童: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但由于一些民族地方封建思想浓厚,计划生育工作难度大,工作不够落实,超生儿童时有发生,有些地方计划外生育儿童比例高,这部分儿童隐匿未报,免疫规划工作人员不能掌握接种对象,使这些儿童失去免疫服务的机会。
1.3 流动人口: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行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口将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的客观事实,流动人口不仅使易感儿童免疫机会减少,而且对传染病流行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大批剩余劳动力流入城镇或劳动力缺乏地区,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基层防保组织难以掌握免疫接种对象,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加上流动人口中从农村出来打工经商者占大多数,文化素质和卫生知识水平较差,儿童家长或其监护人免疫规划的主动需求意识较低,使这部分儿童不能全部得到免疫服务,其接种率明显低于常住儿童。
2 综合性策略
2.1 免疫规划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特殊人群免疫规划工作是当前我县免疫规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组(重)建免疫规划协调(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其职能,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给予充分理解,大力支持,积极参与。
2.2 广泛开展免疫规划宣传和健康教育,深入细致地进行社会动员,积极开发领导层,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争取免疫接种对象家长的配合。
2.3 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增加对免疫规划工作的经费投入,争取多渠道筹集资金,为特殊人群免疫服务提供必须的经费保障。
2.4 建立健全免疫规划服务体系,培训免疫规划专业人员,提高其工作责任心和业务技术素质。
2.5 进一步强化免疫规划管理,提高免疫规划总体管理水平。
3 针对特殊人群的策略
3.1 针对贫困人口免疫接种对象策略。
3.1.1 政府增加免疫规划工作经费投入,解决维持免疫规划冷链正常运转的基本费用,提高对边远贫困落后地方防保员的劳务报酬,避免因各种因素让适龄儿童失去免疫服务的机会,阻断因贫致病,因病返贫的恶性循环。
3.1.2 卫生部门负责建立健全免疫规划服务体系,配齐免疫规划工作人员,提供预防接种必要的工作条件,同时加强对乡村防保人员的培训,以提高其免疫规划工作的责任心和业务技术水平。
3.1.3 加大免疫规划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贫困地区民众对免疫规划工作的认识水平,强化贫困地区免疫对象家长或其监护人的主动参与意识。
3.2 针对计划外生育儿童的策略。
3.2.1 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与计划生育,妇幼保健,基层村委会积极配合和协调,及时发现和登记计划外生育儿童,建立预防接种卡(证)并实施接种,同时纳入免疫规划常规管理。
3.2.2 利用各种新闻传播媒体,开展广泛的社会动员和宣传教育,做好儿童家长或其监护人的思想动员工作,解除顾虑。如若隐匿不报,延误免疫,可因病致残或死亡。动员超生儿童家长或其监护人主动报告并接受免疫服务。
3.3 针对流动人口中免疫接种对象的策略。
3.3.1 流动人口的管理必须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公安、工商、劳动、计生、卫生等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才能协调完成,应制订流动人口免疫规划管理办法,明确有关部门的责任,依法行政,提高执法力度,争取全社会齐抓共管,要利用现有的免疫规划管理体系,做好辖区内流动人口中免疫对象的登记和管理。
3.3.2 充分发挥各社区、居委会、村委会等基层组织的作用,建立健全流动人口中免疫对象的登记、报告等一系列管理制度,村委会等基层组织负责辖区内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的登记并按时向防保组或防疫员报告,防保组或防疫员应负责为适龄儿童建立预防接种卡(证)和实施接种。
3.3.3 卫生部门强化免疫规划工作管理,对居住本辖区内3个月及以上的流动人口中的免疫接种对象要纳入免疫规划常规管理,而对居住3个月以内的流动对象应查验预防接种卡(证),对无卡(证)的要劝告其到指定地点上卡上证并接受免疫,对有卡(证)的要根据其接种记录,按免疫程序按时完成免疫;必要时在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集中的地方增设临时固定接种点或巡回接种点,如可利用各乡镇赶场天对集贸市场适龄儿童进行调查询问并予以免疫,也可利用流动人口中免疫对象到医院就诊的机会,给予一次性或联合免疫。
3.3.4 卫生部门应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到所服务辖区内进行调查,掌握特殊人群中免疫接种对象的变化规律,制订相应的免疫策略。
作者单位:551500 贵州省黔西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 特殊人群的免疫规划工作现状
1.1 贫困人口:我县人口多,经济欠发达,尽管扶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有部分人口生活困难,这些人口文化水平低,缺乏基本的卫生知识,居住边远分散,自然条件艰苦,卫生服务体系不够完善,故其儿童免疫接种率低。
1.2 计划外生育儿童: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但由于一些民族地方封建思想浓厚,计划生育工作难度大,工作不够落实,超生儿童时有发生,有些地方计划外生育儿童比例高,这部分儿童隐匿未报,免疫规划工作人员不能掌握接种对象,使这些儿童失去免疫服务的机会。
1.3 流动人口: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行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口将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的客观事实,流动人口不仅使易感儿童免疫机会减少,而且对传染病流行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大批剩余劳动力流入城镇或劳动力缺乏地区,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基层防保组织难以掌握免疫接种对象,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加上流动人口中从农村出来打工经商者占大多数,文化素质和卫生知识水平较差,儿童家长或其监护人免疫规划的主动需求意识较低,使这部分儿童不能全部得到免疫服务,其接种率明显低于常住儿童。
2 综合性策略
2.1 免疫规划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特殊人群免疫规划工作是当前我县免疫规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组(重)建免疫规划协调(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其职能,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给予充分理解,大力支持,积极参与。
2.2 广泛开展免疫规划宣传和健康教育,深入细致地进行社会动员,积极开发领导层,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争取免疫接种对象家长的配合。
2.3 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增加对免疫规划工作的经费投入,争取多渠道筹集资金,为特殊人群免疫服务提供必须的经费保障。
2.4 建立健全免疫规划服务体系,培训免疫规划专业人员,提高其工作责任心和业务技术素质。
2.5 进一步强化免疫规划管理,提高免疫规划总体管理水平。
3 针对特殊人群的策略
3.1 针对贫困人口免疫接种对象策略。
3.1.1 政府增加免疫规划工作经费投入,解决维持免疫规划冷链正常运转的基本费用,提高对边远贫困落后地方防保员的劳务报酬,避免因各种因素让适龄儿童失去免疫服务的机会,阻断因贫致病,因病返贫的恶性循环。
3.1.2 卫生部门负责建立健全免疫规划服务体系,配齐免疫规划工作人员,提供预防接种必要的工作条件,同时加强对乡村防保人员的培训,以提高其免疫规划工作的责任心和业务技术水平。
3.1.3 加大免疫规划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贫困地区民众对免疫规划工作的认识水平,强化贫困地区免疫对象家长或其监护人的主动参与意识。
3.2 针对计划外生育儿童的策略。
3.2.1 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与计划生育,妇幼保健,基层村委会积极配合和协调,及时发现和登记计划外生育儿童,建立预防接种卡(证)并实施接种,同时纳入免疫规划常规管理。
3.2.2 利用各种新闻传播媒体,开展广泛的社会动员和宣传教育,做好儿童家长或其监护人的思想动员工作,解除顾虑。如若隐匿不报,延误免疫,可因病致残或死亡。动员超生儿童家长或其监护人主动报告并接受免疫服务。
3.3 针对流动人口中免疫接种对象的策略。
3.3.1 流动人口的管理必须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公安、工商、劳动、计生、卫生等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才能协调完成,应制订流动人口免疫规划管理办法,明确有关部门的责任,依法行政,提高执法力度,争取全社会齐抓共管,要利用现有的免疫规划管理体系,做好辖区内流动人口中免疫对象的登记和管理。
3.3.2 充分发挥各社区、居委会、村委会等基层组织的作用,建立健全流动人口中免疫对象的登记、报告等一系列管理制度,村委会等基层组织负责辖区内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的登记并按时向防保组或防疫员报告,防保组或防疫员应负责为适龄儿童建立预防接种卡(证)和实施接种。
3.3.3 卫生部门强化免疫规划工作管理,对居住本辖区内3个月及以上的流动人口中的免疫接种对象要纳入免疫规划常规管理,而对居住3个月以内的流动对象应查验预防接种卡(证),对无卡(证)的要劝告其到指定地点上卡上证并接受免疫,对有卡(证)的要根据其接种记录,按免疫程序按时完成免疫;必要时在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集中的地方增设临时固定接种点或巡回接种点,如可利用各乡镇赶场天对集贸市场适龄儿童进行调查询问并予以免疫,也可利用流动人口中免疫对象到医院就诊的机会,给予一次性或联合免疫。
3.3.4 卫生部门应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到所服务辖区内进行调查,掌握特殊人群中免疫接种对象的变化规律,制订相应的免疫策略。
作者单位:551500 贵州省黔西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