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是职业学校学生培养的重点与难点,本文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素养的构成,结合职业学校目前的状况,提出来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途径。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素养;培养途径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职业教育必须坚持"坚持以富民为主题、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切实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水平,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大力培养生产服务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中等职业教育招收的虽然是初中毕业生,但基本都是经过中考筛选后的高中落榜生,总体上看基本素质都比较差,但中等职业教育有责任和义务将这样的学生打造为生产或服务一线高素质的劳动者。职业学校要完成的就是学生从事某一职业前的准备阶段教育,学生在接受了这样的教育后能够由一个自然人转变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职业人,因此职业教育应该是一个面向社会,接受社会评判的教育。毕业生作为学校的产品,同样必须接受用人单位(使用者)的评价,因此,职业学教在学生培养上的必须有的放矢、突破传教育观念,加大力度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为学生打造自己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素养的构成
职业教育质量的好坏不在于学生掌握了多少科学知识,而在于学生是否具备了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即职业素养。关于职业素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内涵也不尽相同,笔者认为,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讲,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需要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包括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具体构成如下图:
按照职业素养的可测量性,我们将其划分为显性职业素养和隐性职业素养,职业能力为显性素养可以通过学历证书、专业考试、技能证书等来证明。隐性素养是指职业素质,即职业意识、职业态度、职业道德等方面,具体表现为:敬业精神、合作态度、责任意识、执行力等。隐性职业素养决定且支撑着外在的显性职业素养,显性职业素养是隐性职业素养的外在表现。因此,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应该以培养显性职业素养为基础,重点培养隐性职业素养
二、目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存在的不足
1.我国的职业教育模式不够职业化。无论是德国的"双元制"还是北美的"CBE",职业教育的供需关系主要由市场决定,由企业决定。企业参与培训,培训内容与方式主要根据企业的职业要求确定,特别是德国的"双元制",企业与职业学校共同承担学生的职业培训与文化理论教育,企业承担职业教育的重要责任,学生具有两个身份(学徒与学生);两个学习场地(企业与学校);两个教育培训模式(企业与学校)。我国则属于以职业学校为特征的职业教育模式,以职业学校为主,具有较多的学院教育色彩,企业也参与培训,但不起决定性作用。由职业教育的模式可以看出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和其他国家比较,职业化色彩还不够浓厚,学生和企业的关联度还不高,由此造成的中职毕业生的职业素养和企业的需要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2.职业学校学生所缺少的基本素质正是职业素养培养的基础。虽然说分数不能代表学生的综合素质,但到职业学校上学的学生普遍存在较强的厌学情绪、自控能力较差、组织纪律观念淡薄、较为强烈自我中心思想、缺乏主动性。这些却都是职业人所应该具备的。作为职业学校的教育者,首先要纠正他们错误的思想和行为,然后才能谈到培养。其难度可想而知。
3.职业素养培养体系不够系统化。我国的职业教育脱胎于普通教育,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也是参照普通教育而来的,和市场、企业距离较远。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相对独立,教学部门强调的重点是知识与技能,而且以学科体系组织教学,学习就是学课本,学生基本没有职业的意识;学生部门强调的重点是一日常规,只要学生不出事就行,更没有在学生的日常规范中灌输职业行为规范的意识。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以及职业教育所处的困境,越来越多的职业学校意识到这一点,也在尝试各种改变的措施,但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痼疾,目前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有代表性的可以在所有职业类学校推广的普适模式。
三、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途径
1.以职业生涯规划为起点培养学生职业意识
职业学校的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多数是家长的意见,缺乏对所学专业的足够认识和了解,基本上没有思考过自我的职业兴趣,其行为缺乏职业准备行为的思想根基。对于每个跨入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职业生涯规划与学生即将开始的学习生活和他们个体未来的发展密切相关。并且职业学校的学生刚入学时,由于到了一个新的环境,虽然中考失利,但大部分学生还是希望和过去告别,开始新的学习生活,先入为主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入学初期及时让他们在职业生涯教育中获得有益的帮助,引导他们从职业生涯发展的视角认识即将开始的新生活,在人生的进程中认真对待职业学校的学习,便能由此生成积极的心理暗示,使学生深刻的认识到职业对于他们的意义,同时还要清醒的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仅仅是职业素养培养的起点,帮助学生形成职业意识。
2.以学生评价为引领培养学生职业态度
职业态度是劳动者(就业者)对社会、职业和广大社会成员履行职业义务的基础。职业态度不仅揭示了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客观状态,他们参加职业生活的方式,同时也揭示了他们的主观态度,如积极性、责任性、纪律性、企业精神等。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生产或服务一线的劳动者,劳动的重复性较高,而技术性相对较低,对于他们来说,无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首先必须有个良好的工作态度,我们长期以来对学生的评价都是以学习成绩的高低来区分的,缺乏对学生学习态度、劳动态度的考核,考试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向来不是他们的强项,由此产生的厌学情绪会导致学生心理上的障碍,进而影响学生的人生态度。
发挥学生评价的引领作用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态度,让学生认识到现在的学习生活等同于他们的职业生活,学校对应于工厂,学生就是员工,学习过程就是他们的工作过程,学习环境就是工作环境,他们的学习态度、劳动态度就是工作态度,学校对他们的考核就是对他们工作过程和成果的考核。在学生评价中加大对劳动态度和学习态度的考核,态度一般是比较难以考核的,但一个人的行为可以反应他的态度,我们可以将对态度的考核可以转化为对行为的考核,如学校制度的遵守、做事的主动性、做事的到位程度等,同时将对结果的考核,转化到平时的个人成长记录,并及时予以表扬,提醒他们的优点,让外烁的行为变为自觉的行动,最终培养为他们的职业态度。
3.以德育类课程为核心培养学生职业道德
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课包括就业与创业指导、法律基础、经济政治和哲学基础这四门课,德育课是职业学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影响学生思想,塑造 学生心灵的基础工程,在育人成才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的根本任务是把社会的基本道德准则、规范和要求转化为学生的个体的自觉行动。因此,职业道德也向来被认为是德育课老师的事, 然而纯理论的说教效果并不理想,目前进行的德育课程改革,提倡德育教育生活化,虽然较以前有所改进,但如果仅仅通过德育课程教学来提高职业道德水平是远远不够的,笔者认为应以德育类课程为核心,在整个学生培养中贯穿职业道德教育,将其渗透于文化课与专业课的教学之中,渗透于学生管理之中,形成一种全员负责,多渠道渗透的职业道德教育的氛围。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素养;培养途径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职业教育必须坚持"坚持以富民为主题、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切实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水平,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大力培养生产服务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中等职业教育招收的虽然是初中毕业生,但基本都是经过中考筛选后的高中落榜生,总体上看基本素质都比较差,但中等职业教育有责任和义务将这样的学生打造为生产或服务一线高素质的劳动者。职业学校要完成的就是学生从事某一职业前的准备阶段教育,学生在接受了这样的教育后能够由一个自然人转变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职业人,因此职业教育应该是一个面向社会,接受社会评判的教育。毕业生作为学校的产品,同样必须接受用人单位(使用者)的评价,因此,职业学教在学生培养上的必须有的放矢、突破传教育观念,加大力度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为学生打造自己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素养的构成
职业教育质量的好坏不在于学生掌握了多少科学知识,而在于学生是否具备了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即职业素养。关于职业素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内涵也不尽相同,笔者认为,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讲,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需要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包括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具体构成如下图:
按照职业素养的可测量性,我们将其划分为显性职业素养和隐性职业素养,职业能力为显性素养可以通过学历证书、专业考试、技能证书等来证明。隐性素养是指职业素质,即职业意识、职业态度、职业道德等方面,具体表现为:敬业精神、合作态度、责任意识、执行力等。隐性职业素养决定且支撑着外在的显性职业素养,显性职业素养是隐性职业素养的外在表现。因此,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应该以培养显性职业素养为基础,重点培养隐性职业素养
二、目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存在的不足
1.我国的职业教育模式不够职业化。无论是德国的"双元制"还是北美的"CBE",职业教育的供需关系主要由市场决定,由企业决定。企业参与培训,培训内容与方式主要根据企业的职业要求确定,特别是德国的"双元制",企业与职业学校共同承担学生的职业培训与文化理论教育,企业承担职业教育的重要责任,学生具有两个身份(学徒与学生);两个学习场地(企业与学校);两个教育培训模式(企业与学校)。我国则属于以职业学校为特征的职业教育模式,以职业学校为主,具有较多的学院教育色彩,企业也参与培训,但不起决定性作用。由职业教育的模式可以看出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和其他国家比较,职业化色彩还不够浓厚,学生和企业的关联度还不高,由此造成的中职毕业生的职业素养和企业的需要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2.职业学校学生所缺少的基本素质正是职业素养培养的基础。虽然说分数不能代表学生的综合素质,但到职业学校上学的学生普遍存在较强的厌学情绪、自控能力较差、组织纪律观念淡薄、较为强烈自我中心思想、缺乏主动性。这些却都是职业人所应该具备的。作为职业学校的教育者,首先要纠正他们错误的思想和行为,然后才能谈到培养。其难度可想而知。
3.职业素养培养体系不够系统化。我国的职业教育脱胎于普通教育,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也是参照普通教育而来的,和市场、企业距离较远。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相对独立,教学部门强调的重点是知识与技能,而且以学科体系组织教学,学习就是学课本,学生基本没有职业的意识;学生部门强调的重点是一日常规,只要学生不出事就行,更没有在学生的日常规范中灌输职业行为规范的意识。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以及职业教育所处的困境,越来越多的职业学校意识到这一点,也在尝试各种改变的措施,但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痼疾,目前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有代表性的可以在所有职业类学校推广的普适模式。
三、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途径
1.以职业生涯规划为起点培养学生职业意识
职业学校的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多数是家长的意见,缺乏对所学专业的足够认识和了解,基本上没有思考过自我的职业兴趣,其行为缺乏职业准备行为的思想根基。对于每个跨入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职业生涯规划与学生即将开始的学习生活和他们个体未来的发展密切相关。并且职业学校的学生刚入学时,由于到了一个新的环境,虽然中考失利,但大部分学生还是希望和过去告别,开始新的学习生活,先入为主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入学初期及时让他们在职业生涯教育中获得有益的帮助,引导他们从职业生涯发展的视角认识即将开始的新生活,在人生的进程中认真对待职业学校的学习,便能由此生成积极的心理暗示,使学生深刻的认识到职业对于他们的意义,同时还要清醒的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仅仅是职业素养培养的起点,帮助学生形成职业意识。
2.以学生评价为引领培养学生职业态度
职业态度是劳动者(就业者)对社会、职业和广大社会成员履行职业义务的基础。职业态度不仅揭示了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客观状态,他们参加职业生活的方式,同时也揭示了他们的主观态度,如积极性、责任性、纪律性、企业精神等。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生产或服务一线的劳动者,劳动的重复性较高,而技术性相对较低,对于他们来说,无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首先必须有个良好的工作态度,我们长期以来对学生的评价都是以学习成绩的高低来区分的,缺乏对学生学习态度、劳动态度的考核,考试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向来不是他们的强项,由此产生的厌学情绪会导致学生心理上的障碍,进而影响学生的人生态度。
发挥学生评价的引领作用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态度,让学生认识到现在的学习生活等同于他们的职业生活,学校对应于工厂,学生就是员工,学习过程就是他们的工作过程,学习环境就是工作环境,他们的学习态度、劳动态度就是工作态度,学校对他们的考核就是对他们工作过程和成果的考核。在学生评价中加大对劳动态度和学习态度的考核,态度一般是比较难以考核的,但一个人的行为可以反应他的态度,我们可以将对态度的考核可以转化为对行为的考核,如学校制度的遵守、做事的主动性、做事的到位程度等,同时将对结果的考核,转化到平时的个人成长记录,并及时予以表扬,提醒他们的优点,让外烁的行为变为自觉的行动,最终培养为他们的职业态度。
3.以德育类课程为核心培养学生职业道德
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课包括就业与创业指导、法律基础、经济政治和哲学基础这四门课,德育课是职业学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影响学生思想,塑造 学生心灵的基础工程,在育人成才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的根本任务是把社会的基本道德准则、规范和要求转化为学生的个体的自觉行动。因此,职业道德也向来被认为是德育课老师的事, 然而纯理论的说教效果并不理想,目前进行的德育课程改革,提倡德育教育生活化,虽然较以前有所改进,但如果仅仅通过德育课程教学来提高职业道德水平是远远不够的,笔者认为应以德育类课程为核心,在整个学生培养中贯穿职业道德教育,将其渗透于文化课与专业课的教学之中,渗透于学生管理之中,形成一种全员负责,多渠道渗透的职业道德教育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