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重组合并税务处理

来源 :今日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e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国家税务总局针对社会企业中存在的各种重组行为进行了有效的定义和分类,本文主要分析了几种不同税务处理工作方式对于企业产生的不同影响。
  在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和生产活动中,发生了法律结构以及经济结构的重要改变交易,被称为是企业的重组合并,针对于一般资产交易情况,业务在发生之后就可以按照一定的配比原则以及权责发生制度要求来确认业务所得,然后有效的计算出企业所得税。但是针对于其他形式的重组合并业务,则收到的是企业的股权而不是现金,如果单纯的按照一般税务处理,会加大企业的成本消耗,需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一、股权转让业务的相关税收政策分析
  我国国家税务总局以及财政部门下达了《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文件,针对我国企业重组业务中需要涉及到的一系列所得税处理情况以及处理中的现存问题提出了规范性的意见。在发布的《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管理办法》文件内容中,则重点规定了企业重组中的一般性税务处理、特殊性税务处理等问题。针对企业股权收购业务的不同,可以分为一般性税务处理和特殊性税务处理两种有效措施。
  (一)一般性税务处理
  按照一般性税务处理的工作原则来说,需要确定出被收购方的股权、资产转让所得以及损失。收購方需要确定出自己取得的股权、资产的计税基础,通过公允价值基础确定出来之后,被收购的企业进行的一般性相关所得税事项原则不变。
  (二)特殊性税务处理
  在企业重组过程中具有科学合理的商业目的,并且不易减少或者是推迟缴纳税款为主要目标的,可以进行特殊性税务处理。被收购或者是合并的资产贵权比例符合规定比例的,需要按照特殊性税务处理方式进行处理。企业在重组之后连续一年12个月以内不改变资产原来实质经营活动的,需要按照特殊性税务处理方式进行有效处理。企业重组交易对价中涉及到了一定的股权支付金额,摒弃日支付的金额符合规定比例要求的,需要按照特殊性税务要求进行处理。企业在重组过程中取得了股权支付的援助要固定,不能够在12月内转让自己所得的股权。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开展特殊性税务处理方式,需要收购企业购买超过与被收购企业全部股权的75%,并且收购企业在收购股权过程中发生的股权支付金额不能低于交易支付的85%,那么在税务计算过程中,就可以按照被收购企业股东取得的收购企业股权的计税基础,被收购股权的原有计税基础进行有效的确定。收购企业在取得被收购企业股权的计税基础之后,可以通过已被收购股权的原有计税基础进行有效的确定。企业在转让股权收入时,一定要在转让协议生效并且股权变更手续完成的时候,确定出实际的收入情况。
   二、税收处理有效措施选择
  股权转让业务如果符合特殊性税务处理的使用条件,并且相关企业在进行所得税处理时,需要根据自身实际的情况来选择进行一般性税务处理或者是特殊性税务处理措施。
  (一)一般性税务处理
  在税务处理过程中选择使用一般性税务处理原则,那么被收购方需要确定股权的转让所得。例如被收购企业对于公司的投资成本是3500万元,转让价格是38600万元,其中产生的增值35100万元就是股权转让所得,这一部分的股权转让所得就需要转让当期计征企业所得税。所得税为8775万元。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为了能够减少税务压力,可以把这一部分金额在转让之前先通过分红的形式进行分配,然后再按照分红股息以及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来免除企业所得税的缴纳。针对于被收购的公司来说,所得税的事项保持不变。
  (二)选择特殊性税务处理方式
  如果在股权转让过程中相关的三方企业协商确定出需要使用特殊性税务处理,那么就需要根据确定出被收购股权企业的原有计税基础。3500万元作为计税基础,转让价格为38600万元,跟投资成本之间产生的差额展示不进行税务确认,等到公司股权在重组合并之后,再确认出收益然后缴纳税款。针对于被收购企业来说,所得税的缴纳方式跟相关事项保持不变。
  (三)两种税务处理的相互比较
  站在被收购公司的角度来说,如果选择一般性的税务处理,则必须要缴纳企业的所得税8775万元,即使是企业拥有足够的现金可以分红,减少一定的纳税数额,但是对于企业来说同样是非常沉重的税务负担。如果选择一般性税务处理,企业即使没有面对巨额亏损情况,也会面对巨额的所得税缴纳。如果选择使用特殊性税务处理方式,则能够有效减少股权重组当期产生的税务负担。
   三、结语
  在企业重组合并过程中,税收政策不应该对于纳税人的合理商业行为产生任何不利的影响,特殊性税务处理方式也并不是让被收购的企业能够享受所得税免税的待遇,而是因为国家支持企业的重组合并,允许企业能够延期缴纳企业所得税,因此企业的重组业务还需要在税法允许的范围之内开展才能够顺利进行。(作者单位:贵阳市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其他文献
在经济新常态、会计制度改革、大数据等背景的共同影响下,市场环境呈现出更加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态势。在这种态势下,传统重财务会计轻税务会计的模式备受掣肘,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下企业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我国对财务会计的研究日益丰满,但相较而言忽视了对税务会计的研究,重视程度有待提高。因此,厘清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区别与界限,加紧二者的协调统一成为众多企业新的课题。   一、企业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两者间的
期刊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全面预算管理是集目标计划、执行控制、考核评价等功能于一体,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的管理控制系统,是企业管理体系中一种重要管理控制方法,是通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本文就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进行了研究。   一、全面预算管理有助于战略目标实现   全面预算是战略管控与战略实施的重要工具和机制。全面预算管理是企
期刊
农业类科研院所专项经费管理办法,确保专款专用合理配置单独记账单独核算,实行项目主持人负责制。  为了加强和规范单位财务管理和科研管理,推进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强化财务制度管理,保障科研项目的组织实施,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财政部 科技部关于印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科教〔2016〕113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金管理办法》配套实施细则的通知(国科发资〔2017〕261号,
期刊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增长,企业在市场上面临的竞争越来越大,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在实际的企业管理过程中,內部审计工作与会计监督工作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核心。企业内部的会计监督工作主要是通过对企业自身的资产进行审核,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性。在运营过程中有效的节约企业成本的同时确保企业运营符合相关规章制度。监督与规范企业的行为,并且将企业的资源最大化利,但是,当下企业内部审计在会计监督工作依旧
期刊
电力工程企业近年来取得了快速发展,在电力工程企业实际发展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与环节就是财务预算管理,同时它也是电力工程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一个根本导向。基于此,电力工程企业若要取得快速发展,尽快实现既定战略目标,那么就应该高度关注与重视财务预算管理方面的工作,从而使得企业在市场环境中占据着优势的位置。本文首先分析了财务预算管理对电力工程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性,然后剖析了其中存在的突出性問题,最后
期刊
连锁经营模式已经成为当前企业发展的重要模式,尤其是在超市的建设管理方面,经营的连锁化已经相当普及。在此基础上,就对财务管理的工作开展加强了难度,提出了新的问题。因此,连锁化经营的超市,要实现在市场中的稳健立足,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保持自身发展的长远,必须加强对财务的强化管理,发挥财务管理促进超市建设的指挥指导作用。本文就超市的财务管理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与讨论。  财务管理,是促进连锁超市良好
期刊
工会财务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不仅能够保证工会各项工作活动的正常开展和顺利运行,而且能够帮助学校节省资金花费,对于提高有限资源的利用率也有积极作用。内部控制是加强工会财务管理的一种常见手段,但是由于现阶段工会财务管理体系尚不够建设,监督控制机制不够成熟,因此内部控制在财务管理中的具体应用也面临诸多阻碍。文章首先指出了当前工会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随后提出了强化内部控制的几点措施。  
期刊
成本管理及其核算工作在医院经济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从全成本的概念提出后,新医改活动也采取了相关管理模式,对各项医院资源予以精细化管理和优化配置。本文首先分析了以全成本为重点的医院财务更精细化管理优势,其次就其存在问题进行阐述,最后提出了相关改进和完善措施,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就目前情况来看,医院成本的精细化管理指的是就是在其运营过程中,对成本做出的合理预算,并实现精细化管理,依据每个科室
期刊
本文首先介紹了凤凰县金融支持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情况,随后从抵押担保、融资渠道、信贷政策支持、金融生态环境四个方面,对金融支持旅游业发展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以此提出工作建议。   一、当前凤凰县金融支持旅游业的基本情况   凤凰县位于湖南省西部边缘,地处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全县总人口43.1万人,其中土家族、苗族人口34.1万人,占比78.97%,属于传统的老、少、边、穷地区。近年
期刊
本文结合施工类企业集团面临的共性问题阐述了建立FSSC的必要性与实际意义,并结合FSSC建设,根据企业的实际应用问题提出提升FSSC的要点。   一、施工企业FSSC建立的必要性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大型施工企业经营规模快速扩张,目前多数施工企业仍采用传统分散式管理,难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制约企业做优做强。通过建立FSSC,有效整合内部资源,降低运营成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