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故事两则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y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积累出自《庄子》的成语,积累重点文言实词,丰富文言知识; 2.了解《庄子》及庄子生平、思想;3. 理解《惠子相梁》中的比喻,欣赏《惠子相梁》的趣味性,体味《庄子》语言风格; 4.感受“游濠梁”中反映的庄子生活的诗意,了解庄子的志趣。
  过程与方法 :1、朗读法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熟悉课文,品赏人物;2.比较法 通过对庄子和惠子语言行动上的比较,通过两篇文章写法的比较,来认识庄子及其作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拓宽学生视野,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提高文化品位。
  教学重点:1.理解“惠子相梁”中的比喻,体味《庄子》语言风格;2.感知惠子与庄子思想、性格、气质上的差异,理解庄子的志趣。
  教学难点:感知惠子和庄子思想、性格、气质上的差异,理解庄子的志趣。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朗读课文做到通顺流利;2 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自学课文,疏通字词。遇到难词难句,摘录在《文言文积累本》上。(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导入:开门见山,走近庄子
  潇洒来由天地间是少年人金色的憧憬,中年人的一声叹息,老年人不由自主的“想当年”。沿着中国千年的历史长河,溯流而上,不禁感慨陶渊明武陵桃源的遗世而独立,自在悠闲。再往前,乘物以游心,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有庄子,也只有庄子。
  闻一多先生曾说:“中国人的文化上永远留有庄子的烙印”。庄子自由浪漫的想象,雄奇瑰丽的辞藻,影响着李白、苏轼、曹雪芹等一代代文学巨匠,今天让我们走进庄子,体会他的幽默诙谐,大智大慧,自由逍遥。
  三、自学成果展示
  1、展示好声音:①大声有节奏齐读:读准字音,停顿清晰。大声快速齐读:熟练课文,读出语感。②全班速读比赛:全班起立,同一时间速读,要求语句通畅,不漏字,不添字,不读破句子,不读错字音,读完坐下。然后由最先坐下的两名同学展示。通过速读,让学生文言文语感得到明显增强,甚至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2、提出疑难句:①四人小组成员交流自学时遇到的难词难句,互相质疑,互相解答;②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全班讨论,教师进行方法指导;③教师出示字词的有关投影片,加以分工归类,进一步落实字词。联系上下文,推测该词在文中的意思,预习时,该法尤其适用。立体读书法。即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要看课文注释,如果注释没有的,就要查工具书或者资料。
  夯实词,积累文言词语:注意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的意义:(1)惠子相梁 相:名词用作动词。做宰相(2)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国:国都、京城(3)非梧桐不止 止:栖息(4)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安:疑问代词,怎么(5)于是鸱得腐鼠 于是:在这时,与现代汉语中表意不同(6)鱼出游从容 从容:安闲自由;现在多指“在危险面前冷静不慌忙”(7)是鱼之乐也 是:这。联系所学文章《陈涉世家》《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岳阳楼记》《马说》等理解一词多译。
  四、梳理故事情节
  1、复述小故事
  第一则:惠子相梁----庄子往见----惠子搜捕 ----再往见之
  第二则:是鱼之乐也----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我非子,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我知之濠上也。
  2、思考赏比喻
  提问:庄子讲鹓鶵故事中,鹓鶵、鸱、腐鼠分别比喻什么?故事的用意是什么?明确:故事里,鹓鶵比喻志向高洁之士,如庄子。鸱比喻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如惠子。腐鼠比喻功名利禄。庄子没有直言痛斥惠子。而用讲故事的方式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志趣,又极其辛辣地讥讽了惠子,收到既尖锐痛快又余味不尽的效果。
  3、品析知人物
  (1)再听故事:“曳尾涂中”的故事,帮助学生了解庄子对待名利的态度。
  (2)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学生思考,明确: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表现庄子“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庄子的这种人生态度,可以在冰冷的现实中找寻到诗意,从而丰富精神家园。
  (3)小组讨论、比较庄子与惠子思想、性格差异,体会形象鲜明的人物。
  《惠子相梁》中,惠子利欲熏心,以自己的心思猜度莊子,却不知庄子清高自守,洒脱磊落,视爵禄如“腐鼠”,避之惟恐不及。《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中,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庄子智辩,重观赏,对于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如果说惠子带有逻辑家的个性,那么庄子则具有艺术家的风貌。
  五、穿越入情境
  深入读课文,带着对人物和文章的理解,分角色朗读,举手自己找搭档,自己分角色,把握句子的语气语调,充分体会人物性格和庄子语言风格。
  六、感慨谈收获
  情节出人意料。人物对比鲜明。比喻巧妙贴切。认识了庄子,也为我们的头脑打开了新的思维,庄子贫而不穷,家住陋巷,但却随心所欲,自得其乐。“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君子当自强不息,当你拼搏累了的时候,当你想要休憩一下心灵的时候,不妨采菊东篱,南风佐酒,看看山,看看水,读读《庄子》
  七、量力选作业
  1、整理本课文言字词。(必做);2、用想象扩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选做/分组做);3、《惠子相梁》改成课本剧(选做/分组做)
  教学特色:1、多种形式的朗读既达到熟悉课文的目的又能深入走进文本,让学生认识和走进庄子;2、让学生合作探究,并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3、温故知新积累文言词语促进学生形成深厚的文化底蕴。
其他文献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在前面已学空间点、线、面位置关系的基础作为学习的出发点,结合有关的实物模型,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合情推理,不要求证明)归纳出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本节课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空间感与逻辑推理能力起到重要作用,特别是对线线平行、面面平行的判定的学习作用重大。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任教的学生在年段属中上程度,学生学习兴趣较高,但学习立几所具备的语言表达及空间感与空间
期刊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分析、归纳与模拟等教学活动,了解中国京剧的相关知识,激发同学们对祖国京剧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传统京剧与现代京剧的艺术特点。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音频、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京剧;2、越剧、昆剧、豫剧、黄梅戏等  二、欣赏与分析  (一)传统京剧  1、起源:1790年,为给乾隆皇帝祝寿 ,一位官员邀请了安徽地区很受群众喜爱的徽戏班子进京演出,轰
期刊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概括小男孩的性格特点,说出小男孩的形象;2、学习本文以人物性格特点分类安排材料的方法,学会细致地观察和细腻地描写人物; 3、品味欣赏文章生动、风趣、幽默的语言;4、感受男子汉的美好品质,获得成长启示。  重点难点:1、感受“男子汉”逐渐成熟、自立刚强的性格特点; 2、把握文中人物的个性,理解男子汉的精神内涵。教学方法:1、探究阅读法;2、话题讨论法。课前准备:运用多媒体作为直
期刊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方面:1.说明植物体内水分吸收和运输的途径;2.描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的水循环中的作用。  (二)能力方面:会设计对照实验来验证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在叶片进行的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同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思。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植物体通过吸收水分和蒸腾作用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2.教学难点。设计对照实验对照实验来验证植物的蒸腾作
期刊
教学内容:安徽大学出版社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紧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开放性、生成性的教学原则,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安徽名山名水的相关图片、资料,在相互的交流分享中了解家乡的名山大川,培养学生爱家乡的山山水水,说家乡的山山水水,为建设美好的家乡而出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学生利用各种方法收集材料,了解并能说出安徽的名山名水;2.再汇报
期刊
【内容摘要】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中学生物教材以素质教育为出发点,强调知识、技能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而自制教具则成为生物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它在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动手动脑的能力,提高探究的参与意识,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从而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实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关键词】自制教具 生物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推广,教育理念不断更新,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其中的探究所
期刊
孔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开始变得更自由、更灵活,学生也始终在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数学,这的确是我们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可喜的变化。在课堂教学中,要打破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角”,学生是观众或听众的弊端,使学生主动深思理由,成为学习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合理运用学习策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去发现理由,分析理由,并且解决理由
期刊
【内容提要】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学科的精髓,是数学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只有领会了数学思想方法,才能有效地应用知识,形成能力,从而为解决数学问题、进行数学思维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数学思想 新课程标准 渗透  一、渗透化归思想,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谓“化归”是指把待解决或未解决的问题,通过转化,归结到已经解决或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中去,最终使问题得到解决的一种思想方法。这体现了研
期刊
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对联的基本常识,积累一些名联;2.初步学会如何对对联,以解决对联相关的常考题型;3.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综合语言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学法指导:提炼关键信息,理解性记忆)  教学重点:对联的基本要求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对联的创作  授课方法:课堂教学  教具仪器:多媒体教具、授课计划、教材、教案、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内容分析、授课提纲  一、什么事对联  对联
期刊
教学实效性是反映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我根据自己近年来的教学经验和发现的问题,针对高中语文课堂学生学习机会存在差异性,课堂教学密度小、质量低,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不高的现状,提出了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主要体现在建立轻松的学习氛围,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传统教学形式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教学方法单一,严重影响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师生之间是互相依存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过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