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作为中国现代“七月派”的代表作家,路翎在他笔下设置人物的内心冲突总是异常激烈,人物总要经过反复地被拷问才能到达灵魂深处,路翎通过 “原始强力”,完美展现出对人物心理的刻画。
关键词:路翎 小说 “原始强力”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七月派”的代表作家路翎在对他笔下人物进行反复拷打残酷透视的时候,在投注他的生命热情自觉寻求“生命的原始强力”,挖掘潜伏着或扩展着几千年的“精神奴役底创伤”的时候,已经不自觉地使他创造的各种精神悲剧具有了独特的色彩,形成了几种鲜明的心理悲剧典型,为中国现代小说人物画廊塑造了蒋蔚祖、蒋纯祖、郭素娥、郭子龙、张老二(张少清)等典型形象,同时为中国现代小说提供了绝无仅有的充满力度和深度的深层心理悲剧典型。
路翎常常把原始的强力作为个性解放的一个支点,这是他发掘人民的原始强力的独创性。他的小说世界中呈现出了对原始强力的极大观注。他看到几千年来积累下来的各种形式各种程度的封建社会的无形的存在使人民因袭了怎样的精神重担,同时又感到了寻求自由和解放的生命力的活跃和奔突。他继鲁迅对国民灵魂的无情解剖后自觉挖掘并极力张扬蕴藏在下层劳动人民身上的潜在的原始生命力,以及这一强悍、坚韧的源自本性的力量怎样强烈地呼唤“做一个完整的人”的自由平等的要求,与整个旧的社会形态封建伦理的誓死抗争。这种朦胧的自发的反抗体现在郭素娥身上是强烈的求生欲,人性的自由发展;体现在蒋纯祖身上是个性的完全解放,打破一切束缚自由的枷锁;体现在何秀英身上是追求光明磊落的幸福爱情,拥有自己热恋的土地,过上平常人哪怕艰苦但平安健康的生活……但与他们的自主要求相对的是整个封建宗法制度及其残留,是愚昧封闭的整个顽固的社会及群体,他们在激烈抗争时放射出悲壮而耀眼的光芒,但结局仍然是毁灭性的,或死或虽生犹死。
郭素娥(《饥饿的郭素娥》)的悲剧是从她不幸的命运开始的。这个强悍而美丽的农家姑娘因饥饿而离开了故土陕南,遭了土匪后独自漂流,路上饿昏后被刘寿春捡走,成了这个大她二十四岁的鸦片鬼“捡来的女人”。她生活在“用劳动、人欲、饥饿、痛苦、嫉妒、欺骗、犯罪”构成的世界,这里虽也有“追求、反抗、友爱、梦想”,但已经注定她不可能找到一个叱咤风云的革命者带着她远走高飞,或者杀了鸦片鬼替她复仇,再带领群众解放这小山沟,客观环境决定了她只能把张振山作为救命稻草来改变生存境遇,即使不是张振山,也是另外一个看起来强壮凶狠有力的矿工。郭素娥的生命本真热辣,在她的思维逻辑里张振山是可以给她一个新世界的,但张振山有自己的考虑,他犹豫不定,这给了阴暗罪恶势力一个惩罚郭素娥的看似很小但极好的机会,从而导致了郭素娥更大的悲剧。她“饥饿于彻底的解放,饥饿于坚强的人性。她用原始的强悍碰击了这社会的铁壁,作为代价,她悲惨地献出了生命。”郭素娥在绝望地抵抗暴力追求生命价值的同时也发出了“我是女人,不许动我!”的呐喊,这可以看作她女性意识同时也是人的意识的觉醒的开始,然而也是终点了。
一面是欲望的窥视,本能渴求满足,另一面是外来法则的约束,现实环境的限制,于是就产生了精神和物质,灵与肉,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不调和,“生命力愈旺盛,这冲突这纠葛就该愈激烈”,愈激烈,灵与肉分离的痛苦就越大,悲剧就越惨烈。路翎不像鲁迅侧重刻画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给人民造成的不觉悟,自轻自贱,而是更突出这几千年精神奴役的创伤使人性怎样扭曲得惨烈,疯狂得不可遏抑,人民的原始强力怎样顽强地撞击这社会的铜墙铁壁爆发出火辣辣的生命之花,使悲剧的色彩更加浓厚!
与彻底失败的郭素娥相比,《燃烧的荒地》中的寡妇何秀英的反抗性更强。何秀英也是路翎笔下几个典型的不幸女性形象之一。她年轻、健康、纯朴、勤劳,十四岁做童养媳,二十七岁时赌鬼丈夫害病死去,夫家嫂嫂对仅有的微薄财产的争夺使她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租来的田地。何秀英对土地的依恋不亚于对张少清的爱情和幸福的向往,田地被地主收回后,她在绝望中悲痛、愤怒、疯狂,继而是一种认命后的超脱、平静。这时候,张老二的关爱麻木着她,使她表面上忍受了命运的不公,也绝对想不到任何抗争的方式。但当爱情在几千年延续下来的封建道德面前也遭到粉碎时,她便又重新反思自己的价值。她嫉妒从张老二和母亲的“姿态上看出来他们相依为命的感情”,她“愤恨”张老二对母亲的顺从对爱情的超然,她为了抵抗“那种被别人加在她身上的罪恶的感觉”,下了死的决心。但在遇到比她更不幸的矿工夫妇后她又断绝了死的念头,同时,“月光下的坡下的秧田的甜美的景象展开在她的面前,芳香的空气一直渗透在她心里,大地上一切在安息,静静地饱含着生活的期待和热望”。可见,土地具有着奇妙的魅力,对土地的向往给她绝望的生活注入一线生机。秀英的性格塑造是合乎她自身的逻辑的。她善良,纯真,坚强,心里充满矛盾。张老二妥协时,她痛恨他的怯懦;张老二义无返顾时,她又牵挂他的母亲于心不忍。在先后遭到了郭子龙的强暴和大个子的威胁时,她已经不再像郭素娥那样发出“有哪一个能救一个我这样的女人呀”此类带着疑问的呼声,而是顽强地叫着:“老二,你要报仇啊!”并始终勇敢地抵抗恶人的侵犯。本来在生活上已经脱离了对老二的依赖,最后却在这一共命运的时刻喊出了“我的人,我日夜地等你——报仇啊”这种充满感情又荡气回肠的呼声,这些表现使她的心理历程合乎情理,走向丰满。
战争波及到广阔的农村社会,也就深刻地影响着千百年来将生命依托于土地的农民,路翎把笔触伸向这些眷恋着土地惯于以隐忍的方式面对重重压迫的农民们的心灵深处。何秀英在经历精神的苦役之后,终于认识到自己身上存在的能量。不止是她,几乎所有的人物都是经过心灵的跌荡、激战最终走向他们的终点。兴隆场的沉闷被打破了,该死的不该死的都死了,地下的熔岩已经有了奔突的倾向,它“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腐朽”,兴隆场也将被革命的火种逐渐点燃。表现民众的原始强力使路翎小说总流淌着来自民族灵魂的生命冲动,响彻着令人动容的生命呼唤,交织着爱憎相加的人性的光辉。这种主动的充沛的精神力量进入了生命本体的境界。
作为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对土地和美好的田间劳作生活的热爱,对幸福自由生活的向往使她的原始生命力更加旺盛。何秀英顶着世俗的压力,冲破封建伦理道德的束缚,在赌鬼丈夫病死后,与帮助她的憨厚勤劳的张老二结合,做了兴隆场第一个不“安分守己”的女人,执着地要求着实际生活。但张老二并没有完全将自己纳入两个人生活的轨道,他怯懦、驯顺,认为他们的关系罪恶,不道德,却又因何秀英对他的不顺从而大打出手。何秀英为争取自己的权利先是让步,家庭关系破裂后自己继续抗争,落入郭子龙的圈套,又逃出来,还在为她的房屋和田地的所有权和租种权而努力,正是在她的感召下,被奴役了一生的张老二苏醒了,杀了地主吴顺广,用生命挽回了尊严。中国学现代文学史上,追求个性自由的女性形象并不少见,子君、莎菲、梅行素、繁漪、曾树生……然而她们大都是接受过教育的知识女性,像郭素娥、何秀英这样没有接受现代文明熏染的普通女子为自己的权利进行勇敢抗争却又被旧社会的厚墙壁撞得如此惨烈的典型,实不多见!“五四”运动过去了近二十年,中国封建社会的根基还是这样牢固不动,可见路翎的初衷“只是竭力扰动,想在作品里‘革’生活的‘命’”是何等敏锐与痛切!这一幕幕的精神悲剧“充满着那么强烈的生命力!一种人类灵魂里的呼声,这种呼声似乎是深沉而微弱的,然而却叫出了多少世纪夹在旧传统磨难底下中国人的痛苦、苦闷与原始的反抗,而且也暗示了新的觉醒的最初过程”。
不可避免的是底层劳动人民尤其是劳动妇女缘于原始强力的自发反抗有很大的盲目性,这些盲目性正是她们自身的局限导致的,却又使她们的悲剧成为必然,使她们在具有自己的悲剧特色的同时又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从而成为个性与共性相统一的原始强力的悲剧典型。
作为一种文学运动,现实主义始终在变化过程中。路翎的现实主义在重人物、重历史、重人生经验的基础上有所变化,路翎关注的对象负荷着沉重的历史重担,他们被黑暗腐蚀,有的在黑暗中抗争,有的被黑暗吞没,路翎看重人物灵魂的新生,所以他给人物设置严酷的冲突,以人物自身的搏斗来反映有深度和力度的社会面貌。路翎的意图就是通过对这种生命原始力量的追寻,引向“人”的意识的觉醒,被压抑的生命冲动焕发出的力量在路翎小说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参考文献:
[1] 张业松、徐朗:《路翎晚年作品集》,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
[2] 路翎:《饥饿的郭素娥》,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
[3] 鲁迅:《集外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
[4] 张耀杰:《批评家笔下的路翎》,《新文学史料》,1998年。
作者简介:王小环,女,1973—,山东平度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期刊研究,工作单位:青岛科技大学传播与动漫学院。
关键词:路翎 小说 “原始强力”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七月派”的代表作家路翎在对他笔下人物进行反复拷打残酷透视的时候,在投注他的生命热情自觉寻求“生命的原始强力”,挖掘潜伏着或扩展着几千年的“精神奴役底创伤”的时候,已经不自觉地使他创造的各种精神悲剧具有了独特的色彩,形成了几种鲜明的心理悲剧典型,为中国现代小说人物画廊塑造了蒋蔚祖、蒋纯祖、郭素娥、郭子龙、张老二(张少清)等典型形象,同时为中国现代小说提供了绝无仅有的充满力度和深度的深层心理悲剧典型。
路翎常常把原始的强力作为个性解放的一个支点,这是他发掘人民的原始强力的独创性。他的小说世界中呈现出了对原始强力的极大观注。他看到几千年来积累下来的各种形式各种程度的封建社会的无形的存在使人民因袭了怎样的精神重担,同时又感到了寻求自由和解放的生命力的活跃和奔突。他继鲁迅对国民灵魂的无情解剖后自觉挖掘并极力张扬蕴藏在下层劳动人民身上的潜在的原始生命力,以及这一强悍、坚韧的源自本性的力量怎样强烈地呼唤“做一个完整的人”的自由平等的要求,与整个旧的社会形态封建伦理的誓死抗争。这种朦胧的自发的反抗体现在郭素娥身上是强烈的求生欲,人性的自由发展;体现在蒋纯祖身上是个性的完全解放,打破一切束缚自由的枷锁;体现在何秀英身上是追求光明磊落的幸福爱情,拥有自己热恋的土地,过上平常人哪怕艰苦但平安健康的生活……但与他们的自主要求相对的是整个封建宗法制度及其残留,是愚昧封闭的整个顽固的社会及群体,他们在激烈抗争时放射出悲壮而耀眼的光芒,但结局仍然是毁灭性的,或死或虽生犹死。
郭素娥(《饥饿的郭素娥》)的悲剧是从她不幸的命运开始的。这个强悍而美丽的农家姑娘因饥饿而离开了故土陕南,遭了土匪后独自漂流,路上饿昏后被刘寿春捡走,成了这个大她二十四岁的鸦片鬼“捡来的女人”。她生活在“用劳动、人欲、饥饿、痛苦、嫉妒、欺骗、犯罪”构成的世界,这里虽也有“追求、反抗、友爱、梦想”,但已经注定她不可能找到一个叱咤风云的革命者带着她远走高飞,或者杀了鸦片鬼替她复仇,再带领群众解放这小山沟,客观环境决定了她只能把张振山作为救命稻草来改变生存境遇,即使不是张振山,也是另外一个看起来强壮凶狠有力的矿工。郭素娥的生命本真热辣,在她的思维逻辑里张振山是可以给她一个新世界的,但张振山有自己的考虑,他犹豫不定,这给了阴暗罪恶势力一个惩罚郭素娥的看似很小但极好的机会,从而导致了郭素娥更大的悲剧。她“饥饿于彻底的解放,饥饿于坚强的人性。她用原始的强悍碰击了这社会的铁壁,作为代价,她悲惨地献出了生命。”郭素娥在绝望地抵抗暴力追求生命价值的同时也发出了“我是女人,不许动我!”的呐喊,这可以看作她女性意识同时也是人的意识的觉醒的开始,然而也是终点了。
一面是欲望的窥视,本能渴求满足,另一面是外来法则的约束,现实环境的限制,于是就产生了精神和物质,灵与肉,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不调和,“生命力愈旺盛,这冲突这纠葛就该愈激烈”,愈激烈,灵与肉分离的痛苦就越大,悲剧就越惨烈。路翎不像鲁迅侧重刻画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给人民造成的不觉悟,自轻自贱,而是更突出这几千年精神奴役的创伤使人性怎样扭曲得惨烈,疯狂得不可遏抑,人民的原始强力怎样顽强地撞击这社会的铜墙铁壁爆发出火辣辣的生命之花,使悲剧的色彩更加浓厚!
与彻底失败的郭素娥相比,《燃烧的荒地》中的寡妇何秀英的反抗性更强。何秀英也是路翎笔下几个典型的不幸女性形象之一。她年轻、健康、纯朴、勤劳,十四岁做童养媳,二十七岁时赌鬼丈夫害病死去,夫家嫂嫂对仅有的微薄财产的争夺使她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租来的田地。何秀英对土地的依恋不亚于对张少清的爱情和幸福的向往,田地被地主收回后,她在绝望中悲痛、愤怒、疯狂,继而是一种认命后的超脱、平静。这时候,张老二的关爱麻木着她,使她表面上忍受了命运的不公,也绝对想不到任何抗争的方式。但当爱情在几千年延续下来的封建道德面前也遭到粉碎时,她便又重新反思自己的价值。她嫉妒从张老二和母亲的“姿态上看出来他们相依为命的感情”,她“愤恨”张老二对母亲的顺从对爱情的超然,她为了抵抗“那种被别人加在她身上的罪恶的感觉”,下了死的决心。但在遇到比她更不幸的矿工夫妇后她又断绝了死的念头,同时,“月光下的坡下的秧田的甜美的景象展开在她的面前,芳香的空气一直渗透在她心里,大地上一切在安息,静静地饱含着生活的期待和热望”。可见,土地具有着奇妙的魅力,对土地的向往给她绝望的生活注入一线生机。秀英的性格塑造是合乎她自身的逻辑的。她善良,纯真,坚强,心里充满矛盾。张老二妥协时,她痛恨他的怯懦;张老二义无返顾时,她又牵挂他的母亲于心不忍。在先后遭到了郭子龙的强暴和大个子的威胁时,她已经不再像郭素娥那样发出“有哪一个能救一个我这样的女人呀”此类带着疑问的呼声,而是顽强地叫着:“老二,你要报仇啊!”并始终勇敢地抵抗恶人的侵犯。本来在生活上已经脱离了对老二的依赖,最后却在这一共命运的时刻喊出了“我的人,我日夜地等你——报仇啊”这种充满感情又荡气回肠的呼声,这些表现使她的心理历程合乎情理,走向丰满。
战争波及到广阔的农村社会,也就深刻地影响着千百年来将生命依托于土地的农民,路翎把笔触伸向这些眷恋着土地惯于以隐忍的方式面对重重压迫的农民们的心灵深处。何秀英在经历精神的苦役之后,终于认识到自己身上存在的能量。不止是她,几乎所有的人物都是经过心灵的跌荡、激战最终走向他们的终点。兴隆场的沉闷被打破了,该死的不该死的都死了,地下的熔岩已经有了奔突的倾向,它“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腐朽”,兴隆场也将被革命的火种逐渐点燃。表现民众的原始强力使路翎小说总流淌着来自民族灵魂的生命冲动,响彻着令人动容的生命呼唤,交织着爱憎相加的人性的光辉。这种主动的充沛的精神力量进入了生命本体的境界。
作为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对土地和美好的田间劳作生活的热爱,对幸福自由生活的向往使她的原始生命力更加旺盛。何秀英顶着世俗的压力,冲破封建伦理道德的束缚,在赌鬼丈夫病死后,与帮助她的憨厚勤劳的张老二结合,做了兴隆场第一个不“安分守己”的女人,执着地要求着实际生活。但张老二并没有完全将自己纳入两个人生活的轨道,他怯懦、驯顺,认为他们的关系罪恶,不道德,却又因何秀英对他的不顺从而大打出手。何秀英为争取自己的权利先是让步,家庭关系破裂后自己继续抗争,落入郭子龙的圈套,又逃出来,还在为她的房屋和田地的所有权和租种权而努力,正是在她的感召下,被奴役了一生的张老二苏醒了,杀了地主吴顺广,用生命挽回了尊严。中国学现代文学史上,追求个性自由的女性形象并不少见,子君、莎菲、梅行素、繁漪、曾树生……然而她们大都是接受过教育的知识女性,像郭素娥、何秀英这样没有接受现代文明熏染的普通女子为自己的权利进行勇敢抗争却又被旧社会的厚墙壁撞得如此惨烈的典型,实不多见!“五四”运动过去了近二十年,中国封建社会的根基还是这样牢固不动,可见路翎的初衷“只是竭力扰动,想在作品里‘革’生活的‘命’”是何等敏锐与痛切!这一幕幕的精神悲剧“充满着那么强烈的生命力!一种人类灵魂里的呼声,这种呼声似乎是深沉而微弱的,然而却叫出了多少世纪夹在旧传统磨难底下中国人的痛苦、苦闷与原始的反抗,而且也暗示了新的觉醒的最初过程”。
不可避免的是底层劳动人民尤其是劳动妇女缘于原始强力的自发反抗有很大的盲目性,这些盲目性正是她们自身的局限导致的,却又使她们的悲剧成为必然,使她们在具有自己的悲剧特色的同时又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从而成为个性与共性相统一的原始强力的悲剧典型。
作为一种文学运动,现实主义始终在变化过程中。路翎的现实主义在重人物、重历史、重人生经验的基础上有所变化,路翎关注的对象负荷着沉重的历史重担,他们被黑暗腐蚀,有的在黑暗中抗争,有的被黑暗吞没,路翎看重人物灵魂的新生,所以他给人物设置严酷的冲突,以人物自身的搏斗来反映有深度和力度的社会面貌。路翎的意图就是通过对这种生命原始力量的追寻,引向“人”的意识的觉醒,被压抑的生命冲动焕发出的力量在路翎小说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参考文献:
[1] 张业松、徐朗:《路翎晚年作品集》,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
[2] 路翎:《饥饿的郭素娥》,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
[3] 鲁迅:《集外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
[4] 张耀杰:《批评家笔下的路翎》,《新文学史料》,1998年。
作者简介:王小环,女,1973—,山东平度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期刊研究,工作单位:青岛科技大学传播与动漫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