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希腊的柱式风格刚健、雄壮而高贵,各部分比例处理非常成熟和完美。可以说,古希腊的柱式风格鲜明地体现了古希腊“以人为本”的明朗和愉快的情绪。而哥特式教堂则是“神本文化”的体现,其建筑渗透了宗教性追求及其文化内涵。探讨柱式风格和哥特式建筑的不同精神追求,是本论文的重点所在。
关键词:柱式风格 哥特式建筑 人本 神本 人文蕴含
中图分类号: TU-80 文献标识码:A
不同的文化环境下的建筑实践,使建筑师们对建筑的理解有很大不同,对建筑之内涵也有着不同的诠释。柏拉图认为,合乎比例的形式是美的,而拉斯金却主张,建筑美的价值来自建筑对神的理想和行动的表现。实际上在他们的主张背后,体现的是不同的文化理念。那么,古希腊的柱式建筑和哥特式的理想,到底有何不同的价值追求和文化承载?
一 柱式风格与哥特式建筑的风格特色
德国艺术史家文克尔曼在论文《论模仿希腊绘画和雕刻》里说,“希腊艺术杰出的普遍优点在于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这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就典型体现在柱式的建筑里。可以说,古希腊留给世界的最具体而直接的建筑遗产是柱式。柱式是除中世纪之外,欧洲主流建筑造型的基本元素,它控制着大小建筑的形式和风格。世上还没有另外一种如此简单而完整的元素,能以如此直截了当的方式,无所不包地决定着建筑的面貌。以致在一个很长时期里,欧洲的建筑艺术教育,就以研究柱式为主要内容。柱式流行到全世界,而且历经两千多年以致延续到现在,这恐怕是艺术史上独一无二的现象。
建筑美学价值的核心范畴,就是建筑对于人的价值和意义。柱式的强大生命力,首先由于它原本是一种结构方式,后来又演化出一种艺术形式,一种依附于结构方式的艺术形式。作为结构方式,梁柱体系一直沿用到19世纪,至今还在广泛应用,因为它技术比较简单,所形成的空间最适合于人类日常活动的需要。古希腊的建筑,经过长期的陶冶,它们已经到了环环相扣,几乎容不得一点增减更改的地步。
其实早在公元前1世纪,古希腊维特鲁威所著的《建筑十书》中提出了建筑三原则:牢固、实用、美观。可见在艺术设计中,功能主义的思想并非现代人所独有,广义上的功能主义思想可以追溯到人类开始制造工具的远古时期。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说:“数为万物的本质,一般说来,宇宙的组织在其规定中是数及其关系的和谐体系。”这就是说,和谐是一种数量的关系。后来,亚里斯多德又说,“任何美的东西,无论是动物或任何其它的由许多不同的部分所组成的东西,都不只是需要那些部分有一定方式的安排,同时还必需有一定的度量,因为美是由度量和秩序组成的。”多利克柱式的柱子没有柱础,很匀称而仍然不失雄健的气质。多利克柱式简朴单纯,保持着它风格的纯粹。爱奥尼柱式也是风格纯粹,而且处处与多利克式对比。爱奥尼式线脚比较多,而且是复合的曲面线脚,有华丽的雕饰,这些线脚加强了它和多利克柱式的风格对比。
好的建筑风格不仅仅要有实用性,而且也要满足人的精神需求。作为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实际上建筑的需求已经远远地超出了他的物质功能,它要求贯穿时代文化,具有较高欣赏价值和美学价值。建筑设计首先应当体现出对人的关怀,满足人们物质与精神的双重需要,并借助新颖的形式达到真、善、美的统一,这样的建筑设计才真正满足人们的审美期待,而且也才具有恒久的艺术生命力。所以古希腊柱式风格形成的共同美感以及客观存在的普遍艺术标准,将永远地影响着建筑界的美学追求。将真正的美转化为能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成为大众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了12-13世纪,西欧建筑在设计理念和文化蕴含上,体现出了与古希腊柱式风格全然不同的美学效果,而且有非常强烈的独特性。这就是哥特建筑。哥特建筑最初诞生于以巴黎为中心的法国,后来迅速流传到德国、英国、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地。在哥特建筑盛行的时期,诸如雕刻艺术、绘画艺术、家具和各种工艺美术品的设计等艺术中,都形成了很鲜明的特点,这些都叫做哥特式。所以,哥特是一种很成熟的时代艺术风格,而建筑则是这种风格的集中代表和主导者。
如果说柱式风格的背后,通过空间、形体体现出一种高尚的人文价值和精神创造的话,那么,哥特式建筑的出现,可以说是一种创新精神的集中体现。追溯其原因,和基督教的迅猛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当时的社会中,尤其是深受古希腊文化影响下的古罗马建筑,仍然是一种人本主义的设计理念,并且随着古罗马帝国的政治影响力,其建筑文化也具有很深远的覆盖性。可以说在当时继承这种古罗马建筑的遗产,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可是,哥特式建筑竟然以崭新的设计理念和风格出现在世人面前。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文化的奇迹。
哥特式教堂的设计一般来说都是大门朝西,为的是礼拜的时候面向东方,因为那是耶稣基督的圣墓所在。主教堂内部映照得五彩缤纷,光辉夺目。这无疑是天堂的再现,那光辉灿烂的阳光仿佛神的恩典一般,好似神进入了信徒的心灵。“阴暗的心灵通过物质接近真理,而且在看见光亮时,阴暗的心灵就从过去的沉沦中独活”,而且那种感知令人感到美和满足,这无疑是建筑美学所绽放出的神性文化内涵。
它的内部空间包含了三大部分,一个长方形的大厅,被两排柱子纵向划分成一条中舱和左右的舷舱,或被四排柱子划分成一条中舱和四条舷舱。中舱是信徒们做礼拜的地方。大厅的东端正对中舱接一个圣坛。圣坛的中央是一个祭坛,祭坛的背后是几个小礼拜堂,里面通常供奉着圣物。小礼堂前面有半圈环廊,两头和大厅里的舷舱对接。圣坛和大厅之间有一个横向的空间,左右伸出大厅两侧。因为从整体上看,这横向部分很像衣服的袖子,所以有时被叫做袖厅。它们的东侧有一个小礼拜堂,僧侣们平日就在那里礼拜。如果从空中予以俯视,由纵横两个中舱形成的十字架显示得很清楚。因为礼拜大厅、圣坛以及袖厅形成了一个十字架的形状,人们叫“拉丁十字”,被比附着耶稣基督受刑的十字架,赋予了宗教象征的意义。
从上边的建筑的功能型制和不同的艺术样式就可以看到,这显然是两种不同文化的代表,那么,就有必要探究一下在其建筑艺术表现力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价值承载?
二 价值承载的具体内涵
古典时期的悲剧诗人索福克勒斯在他的作品《安提峨》中,有两句著名的唱词:“世界上有许多力量,但是自然中没有什么比人类更为有力。”这两句唱词被引入雅典的唱歌里。这句歌词的内涵可以说是整个古希腊文化的集中体现。那种柱式风格也集中代表了古希腊的“人本文化”的精神传统。希腊主流文化的精神是以人为本,尊重人,赞美人,发挥人的体能和智能。同时期的雅典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记载伯利克里在一次鼓动人心的演讲里说道,“人是第一重要的,其他一切都是人的劳动果实。”人本主义思想和自由民主制度,都从小亚细亚和爱琴海诸岛首先萌生,在那两个地区的希腊城邦,主要从事手工业、商业和航海业。它们的文化,比起大希腊纯农业城邦的文化来,是强势文化,因此在希腊文化的融合中,它占据着主流的位置。
柱式是在人文主义文化影响下的产物,它渗透了推崇人的主体价值、赞美人的精神。像皮科述说的那样,人是天地间最值得讴歌的存在,是具有无限创造力的神明,“他告诉我们,人懂得大自然的美丽,爱他的美丽,赞赏它的伟大”。人有权去发展自己,塑造自己,去创造美的生活,人的创造力、意志力和想象力则是人的价值体现所在。希腊人同时也把人的形体赋予了柱式的柱子。正是这样的人形赋予,柱式才具有了永恒的魅力。
如果说古希腊的柱式建筑是“人本”文化的体现,那么,哥特式建筑显然是对人本文化的反拨,那高耸入云的教堂无疑在彰显着一种“神本”文化的符码。恩格斯在《德意志农民战争》里说:“中世纪是从粗野的原始状态发展而来的。它把古代文明、古代哲学、政治和法律一扫而光,以便一切从头做起。”随着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四分五裂的领地不可能容纳日益发展起来的商业和手工业,逐渐凋敝,城市也变得萧条起来。人们受教会统治,受教士感化,神学在智力活动中取得了绝对地位。当然,这是哥特式建筑能够兴起的很重要的社会原因和文化缘由。而且到了10世纪以后,手工业和商业再次发达了起来,市民文化和市民意识觉醒了。随着市民文化的兴盛,他们着手建立自己的城市,因为基督信仰的文化凝聚力和向心力,他们在城市里修筑的最重要建筑,莫过于教堂。哥特时期的基督教还给了人们以尊严,他们接受了艺术带来的审美愉悦。而且尽管是宗教场所,这无疑充满了温暖的救赎,这是石头的圣母颂,是天堂的象征,是市民感情的寄托。所以,从色彩上,哥特式教堂就有了全新的变化。哥特式的主教堂是明快的、宽敞的,在大窗子的彩色的玻璃上,人们看到了一种光辉和希望。因为除了信仰之外,还有着自己对生活的期待与爱,不仅仅是为了崇拜上帝和灵魂救赎。
由此看来,哥特式教堂建筑的目的不在于建筑本身,而在于其中所蕴藏的基督教的思想和信仰。信仰与材质,信仰与建筑构成了一种平衡,它既是为了追求这种平衡而诞生的,也是因为这一平衡的丧失而没落的。大雕刻家罗丹说:“有了哥特艺术,法兰西精神充分发挥着他的力量。”“主教堂,这便是法兰西,当我欣赏它们的时候,我感觉到我们的祖先就在我的心灵。只要主教堂还在,国家就不会灭亡,它们是我们的母亲。”哥特式教堂为了这种信仰而建造,同时也是为了这种信仰而存在。我们看到,在哥特式主教堂周身密密地布满了垂直线,它们造成了向上升腾的动态,这动态集中到钟塔,其余的都簇拥着它,给它蓄势,体现了对天堂的追求。那无限上升的精神又何尝不是整个神本精神的体现呢?哥特建筑因为其宏大而结构鲜明的特色,在人类文化史乃至建筑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三 时代的见证:“人本”到“神本”的嬗变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在古希腊时期,“人是万物的尺度”。柱式在人本文化影响下发展和定型,它渗透了尊重人、赞美人的古典精神。主持雅典卫城的大雕刻家非迪亚斯说过:“再没有比人体更完美的东西了,因此我们把人的形体赋予我们的神灵。”而欧洲中世纪则是神学统治的时代,古希腊与古罗马时期已经绽露的人性与人本主义,被神的光辉所替代,哲学让位于神学,理性退居到二线,宗教成为无数人精神的寄托与企盼。歌德在斯特拉斯堡主教堂里看到了蓬蓬勃勃的生命力,写下了热情洋溢的颂词:“它们腾空而起,像一株崇高壮观、浓郁广覆的上帝之树,千枝纷呈,万梢涌现,树叶多如海中的沙砾,它把上帝——它的主人——的光荣向周围的人们诉说。”从这里我们也可以领略到为什么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为什么有人形容哥特式教堂是“石头制造的波澜壮阔的交响乐”,在那无声的天籁之中,凝结着中世纪欧洲心灵对上帝谜一般的向往和追求。
建筑艺术的最伟大作品不是个人的创造,而是社会的创造;不是天才人物的作品,而是人民劳动的结晶,是一个民族历史的沉淀,是人类社会不绝的升华产生的晶体,是各种形式的生成层。建筑美在属于时代的同时,也是属于地域和民族的。密斯在《谈建筑》中说到,“希腊的神庙,罗马的巴西利卡和中世纪的教堂使我们觉得有意义,是在于它们都是整个时代的创造,而不在于它们是某个个别建筑师的作品,它们真正意义在于它们是时代的象征。”建筑是一部书,甚至是一部“会说话的书”,书写着整个时代精神的价值追求和心灵渴望。优美的柱式风格和宏阔的哥特式建筑,见证了欧洲社会由“人本”向“神本”嬗变的历史风云!
参考文献:
[1] 孙树宏:《柱式风格建筑艺术的创造及特点》,《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2] 李宏辉:《论柱式建筑风格的文化寓意》,《内蒙古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
[3] 田静:《试论哥特式建筑的基本特点》,《太原理工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
作者简介:
宋松,男,1987—,浙江宁波象山人,浙江万里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建筑设计。
朱志高,男,1987—,浙江台州天台人,浙江万里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建筑设计。
关键词:柱式风格 哥特式建筑 人本 神本 人文蕴含
中图分类号: TU-80 文献标识码:A
不同的文化环境下的建筑实践,使建筑师们对建筑的理解有很大不同,对建筑之内涵也有着不同的诠释。柏拉图认为,合乎比例的形式是美的,而拉斯金却主张,建筑美的价值来自建筑对神的理想和行动的表现。实际上在他们的主张背后,体现的是不同的文化理念。那么,古希腊的柱式建筑和哥特式的理想,到底有何不同的价值追求和文化承载?
一 柱式风格与哥特式建筑的风格特色
德国艺术史家文克尔曼在论文《论模仿希腊绘画和雕刻》里说,“希腊艺术杰出的普遍优点在于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这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就典型体现在柱式的建筑里。可以说,古希腊留给世界的最具体而直接的建筑遗产是柱式。柱式是除中世纪之外,欧洲主流建筑造型的基本元素,它控制着大小建筑的形式和风格。世上还没有另外一种如此简单而完整的元素,能以如此直截了当的方式,无所不包地决定着建筑的面貌。以致在一个很长时期里,欧洲的建筑艺术教育,就以研究柱式为主要内容。柱式流行到全世界,而且历经两千多年以致延续到现在,这恐怕是艺术史上独一无二的现象。
建筑美学价值的核心范畴,就是建筑对于人的价值和意义。柱式的强大生命力,首先由于它原本是一种结构方式,后来又演化出一种艺术形式,一种依附于结构方式的艺术形式。作为结构方式,梁柱体系一直沿用到19世纪,至今还在广泛应用,因为它技术比较简单,所形成的空间最适合于人类日常活动的需要。古希腊的建筑,经过长期的陶冶,它们已经到了环环相扣,几乎容不得一点增减更改的地步。
其实早在公元前1世纪,古希腊维特鲁威所著的《建筑十书》中提出了建筑三原则:牢固、实用、美观。可见在艺术设计中,功能主义的思想并非现代人所独有,广义上的功能主义思想可以追溯到人类开始制造工具的远古时期。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说:“数为万物的本质,一般说来,宇宙的组织在其规定中是数及其关系的和谐体系。”这就是说,和谐是一种数量的关系。后来,亚里斯多德又说,“任何美的东西,无论是动物或任何其它的由许多不同的部分所组成的东西,都不只是需要那些部分有一定方式的安排,同时还必需有一定的度量,因为美是由度量和秩序组成的。”多利克柱式的柱子没有柱础,很匀称而仍然不失雄健的气质。多利克柱式简朴单纯,保持着它风格的纯粹。爱奥尼柱式也是风格纯粹,而且处处与多利克式对比。爱奥尼式线脚比较多,而且是复合的曲面线脚,有华丽的雕饰,这些线脚加强了它和多利克柱式的风格对比。
好的建筑风格不仅仅要有实用性,而且也要满足人的精神需求。作为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实际上建筑的需求已经远远地超出了他的物质功能,它要求贯穿时代文化,具有较高欣赏价值和美学价值。建筑设计首先应当体现出对人的关怀,满足人们物质与精神的双重需要,并借助新颖的形式达到真、善、美的统一,这样的建筑设计才真正满足人们的审美期待,而且也才具有恒久的艺术生命力。所以古希腊柱式风格形成的共同美感以及客观存在的普遍艺术标准,将永远地影响着建筑界的美学追求。将真正的美转化为能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成为大众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了12-13世纪,西欧建筑在设计理念和文化蕴含上,体现出了与古希腊柱式风格全然不同的美学效果,而且有非常强烈的独特性。这就是哥特建筑。哥特建筑最初诞生于以巴黎为中心的法国,后来迅速流传到德国、英国、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地。在哥特建筑盛行的时期,诸如雕刻艺术、绘画艺术、家具和各种工艺美术品的设计等艺术中,都形成了很鲜明的特点,这些都叫做哥特式。所以,哥特是一种很成熟的时代艺术风格,而建筑则是这种风格的集中代表和主导者。
如果说柱式风格的背后,通过空间、形体体现出一种高尚的人文价值和精神创造的话,那么,哥特式建筑的出现,可以说是一种创新精神的集中体现。追溯其原因,和基督教的迅猛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当时的社会中,尤其是深受古希腊文化影响下的古罗马建筑,仍然是一种人本主义的设计理念,并且随着古罗马帝国的政治影响力,其建筑文化也具有很深远的覆盖性。可以说在当时继承这种古罗马建筑的遗产,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可是,哥特式建筑竟然以崭新的设计理念和风格出现在世人面前。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文化的奇迹。
哥特式教堂的设计一般来说都是大门朝西,为的是礼拜的时候面向东方,因为那是耶稣基督的圣墓所在。主教堂内部映照得五彩缤纷,光辉夺目。这无疑是天堂的再现,那光辉灿烂的阳光仿佛神的恩典一般,好似神进入了信徒的心灵。“阴暗的心灵通过物质接近真理,而且在看见光亮时,阴暗的心灵就从过去的沉沦中独活”,而且那种感知令人感到美和满足,这无疑是建筑美学所绽放出的神性文化内涵。
它的内部空间包含了三大部分,一个长方形的大厅,被两排柱子纵向划分成一条中舱和左右的舷舱,或被四排柱子划分成一条中舱和四条舷舱。中舱是信徒们做礼拜的地方。大厅的东端正对中舱接一个圣坛。圣坛的中央是一个祭坛,祭坛的背后是几个小礼拜堂,里面通常供奉着圣物。小礼堂前面有半圈环廊,两头和大厅里的舷舱对接。圣坛和大厅之间有一个横向的空间,左右伸出大厅两侧。因为从整体上看,这横向部分很像衣服的袖子,所以有时被叫做袖厅。它们的东侧有一个小礼拜堂,僧侣们平日就在那里礼拜。如果从空中予以俯视,由纵横两个中舱形成的十字架显示得很清楚。因为礼拜大厅、圣坛以及袖厅形成了一个十字架的形状,人们叫“拉丁十字”,被比附着耶稣基督受刑的十字架,赋予了宗教象征的意义。
从上边的建筑的功能型制和不同的艺术样式就可以看到,这显然是两种不同文化的代表,那么,就有必要探究一下在其建筑艺术表现力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价值承载?
二 价值承载的具体内涵
古典时期的悲剧诗人索福克勒斯在他的作品《安提峨》中,有两句著名的唱词:“世界上有许多力量,但是自然中没有什么比人类更为有力。”这两句唱词被引入雅典的唱歌里。这句歌词的内涵可以说是整个古希腊文化的集中体现。那种柱式风格也集中代表了古希腊的“人本文化”的精神传统。希腊主流文化的精神是以人为本,尊重人,赞美人,发挥人的体能和智能。同时期的雅典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记载伯利克里在一次鼓动人心的演讲里说道,“人是第一重要的,其他一切都是人的劳动果实。”人本主义思想和自由民主制度,都从小亚细亚和爱琴海诸岛首先萌生,在那两个地区的希腊城邦,主要从事手工业、商业和航海业。它们的文化,比起大希腊纯农业城邦的文化来,是强势文化,因此在希腊文化的融合中,它占据着主流的位置。
柱式是在人文主义文化影响下的产物,它渗透了推崇人的主体价值、赞美人的精神。像皮科述说的那样,人是天地间最值得讴歌的存在,是具有无限创造力的神明,“他告诉我们,人懂得大自然的美丽,爱他的美丽,赞赏它的伟大”。人有权去发展自己,塑造自己,去创造美的生活,人的创造力、意志力和想象力则是人的价值体现所在。希腊人同时也把人的形体赋予了柱式的柱子。正是这样的人形赋予,柱式才具有了永恒的魅力。
如果说古希腊的柱式建筑是“人本”文化的体现,那么,哥特式建筑显然是对人本文化的反拨,那高耸入云的教堂无疑在彰显着一种“神本”文化的符码。恩格斯在《德意志农民战争》里说:“中世纪是从粗野的原始状态发展而来的。它把古代文明、古代哲学、政治和法律一扫而光,以便一切从头做起。”随着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四分五裂的领地不可能容纳日益发展起来的商业和手工业,逐渐凋敝,城市也变得萧条起来。人们受教会统治,受教士感化,神学在智力活动中取得了绝对地位。当然,这是哥特式建筑能够兴起的很重要的社会原因和文化缘由。而且到了10世纪以后,手工业和商业再次发达了起来,市民文化和市民意识觉醒了。随着市民文化的兴盛,他们着手建立自己的城市,因为基督信仰的文化凝聚力和向心力,他们在城市里修筑的最重要建筑,莫过于教堂。哥特时期的基督教还给了人们以尊严,他们接受了艺术带来的审美愉悦。而且尽管是宗教场所,这无疑充满了温暖的救赎,这是石头的圣母颂,是天堂的象征,是市民感情的寄托。所以,从色彩上,哥特式教堂就有了全新的变化。哥特式的主教堂是明快的、宽敞的,在大窗子的彩色的玻璃上,人们看到了一种光辉和希望。因为除了信仰之外,还有着自己对生活的期待与爱,不仅仅是为了崇拜上帝和灵魂救赎。
由此看来,哥特式教堂建筑的目的不在于建筑本身,而在于其中所蕴藏的基督教的思想和信仰。信仰与材质,信仰与建筑构成了一种平衡,它既是为了追求这种平衡而诞生的,也是因为这一平衡的丧失而没落的。大雕刻家罗丹说:“有了哥特艺术,法兰西精神充分发挥着他的力量。”“主教堂,这便是法兰西,当我欣赏它们的时候,我感觉到我们的祖先就在我的心灵。只要主教堂还在,国家就不会灭亡,它们是我们的母亲。”哥特式教堂为了这种信仰而建造,同时也是为了这种信仰而存在。我们看到,在哥特式主教堂周身密密地布满了垂直线,它们造成了向上升腾的动态,这动态集中到钟塔,其余的都簇拥着它,给它蓄势,体现了对天堂的追求。那无限上升的精神又何尝不是整个神本精神的体现呢?哥特建筑因为其宏大而结构鲜明的特色,在人类文化史乃至建筑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三 时代的见证:“人本”到“神本”的嬗变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在古希腊时期,“人是万物的尺度”。柱式在人本文化影响下发展和定型,它渗透了尊重人、赞美人的古典精神。主持雅典卫城的大雕刻家非迪亚斯说过:“再没有比人体更完美的东西了,因此我们把人的形体赋予我们的神灵。”而欧洲中世纪则是神学统治的时代,古希腊与古罗马时期已经绽露的人性与人本主义,被神的光辉所替代,哲学让位于神学,理性退居到二线,宗教成为无数人精神的寄托与企盼。歌德在斯特拉斯堡主教堂里看到了蓬蓬勃勃的生命力,写下了热情洋溢的颂词:“它们腾空而起,像一株崇高壮观、浓郁广覆的上帝之树,千枝纷呈,万梢涌现,树叶多如海中的沙砾,它把上帝——它的主人——的光荣向周围的人们诉说。”从这里我们也可以领略到为什么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为什么有人形容哥特式教堂是“石头制造的波澜壮阔的交响乐”,在那无声的天籁之中,凝结着中世纪欧洲心灵对上帝谜一般的向往和追求。
建筑艺术的最伟大作品不是个人的创造,而是社会的创造;不是天才人物的作品,而是人民劳动的结晶,是一个民族历史的沉淀,是人类社会不绝的升华产生的晶体,是各种形式的生成层。建筑美在属于时代的同时,也是属于地域和民族的。密斯在《谈建筑》中说到,“希腊的神庙,罗马的巴西利卡和中世纪的教堂使我们觉得有意义,是在于它们都是整个时代的创造,而不在于它们是某个个别建筑师的作品,它们真正意义在于它们是时代的象征。”建筑是一部书,甚至是一部“会说话的书”,书写着整个时代精神的价值追求和心灵渴望。优美的柱式风格和宏阔的哥特式建筑,见证了欧洲社会由“人本”向“神本”嬗变的历史风云!
参考文献:
[1] 孙树宏:《柱式风格建筑艺术的创造及特点》,《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2] 李宏辉:《论柱式建筑风格的文化寓意》,《内蒙古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
[3] 田静:《试论哥特式建筑的基本特点》,《太原理工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
作者简介:
宋松,男,1987—,浙江宁波象山人,浙江万里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建筑设计。
朱志高,男,1987—,浙江台州天台人,浙江万里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建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