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结合职业院校的课程改革精神,对数控专业教学改革从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进行了探讨,冀图通过课改,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数控人才。
【关键词】教学改革;实用技能;数控;中职
随着全球知识经济的发展,使机械专业成为一个跨越机械、电子、计算机、信息、控制、管理以及经济等多学科的综合技术应用学科,数控加工应用技术专业应运而生,这对传统意义上的机械加工专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量的数控机床已进入了厂矿企业。其一经使用,就显示了独特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使原来不能解决的若干难题,找到了科学解决的途径。目前,为工厂培养大量的能够熟练操作数控机床的技术工人成了当务之急。近年来,我国的职业学校培养了大量数控技术应用型人才,许多学生已取得了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颁发的数控技能等级证书,但我国的数控技术人才却仍然非常短缺。针对教育部门培养的数控技术人才怎样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企业到底急需什么类型的数控技术人才,对其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有什么要求等问题,这就要求技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该力求使学生的所学与工作中的所用密切结合,努力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和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一、师资队伍要向“双师型”“、双高型”转变
建立“双师型”“、双高型”的数控专业教师队伍是改革的发展趋势。因为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高低、实操技能的强弱、职业素养的形成直接取决于专业教师素质的高低。为此,我校大力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培养“双师型”“、双高型”(具备高级教师资格和高级工技能等级证书)专业教师是实现“零距离”办学理念的灵魂。笔者建议要采取了以下的途径来打造教师队伍:(一)要求专业教师积极参加由权威技能鉴定部门组织的对口专业的职业资格培训和考试,如数控车(铣)的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等;(二)每年定期选派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和企业技术人员、工人师傅一起定岗轮训;(三)从企业引进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充实教师队伍,聘请他们来学校兼职上专业课。(四)鼓励骨干教师加入数控行业协会,提供更多的机会让教师参与企业的产品研发、项目合作和技术攻关等活动。(五)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市、省级的数控技能大赛,起到以赛促练,发现和培养一批技能专才,以此保证中职数控人才的培养质量。
二、对《数控编程》课程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改革
数控编程技术涉及较多的知识领域,同时又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必须熟悉机床和加工原理,熟悉各个系统的指令代码及格式,关键要具备较强的读图能力和数控加工工艺分析及刀具轨迹合理性分析能力。而传统的《数控编程》课不能满足编程能力的训练,教师只是教授代码的含义和用法以及简单的一些工艺知识,和与实际加工几乎脱节,学生编制出的程序没有刀具的概念,没有切削参数的概念,所以必须对《数控编程》进行改革,变成教学做一体化课程,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老师引导学生对零件图样的尺寸、形位公差及技术要求进行分析,制定出合理的加工方案,并制定工件装夹方案,按照加工顺序选择刀具和确定切削参数,设定工件坐标系及确定合理的进给路线,并考虑刀具的切入、切出位置及对刀点、换刀点位置的安排,然后编写程序,输入程序到机床进行校验,在检验过程中,可以进行程序修改,而且通过修改程序的切削参数控制加工精度,而且技师要进行总结,对学生整个过程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大量的编程和加工训练,让学生具备良好的编程习惯和风格。
三、数控实训教学内容实用多样
在数控车床上着重训练学生典型零件的手工编程能力, 通过对典型零件的编程, 掌握各种准备功能指令( G代码) 运动轨迹和辅助功能代码对机床的控制效果, 认识传统车削加工与数控车削在工艺路线中的区别, 训练学生熟练装刀, 熟练设定刀具补偿值, 掌握通过修改刀具补偿值和程序中坐标值以达到保证零件尺寸精度的方法, 熟练掌握各种量具的使用方法。在数控铣、加工中心的实训教学中, 指导教师面向工程应用, 教授学生掌握 MasterCAM软件, 讲解铣削类机床的刀具知识和零件的表面质量、尺寸精度与刀具路径之间的相互关系, 使学生能够应用 Mas-terCAM 软件, 选择合适的刀具、切削参数和刀具路径完成零件的模拟切削, 自动生成加工程序并传送程序到机床, 完成零件的加工。通过这一过程, 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数控加工的基本步骤, 而且可为顺利操作不同的数控系统, 掌握其他 CAD/CAM软件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具有C轴功能的车削中心上加工空间凸轮、异形零件等, 让学生掌握具有多轴联动功能的高档数控机床的加工应用; 在三坐标测量仪上对实物扫描, 通过反求软件处理获得数字化模型, 再在快速成型机上打印出实物, 中职生可以掌握集成制造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实现中职生与行业、社会的无缝对接。
四、教学方法要重视实践技能的培训
提高实践技能是高职教学改革中的特色,但由于数控设备昂贵、 教学时数有限,中职生在机床上进行独立操作的机会较少。很多高职院校在教学中把实训重点放在仿真软件和数控机床的简单操作上, 数控编程的教学也只满足能加工出零件的几何形状,对零件的尺寸公差及表面粗糙度几乎不做要求,有些学校的学生甚至从没有加工过金属零件。这样培训出来的学生实践技能十分匮乏,完全不能满足企业对数控人才的需求,教学严重脱离了生产实际。数控技能竞赛不仅要求选手能将各专业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并加以综合运用, 而且对数控加工工艺、数控机床的熟练操作及各种工量具的使用等相关的实践技能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教学过程中应将重点放在实践技能方面的培训,特别是数控加工工艺,如工艺路线的选择、刀具的选择、切削用量的设置、主轴的设置等。只有按照图纸给出的尺寸公差及粗糙度等级确定了加工工艺后,才能编出合理的程序,进而加工出合格的产品,而中职生的实际加工生产技能在经过一系列实践技能培训后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五、改革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改变以课程终极考试成绩作为学科成绩的传统做法,适当增加平时成绩的比重,强化过程考核。部分由理论教学和训练项目共同组成的核心课程,学生的课程最终成绩可由各技能训练项目的考核成绩和理论考试成绩按权重综合评定。此外,学校应实行学分制管理,开设各类选修课,鼓励学生通过自选课程、参加职业资格认证等多种途径获取相应的学分,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中职生学习技术技能的积极性。同时,在构建新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评价体系应注意:要面向市场和企业需求,静态与动态相结合,以培养数控技术领域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中职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宗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以较大比例的实践教学为手段,培养中职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徐敏.浅谈中职数控专业的实习教学改革[J].中等职业教育 2009,10.
[2]王核心.数控实训教学中常见问题及改革思路[J].装备制造技术,2013, 5.
[3]朱学超.重构数控实训教学体系,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J].机械职业教育2007.12.
[4]罗松涛.技能竞赛对高职数控专业教学改革的作用[J].农业网络信息2011,2.
【关键词】教学改革;实用技能;数控;中职
随着全球知识经济的发展,使机械专业成为一个跨越机械、电子、计算机、信息、控制、管理以及经济等多学科的综合技术应用学科,数控加工应用技术专业应运而生,这对传统意义上的机械加工专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量的数控机床已进入了厂矿企业。其一经使用,就显示了独特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使原来不能解决的若干难题,找到了科学解决的途径。目前,为工厂培养大量的能够熟练操作数控机床的技术工人成了当务之急。近年来,我国的职业学校培养了大量数控技术应用型人才,许多学生已取得了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颁发的数控技能等级证书,但我国的数控技术人才却仍然非常短缺。针对教育部门培养的数控技术人才怎样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企业到底急需什么类型的数控技术人才,对其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有什么要求等问题,这就要求技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该力求使学生的所学与工作中的所用密切结合,努力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和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一、师资队伍要向“双师型”“、双高型”转变
建立“双师型”“、双高型”的数控专业教师队伍是改革的发展趋势。因为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高低、实操技能的强弱、职业素养的形成直接取决于专业教师素质的高低。为此,我校大力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培养“双师型”“、双高型”(具备高级教师资格和高级工技能等级证书)专业教师是实现“零距离”办学理念的灵魂。笔者建议要采取了以下的途径来打造教师队伍:(一)要求专业教师积极参加由权威技能鉴定部门组织的对口专业的职业资格培训和考试,如数控车(铣)的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等;(二)每年定期选派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和企业技术人员、工人师傅一起定岗轮训;(三)从企业引进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充实教师队伍,聘请他们来学校兼职上专业课。(四)鼓励骨干教师加入数控行业协会,提供更多的机会让教师参与企业的产品研发、项目合作和技术攻关等活动。(五)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市、省级的数控技能大赛,起到以赛促练,发现和培养一批技能专才,以此保证中职数控人才的培养质量。
二、对《数控编程》课程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改革
数控编程技术涉及较多的知识领域,同时又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必须熟悉机床和加工原理,熟悉各个系统的指令代码及格式,关键要具备较强的读图能力和数控加工工艺分析及刀具轨迹合理性分析能力。而传统的《数控编程》课不能满足编程能力的训练,教师只是教授代码的含义和用法以及简单的一些工艺知识,和与实际加工几乎脱节,学生编制出的程序没有刀具的概念,没有切削参数的概念,所以必须对《数控编程》进行改革,变成教学做一体化课程,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老师引导学生对零件图样的尺寸、形位公差及技术要求进行分析,制定出合理的加工方案,并制定工件装夹方案,按照加工顺序选择刀具和确定切削参数,设定工件坐标系及确定合理的进给路线,并考虑刀具的切入、切出位置及对刀点、换刀点位置的安排,然后编写程序,输入程序到机床进行校验,在检验过程中,可以进行程序修改,而且通过修改程序的切削参数控制加工精度,而且技师要进行总结,对学生整个过程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大量的编程和加工训练,让学生具备良好的编程习惯和风格。
三、数控实训教学内容实用多样
在数控车床上着重训练学生典型零件的手工编程能力, 通过对典型零件的编程, 掌握各种准备功能指令( G代码) 运动轨迹和辅助功能代码对机床的控制效果, 认识传统车削加工与数控车削在工艺路线中的区别, 训练学生熟练装刀, 熟练设定刀具补偿值, 掌握通过修改刀具补偿值和程序中坐标值以达到保证零件尺寸精度的方法, 熟练掌握各种量具的使用方法。在数控铣、加工中心的实训教学中, 指导教师面向工程应用, 教授学生掌握 MasterCAM软件, 讲解铣削类机床的刀具知识和零件的表面质量、尺寸精度与刀具路径之间的相互关系, 使学生能够应用 Mas-terCAM 软件, 选择合适的刀具、切削参数和刀具路径完成零件的模拟切削, 自动生成加工程序并传送程序到机床, 完成零件的加工。通过这一过程, 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数控加工的基本步骤, 而且可为顺利操作不同的数控系统, 掌握其他 CAD/CAM软件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具有C轴功能的车削中心上加工空间凸轮、异形零件等, 让学生掌握具有多轴联动功能的高档数控机床的加工应用; 在三坐标测量仪上对实物扫描, 通过反求软件处理获得数字化模型, 再在快速成型机上打印出实物, 中职生可以掌握集成制造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实现中职生与行业、社会的无缝对接。
四、教学方法要重视实践技能的培训
提高实践技能是高职教学改革中的特色,但由于数控设备昂贵、 教学时数有限,中职生在机床上进行独立操作的机会较少。很多高职院校在教学中把实训重点放在仿真软件和数控机床的简单操作上, 数控编程的教学也只满足能加工出零件的几何形状,对零件的尺寸公差及表面粗糙度几乎不做要求,有些学校的学生甚至从没有加工过金属零件。这样培训出来的学生实践技能十分匮乏,完全不能满足企业对数控人才的需求,教学严重脱离了生产实际。数控技能竞赛不仅要求选手能将各专业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并加以综合运用, 而且对数控加工工艺、数控机床的熟练操作及各种工量具的使用等相关的实践技能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教学过程中应将重点放在实践技能方面的培训,特别是数控加工工艺,如工艺路线的选择、刀具的选择、切削用量的设置、主轴的设置等。只有按照图纸给出的尺寸公差及粗糙度等级确定了加工工艺后,才能编出合理的程序,进而加工出合格的产品,而中职生的实际加工生产技能在经过一系列实践技能培训后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五、改革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改变以课程终极考试成绩作为学科成绩的传统做法,适当增加平时成绩的比重,强化过程考核。部分由理论教学和训练项目共同组成的核心课程,学生的课程最终成绩可由各技能训练项目的考核成绩和理论考试成绩按权重综合评定。此外,学校应实行学分制管理,开设各类选修课,鼓励学生通过自选课程、参加职业资格认证等多种途径获取相应的学分,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中职生学习技术技能的积极性。同时,在构建新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评价体系应注意:要面向市场和企业需求,静态与动态相结合,以培养数控技术领域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中职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宗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以较大比例的实践教学为手段,培养中职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徐敏.浅谈中职数控专业的实习教学改革[J].中等职业教育 2009,10.
[2]王核心.数控实训教学中常见问题及改革思路[J].装备制造技术,2013, 5.
[3]朱学超.重构数控实训教学体系,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J].机械职业教育2007.12.
[4]罗松涛.技能竞赛对高职数控专业教学改革的作用[J].农业网络信息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