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的代价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wwpw87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年伊始,受朋友之托找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鉴定他1990年至2000年前后的三张人物画作品。寻到百忙之中的刘老师实非易事,又逢新年第一天,气温非常寒冷,心里实在不落忍,好在与刘老师是多年故交,想必他能够见谅。
   和好友祁向东驱车一路疾驰驶向事先约好的中央财经大学,傍晚七点整,车尚未停稳,便透过玻璃看见学校门口蜷缩着身体抓紧衣领立于寒风中等待的刘大为老师,我心里一阵内疚。
   一阵寒暄,借着马路旁昏暗的路灯,我将三张作品递给刘老师审视,浑身打了一个哆嗦,说不出是天冷所至还是担心作品有伪。刘老师借着灯光一张一张认认真真地看,笑着对我说:“你眼光还不错嘛,三张都是真的。”继而掏出笔在我事先准备好的鉴定证书上一一签上名。我这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心情难以言表,对刘老师真有千恩万谢之感。
   手捧鉴定书,钻进温暖的车厢,在回家的路上,我和老友很长时间都没有说话,莫名的情绪涌来,真不知道心里是什么滋味。过了一会,向东哈哈大笑,随后发出一连串的疑问。“堂堂的中国美协主席,堂堂的知名画廊老板居然在寒风中马路边这样鉴定作品真伪?刘大为人够意思,真给你面子,可这种情形是否有些狼狈?你们这一行我不懂,难道没有别的保真方式?但凡刘老师的作品都要找他本人一一鉴定,他能鉴定得过来吗?你能找到他,别人能找得到吗?再者说中国那么多画家,那么多作品,如果每个人在市场上买的画都要找画家本人鉴定,那画家和你们岂不累死?这样谁还敢玩画?谁还敢收藏?你能碰上品格高尚甘愿顶着寒风为你鉴定作品的刘大为,但你能保证其他画家也能这样吗?若拿着真画,画家却不承认是真的,你岂不要气死?”(注:个别画家认为市场上某些自己的早期作品质量太差或者价格太低,经常会矢口否认。)
  向东的一番话令我哭笑不得!不禁想起最近几年常在一些大公司的拍卖图录上见到这样一排红字“经某某画家亲自鉴定”,原本诚信二字应是整个交易过程之根本,在拍卖行业却要再三的强调真伪,实有画蛇添足之嫌。
  是啊,作为浸淫中国书画市场近二十年的老江湖,可谓见证了当代中国画市场的起步、兴旺与发展,十分了解这个行当的种种猫腻与弊端,同时也折射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国内艺术产业的人生百态。在国内拍卖业兴旺发达、方兴未艾的热闹背后,甚至种种客观存在的人为“兴旺”景象背后,有多少“收藏家” 付出了海量白花花的银子,触雷身亡。“打眼”了,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打掉牙和血吞,有苦无处说。置身于这个行当,有谁敢说从未交过一分钱“学费”?我想绝对没有,就连那些所谓的专家又有哪一个敢说从不失手?我不相信,从不相信有这种人!所以中国现在的拍卖法有一条款:所有拍品须在上拍前由自己负责判断真伪,拍卖行概不保真,一切后果自负。于是乎,售假者大行其道,堂而皇之地抛售各种赝品,甚至是极其低劣的仿品。这就为那些制假、售假者遮上了一把大大的保护伞,也为艺术品普及教育收藏设置了一个栅栏壁垒。许多艺术爱好者因此望而却步。
  试问中国有哪家金融机构与拍卖行有联姻?又有哪家拍卖行是为了这个行业的健康发展,真正想为文化产业做点实事的?他们终将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自生自灭,并且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代价惨重。
   我曾经在2007年举办过一场国际艺术品拍卖会,可谓用心良苦,却由于种种原因,加上机缘未到致使我的理想未能延续至今最终夭折。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正是有了折翅之痛,付出了种种常人难以承受之代价,今天我才能站出来说这番话。
  在我举办的这场拍卖会的图录扉页有这样几句话:
  
  向德艺双馨的艺术家致敬!
   向弘扬中国书画艺术的艺术机构致敬!
  向收藏中国书画的收藏家致敬!
  
  这段话的下方有这样的注明:本图录中当代艺术家的全部作品由金融机构——中菲担保有限公司对作品的真实性提供担保。若无一次性交付全额落槌价的购买能力,我方提供按揭分期付款。
  关于艺术产业链上的种种弊端我了然于心,而艺术家、艺术机构、收藏家是这个链条的组成部分。其中任一环节的无序和变质都会对整个链条的运转产生极大的破坏力。所以我提出了以上三句话。
  第一句是向德艺双馨的艺术家致敬!
  在市场和资本的操控中,众多艺术家逐渐被腐蚀,他们变得市井拜金,以人格的沦丧来牟取物质的富足,为了逐利,他们开始粗制滥造一些低劣作品,更有甚者,某些西北画家开始批量复制作品:事先准备好六七张作品底稿,然后套上宣纸描摹,一次复制成百上千张,试问像这种彷如机械复制出的作品还拥有什么艺术价值?失去了最鲜活的生命表现力,它们形如废纸,不配再被冠以“作品”之名!
  当这些复制品流入市场,可以想象将给艺术市场带来何其巨大的破坏,于从事书画行业的人而言,其可怕程度绝不亚于一场灾难。如上文提到的刘大为老师一样还能保持高尚人格的艺术家实在是屈指可数,所以我必须向这些德艺双馨的艺术家致敬!
   第二句是向弘扬中国书画艺术的艺术机构致敬!
  这些艺术机构是值得令人敬重的,在这个背信弃义的末法时代,很难有人能体会艺术机构的苦楚,他们为每一个参展艺术家劳心劳力,精心策划,挖掘和推介原本默默无名的艺术家,经常数年甚至上十年的经营才能将其推为知名艺术家,期间耗费了巨大的财力、物力、时间、精力。而这些本该对画廊持感恩之心的成名后的艺术家,却往往因身价的上涨忘记了是谁将他们推向高端,将成就他们的这些艺术机构一脚踢开,艺术法规的不完善致使艺术家不用通过艺术机构这一环节就能直接与收藏家、拍卖行接洽,而被踢开的艺术机构却无人顾及其死活,因此原因而不堪重负甚至破产的艺术机构比比皆是。
  值得庆幸的是,坚守阵地的战士依然存在,他们如寒风中的腊梅在为弘扬中国书画的发展倾尽全力,在为规范艺术市场的标准默默奉献,在为唤醒某些艺术家泯灭的人性作出牺牲,所以在此我必须向这样的中国书画艺术机构致敬!
   第三句是向收藏中国书画的收藏家致敬!
  当下的艺术市场其混乱程度已经到了令人恐慌的境地,炒作无处不在,赝品随地可见,骗局防不胜防,价格的跌宕起伏犹如海啸。种种异化的现象使得收藏家们如履薄冰,稍疏防范就有可能坠入陷阱,多少藏家斥巨资所购却为假画,投诉无门,欲哭无泪。收藏家群体是艺术产业链的最重要环节,是终极消费者,一旦收藏家集体对市场失去信心,那么整个艺术产业链必将坍塌,而那些始作俑者必将自掘坟墓。
  但收藏界并没有施以报复,虽然频频遭受骗局,损失惨重,却始终对中国书画业怀抱信心,依旧不懈地去挖掘和收藏真正具备艺术价值的艺术品,这些越挫越勇且以德报怨的藏家们是可爱的,所以我必须向这些收藏中国书画的收藏家致敬!
  作为当代中国书画行业的参与者、获利者和受害者,我曾与许多艺术家合作,做过艺术杂志主编,举办过数场大型拍卖会,开了十几年的画廊,也时常收藏一些名家书画,近二十年一路行来,我几乎涉足了所有艺术产业链的覆盖行业,接触的东西越来越多,我对艺术市场的危机意识就越来越强,越来越感到有责任和义务对中国当代书画市场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应对措施。现在回想2007年的那场拍卖会,依然感到十分欣慰。毕竟那场拍卖会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我的一些构想也得到了实施,其中有几点我认为对如今的拍卖行还是颇有启示意义的。
  一、拒绝艺术家本人不通过艺术机构或代理人直接向拍卖行送拍。这样就能极大地杜绝恶意炒作的产生,使得拍卖价格更加真实,让市场来决定艺术家作品的价格。
  二、对所有参拍的当代作品终身保真(由于历史原因,古代与近代的作品是很难保真的),即和买家签订担保协议,承诺为售出作品终身保真,这样便能让收藏家也让一些喜欢投资收藏的行外人放心大胆地竞买,相应地拍卖行和委托人也会签订反担保协议,即委托人必须对所送拍品承诺终身保真,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委托人对拍卖行负责,而拍卖行对收藏家负责,各以协议为保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在此措施下,赝品假画的流通将会变得寸步难行,市场也会逐渐健康起来。如若在规定时间内,这些当代拍品经过认定(画家本人或行内人的鉴定)为赝品,凭借成交单可以退货,拍卖行退还全额款项。
  三、对部分当代艺术品提供按揭购买服务,有些购买力不够支付拍品全额款项但又确实钟爱作品的竞买者,对其提供按揭分期付款的服务,这样就能放低收藏家的经济门槛,使更多热爱艺术而购买力不够的潜在收藏家参与进来。按揭服务的开展还能令买家及时收藏其钟意作品,使得艺术品在其手上拥有更长久的升值空间。按揭购买服务对培养真正的收藏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艺术家、艺术机构、收藏家构成了一个金字塔型的中国艺术产业链,当下书画市场极端无序和虚假局面的造成,这三个组成部分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经过20多年艺术市场的不断洗礼,规范艺术市场的呼声日渐清晰。
  为了市场的健康运作和良性发展,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 艺术家
  艺术家是艺术品的生产者,所有市场上的作品最初均由他们手中流
  出,所以艺术家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心无旁骛地创作高质量的艺术作品。至于市场操作则因交由专业的艺术机构予以代理,而不是成为一个交际家,奔走于应酬,却忘记了自身学养的巩固和专业水平的加强。
  二、 艺术机构
  艺术机构应对其代理的艺术家和向其购买艺术品的收藏家负责,对艺
  术家的展览、宣传、画册出版、作品销售等一系列运营策略制定长远的规划与操作方案,使其得到持续良好的运营和发展,这样才能保证艺术家有良好的创作环境和自由的创作心态。必须将代理的艺术家的作品做详尽的备案,按年份整理,将所有艺术家的作品按名称、尺寸、画种(材质)、成交去向以及或应酬送人的作品均要标明详细,记录在案,以方便收藏家的查询和作品真伪的辨认。必须与收藏家签订担保协议,为作品提供终身保真承诺。
  三、 收藏家
  收藏家作为消费终端,应努力提升个人的专业知识储备,使自己的鉴赏能力不断提高,尽量不要直接找艺术家收藏其作品,其弊端有二,一是从画家手中拿画,作品价格较高,一般画家都爱面子,会按其成交作品的拍卖最高价作为参考定价,二是作品质量难以保证,由于国内很多藏家的鉴赏能力有限,而艺术家的作品质量总有高低之分,从画家手中直接买画很难得到精品,多为一些应酬之作,作品含金量将会大打折扣。收藏家应通过艺术机构收藏作品,这些艺术机构大都具备专业鉴赏能力与较为准确的价格定位,这样,出高价买劣作的现象就会基本杜绝。收藏家要有长远的收藏眼光,尽量避免今天1000元买,明日1100元就卖掉的投机行为,对藏品有一个持久性的收藏,这样既有充足的空闲时间欣赏作品的精妙,又给藏品留有一个更大的升值时间和空间,为市场的良性循环提供助力。
  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不知道老子所谓的“非常道”是什么道?我时常质问自己:到底是我错了,还是这个世界黑白颠倒了?为人应立于天地,做事当无愧于心!也许我过于理想主义,可混迹于中国艺术市场近二十年的老江湖不站出来说两句,早晚也会被憋死的。
  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国艺术品市场在不远的将来傲立于世界凭的是什么?当然是正道!我期待能早日见到中国艺术品市场蓬勃有序的那天。今日之努力,于我辈而言,势必要担当大厦之基石。
  2010年的第一天傍晚,寒风萧索,路灯昏黄。
  中国艺术品市场诚信之路在何方?
  (责编:唐陌楚)
其他文献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独具个性和特色的节日。清明节内涵幽远,内容丰富,始终承载两大不变的主题:一是祭奠先人,即孔子所说的“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一是迎接春天,即唐诗中所说的“春水晴山袚褉词”。因此,清明既是伤悲与欢喜的交集,又是回首往事与展望未来的交汇。中国民协作为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具体实施者,其主要任务就是继承、挖掘、整理、弘扬、繁荣优秀的传统文化。罗杨表示,此次活动之所以称为“我们的节
期刊
早在二十年前,我就希望能用好的钱币彩照,代替传统的黑白拓片,当然,作为钱币刊物,还得有好的印刷条件,否则造成失真,画虎不成反类犬。如此说并不等于否定拓片的作用,好的拓片不但能显示原尺寸,而且经行家拓出来颇有一番真品特有的韵味与神态,其实拓片也是一种情趣,一种艺术,好拓片有长久保留的价值。能将彩照与拓片并用,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现在拍摄彩照有了数码相机,方便多了,只要像素高,其他技术参数符合要求,
期刊
记得看过一篇文章,作者已经记不得了,其中说道:“在我的印象里,心仪的东西,应该都有一双翅膀,稍不留意,就会飞走。否则,我很难解释,为什么面对喜欢的东西,我们不仅表现出小心、细致、关爱和虔诚的态度,甚至还会把它紧紧握在手里,或者恨不得把它直接含在嘴里的情形发生”。  每一个搞收藏的人,不仅把心仪的宝贝紧紧握在手里,而且很希望它能得到他人的认可。在他人眼里,我是不是一个成功的收藏者?我的宝贝是否有价值
期刊
上海世博会是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的又一次国际盛会。世博会既是每个时代最新文明成果和人类智慧的大汇聚,也是全方位展示国家社会、经济、文化成就和发展前景的最好机会;既是国力强盛的象征和国际地位提升的重要标志,也是扩大举办国家知名度和声威的巨大平台,因此一直为世界各国争相举办。但世界博览会长期由少数发达国家垄断。中国赢得2010年世博会主办权是一个半世纪以来发展中国家的第一次。上海世博会一天天临近
期刊
清代是中国玉器的鼎盛时期,玉质之美,琢工之精,器型之丰,作品之多,使用之广,都是前朝所未有的。玉器千姿百态,品类层出不穷,借鉴多种表现手法,圆雕、浮雕、镂雕、俏色等多种琢玉工艺,融合贯通,综合应用,使其作品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下面介绍几件清代白玉雕精品,供玉器爱好者们鉴赏。  白玉饕餮纹双耳环花觚(图1),高8.2厘米,由整件玉料雕琢而成,瓶口一周勾连对称回形纹,上下饰对称的蕉叶纹,两侧兽形
期刊
樊圻,绘画面貌较为多样的清代画家。  我国的山水画在清代比较发达,这与文人的山林隐逸思想有关。这种思想,在当时既包含爱国、爱好山川的感情,也包含着对人生消极的看法。如清际“金陵八家”之一樊圻所描绘的《溪山无尽图册》(六页),既生动地写出了江南山川之美,也流露出悠然世外的恬静之情。  明末清初,生长或长期居住南京的画家,著名的有龚贤、樊圻、高岑、邹喆、吴宏、叶欣、胡慥和谢荪,世称“金陵八家”。他们画
期刊
芝泉这名字,作为浅绛瓷画家,作品非常少见;作为浅绛作品受赠者,却常常见到。王少维、金品卿、程门三大家都见有一些赠送他的作品,胡夔著名的“一百二十有零图尊”,也是赠送此人。一个现象非常值得注意。那就是:所见赠送芝泉的作品中,三大家等名家作品较多,而且件件都是本人精品,赠送的口气也非常谦恭。就连年迈的胡夔,也是谦恭地落上“奉赠芝泉明富大人雅玩”,一个“奉”字,或者是奉上之命为芝泉作画,或者以下奉上以示
期刊
阳春四月,草长莺飞,正是赏花的好时节。暖暖的春日阳光,照耀着古城西安的每个角落,梨花、杏花、桃花争相绽放,西安成了花的海洋。大唐西市在暖暖的春日阳光里迎来了“首届全国民办博物馆藏品博览会”。  “首届全国民办博物馆藏品博览会”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陕西省民间博物馆协会、西安大唐西市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等单位承办的“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系列活动”的主要项目之一。    
期刊
称王老铁成先生为“大玩家”,似有不恭之嫌。国人印象中,王老是正儿八经的著名影视演员。早在20年前,主演电影《周恩来》荣获金鸡奖和百花奖双料影帝;在2005中国电影百年之际,荣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电影艺术家称号;曾连任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京城的圈里人知道,王老淡泊于各种光环,视功名利禄如浮云,高兴人家称他为“玩家”。因为他对琴棋书画、花鸟虫鱼、收藏集珍可以说无所不爱,无所不玩。  去年,京城大
期刊
刷花艺术被誉为陶瓷艺坛中的一枝奇葩,以其色彩明艳,层次分明,渐变过渡自然,民间艺术韵味浓厚,题材贴近生活而一直被人们所喜爱。刷花艺术家们也通过不懈的努力,将刷花艺术提升到一个新的阶段,赢得广大藏家的青睐。笔者的《民国刷花瓷赏析》一文发表于《收藏界》2008年第12期,时过一年,又执笔写下续篇《刷花瓷收藏投资及其策略》,并借此与喜欢刷花瓷的藏友交流收藏心得。    一、刷花瓷投资优势    优势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