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内容的选择:确定核心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3、通过学习,逐步感受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美;确定支撑核心教学目标的教学内容:1、体会诗歌的意境,理解诗中蕴含的哲理;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过程设计:
一、谈话导入,知诗人,解诗题
1、我們的祖国山河壮丽,在江西省九江市就有一座享誉世界的名山,它就是——庐山。今天我们就一起去领略一下庐山风光;2、宋朝大诗人苏轼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诗兴,写下了五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最后一首。(板书:题西林壁‘宋 苏轼);3、释题。“题”是什么意思?“题西林壁”又该怎么解释呢? 4、师:大家对苏轼了解吗?哪位同学来说说。出示有关苏轼的资料,那你们能背出一两首苏轼写的诗吗?
二、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这首诗写了些什么呢?请大家自由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完后可以读给同桌听;2、指名学生读,评价;3、师:同学们朗读得不错,如果能注意一下停顿就更好了。可别小看停顿,在古诗中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来说,一句诗中每两个字一停顿,最后三个字连着读。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三、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师:同学们,通读古诗,仅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那如何理解诗意呢?
课件出示:词语的注释。
1、学生根据注释,再读诗文,理解诗意;2、小组讨论;3、交流对诗的理解情况。
四、吟诵品诗,感悟哲理
1、品读前两句。课件出示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1)从这两句诗看,作者站在哪些角度看庐山呢?(2)从正面和侧面看,作者分别看到了什么?(3)你觉得岭和峰有什么不同吗?你能用词语形容一下岭和峰吗?(4)学生想象,此时我们就身在庐山之中,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的景色会是什么样的呢?(5)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并交流。出示课件:庐山图片,学生欣赏;(6)此时庐山的景色美不美呀?让学生把这两句诗美美地读出来;(7)问: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的景色一样吗?(8)学生带着这种理解再读读这两句诗。
2、品读后两句。(1)这么美的庐山,诗人为什么有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感慨呢?让学生用诗中的句子回答;(2)先让学生用上“之所以……是因为”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3)再让学生用上“因为……所以……”来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4)请学生说说从这两句诗中知道了什么?
3、课件出示庐山的录象,让学生观察庐山的姿态。(1)你们都看到了怎样的庐山?(2)为什么你们看到的庐山各不一样呢? (3)你们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真面目呢?
4、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告诉我们“站得高,才能望得远”,“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十四个字又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5、引导学生明理:观察的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对事物应全面分析,不能片面理解。人们观察事物的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6、揭示诗中蕴含的道理: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这就是这首诗蕴含的道理,最后两句也因此成为千古佳句,请同学们一起再来读读最后两句------生接读。
7、课件出示资料:元丰七年四月,苏轼与友人同游庐山西林寺,他“往来山南北十余日”,才写下《题西林壁》。苏轼一生仕途很不得意,被一贬再贬。这首诗就是他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所写。在他人生低谷的时候,游览庐山让他豁然开朗。再读读这首诗,说说自己的感想。
五、指导背诵古诗
写庐山诗,大都从不同角度赞美庐山美景,作者却另辟蹊径,由自己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看到的景象完全不同得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人生哲理。这是作者的巧妙之处,是这句诗成为千古绝唱的妙招。让我们一起来背诵古诗。
六、拓展延伸,积累运用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上课,我先出示庐山的图片、视频资料,让学生在一开始就喜欢上庐山,再对苏轼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然后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北宋大苏轼写的一首有关庐山的诗。”这样,学生就急切地想知道大诗人笔下的庐山又会是什么样的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自由吟诵,走进文本
教学中,我一般采用“读”、“诵”、“吟”的方法。在《题西林壁》的教学课堂上,我先让学生认真地读诗,要求做到通顺、流利,能认真、正确地读下来。然后,在学生慢慢理解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情感吟诵诗歌,在反复地吟诵中走进文本。
三、自主理解,体验情感
学生熟读后,让学生先自己理解诗句的意思,具体的方法有三:1、借助注释2、查阅字典、词典3、联系整首诗。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对学生不理解的共性问题和重点内容进行讲解。这样做是让学生真正地自己动脑,避免了老师泛泛地讲,学生晕晕地听,让学生在自主理解地基础上,真正体验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这首诗本来意思浅显易懂,学生基本上都能理解诗句的意思。
四、联系实际,突破难点
这节课的难点在于学生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蕴含的含义。因为我们的教室在三楼,课堂上我让学生走出教室,观察整个学校,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是一楼的景色根本看不到,学生操场的景色也看不全等。这样学生就自然而然地理解了这句诗所要告诉我们的是“当局者谜,旁观者清”的道理。再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吟诵古诗,此时学生吟起诗来有滋有味。
教后点评:教学《题西林壁》这首诗时,教者先让学生借助有关资料和书上的注释,自己去读去理解诗所表达的意思。然后让学生以诗人的身份再去欣赏庐山的山峰,站在诗人的角度,把自己当作诗人,走进庐山去感受那里的高山峻峰,去想象诗人当年在庐山写下这首诗时的情景。这样,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再来感悟诗中所蕴含道理的就很容易。先让学生探讨这首诗的字面上的意思,让他们明白诗人会写下“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正的面目呢,原来是自己处在庐山的群山之中”。
教学过程设计:
一、谈话导入,知诗人,解诗题
1、我們的祖国山河壮丽,在江西省九江市就有一座享誉世界的名山,它就是——庐山。今天我们就一起去领略一下庐山风光;2、宋朝大诗人苏轼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诗兴,写下了五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最后一首。(板书:题西林壁‘宋 苏轼);3、释题。“题”是什么意思?“题西林壁”又该怎么解释呢? 4、师:大家对苏轼了解吗?哪位同学来说说。出示有关苏轼的资料,那你们能背出一两首苏轼写的诗吗?
二、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这首诗写了些什么呢?请大家自由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完后可以读给同桌听;2、指名学生读,评价;3、师:同学们朗读得不错,如果能注意一下停顿就更好了。可别小看停顿,在古诗中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来说,一句诗中每两个字一停顿,最后三个字连着读。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三、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师:同学们,通读古诗,仅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那如何理解诗意呢?
课件出示:词语的注释。
1、学生根据注释,再读诗文,理解诗意;2、小组讨论;3、交流对诗的理解情况。
四、吟诵品诗,感悟哲理
1、品读前两句。课件出示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1)从这两句诗看,作者站在哪些角度看庐山呢?(2)从正面和侧面看,作者分别看到了什么?(3)你觉得岭和峰有什么不同吗?你能用词语形容一下岭和峰吗?(4)学生想象,此时我们就身在庐山之中,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的景色会是什么样的呢?(5)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并交流。出示课件:庐山图片,学生欣赏;(6)此时庐山的景色美不美呀?让学生把这两句诗美美地读出来;(7)问: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的景色一样吗?(8)学生带着这种理解再读读这两句诗。
2、品读后两句。(1)这么美的庐山,诗人为什么有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感慨呢?让学生用诗中的句子回答;(2)先让学生用上“之所以……是因为”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3)再让学生用上“因为……所以……”来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4)请学生说说从这两句诗中知道了什么?
3、课件出示庐山的录象,让学生观察庐山的姿态。(1)你们都看到了怎样的庐山?(2)为什么你们看到的庐山各不一样呢? (3)你们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真面目呢?
4、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告诉我们“站得高,才能望得远”,“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十四个字又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5、引导学生明理:观察的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对事物应全面分析,不能片面理解。人们观察事物的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6、揭示诗中蕴含的道理: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这就是这首诗蕴含的道理,最后两句也因此成为千古佳句,请同学们一起再来读读最后两句------生接读。
7、课件出示资料:元丰七年四月,苏轼与友人同游庐山西林寺,他“往来山南北十余日”,才写下《题西林壁》。苏轼一生仕途很不得意,被一贬再贬。这首诗就是他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所写。在他人生低谷的时候,游览庐山让他豁然开朗。再读读这首诗,说说自己的感想。
五、指导背诵古诗
写庐山诗,大都从不同角度赞美庐山美景,作者却另辟蹊径,由自己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看到的景象完全不同得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人生哲理。这是作者的巧妙之处,是这句诗成为千古绝唱的妙招。让我们一起来背诵古诗。
六、拓展延伸,积累运用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上课,我先出示庐山的图片、视频资料,让学生在一开始就喜欢上庐山,再对苏轼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然后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北宋大苏轼写的一首有关庐山的诗。”这样,学生就急切地想知道大诗人笔下的庐山又会是什么样的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自由吟诵,走进文本
教学中,我一般采用“读”、“诵”、“吟”的方法。在《题西林壁》的教学课堂上,我先让学生认真地读诗,要求做到通顺、流利,能认真、正确地读下来。然后,在学生慢慢理解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情感吟诵诗歌,在反复地吟诵中走进文本。
三、自主理解,体验情感
学生熟读后,让学生先自己理解诗句的意思,具体的方法有三:1、借助注释2、查阅字典、词典3、联系整首诗。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对学生不理解的共性问题和重点内容进行讲解。这样做是让学生真正地自己动脑,避免了老师泛泛地讲,学生晕晕地听,让学生在自主理解地基础上,真正体验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这首诗本来意思浅显易懂,学生基本上都能理解诗句的意思。
四、联系实际,突破难点
这节课的难点在于学生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蕴含的含义。因为我们的教室在三楼,课堂上我让学生走出教室,观察整个学校,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是一楼的景色根本看不到,学生操场的景色也看不全等。这样学生就自然而然地理解了这句诗所要告诉我们的是“当局者谜,旁观者清”的道理。再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吟诵古诗,此时学生吟起诗来有滋有味。
教后点评:教学《题西林壁》这首诗时,教者先让学生借助有关资料和书上的注释,自己去读去理解诗所表达的意思。然后让学生以诗人的身份再去欣赏庐山的山峰,站在诗人的角度,把自己当作诗人,走进庐山去感受那里的高山峻峰,去想象诗人当年在庐山写下这首诗时的情景。这样,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再来感悟诗中所蕴含道理的就很容易。先让学生探讨这首诗的字面上的意思,让他们明白诗人会写下“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正的面目呢,原来是自己处在庐山的群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