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特色环境工程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yas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南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与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等环节如何探索与实践核特色建设以及取得的成绩进行了阐述,以期为大学本科专业特色建设提供交流和参考。
  关键词:环境工程;专业建设;核特色
  作者简介:刘迎云(1964-),女,湖南岳阳人,南华大学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刘泽华(1966-),男,湖南攸县人,南华大学教务处处长,教授。(湖南 衡阳 421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高校教改项目(项目编号:湘教通[2009]321号-17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08-0027-02
  
  环境工程是一门与土木建筑、化学工程、生物学、气象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多门学科相关的交叉学科,我国环境工程专业从1982年2月毕业的第1届、7所院校有本科生的基础上,发展到目前稳定在251所院校、年招生人数达2万人的规模。这一方面体现了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投入的增加和环境管理力度的加强,环境工程专业繁荣发展的景象,但也预示着办学竞争的不可避免。南华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环境工程专业2001年开始招生,在十余年的办学过程中,依托我校核类学科专业齐全、培养层次完整、办学规模大、特色鲜明的背景,环境工程专业的核特色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将对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与培养模式、核特色内容引入课程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等环节,对核特色建设以及取得的成绩进行阐述,以期为专业特色建设提供交流和参考。
  一、核特色人才培养方案与培养模式
  按照高等学校环境工程專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通过的环境工程专业本科培养规范的要求,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具备水、气、声、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和给排水工程、环境规划和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知识;具有进行污染控制工程的设计及运营管理能力,制定环境规划和进行环境管理的能力,以及环境工程方面的新理论、新工艺和新设备的研究和开发能力;能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学校等从事规划、设计、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方面工作的环境工程学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在制定培养方案时,以“能适应国防工业以及核工业发展的需要,具有从事放射性环境监测与评价、核设施与核尾矿库退役治理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特色,构建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的核特色,首先在课程体系、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实践。
  1.核特色鲜明的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
  我校环境工程专业整个课程体系贯彻“加强学科基础、拓宽专业口径”的原则,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平台、学科基础课程平台和专业课程平台,每个平台分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两个模块,在每个课程平台均有核特色课程或实践环节。课程体系见表1,具体课程名称见表2。
  以上课程体系是与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高等学校本科环境工程专业规范》中确定的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课程、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组成)是相吻合的。
  由表2可以看出,我校环境工程专业为了实现核特色人才培养,在公共基础课程平台选修课部分设有“核工业概论”课程;在学科基础课平台选修课部分设有特色课程“原子核物理”、“辐射防护基础”、“放射化学”、“放射生物学”等;在专业课平台必修课部分设有特色课程“放射性三废处理”,在选修课部分设有特色课程“核通风空气净化”、“核环境学”、“核辐射探测实验”、“核电运行”、“核环境学”、“辐射监测与评价”、“特殊分离方法”、“核安全法规”等。
  2.贯穿于整个本科学习阶段的核特色培养模式
  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实施教学改革,探索“4+x”与“规范+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步实施本专业4年制本科教学计划(“4”)和核特色培养(“x”),在贯彻环境工程专业教指委制定的环境工程本科培养规范要求的同时坚特色办学,核特色培养贯穿于学生的整个本科学习阶段。在刚入校的专业教育时,学生就参观铀矿冶生物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氡”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学校的核电模型室等特色实验室,感性了解我校环境工程专业的特色。在学生4年的学习期间,通过在核课程教学和非核课程引入核特色内容以及实验、实习、课外科技活动、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每个学期不间断地坚持核特色培养。
  二、将核特色内容引入课程教学
  为了加强核特色建设,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在制定课程教学大纲时,采用全体教师参与的专题研讨方式,针对课程有意识地增加核环境知识并注意课程间的衔接,使核特色体现在非核课程教学中。如在“环境监测”课程的实验教学部分,增加了“公路(污染道路)的γ辐射剂量率监测”、“室内空气氡的测量”、“222氡与222氡子体测量”、“场地氡析出率的测量”等系列实验,使学生掌握放射性监测的基本原理与监测方法,得到常用监测仪器的操作、放射性监测布点方法及监测数据的处理与辐射剂量计算等训练。学生保存这些实验监测数据,用于“环境评价”课程里“放射性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专题实训作业。在“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中,增加了“核工业与通风”这一章,使学生获得铀矿通风与辐射防护的基本知识,并了解我校教师在铀矿井通风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与动向;在“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中,多年来以“生物吸附法处理低浓度含铀废水”、“铀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等为专题,老师课堂讲授相关理论知识,指导学生上网查阅科技文献、参与实验研究,在“培养并构建抗辐射超富集铀的工程菌”、“U(Ⅵ)印迹复合吸附剂对铀的去除”、“土壤微生物对铀的吸附”等研究课题上取得了较多的成果。这种核特色教学内容的引入以及课程之间相互衔接的教学模式,既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也加强了专业特色的内涵建设,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专业特色建设的主体,我校环境工程核特色建设在师资方面有多年的积累。学校前身之一的原衡阳工学院隶属于原核工业部,有多年从事核辐射防护、放射性污染治理等方面研究的积累;2002年原核工业第六研究所并入后,其通风安全组与环保组的部分专业技术人员,被吸收到环境工程专业教研室或实验室;学校现有核反应堆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核物理、辐射防护、采矿工程、放射医学、核安全工程等八个核类专业。这些都为我校环境工程核特色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师资队伍基础。为了提高本专业核特色教学水平,我们主动配合学校教师教学工作管理模式,建立跨院(系)、跨学科的联合教学模式,即部分核特色课程由其他学院(学科)的专业老师担任主讲教师,如“原子核物理”课程由我校核科学技术学院的老师主讲,“放射生物学”由公共卫生学院的教师主讲,毕业设计(论文)也有其他学院的教师进行指导等等,各相关学科交叉渗透、协同合作,充分保证了环境工程专业核特色人才培养的师资力量。另外,我们也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提高,已有多人分别攻读采矿工程、核技术及应用的博士研究生。
  四、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核特色建设
  实践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的一个关键环节。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在实验、实习、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非常重视核特色建设。
  根据环境工程专业交叉性强的特点,在专业实验室规划建设时,重点建设了“核环境工程实验室”。该实验室能进行“离子交换树脂吸附铀浸出液”、“放射性环境监测与评价(222-氡及222-氡子体、γ辐射剂量)”、“含铀废石铀、镭浸出”等综合性实验以及“环境γ的监测”、“场地氡析出率测量”等设计性实验。实验室采用开放式管理模式,为学生和老师的课堂教学、课外科技活动、科学研究等服务。
  为了凸显核特色,我校环境工程专业与中国原子能研究院、中核二七二铀业有限责任公司、核工业743矿、核工业741矿等企事业单位签订了实习基地建设协议,为学生提供放射性废水处理、放射性废弃物處理与处置、放射性环境监测与防护等方面的实习机会。
  毕业设计(论文)是大学四年最后一项实践性教学内容,我校环境工程专业主要采用如下措施实现核特色培养:第一,将教师科研课题的子课题作为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内容。近年来,环境工程专业教师在铀尾矿冶退役治理、铀矿井通风等研究领域获得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每年的毕业设计(论文)都有多人次完成这些课题的部分研究。第二,产学研结合,学生参与校企横向合作项目。我校与某铀尾矿库及多个铀业公司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学生在尾砂固化、覆盖降氡、农田修复、周围环境监测与安全性评价等方面就实际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每年的毕业设计(论文)总人数中有1/3至1/4是与核工业有关的环境问题的设计或研究,使学生得到了较好的实践训练。
  五、结束语
  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尽管办学时间不长,但经过十年来专业核特色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08年核环境工程实验室所属的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实验室获得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立项建设,2009年环境工程被评为南华大学特色专业,“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等课程遴选为我校精品建设课程,近2年获得铀尾矿冶退役治理、铀矿井通风等核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获得湖南省教改项目1项,毕业生在铀业公司、核工业环保公司等相关企事业单位就业率达10%以上并获得好评。今后一段时间,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将在实验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教学、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加强核特色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为我国国防工业和核电事业培养更多、更高层次的人才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刘泽华,等.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特色建设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0,(3):23-26.
  [2]蔡敬民,董强,余国江.高等院校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新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9,(2):77-78.
  (责任编辑:张中)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教育技术在我国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教育技术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是,怎样才能将教育技术的潜能发挥到最大,怎样才能将教育技术运用到各个相关领域,教育技术怎样才能为社会发展带来经济效益,针对这些问题,笔者以经济学中的价值效益原则为指导,分析了现代教育技术价值的实现。  关键词:教育技术;价值;价值实现;价值效益原则  作者简介:毕忠宜(1985-),女,湖北荆州人,兰州
期刊
摘要:中西部教育、农村教育、弱势群体教育等弱势教育现象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进程中十分突出的问题,它具有外赋性、后致性与相对性等特征。传统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与分而治之的治理结构、教育发展中的增长极战略、转型期的阶层形成与分化等是弱势教育现象的深层理论逻辑。弱势教育现象的本质是教育公平缺失,而政府是弱势教育现象治理的公平责任主体。新世纪以来,政府对教育均衡发展、农村教育发展、弱势儿童教育权益保障等的政
期刊
摘要:风电产业作为新能源行业的重点发展领域,最近几年在我国的发展十分迅猛。本文在总结梳理我国风电产业政策特点的基础上,借鉴模块化理论,分析我国风电产业链从构成形态到总体收益的优化过程。通过分析产业链优化后的“三低一高”效应,综合评价产业链优化与链条中各模块升级的互动关系,最后得出一些启示。  关键词:风电产业;产业链;模块化  作者简介:王爽(1981-),女,黑龙江海伦人,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
期刊
摘要:低碳经济正逐渐成为一种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无疑给正在建设的节约型高校注入新的内涵和动力。高校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基础性、导向性的作用,是推动低碳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因此,在节约型高校基础上,研究低碳高校建设的途径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低碳经济模式对节约型高校建设的影响,重点构建了低碳高校建设的框架体系:低碳教育、低碳建筑、低碳生活、碳汇功能、低碳管理制度,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
期刊
摘要:本文介绍了仿真培训产生的背景、培训内容和提高培训质量的措施,展望了仿真培训的明天。  关键词:仿真机;仿真培训;电厂运行  作者简介:刘宇卿(1976-),男,河北石家庄人,中电投良村热电有限公司,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电厂运行。(河北 石家庄 050000)朱刚玉(1980-),女,河北邯郸人,河北马头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仿真培训技师,工程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仿真培训。(河北 邯郸 0560
期刊
摘要:针对广西电网网架的具体情况,指出电磁环网运行方式对广西电网的影响,研究了2012年广西500kV及220kV电网的电磁环网解环运行方式,通过分析电网的电力平衡关系、N-1稳定校核,提出了广西电网宜采取的解环方案以及采取该方案后需加强的工作。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磁环网;解环运行;广西电网  作者简介:邓秋荃(1978-),女,广西崇左人,广西电力调度通信中心方式科,工程师,工学硕士,主要研
期刊
摘要:AVC系统目前已在很多地区应用,但效果参差不齐。本文介绍了宿州地区自动电压控制(AVC)系统,重点对宿州AVC系统运行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AVC系统;电压控制;线损  作者简介:陈云彩(1980-),女,安徽宿州人,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上海 200240)宿州供电公司调度所,助理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电力系统自动
期刊
摘要:分析了中小规模高校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在使用与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出制约高校分析测试中心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人员、设备、管理机制以及运行经费,并逐一进行分析。提出实行集中式管理是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实现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分析测试中心;大型仪器;队伍素质;集中式管理;资源共享  作者简介:刘雪平(1973-),女,湖南衡阳人,河南城建学院环境与市政工程系,讲师;康海彦(1978
期刊
摘要:在Ur关于课堂互动模式研究及Brown的课堂互动分析观察体系(BIAS)的基础上,[1][6]本研究设计了两个课堂观察体系表,通过课堂录像形式,对笔者所在高校的10名有一定教学经验的大学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发现存在四种师生互动模式,这四种模式反映出目前大学英语教师课堂行为特点,以及这些课堂行为与教育理论和理念发展的差距。本研究旨在帮助教师通过对照这四种模式,对自己的课堂行为
期刊
摘要:针对高等教育与企业需求严重脱节的问题,在数控电火花线切割实践教学中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实践,将高等学校实践教学与企业生产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培养企业需要的应用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线切割;实践教学改革;应用创新型人才  作者简介:孟玲霞(1980-),女,山西永济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机电实习中心,实验师,工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数控技术实践教学及研究;郑军(1963-),男,北京人,北京信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