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发掘中国民间游戏与幼儿教育之间的相关资料,主要从幼儿教育的角度来进行研究,从而发现中国民间游戏对幼儿的教育作用主要有以下五点:(1)促进幼儿智力发展、(2)加强思想品德修养、(3)促进身心健康发展、(4)提升艺术审美能力、(5)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经过对中国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及作用的探析,建议中国民间游戏的发展应该要从游戏活动氛围的营造、游戏课程的设计、社会及家庭的有效配合三个方面来进行展开。
关键词:中国民间游戏;幼儿;教育作用
1 民间游戏概念阐述
对于游戏的概念,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解释。大体上说,生物学家和生理学家容易把游戏看成生物和人的本能,人类学家倾向于把游戏看成是幼儿学习求生本领的过程,社会学家往往把游戏看成是幼儿社会化的必备条件,历史学家容易把游戏看成是文化发展的动因之一。荷兰学者约翰·赫伊津哈在《游戏的人》中使用文化学和历史学的方法去研究游戏,并认为:“游戏是一种自愿的活动或消遣,在特定的时空里进行,遵循自由接受但绝对具有约束力的规则,游戏自有其目的,伴随着紧张、欢乐的情感,游戏的人具有明确‘不同于’‘平常生活’的自我意识。”这个游戏的概念奠定了游戏学的基石。[1]
我国著名民俗学家乌丙安先生认为:“民间游戏是指流传于广大人民生活中的嬉戏娱乐活动,它主要流行于少年幼儿中间和节日里成年人娱乐节目之中。”[2] 笔者结合约翰·赫伊津哈学者及乌丙安先生对游戏的看法,试将中国民间游戏定义为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流传于中国民间生活的,遵循自愿接受但绝对具有约束力规则的一种嬉戏娱乐活动。中国民间游戏包括成人民间游戏、幼儿民间游戏,本文所提及的民间游戏为适应幼儿活动的幼儿民间游戏(以下简称为民间游戏),具有趣味性、随机性、竞技性,易学、易会、易传的特点。
2 中国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2.1中国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
幼儿教育从广义上讲是能够影响幼儿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方面发展的有目的的活动,是一种启蒙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三种形式。狭义上主要是指幼儿园教育,隶属于学校教育的一种,相比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具有计划性、系统性的特点。幼儿教育对发展幼儿的智力、培育幼儿的身心健康、养成幼儿的思想品德等多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游戏作为幼儿教育中的一种重要方式,具有促进幼儿智力发展及提升动作协调性等作用,而民间游戏作为游戏的下位概念,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更加明确。中国民间游戏起源于民间,发展与民间,具有自然性、传承性、趣味性、开放性等特征,能够较好地贴近幼儿的生活,使幼儿拥有愉悦的游戏体验及健康快乐的成长过程,中国民间游戏除了具有一般游戏对幼儿的教育作用,还能够培育幼儿的民族精神及文化认同感,是幼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3]
2.2中国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幼儿的中国民间游戏应该要适应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符合幼儿教育的规律,教学内容要适当。幼儿的心理及生理特点是影响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主要因素,幼儿强烈的好奇心理、无意识的模仿心理、突出的群聚心理、严重的情绪支配心理会影响幼兒民间游戏活动的参与度,而幼儿的身体素质能力也是决定了游戏活动的内容。因此,如何在众多中国民间游戏中选择适合幼儿活动的游戏需要结合幼儿的心理、生理发展特点来进行筛选。[4]
2.2.1 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幼儿时期的智力处于启蒙阶段,这个时期的教育对幼儿以后的成长起着很重要的因素,而中国传统的儿童教育充分利用了游戏的形式来发挥其最佳的教育效果,从实践结果看,这种教育非常成功。讲究知识性,追求知识启蒙的效果,可以说是中国儿童民间游戏的重要特征。围棋、华容道、九连环、魔方、七巧板等游戏包括众多的文字游戏在内都能够促进人的智力发展。九连环,是一种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的套圆环儿、解圆环儿的手头游戏,能够练手活脑,促进智力发展,适合幼儿玩耍。
明代杨慎《丹铅总录》中“九连环之制,玉人之功者为之,两环相贯为一,得其关捩,解之为二,又合而为一。今有此器,谓之九连环”中就简单描述了九连环。而且徐珂《清稗类钞》中详细描述了九连环的玩法,“欲使九环同贯于柱上,则先上第一环,再上第二环,而下其第一环,更上第三环,而下其第一、二环,再上第四环,而下其第一环,再上第四环,如是更迭上下,凡八十一次,而九环毕上矣。解之法,先下其第一环,此下其第三环,更上第一环,而并下其第一、二环,又下其第五环。如是更迭上下,凡八十一次而九环毕下矣。”[5]
2.2.2 加强思想品德修养
德育是中国古代儿童教育的中心,游戏作为一种重要的儿童活动,必须以德育为核心,为德育服务。游戏是一个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的过程,即追求美德,击倒恶行。具有或明或暗的道德涵义,是中国传统民间游戏中普遍存在的现象。[4] 棋类游戏是具有锻炼和培养意志品质作用的典型游戏,比如说象棋,它是一种很古老的棋艺,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智慧的结晶,小小棋盘变幻莫测,奥妙无穷,能锻炼人的聪明才智,乐在其中。北宋晁补之《广象戏格·序》曰:“象戏兵戏也,黄帝之战驱猛兽以为阵。象,兽之雄也。古代兵以戏象名之。”其创意是由兵法而起。棋盘中两军对垒,中间空白处写有“黄河为界,两国交兵”字样。“将”在“米”字格内可每次走横或竖一步;“士”、“仕”在“米”字格内可每次走斜线一步;“象”、“相”走“田”字,不能过河;“马”跳“日”字;“车”走直线,步数不限,“炮”走直线,但不能越过别的棋子,可隔一棋子打对方之子;兵、卒走直线,每次走一步,过“河”前只能向前走,过“河”后可向前后横向走一步,“过河”前后均不能退走。以最后捉得对方将帅为胜,如双方都胜不了为和棋。[5]
2.2.3 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中国民间游戏既能发展幼儿的平衡、灵敏、协调素质,还能锻炼身体各部位骨骼肌的力量,促进骨骼的强健增长,而且在游戏中幼儿的运动技能、内脏、神经系统能够得到同步发展。不同类型的幼儿民间游戏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其中射箭、投壶、翻花绳这一类手的游戏能够促进幼儿的上肢肌肉力量发展,锻炼幼儿的手眼配合能力、手指灵活性;中国传统的民间体育游戏蹴鞠,也是现代足球运动的前身,其具备增强体质的功能,经常进行蹴鞠游戏活动能够全面提高人体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改善人体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运动等内脏器官系统和肌肉、骨骼等运动系统的功能;老鹰捉小鸡是在我国流行很广的户外儿童集体游戏。有一人当鹰,一个人当母鸡,其余参与玩的人牵着母鸡的背后衣襟,其后依次牵着前面人的背后衣襟;由老鹰在前面去捉母鸡身后的小鸡,母鸡横伸两臂左阻右挡不让老鹰捉小鸡,老鹰就左扑右扑,被捉着即站到一旁,这个游戏能够很好的帮助幼儿锻炼自身的平衡性和敏捷性。[5] 2.2.4 提升艺术审美能力
中国民间游戏中包含了许多艺术类的游戏形式,除了诗歌、音乐、舞蹈之外,还有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及艺术审美风格的民间游戏,如诗钟、茶令、吟诗、作对、戏曲、歌谣。在民间传统创作中,唱歌谣占了很大一部分。其作者既有成人也有孩子;女性哄孩子要唱歌谣,男性抒发对现实的感慨而唱歌谣,孩子们玩耍做游戏时要唱歌谣,可以说歌谣无处不在。比如说耳熟能详的儿童歌谣就有《小白兔白又白》、《小燕子》、《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种太阳》、《小青蛙》等等。
2.2.5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民间游戏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融合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贴近民族民间生活,经岁月洗涤沉淀而成的一种嬉戏娱乐活动。以道德为先的棋类游戏,崇尚智慧的智力游戏,培育勇猛向上精神的摔跤搏斗类游戏等等,这些游戏都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能够使幼儿在玩耍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培养其优秀的品质、深厚的民间精神及社会认同感,从而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
3 中国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发展途径
随着社会快速的发展,中国民间游戏生长发展的土壤已经快要消失殆尽,快速推进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催生的现代信息化科技,使得幼儿的玩耍时间被成人有效规划,自由游戏时间也逐渐被瓜分,幼儿这一民间游戏开展的主要群体被分化,钢筋泥土的高楼大厦取代了开放性的平房大院,这些都是影响中国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开展的重要因素。[6] 民间游戏活动的氛围、民间游戏课程的设计、社会及家庭的有效配合都是中国民间游戏得以继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3.1民间游戏活动的氛围
中国民间游戏是一种沉淀了中国民间生活的社会文化和风俗习惯的游戏活动,具有丰富多样、喜闻乐见的特征,而现在的幼儿生活在21世纪的信息化高度发展的时代,对这些以往的民间游戏所产生的社会环境十分陌生,因此在幼儿教育中,要基于幼儿该时期发展的心理及身体特点,从而营造一种符合幼儿兴趣的民间游戏氛围。
3.2民间游戏课程的设计
幼儿园教育也就是学校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部分,也是民间游戏发展的主要阵地。幼儿园教育中民间游戏课程的有效设计能够充分的挖掘民间游戏与幼儿教育的联系,可以更好地体现中国民间游戏课程在幼儿教育中所发挥的价值。民间游戏的课程应该要在满足幼儿不同的成长阶段需要的前提上,排除不适合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游戏,选择具有促进幼儿智力发展、培养幼儿思想品德等优点的民间游戏,并且要注意民间游戏活动安排和组织的层次化、结构化,注重与幼儿教育课程的整体性和一致性,深入挖掘民间游戏的主题内容,组织和设计多样化、层次化的游戏课程。[6]
3.3社會及家庭的有效配合
家庭及社会教育对幼儿的成长也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在家庭幼儿教育中,家长可以通过选择一些角色扮演的民间游戏,来补充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幼儿的生活常识、提高幼儿的沟通交流能力。幼儿园还可以通过组织民间游戏活动,把学校、家庭、社会联系在一块,来帮助幼儿获得良好的游戏体验,从民间游戏中学习到新的知识技能。
4 结语
当我们仔细思考幼儿生活的主要形式时,不难发现幼儿的游戏是与生活融合在一起的,他们大部分活动的发生和进行都是以游戏的形式或心态,这是因为幼儿生活的实质就是游戏。中国民间游戏植根发源于民间,发展传承于民间,是中华民族民间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与文化、体育、艺术、哲学、神话等领域都具有联系,是进行幼儿教育不可缺少的资源,能够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及意义。
参考文献:
[1] 约翰·赫伊津哈.游戏的人:文化中游戏成分的研究[M].花城出版社,2017
[2] 陈育梅.民间游戏与文化传承[J].民族论坛,2005(10):30-31.
[3] 管浩博.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及运用[J].职业技术,2017,16(09):77-79.
[4] 吕逸.中国古代儿童游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
[5] 王文宝.中国民间游戏[M].华龄出版社,2010
[6] 胡芳强.幼儿园传统民间游戏开展的现状与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
[7] 李姗泽.学前教育应重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论民间游戏在幼儿园课程资源中的地位和作用[J].课程.教材.教法,2005(05):31-35.
[8] 王德刚.传统民间游戏的源流、价值和保护[J].齐鲁学刊,2005(03):51-55.
[9] 施小菊,徐志诚.论我国民间游戏与民间竞技的社会价值[J].体育文化导刊,2003(05):35-36.
[10] 摆生荣.探析民间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9(09):142.
[11] 萧放.文化视野下的中国民间游戏娱乐[J].民俗研究,1993(01):89-92.
[12] 罗红辉.幼儿园民间体育游戏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12(06):70-72.
[13] 冯林林.幼儿园民间游戏课程的构建[J].学前教育研究,2010(03):70-72.
[14] 赵昌毅.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发展展望[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01):11-12+26.
[15] 胡榆涓.论幼儿园课程中民间游戏的应用[J].智库时代,2019(08):290+296
作者简介:
蒋湘平,1997年,女,湖南衡阳,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民族传统体育学方向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关键词:中国民间游戏;幼儿;教育作用
1 民间游戏概念阐述
对于游戏的概念,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解释。大体上说,生物学家和生理学家容易把游戏看成生物和人的本能,人类学家倾向于把游戏看成是幼儿学习求生本领的过程,社会学家往往把游戏看成是幼儿社会化的必备条件,历史学家容易把游戏看成是文化发展的动因之一。荷兰学者约翰·赫伊津哈在《游戏的人》中使用文化学和历史学的方法去研究游戏,并认为:“游戏是一种自愿的活动或消遣,在特定的时空里进行,遵循自由接受但绝对具有约束力的规则,游戏自有其目的,伴随着紧张、欢乐的情感,游戏的人具有明确‘不同于’‘平常生活’的自我意识。”这个游戏的概念奠定了游戏学的基石。[1]
我国著名民俗学家乌丙安先生认为:“民间游戏是指流传于广大人民生活中的嬉戏娱乐活动,它主要流行于少年幼儿中间和节日里成年人娱乐节目之中。”[2] 笔者结合约翰·赫伊津哈学者及乌丙安先生对游戏的看法,试将中国民间游戏定义为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流传于中国民间生活的,遵循自愿接受但绝对具有约束力规则的一种嬉戏娱乐活动。中国民间游戏包括成人民间游戏、幼儿民间游戏,本文所提及的民间游戏为适应幼儿活动的幼儿民间游戏(以下简称为民间游戏),具有趣味性、随机性、竞技性,易学、易会、易传的特点。
2 中国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2.1中国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
幼儿教育从广义上讲是能够影响幼儿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方面发展的有目的的活动,是一种启蒙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三种形式。狭义上主要是指幼儿园教育,隶属于学校教育的一种,相比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具有计划性、系统性的特点。幼儿教育对发展幼儿的智力、培育幼儿的身心健康、养成幼儿的思想品德等多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游戏作为幼儿教育中的一种重要方式,具有促进幼儿智力发展及提升动作协调性等作用,而民间游戏作为游戏的下位概念,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更加明确。中国民间游戏起源于民间,发展与民间,具有自然性、传承性、趣味性、开放性等特征,能够较好地贴近幼儿的生活,使幼儿拥有愉悦的游戏体验及健康快乐的成长过程,中国民间游戏除了具有一般游戏对幼儿的教育作用,还能够培育幼儿的民族精神及文化认同感,是幼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3]
2.2中国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幼儿的中国民间游戏应该要适应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符合幼儿教育的规律,教学内容要适当。幼儿的心理及生理特点是影响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主要因素,幼儿强烈的好奇心理、无意识的模仿心理、突出的群聚心理、严重的情绪支配心理会影响幼兒民间游戏活动的参与度,而幼儿的身体素质能力也是决定了游戏活动的内容。因此,如何在众多中国民间游戏中选择适合幼儿活动的游戏需要结合幼儿的心理、生理发展特点来进行筛选。[4]
2.2.1 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幼儿时期的智力处于启蒙阶段,这个时期的教育对幼儿以后的成长起着很重要的因素,而中国传统的儿童教育充分利用了游戏的形式来发挥其最佳的教育效果,从实践结果看,这种教育非常成功。讲究知识性,追求知识启蒙的效果,可以说是中国儿童民间游戏的重要特征。围棋、华容道、九连环、魔方、七巧板等游戏包括众多的文字游戏在内都能够促进人的智力发展。九连环,是一种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的套圆环儿、解圆环儿的手头游戏,能够练手活脑,促进智力发展,适合幼儿玩耍。
明代杨慎《丹铅总录》中“九连环之制,玉人之功者为之,两环相贯为一,得其关捩,解之为二,又合而为一。今有此器,谓之九连环”中就简单描述了九连环。而且徐珂《清稗类钞》中详细描述了九连环的玩法,“欲使九环同贯于柱上,则先上第一环,再上第二环,而下其第一环,更上第三环,而下其第一、二环,再上第四环,而下其第一环,再上第四环,如是更迭上下,凡八十一次,而九环毕上矣。解之法,先下其第一环,此下其第三环,更上第一环,而并下其第一、二环,又下其第五环。如是更迭上下,凡八十一次而九环毕下矣。”[5]
2.2.2 加强思想品德修养
德育是中国古代儿童教育的中心,游戏作为一种重要的儿童活动,必须以德育为核心,为德育服务。游戏是一个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的过程,即追求美德,击倒恶行。具有或明或暗的道德涵义,是中国传统民间游戏中普遍存在的现象。[4] 棋类游戏是具有锻炼和培养意志品质作用的典型游戏,比如说象棋,它是一种很古老的棋艺,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智慧的结晶,小小棋盘变幻莫测,奥妙无穷,能锻炼人的聪明才智,乐在其中。北宋晁补之《广象戏格·序》曰:“象戏兵戏也,黄帝之战驱猛兽以为阵。象,兽之雄也。古代兵以戏象名之。”其创意是由兵法而起。棋盘中两军对垒,中间空白处写有“黄河为界,两国交兵”字样。“将”在“米”字格内可每次走横或竖一步;“士”、“仕”在“米”字格内可每次走斜线一步;“象”、“相”走“田”字,不能过河;“马”跳“日”字;“车”走直线,步数不限,“炮”走直线,但不能越过别的棋子,可隔一棋子打对方之子;兵、卒走直线,每次走一步,过“河”前只能向前走,过“河”后可向前后横向走一步,“过河”前后均不能退走。以最后捉得对方将帅为胜,如双方都胜不了为和棋。[5]
2.2.3 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中国民间游戏既能发展幼儿的平衡、灵敏、协调素质,还能锻炼身体各部位骨骼肌的力量,促进骨骼的强健增长,而且在游戏中幼儿的运动技能、内脏、神经系统能够得到同步发展。不同类型的幼儿民间游戏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其中射箭、投壶、翻花绳这一类手的游戏能够促进幼儿的上肢肌肉力量发展,锻炼幼儿的手眼配合能力、手指灵活性;中国传统的民间体育游戏蹴鞠,也是现代足球运动的前身,其具备增强体质的功能,经常进行蹴鞠游戏活动能够全面提高人体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改善人体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运动等内脏器官系统和肌肉、骨骼等运动系统的功能;老鹰捉小鸡是在我国流行很广的户外儿童集体游戏。有一人当鹰,一个人当母鸡,其余参与玩的人牵着母鸡的背后衣襟,其后依次牵着前面人的背后衣襟;由老鹰在前面去捉母鸡身后的小鸡,母鸡横伸两臂左阻右挡不让老鹰捉小鸡,老鹰就左扑右扑,被捉着即站到一旁,这个游戏能够很好的帮助幼儿锻炼自身的平衡性和敏捷性。[5] 2.2.4 提升艺术审美能力
中国民间游戏中包含了许多艺术类的游戏形式,除了诗歌、音乐、舞蹈之外,还有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及艺术审美风格的民间游戏,如诗钟、茶令、吟诗、作对、戏曲、歌谣。在民间传统创作中,唱歌谣占了很大一部分。其作者既有成人也有孩子;女性哄孩子要唱歌谣,男性抒发对现实的感慨而唱歌谣,孩子们玩耍做游戏时要唱歌谣,可以说歌谣无处不在。比如说耳熟能详的儿童歌谣就有《小白兔白又白》、《小燕子》、《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种太阳》、《小青蛙》等等。
2.2.5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民间游戏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融合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贴近民族民间生活,经岁月洗涤沉淀而成的一种嬉戏娱乐活动。以道德为先的棋类游戏,崇尚智慧的智力游戏,培育勇猛向上精神的摔跤搏斗类游戏等等,这些游戏都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能够使幼儿在玩耍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培养其优秀的品质、深厚的民间精神及社会认同感,从而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
3 中国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发展途径
随着社会快速的发展,中国民间游戏生长发展的土壤已经快要消失殆尽,快速推进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催生的现代信息化科技,使得幼儿的玩耍时间被成人有效规划,自由游戏时间也逐渐被瓜分,幼儿这一民间游戏开展的主要群体被分化,钢筋泥土的高楼大厦取代了开放性的平房大院,这些都是影响中国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开展的重要因素。[6] 民间游戏活动的氛围、民间游戏课程的设计、社会及家庭的有效配合都是中国民间游戏得以继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3.1民间游戏活动的氛围
中国民间游戏是一种沉淀了中国民间生活的社会文化和风俗习惯的游戏活动,具有丰富多样、喜闻乐见的特征,而现在的幼儿生活在21世纪的信息化高度发展的时代,对这些以往的民间游戏所产生的社会环境十分陌生,因此在幼儿教育中,要基于幼儿该时期发展的心理及身体特点,从而营造一种符合幼儿兴趣的民间游戏氛围。
3.2民间游戏课程的设计
幼儿园教育也就是学校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部分,也是民间游戏发展的主要阵地。幼儿园教育中民间游戏课程的有效设计能够充分的挖掘民间游戏与幼儿教育的联系,可以更好地体现中国民间游戏课程在幼儿教育中所发挥的价值。民间游戏的课程应该要在满足幼儿不同的成长阶段需要的前提上,排除不适合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游戏,选择具有促进幼儿智力发展、培养幼儿思想品德等优点的民间游戏,并且要注意民间游戏活动安排和组织的层次化、结构化,注重与幼儿教育课程的整体性和一致性,深入挖掘民间游戏的主题内容,组织和设计多样化、层次化的游戏课程。[6]
3.3社會及家庭的有效配合
家庭及社会教育对幼儿的成长也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在家庭幼儿教育中,家长可以通过选择一些角色扮演的民间游戏,来补充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幼儿的生活常识、提高幼儿的沟通交流能力。幼儿园还可以通过组织民间游戏活动,把学校、家庭、社会联系在一块,来帮助幼儿获得良好的游戏体验,从民间游戏中学习到新的知识技能。
4 结语
当我们仔细思考幼儿生活的主要形式时,不难发现幼儿的游戏是与生活融合在一起的,他们大部分活动的发生和进行都是以游戏的形式或心态,这是因为幼儿生活的实质就是游戏。中国民间游戏植根发源于民间,发展传承于民间,是中华民族民间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与文化、体育、艺术、哲学、神话等领域都具有联系,是进行幼儿教育不可缺少的资源,能够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及意义。
参考文献:
[1] 约翰·赫伊津哈.游戏的人:文化中游戏成分的研究[M].花城出版社,2017
[2] 陈育梅.民间游戏与文化传承[J].民族论坛,2005(10):30-31.
[3] 管浩博.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及运用[J].职业技术,2017,16(09):77-79.
[4] 吕逸.中国古代儿童游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
[5] 王文宝.中国民间游戏[M].华龄出版社,2010
[6] 胡芳强.幼儿园传统民间游戏开展的现状与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
[7] 李姗泽.学前教育应重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论民间游戏在幼儿园课程资源中的地位和作用[J].课程.教材.教法,2005(05):31-35.
[8] 王德刚.传统民间游戏的源流、价值和保护[J].齐鲁学刊,2005(03):51-55.
[9] 施小菊,徐志诚.论我国民间游戏与民间竞技的社会价值[J].体育文化导刊,2003(05):35-36.
[10] 摆生荣.探析民间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9(09):142.
[11] 萧放.文化视野下的中国民间游戏娱乐[J].民俗研究,1993(01):89-92.
[12] 罗红辉.幼儿园民间体育游戏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12(06):70-72.
[13] 冯林林.幼儿园民间游戏课程的构建[J].学前教育研究,2010(03):70-72.
[14] 赵昌毅.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发展展望[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01):11-12+26.
[15] 胡榆涓.论幼儿园课程中民间游戏的应用[J].智库时代,2019(08):290+296
作者简介:
蒋湘平,1997年,女,湖南衡阳,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民族传统体育学方向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