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方言的前世今生

来源 :陕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st4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陕北人说古代话?
  三十八年前,初到陕北余家沟,所闻言语,叽哩咕噜,似一派“胡”言。我们张口说话,村民就答“害怕”。不知所怕何来。后来才知道,不是“害怕”,而是“解不下”,念“害不哈(hà)”,意思是“不懂”。把不懂说成“害不哈(hà)”,当时听来,简直就是另一种语言。
  农民聊天儿,口无遮拦。女知青在一旁听农民说到“夃(ɡài)老”,好奇问之。“夃老”在现在的陕北话里,指妻子有外遇的人,意思相当于“戴绿帽子的男人”。见问,农民尴尬,随便应付:“念过高中的就是夃老。”不料,女知青欣喜,说她哥哥姐姐都是夃老,她一些亲戚也是夃老。传闻又有女知青听农民说到“
  (rì)板子”,问词义。这个词是说交媾,农民更不好作答,追问之下,信口胡说:“板子就是吃肉。”女知青竟高兴,说:“我昨天才了板子,现在最想的事儿还是板子。”
  在悬崖边上砍柴时,李培义掉入山水冲刷成的深坑——天窖。同行的陈京生高喊救人:“李培义掉下去啦!李培义掉下去啦!”不远处有农民,直腰张望,并不救人。后来发觉语气紧张,才至跟前。原来,余家沟人没听懂这个“掉”。陕北所说,“掉”是丢失,“吊”是用绳坠。摔,乡亲说“踼(tànɡ)”。如果高喊“踼下去了”,肯定紧急救人。说成“掉下去了”,乡亲们想:吊下去了,干吗不吊上来?
  春耕开始,每天早上,邻居会拍打我们窑洞的木门,叫醒我们:“队长呐喊了,起!”那时我们知道鲁迅有著作名《呐喊》,知道那词古老,不禁疑惑:陕北人说古代话?
  我是普通话一分子。年少时,说话所用词汇,大概只有被确认的现代汉语词汇的一小部分,还有些现在已经消失了的文革词语。突然进入一个方言世界,周围一切,不知所云,心生恐慌。于是,从那时起,我开始学习说话。青年时代,山间十年,自觉陕北话已俨如母语方言。
  1976年,我还在余家沟学大寨。8月,不记得是为甚,我从余家沟步行四个钟头,进了延安城。钻进延安新华书店,在那反击右倾翻案风的乱世年代,竟购得一本新印古版书——文物出版社的元代东山书院刻本影印平装《元刊梦溪笔谈》,1975年12月版,1.60元。这本书的出版说明称,作者沈括是宋代法家,我想,这是他的著作居然在文革中还能原样儿面世的原因。售货员在封底盖上了延安宝塔山的图章,以证明书已付款。回村后,虽看不太懂,也不时把油灯挑亮,学习几页。
  旧时,陕北农家为使锅台美观,常把捏碎的鸡蛋壳镶在上面,星星点点,很是活跃。听乡亲说:“灶火跟前焊些儿鸡蛋壳壳,教好看些儿。”我纳闷:无焊枪焊条,何以焊之?鸡蛋壳壳,又何必焊之?及读沈括,方知为“陷(hàn)”,镶嵌而已。又,常听乡亲们管崖立面、墙面叫“袜袜”,不明就里。也是读了沈括,才知是“窪”。
  小时候总以为古代人说的话,都远在历史深处,黑咕隆咚。当知道我生活中的陕北方言,竟还说着沈括说的话,我对陕北话产生了一种敬意,发生了对陕北话的朦胧兴趣。之后,时常记录一二。回北京后,也未中断,常和曾经一块儿插队的朋友议论陕北话,也常回余家沟,至今已十数次,并两度游历陕北,直出“西口”,达贺兰山。
  1989年下半年,曾与我在同一条山沟里插队的王新华,将他手记的《陕北词语200条》送给我,说我在陕北呆的时间长,能整理出更多的东西。那里面有简洁的词义注释。后来,我搜翻笔记,添加积累,成就了本书发端。王新华博士对陕北话情有独钟。有时,他见到陕北老乡,听到一个不熟悉的词儿,不管是在北京还是在延安,都打一个电话告诉我,兴高采烈地问:“哈,这词儿你知道吗?”
  到现在,我随手记录的陕北特色口语词语,有3900条。我记录的原则是我自己听到的、我个人生活中用到的,并且普通话口语不用(包括少数词同而语义与普通话不完全相同者)的词语,书里看到的不算。这两年看到语言学家的优秀著作——刘育林、安宇柱的《陕北方言词典》、邢向东的《神木方言研究》,里面有很多熟悉的、我已经记录下来的词,也收有很多我闻所未闻的词。尤其是看到邢向东先生收集的大量四字格民间成语,我叹为观止:在陕北,我毕竟是个外来人口,陕北话实际上远未成为我的母语方言。
  余家沟的文明
  我收录的陕北词语和语句,一些是我跟延安、榆林等地的干部、职工和农民聊天所得,很多则出自余家沟村的几十位农民之口。
  余家沟是延安的一个深山村庄,二三百人,由前余家沟、后余家沟和贺家山三个村落组成。后余家沟村落山上,有窑洞型古庙一座,内有释迦牟尼三世泥塑佛像,已经至少140年没有香火。三尊佛像保存较好,只是彩绘褪色严重,塑制年代已不可考。传说这个村落古代曾居住黑、白二姓,但无从考证。只知140年前的清同治年间,余家沟曾在一次规模浩大的西北民族动乱中惨遭血洗,包括七八个村庄在内的三十华里整条山沟,阒无一人。我在余家沟时,还见到喷溅在古窑洞墙壁上的陈年血迹。20世纪早期,余姓人家入住,凭空占地,捡得财富。余家沟由此得名,而古村庄名称,已经湮灭。后来者,或给余家揽工,或从余家手里购买土地。现在居民,最早到余家沟的是谷、贺、李三家。1928年谷家从榆林地区逃荒至此,给余家当长工。当时村中有古窑20孔。1929年,经余家同意,谷家入住其中几孔,至今已77年,不曾搬动。这批居民初到余家沟时,山沟里是平展草滩,柳树成荫,几十年后已被山洪冲成数米深沟。1930年以后,陆续有逃荒者从延安以北的陕北一些地方移民至此。我插队年代,移民还在继续。那时,山村无电无通讯,进出山沟惟步行可达,没有外界文化影响。至今民俗古朴,民风淳朴。他们的语言,很大程度上具有陕北话的普遍代表性。
  余家沟人的生活中,大量使用文言词汇。一批被现代汉语列为书面文言词语的词,农民整天挂在嘴上,如迮狭、蹭蹬、太半、门限、侑食、宾服、彀、聒、幸、剺、、谖、惮、惼、憃、瘥、殁、(谰)等等。还有很多早就被现代汉语忘了的祖宗词汇,也用于日常的生产、生活和交往,天天说着。如猪拱地说“猪豗地”,门关上说“门上”,剩饭叫“馂饭”,棺材叫“木椟”,考虑说“扪摸”,耕地说“耤地”,范围叫“彀”,林木叫“梢”,陷泥曰“范(埿)”,繁殖说“胤”。典型文言词语“许”、“也”,整天挂在口头;“兮”、“乎”之类,亦有残存。仅一个“死”的意思,陕北就有“殁”、“老”、“尸解”、“命过”等词语。这些词语,也曾经整天从我嘴里冒出,那时年少,不以为然。后来,当意识到自己说的是一大群古代词语时,我惊愕不已。
  记录陕北话的过程中,我产生了探源陜北词语的奢望,试图给这些词语找到古代源头。不明其理,不知其用,兴趣使然。于是开始查阅工具书,又从工具书进入古代文献,学习有关知识,竟停不下来。然而,随着中国古代文献在我眼前日益广博,我越发明白,中华文化博大深邃,书山字海阅读不完,寻根究底无穷无尽。可以字字查找,无望一一探源。
  对于我来说,重要的是,这些陕北话是我的生活,是我和余家沟的生活。在我眼里,它们是生动的艺术,是富有的文明。它们从遥远的古代走来,蹒跚沧海,文化厚重,加泥带土,沉沉甸甸。我把这种真实的话语端起放下,连缀成书,感觉是在慢慢讲述一段生活、一种民俗、一块土地、一页历史。我想,了解一个余家沟,了解一片陕北,了解一方文化发源地,谁都会对我们中华文化的深奥久远,产生严肃敬意。
  到现在,能找到古代出处的词语,近1500条。这里包括了很古老的词语,也包括了唐宋以来、乃至元代以降(近代汉语)的古白话里的词语。但这本书没从语音学着手。像陕北读“虹”为“将”,是现代汉语还认可的字音。而陕北读“铸”为“到”,就奇怪了。其实,《说文》注“铸”音:“寿声”。又注“祷”音:“寿声。”这就说明,“铸”和“祷”,2000年前,本来同音。“铸”说成“到”,不过是陕北人始终说着“铸”古时候的本来读音。这种只是读音不一样、普通话里日常还使用着的词,书里没收。书中收入的词汇,与普通话音不同者,用汉语拼音标注它们的读音或近似读音,未细究音值。汉语拼音能准确标注普通话读音,但不能准确反映很多方言读音。所以,有些语音差别甚大或须说明者,只好搬来国际音标,脚注于下。同时,尽可能跟古音和其他方音做点儿比较。脚注里上古音、中古音、近代音的拟音音标,和吴语、湘语、赣语、客家话、粤语、闽东话、闽南话的音标,都引自李珍华、周长楫编撰《汉字古今音表》(中华书局,1999年1月)。我想,陕北话里,一定还有点儿没解决的语音问题。但愿能引起语言学家、音韵学家的关注,把它们弄个明白。
  宋代洪迈有言:“俗语有所本。”(《容斋随笔》)民间传统俗语,都有历史来历。有些词语,前人写入文章,我们便有可能找到。另有一些,前人不曾用于著述,我们今天就不知其流。我想,中国古代那么多书,我阅读仅沧海一粟,因此查证非常有限。如果多用时间,埋头故纸,我相信还可以核出它四五百条。在记录的3900条(还在增加)词语中,1500条已占了将近40%的比例。再查下去,这个比例可能高达50%。同处北方,陕北日常口语里,却这么高比例地使用着被普通话废弃了的古代词语,是我万万不曾料到的。由此,我对陕北话的早期敬意,上升为敬仰了。我知道这是偏好所致。试想,如果我不理解、不喜欢文化传承的东西,那么,我对陕北话的态度,一定是从鄙视开始,到厌恶结束。
  就这样,守着一片湖光山色、一方白云蓝天,伴着一墙书籍、一台电脑,我在乡下过了这么几年。
  陕北话里古词之谜
  宋代马永卿曾说:“古今之语大都相同,但其字各别耳。”(《懒真子》三)1000年前的这种认识,放到今天看,依然有理。唐宋以来,白话文写作开始出现。从《敦煌变文》到禅宗语录如《五灯会元》等,加上《三朝北盟会编》之类著作,可看出当时口语与今日差别不算特别大。那时的人跟今天的人之间,完全可以口语交流——如果方音能懂的话。到了元代,戏曲中的道白,跟现在的说话,已经没什么不同了——至少是跟电视普及前的陕北没什么不同了。这种情况使我怀疑,比唐宋更早年代的口语,是不是也很有些白话性质?对那时的言语,我们今日只知书面文言,不知口头俗语。一些现代普通话口语中没有的词汇,白纸黑字出现在古人文章里,我们便名之为“文言词汇”。
  其实,文言词汇,大都来自口语。陕北话里使用的很多文言词语,都是“斗大的字不识一毛口袋”的农民,代代口头相传,断非学自书本。这些文言词汇的产生过程,是农民口语在先,文人文章在后。文人创造的词汇,至今多为成语,很少进入农民口语。不过,农民也有成语状态的词,口口相传,节奏感强,至今不衰。前二年陕北流传用农民成语创作的手机短信一则:“你走路喝林掼拉,说话憨溜少适,常常日急慌忙,不说圪情马匝。而今(ɡe)你又糊得挖眉(mí)二道,鼻淌涎(hán)水,站在那儿憨溜不唧,辱眉(mí)现眼。把你还能得不行。快去(kè)!”大意是:你走路听里咣啷,说话傻里傻气,常常急急忙忙,不说干干脆脆。现在你又脸脏得汗水和泥,鼻涕过河,站在那儿傻了吧唧,丢人现眼。你还能耐得不行。快边儿去!
  鲁迅曾有言:“我的臆测,是以为中国的言文,一向就并不一致的,大原因便是字难写,只好节省些。当时的口语的摘要,是古人的文;古代的口语的摘要,是后人的古文。”(《且介亭杂文·门外谈文》)远古时代,人们的口语就比较通俗,不可能整天聊天儿都说着“厥若彝及抚事如予”这样的话。文字的产生,开创了言、文脱离的历史。早先书面语言的简洁,所谓的“惜墨如金”,一定与当时记录文字的技术条件有关。结果,书面所刻所写,跟口头所说,差距颇大。后来,书写成本越来越低,文章日趋骈俪。韩、柳往回拉了一把,竟确定了文言文的高端地位。不过,文化人写作口语化的倾向,早已出现了。《世说新语》便可谓通俗之初。唐宋至元,白话文发展迅速,言、文开始走向融合。明清小说,则俚俗口语,全面使用,长篇巨著,层出不穷,实现了言、文一致。那时,书面文言体系已如朽木牌坊——皇上御批都“我手写我口”,常用大白话。后来“五四”一推,轰然倒塌。之后,文言词汇也就在现代白话文的革命浪潮里,沉没没影儿了。
  然而,在陕北话里,我们听到成群的古语还在使用。这说明,文言词汇本来就出自口语,而且古今口语表达变化不大。如此,这样的词汇群才可能大规模地活用至今。几千年来,口语发展变化,但本色如故。如果古人真是用那种佶屈聱牙的话来进行日常交流,到变成现在这样儿,是不可能让那些词汇活下来的。这样,才可以解释为什么陕北话里保留着那么多的古代词汇。
  方言词汇以音、义代代相传,不依文字。古代词汇保留最多的地方,一定是在闭塞偏远的乡间。那里农民习语,全都承自祖先。像陕北那样的地方,几千年来,交通阻隔,地方闭塞,生产方式不曾进步,生活方式稳定保守。由于没有文化,很难学会官方语言。由于耕种为生,政治风云也没影响。正因为此,许多一两千年前的,甚至更久远的生产生活日常词汇、语义,也就停滞在这个“圣人布道此处偏遗漏”的陕北,在农民的口语当中,活生生地使用至今,不为外人所知。
  不过,有个问题。陕北这地方,自古以来,五方杂居,或饮马放牧,或落地生根。早有熏育、犬戎、白翟、林胡,游牧在此。又有匈奴、鲜卑,游食征战。羌胡、柔然、突厥、回鹘,都曾打马而过。龟兹、库莫奚、乌丸、氐、羯,也曾越岭翻山。党项、女真,得以划界统治。蒙元之后,还有与鞑靼、瓦剌的局部冲突。回族居民亦从甘、宁迁入陕北。很多历史民族,都在这里留有他们的后代。一个能够有规模地保留古代汉语词汇的地方,应该是长期稳定地居住着汉语人群的地方,就像中原,就像南方,就像古代从北方移民到南方的那些人群。而這儿,竟然是个许多历史民族都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这里曾发生战争无数,仅宋夏之战,就打了百年;最近的那次民族动乱,也持续了十余年。而且,今天说着古代汉语词汇的余家沟人,大都来自曾经操党项语言的西夏旧地。虽然早已“渐染胡语”,但历史久远的汉语词汇,像两千年来只用于皇室的、“造字之初”说耕地的“耤”,居然能在这里的民间口语中,持续使用至今。这是什么原因?陕北人的祖先究竟在哪儿?他们当中,真会有人是从某个历史民族融入汉族?他们的祖先都经历过什么样的移民历史?西晋永嘉之乱、唐玄安史之乱、两宋靖康之乱,那些大移民的时代,他们又都在哪儿?难道他们是宋代边防战士、明代长城守军的内地后代?对于我来说,这些,是千古之谜。
  但清楚的是,余家沟人,不论他们来自何方,他们说的话,是陕北话。陕北人和陕北话,植根于厚重的黄土高原,风霜刀剑,历史如烟,草木精华,千凝百炼。我,只是从陕北方言之塬上,掬一抔土。
  方言需要天然的文化生态环境
  我们总以为北方汉语不如南方方言古老。其实不然。北方方言中的古汉语存留,并非人们认知的那样空白。目前这本书里所列陕北话里的词语,并非都找到了书面最早源头,口语源头更无从知晓,因此没有给它们做历史层次断代的条件。但是,仅从目前整理的情况看,收入这本书的词语中,先秦两汉南北朝使用的就已占了31%,唐宋时期的约有34%,元代以降者为35%。如果不算元代以来,先秦至宋的上古、中古词汇,也已有近千条,在书中占65%。在我的随机性很强的陕北日常口语词汇收集中——3900条里,占了四分之一。而且,这些词语的使用,好多都并不局限于陕北,在整个晋语地区,广有分布,以至华北京郊。
  一代又一代不识字的北方人,口口相传着那些词汇。那些词汇支撑着他们的生活,没受外来文化冲击。虽然语音逐渐有变,甚至语义有变,古老的文化却能静静地保留。陕北农民不知,在闲话家常里,在嬉笑怒骂中,他们承载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积淀。
  文化多样性的基本现象之一,就是语言多样性。每一种地方语言的存在,都表明一种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延续。这是中华文明的财富积累。在强制“书同文”两千多年以后,我们看到了实现“语同音”的遠景。方音消失,看似无伤大雅。问题是,很多词汇必将随之消亡。而它们,正是语言文化的继承性的重要表现,是语言文化的精华所在。汉语方言承载的语言文化、历史文化,将随着“语同音”的实现而彻底灭亡,永不复生。
  “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明·陈第《毛诗古音考·自序》)方言的产生、发展和消亡,很有物竞天择的味道。但这是一种平等的、自然的竞争,不应该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方言无须人为保护,但也无须人为消灭。3000年都不死的东西,说明它在天然的文化生态环境下,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如果这种文化生态环境被人为破坏,方言必然快速走向断子绝孙。
  文化是人类行为的可能性的不同选择。落脚东亚的这群人,选择了用汉语汉字承载的文化。与地球上其他地方的文化比较,这并无等级优劣之别,也无先进落后之分。在中华文化影响力日益增强的今天,我个人对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敬之有加的。
  同样,我不觉得方言落后,也不觉得方言先进。因为方言就是一种文化,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眼里,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系统,借用好友吴思的经典语言,是一个被现代商业文化、政治文化掩盖了的“潜”系统。口头传说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成为这个系统的各个单元。文化观念维系着这个系统。而这个系统的媒介,就是方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只是把一盘散沙捡到盘子里,不只是保护文物,不只是保护林立高楼中间一座没有香火的庙宇。系统性地保护天然的文化生态环境,才能维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包括其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承传和振兴,才能使拥有这些遗产的人群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
  问:这什么也?答:收音机也。
  问:你哪去也?答:我城去也。
  这就是陕北话。今天,几乎所有人都能唱响一曲陕北信天游,因为陕北历史风情,打动无数人心。民歌秧歌腰鼓剪纸,世所熟知。现在,我想把我知道的黄土高原破碎沟壑里、吆牛踩场的农民话语中,那些祖传的俗语,告诉大家。俗语也是不断发展不断消亡的。像今天陕北管输液叫“吊液体”,管汽车钥匙孔叫“匙位子”。所以,古老的口语不会成为现代文明的阻力。有些仅在民歌里保留的词语如“菱花”、“梅香”,口语中早就不用了。还有很多现在老年人说话中冒出来的词语,连当代陕北后生可能都会闻所未闻。加上电视日益普及,普通话影响深远。想到这里,我觉得,用文字记录下来一些东西,悲观地说,有点儿文化抢救的性质;而乐观地说,也可能对保护文化多样性有些用处。■
  
  王克明/自由学者。曾为北京知青,在延安县河庄坪公社余家沟大队插队十年,当过大队书记。现主要从事陕北文化及陕北话研究,并参与余家沟村庄建设。著有《听见古代》一书(中华书局)。曾参与主编《回首黄土地——北京知青延安插队纪实》文集,并作序及卷首词。
  栏目责编/王刚
其他文献
简史  春秋为晋,战国归魏,秦统一六国后为上郡地。唐及五代时设夏州、银州、麟州、府州、绥州,均属关内道管辖。宋以后,分属北宋、西夏及金。明朝设榆林卫,素有“九边重镇”之称。清朝设榆林府,民国设榆林道。建国后为地区建制,2000年7月撤地设市。    古遗址  榆林古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榆林古城墙保存较完整,时东城墙长2293米,西城墙长2184米,南城墙长1059.5米,北城墙长1125米,城垣周
期刊
桔槔    故里少有水田,人们为了解决吃菜难的问题,就在村溪两边,用石块垒砌的办法整修出一块块零星的“水地”,俗称其为“园子”。但就这所谓的“水地”,实则也是些旱地,并没有自然的水源可引以灌溉。于是,人们就在“园子”边垒筑石台,竖立桔槔,将溪水引到桔槔下面的蓄水池中,然后,用桔槔这种汲水工具汲水浇灌“园子”里的蔬菜。这桔槔,在我的记忆里,仅我们村,就有十多个呢!  桔槔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汲水工具,据
期刊
产房外  疼痛的号叫和幸福的鲜血  都不及生命的啼哭来得响亮    母亲苍白的汗珠  挂在全人类的脸上    那个不知道战争的孩子还没有出生  那个不知道眼泪的孩子永远也不会出生  灰尘  最怕寒冷的还不是大雁  蜷曲深眠的蛇  而是趾高气扬的灰尘  我在初冬的暖气包周围发现了它们  像一群拥挤爬动的蚂蚁  干渴的触须舔吸着热浪  在洁白的墙壁上  现出黑色的身体  它们似乎满足于这样的生活  停
期刊
我不是史学家,我没有能力对有关貂蝉的一切做出明确的考证。  但是,即使作为史学家,对于历史上是否存在这个秀外惠中的奇女子,她又是何方土地成长的粉红英雄,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中国古代素有四大美女的传说——貂蝉、西施、王昭君、杨玉环。其中美丽得令皎月为之躲闪的貂蝉,却不曾在任何史书上出现过她的名字。在以男性为话语主权的恢宏巨著——《三国演义》中,罗贯中于刚劲有力的笔墨中添加了几笔淡淡的轻柔,就
期刊
一    阴了几日的天空,终于在今天傍晚飘起了雪花。  吃过晚饭,在夜色阑珊中推窗而望,眼前拂拂扬扬飞舞的雪,总令我无比地兴奋。一股清新湿润的气息,从雪中弥漫出来,笼罩着我的身心。在这样的气息里,我才蓦地感到,这个冬天不是临近了,而是终于到来了。  就在这一年将要结束之际,子夏的《晚安,苦丁茶》也要出版了,这是今年冬天最令人高兴的事。许多年来,冬天总会如期地将我带到一个浮躁的境地,令我无法突围,不
期刊
前些日子在《三边文学》和《长篇小说》海外版2008年第四期看到靖边作家罗培林创作的中篇小说《遥远的白杨树》(下称《白杨树》)。新颖的标题吸引了我,泡上浓茶,挤出时间,潜心阅读,我不禁为作品的魅力所震撼。时过不久,我又去靖边统万城游览,见到了罗培林,交流中他殷勤冀望我写一评论,都是文化圈人,故不揣浅陋主要就《白杨树》的成功之处写篇短文,公诸文友,以求切磋。    一、内容的真实性    真实是艺术的
期刊
我家乡的河路汉在黄河河道上行船最为有名,在明清以来就以摆渡航运而闻名。因为从内蒙古西部沿乌兰木伦河进入陕北神木,再到山西省城太原,我们村就是捷径。据上了年纪的人说,解放前这里的过河贸易特别发达。牲畜、药材、木材、红盐、布匹、粮食等日杂用品成天堆积在码头上,等待过河往返,而家乡河对岸的林遮峪古镇集市贸易闻名遐迩。解放后,家乡作为贸易码头的地位衰落了。但在五六十年代,只有一百多口人的村子,仍然养有5艘
期刊
戊子“五·一”那天,我独自在书房品茶读书。书里说:“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  我正为这句话感慨,电话铃就响了;是马飞那富有磁性又带着绥德腔儿的男中音。我就想,我们或许是有着某种感应的。问他在哪里?回答说是在自己画室中作画。我知道他的勤奋,就说:劳动节不劳动,当品茶、读书。他就笑了,说:这时候最是安静,适宜作画。  我立时想起那个有着八角小楼、又长着丁香树的榆林市文联幽静的小院儿。想他在
期刊
要谈陕西当代书法,我以为梁新云是无法绕过去的人物。至少从目前的现状来说,一大批所谓的著名书法家的书写已经被我视作无效的前提下,梁新云和他的书法依然给我不少启发。但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在陕西,他的书写水准和声明还远远没有同步。这也是我写这篇文章的朴素动因。  认识梁新云是我在上大学的第二年,在此之前他的名字经常出现在全国展的陕西入选名单中。而我不曾想到的是,他和我同在一个城市。能在一个地方遇到有相
期刊
我搞不了文学创作,只是出于一种爱好和对家乡的感情,便由不得总爱关心家乡的文学事业,总盼望家乡再能长出几棵文学大树来。去年九月去西安开作协代表会,有幸见到了家乡一批文学精英,他们年轻有为,奋发上进,都发表和出版了好多优秀作品,成为家乡文学事业的希望。但也感到都为如何进一步提高突破,写出更好的作品而焦急不安。无形中也让我有了点“心病”,回家便情不自禁的想了很多。但限于自己的水平,一点也想不清楚,有时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