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与神本的心灵诉求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weibin5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希腊的柱式风格刚健、雄壮而高贵,各部分比例处理非常成熟和完美。可以说,古希腊的柱式风格鲜明地体现了古希腊“以人为本”的明朗和愉快的情绪。而哥特式教堂则是“神本文化”的体现,其建筑渗透了宗教性追求及其文化内涵。探讨柱式风格和哥特式建筑的不同精神追求,是本论文的重点所在。
  关键词:柱式风格 哥特式建筑 人本 神本 人文蕴含
  中图分类号: TU-80 文献标识码:A
  
  不同的文化环境下的建筑实践,使建筑师们对建筑的理解有很大不同,对建筑之内涵也有着不同的诠释。柏拉图认为,合乎比例的形式是美的,而拉斯金却主张,建筑美的价值来自建筑对神的理想和行动的表现。实际上在他们的主张背后,体现的是不同的文化理念。那么,古希腊的柱式建筑和哥特式的理想,到底有何不同的价值追求和文化承载?
  
  一 柱式风格与哥特式建筑的风格特色
  
  德国艺术史家文克尔曼在论文《论模仿希腊绘画和雕刻》里说,“希腊艺术杰出的普遍优点在于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这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就典型体现在柱式的建筑里。可以说,古希腊留给世界的最具体而直接的建筑遗产是柱式。柱式是除中世纪之外,欧洲主流建筑造型的基本元素,它控制着大小建筑的形式和风格。世上还没有另外一种如此简单而完整的元素,能以如此直截了当的方式,无所不包地决定着建筑的面貌。以致在一个很长时期里,欧洲的建筑艺术教育,就以研究柱式为主要内容。柱式流行到全世界,而且历经两千多年以致延续到现在,这恐怕是艺术史上独一无二的现象。
  建筑美学价值的核心范畴,就是建筑对于人的价值和意义。柱式的强大生命力,首先由于它原本是一种结构方式,后来又演化出一种艺术形式,一种依附于结构方式的艺术形式。作为结构方式,梁柱体系一直沿用到19世纪,至今还在广泛应用,因为它技术比较简单,所形成的空间最适合于人类日常活动的需要。古希腊的建筑,经过长期的陶冶,它们已经到了环环相扣,几乎容不得一点增减更改的地步。
  其实早在公元前1世纪,古希腊维特鲁威所著的《建筑十书》中提出了建筑三原则:牢固、实用、美观。可见在艺术设计中,功能主义的思想并非现代人所独有,广义上的功能主义思想可以追溯到人类开始制造工具的远古时期。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说:“数为万物的本质,一般说来,宇宙的组织在其规定中是数及其关系的和谐体系。”这就是说,和谐是一种数量的关系。后来,亚里斯多德又说,“任何美的东西,无论是动物或任何其它的由许多不同的部分所组成的东西,都不只是需要那些部分有一定方式的安排,同时还必需有一定的度量,因为美是由度量和秩序组成的。”多利克柱式的柱子没有柱础,很匀称而仍然不失雄健的气质。多利克柱式简朴单纯,保持着它风格的纯粹。爱奥尼柱式也是风格纯粹,而且处处与多利克式对比。爱奥尼式线脚比较多,而且是复合的曲面线脚,有华丽的雕饰,这些线脚加强了它和多利克柱式的风格对比。
  好的建筑风格不仅仅要有实用性,而且也要满足人的精神需求。作为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实际上建筑的需求已经远远地超出了他的物质功能,它要求贯穿时代文化,具有较高欣赏价值和美学价值。建筑设计首先应当体现出对人的关怀,满足人们物质与精神的双重需要,并借助新颖的形式达到真、善、美的统一,这样的建筑设计才真正满足人们的审美期待,而且也才具有恒久的艺术生命力。所以古希腊柱式风格形成的共同美感以及客观存在的普遍艺术标准,将永远地影响着建筑界的美学追求。将真正的美转化为能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成为大众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了12-13世纪,西欧建筑在设计理念和文化蕴含上,体现出了与古希腊柱式风格全然不同的美学效果,而且有非常强烈的独特性。这就是哥特建筑。哥特建筑最初诞生于以巴黎为中心的法国,后来迅速流传到德国、英国、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地。在哥特建筑盛行的时期,诸如雕刻艺术、绘画艺术、家具和各种工艺美术品的设计等艺术中,都形成了很鲜明的特点,这些都叫做哥特式。所以,哥特是一种很成熟的时代艺术风格,而建筑则是这种风格的集中代表和主导者。
  如果说柱式风格的背后,通过空间、形体体现出一种高尚的人文价值和精神创造的话,那么,哥特式建筑的出现,可以说是一种创新精神的集中体现。追溯其原因,和基督教的迅猛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当时的社会中,尤其是深受古希腊文化影响下的古罗马建筑,仍然是一种人本主义的设计理念,并且随着古罗马帝国的政治影响力,其建筑文化也具有很深远的覆盖性。可以说在当时继承这种古罗马建筑的遗产,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可是,哥特式建筑竟然以崭新的设计理念和风格出现在世人面前。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文化的奇迹。
  哥特式教堂的设计一般来说都是大门朝西,为的是礼拜的时候面向东方,因为那是耶稣基督的圣墓所在。主教堂内部映照得五彩缤纷,光辉夺目。这无疑是天堂的再现,那光辉灿烂的阳光仿佛神的恩典一般,好似神进入了信徒的心灵。“阴暗的心灵通过物质接近真理,而且在看见光亮时,阴暗的心灵就从过去的沉沦中独活”,而且那种感知令人感到美和满足,这无疑是建筑美学所绽放出的神性文化内涵。
  它的内部空间包含了三大部分,一个长方形的大厅,被两排柱子纵向划分成一条中舱和左右的舷舱,或被四排柱子划分成一条中舱和四条舷舱。中舱是信徒们做礼拜的地方。大厅的东端正对中舱接一个圣坛。圣坛的中央是一个祭坛,祭坛的背后是几个小礼拜堂,里面通常供奉着圣物。小礼堂前面有半圈环廊,两头和大厅里的舷舱对接。圣坛和大厅之间有一个横向的空间,左右伸出大厅两侧。因为从整体上看,这横向部分很像衣服的袖子,所以有时被叫做袖厅。它们的东侧有一个小礼拜堂,僧侣们平日就在那里礼拜。如果从空中予以俯视,由纵横两个中舱形成的十字架显示得很清楚。因为礼拜大厅、圣坛以及袖厅形成了一个十字架的形状,人们叫“拉丁十字”,被比附着耶稣基督受刑的十字架,赋予了宗教象征的意义。
  从上边的建筑的功能型制和不同的艺术样式就可以看到,这显然是两种不同文化的代表,那么,就有必要探究一下在其建筑艺术表现力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价值承载?
  
  二 价值承载的具体内涵
  
  古典时期的悲剧诗人索福克勒斯在他的作品《安提峨》中,有两句著名的唱词:“世界上有许多力量,但是自然中没有什么比人类更为有力。”这两句唱词被引入雅典的唱歌里。这句歌词的内涵可以说是整个古希腊文化的集中体现。那种柱式风格也集中代表了古希腊的“人本文化”的精神传统。希腊主流文化的精神是以人为本,尊重人,赞美人,发挥人的体能和智能。同时期的雅典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记载伯利克里在一次鼓动人心的演讲里说道,“人是第一重要的,其他一切都是人的劳动果实。”人本主义思想和自由民主制度,都从小亚细亚和爱琴海诸岛首先萌生,在那两个地区的希腊城邦,主要从事手工业、商业和航海业。它们的文化,比起大希腊纯农业城邦的文化来,是强势文化,因此在希腊文化的融合中,它占据着主流的位置。
  柱式是在人文主义文化影响下的产物,它渗透了推崇人的主体价值、赞美人的精神。像皮科述说的那样,人是天地间最值得讴歌的存在,是具有无限创造力的神明,“他告诉我们,人懂得大自然的美丽,爱他的美丽,赞赏它的伟大”。人有权去发展自己,塑造自己,去创造美的生活,人的创造力、意志力和想象力则是人的价值体现所在。希腊人同时也把人的形体赋予了柱式的柱子。正是这样的人形赋予,柱式才具有了永恒的魅力。
  如果说古希腊的柱式建筑是“人本”文化的体现,那么,哥特式建筑显然是对人本文化的反拨,那高耸入云的教堂无疑在彰显着一种“神本”文化的符码。恩格斯在《德意志农民战争》里说:“中世纪是从粗野的原始状态发展而来的。它把古代文明、古代哲学、政治和法律一扫而光,以便一切从头做起。”随着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四分五裂的领地不可能容纳日益发展起来的商业和手工业,逐渐凋敝,城市也变得萧条起来。人们受教会统治,受教士感化,神学在智力活动中取得了绝对地位。当然,这是哥特式建筑能够兴起的很重要的社会原因和文化缘由。而且到了10世纪以后,手工业和商业再次发达了起来,市民文化和市民意识觉醒了。随着市民文化的兴盛,他们着手建立自己的城市,因为基督信仰的文化凝聚力和向心力,他们在城市里修筑的最重要建筑,莫过于教堂。哥特时期的基督教还给了人们以尊严,他们接受了艺术带来的审美愉悦。而且尽管是宗教场所,这无疑充满了温暖的救赎,这是石头的圣母颂,是天堂的象征,是市民感情的寄托。所以,从色彩上,哥特式教堂就有了全新的变化。哥特式的主教堂是明快的、宽敞的,在大窗子的彩色的玻璃上,人们看到了一种光辉和希望。因为除了信仰之外,还有着自己对生活的期待与爱,不仅仅是为了崇拜上帝和灵魂救赎。
  由此看来,哥特式教堂建筑的目的不在于建筑本身,而在于其中所蕴藏的基督教的思想和信仰。信仰与材质,信仰与建筑构成了一种平衡,它既是为了追求这种平衡而诞生的,也是因为这一平衡的丧失而没落的。大雕刻家罗丹说:“有了哥特艺术,法兰西精神充分发挥着他的力量。”“主教堂,这便是法兰西,当我欣赏它们的时候,我感觉到我们的祖先就在我的心灵。只要主教堂还在,国家就不会灭亡,它们是我们的母亲。”哥特式教堂为了这种信仰而建造,同时也是为了这种信仰而存在。我们看到,在哥特式主教堂周身密密地布满了垂直线,它们造成了向上升腾的动态,这动态集中到钟塔,其余的都簇拥着它,给它蓄势,体现了对天堂的追求。那无限上升的精神又何尝不是整个神本精神的体现呢?哥特建筑因为其宏大而结构鲜明的特色,在人类文化史乃至建筑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三 时代的见证:“人本”到“神本”的嬗变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在古希腊时期,“人是万物的尺度”。柱式在人本文化影响下发展和定型,它渗透了尊重人、赞美人的古典精神。主持雅典卫城的大雕刻家非迪亚斯说过:“再没有比人体更完美的东西了,因此我们把人的形体赋予我们的神灵。”而欧洲中世纪则是神学统治的时代,古希腊与古罗马时期已经绽露的人性与人本主义,被神的光辉所替代,哲学让位于神学,理性退居到二线,宗教成为无数人精神的寄托与企盼。歌德在斯特拉斯堡主教堂里看到了蓬蓬勃勃的生命力,写下了热情洋溢的颂词:“它们腾空而起,像一株崇高壮观、浓郁广覆的上帝之树,千枝纷呈,万梢涌现,树叶多如海中的沙砾,它把上帝——它的主人——的光荣向周围的人们诉说。”从这里我们也可以领略到为什么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为什么有人形容哥特式教堂是“石头制造的波澜壮阔的交响乐”,在那无声的天籁之中,凝结着中世纪欧洲心灵对上帝谜一般的向往和追求。
  建筑艺术的最伟大作品不是个人的创造,而是社会的创造;不是天才人物的作品,而是人民劳动的结晶,是一个民族历史的沉淀,是人类社会不绝的升华产生的晶体,是各种形式的生成层。建筑美在属于时代的同时,也是属于地域和民族的。密斯在《谈建筑》中说到,“希腊的神庙,罗马的巴西利卡和中世纪的教堂使我们觉得有意义,是在于它们都是整个时代的创造,而不在于它们是某个个别建筑师的作品,它们真正意义在于它们是时代的象征。”建筑是一部书,甚至是一部“会说话的书”,书写着整个时代精神的价值追求和心灵渴望。优美的柱式风格和宏阔的哥特式建筑,见证了欧洲社会由“人本”向“神本”嬗变的历史风云!
  
   参考文献:
   [1] 孙树宏:《柱式风格建筑艺术的创造及特点》,《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2] 李宏辉:《论柱式建筑风格的文化寓意》,《内蒙古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
   [3] 田静:《试论哥特式建筑的基本特点》,《太原理工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
  
   作者简介:
   宋松,男,1987—,浙江宁波象山人,浙江万里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建筑设计。
   朱志高,男,1987—,浙江台州天台人,浙江万里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建筑设计。
其他文献
摘要 文学大师林语堂学贯中西,其人生观宽容平和、温柔谦卑,以基督教为主,道教、儒教为辅,中西合璧。本文主要通过闽南宗教、闽南山水来谈论闽南文化对其人生观形成的根性影响。  关键词:林语堂 人生观 根性影响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学大师林语堂“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以对西方讲东方文化,对东方讲西方文化而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和中国文学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由
期刊
摘要 作为中国现代“七月派”的代表作家,路翎在他笔下设置人物的内心冲突总是异常激烈,人物总要经过反复地被拷问才能到达灵魂深处,路翎通过 “原始强力”,完美展现出对人物心理的刻画。  关键词:路翎 小说 “原始强力”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七月派”的代表作家路翎在对他笔下人物进行反复拷打残酷透视的时候,在投注他的生命热情自觉寻求“生命的原始强力”,挖掘潜伏着或扩展着几千年
期刊
摘要虽然建筑艺术的美感创造,并没有公式或者准则可以遵循,但是真正美的建筑,都是建筑师有目的性、合乎规律的创作。它的实现,依赖于富有秩序的美学原则。可见建筑艺术领域对于美学原则的深入认识与探索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在建筑艺术的美学现象中发现依据,并从和谐有序、情形合一、有章可循三个方面,概括了存在于建筑艺术中具有普遍性的审美规律。  关键词:建筑美学 规律 和谐 情感  中图分类号: TU-80 文献标
期刊
摘要 郁达夫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因其受到了多种文学思潮的影响,因而他的文艺思想也表现得异常驳杂。本文在阐述其文学轨迹和思想的基础上,认为其赞赏西方感伤主义,但在精神世界深处却内隐着中国传统文人的失意落魄情怀,即追求艺术自觉,提倡艺术的超功利,却也注重文学的功利价值。  关键词:感伤主义 艺术自觉 功利价值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郁达夫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
期刊
2009年7月11日,96岁的季羡林先生于北京悄然辞世。作为我国著名的学者、文学家,季羡林先生以其深厚的国学学养、精深的学术造诣,受到海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尊重;而作为我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季先生一生都在坚守的知识分子的“良知与清醒”,则成为一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导师,并为世人所敬仰。本刊特借王邦维先生此文,向季先生表达敬意。——编者    季羡林先生走了,走的时候虽然已是高龄,依然让人感觉突然
期刊
摘要 “五四”女性为摆脱宿命,追寻诗意的人生,成功地实现了背对传统的集体大逃亡。沉樱的小说以女性的生命经验烛照一个个美丽而忧伤的爱情故事,在对女性情感经历的演绎、诠释中,从精神向度上实现女性意识的构建,体现了对悲剧精神的负载与担当。  关键词:沉樱 女性 荒原 情感 歌吟  中图分类号: I206 文献标识码:A    在中国现代女性书写历史上,沉樱是一位值得关注的作家。她的小说多取材于婚姻恋爱和
期刊
摘要 白先勇在《台北人》中巧妙地运用西方古典戏剧理论中的“三一律”来进行小说创作,在短小精练的篇幅中浓缩了广阔丰富的内容,表现了深刻的主题内蕴,使其短篇小说形式简洁内敛,精神内涵却深广厚重,成为了杰出之作。  关键词:白先勇 台北人 三一律  中图分类号: I106 文献标识码:A    白先勇笔名白黎、肖雷、郁金等,是20世纪60年代台湾现代派小说的代表人物,曾被夏志清称为“想为当今文坛留下几篇
期刊
摘要 蒋光慈小说创作中有一种潜隐的个人复仇意识,这种个人复仇意识在其主要的小说中都有或隐或显的流露,作者对这种个人复仇意识有几种不同的态度,或肯定赞美,或表示理解,最后却归向了对革命暴力的反思,而这也使蒋光慈的小说成为了“左翼”文学中一个独特的个性存在。  关键词:蒋光慈 复仇意识 暴力反思 个性存在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蒋光慈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形象,恰如他所主编的
期刊
摘要 张爱玲的小说名作《传奇》中所描绘的女性性格中存在着浓厚的奴性意识,主要体现在为男性而奴、为经济而奴。她们为奴的真正原因有二,即社会背景和女性自身。  关键词:《传奇》 女性 奴性意识 成因  中图分类号:I207.4 文献标识码:A    上世纪40年代,张爱玲以其细腻而深邃的笔法,成为上海文坛的一朵奇葩,成为我国文坛上一颗亮丽的新星,照射出“传奇”的光芒。张爱玲用富有个性的笔触描写了40年
期刊
摘要 张爱玲作品具有突出的个人风格和艺术特色,在文学话语的运用上尤其擅长华丽的色彩语言,刻画人物形象,表达人物情绪乃至于构建整个文本的艺术氛围。因此,对张爱玲的创作和作品进行研究,都不可能不涉及她的色彩语言运用。本文相对于前人的研究更具意义的在于,进一步分析文本色彩蕴含的象征寓意,探讨附着于上的苍凉意味,并由此解读张爱玲色彩语言背后独具魅力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华丽 苍凉 灵魂 象征 寓意  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