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分析了中小规模高校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在使用与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出制约高校分析测试中心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人员、设备、管理机制以及运行经费,并逐一进行分析。提出实行集中式管理是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实现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分析测试中心;大型仪器;队伍素质;集中式管理;资源共享
作者简介:刘雪平(1973-),女,湖南衡阳人,河南城建学院环境与市政工程系,讲师;康海彦(1978-),女,河北保定人,河南城建学院环境与市政工程系,讲师。(河南 平顶山 467044)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08-0022-02
实验室是学校开展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的重要基地,承担着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现代化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水平是衡量学校办学条件、教学水平和科研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河南城建学院(以下简称“我校”)是一所规模不大、特色性强的城建类大学,目前学校设有包括环境与市政工程系、土木与材料工程系、城市规划与建筑系、交通工程系等在内的十二个理、工科系部。为实现十二五期间将我校建设成一所“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城建大学”的目标,必须拥有一流的实验条件,为我校相关学科的研究工作上档次、上规模,以及为各级科研课题的完成提供保障。目前我校成立了三个科学研究中心,即工业固废研究中心、煤盐化工研究中心和分析测试中心,建立了大型的精密仪器共享公共实验平台。但学校如何统筹制定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方案,集中管理大型仪器设备,打破实验室之间的行政分割,真正实现大型仪器设备的共享,为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如何使这些实验中心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及高新技术开发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加强横向协作,突破以往存在的仪器设备“谁买谁管、谁管谁用”的格局,寻求合适的管理和运行模式,切实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益,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综合分析其他高等院校分析测试中心发展历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初步探索我院分析测试中心的运行及管理模式。
一、分析测试中心的现状
我校分析测试中心成立于2009年,由环境与市政工程系管理。学校成立分析测试中心的目的是提升我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和对外服务能力,促进大型仪器的资源共享和跨学科交叉研究,提高仪器的使用效益,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完成高水平科研项目。从投资效益考虑,仪器共享平台的建设不但可以有效避免重复购置,而且仪器的档次和配套性能大大提高。大型仪器设备资源共享机制有利于科学研究,有利于节省经费,提高投资效益。[1]
我校分析测试中心实验室分为基础分析室和精密仪器分析室。基础分析室主要进行基础化学分析、样品前处理等工作;精密仪器室按仪器性能划分为五个区域,即色谱区、元素分析区、电化学分析区、分子光谱区和材料性能分析区。拥有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比表面积及孔径测定仪、离子色谱仪、气相色谱仪、全自动化学分析仪、元素分析仪、总有机碳测定仪等二十来套国内外知名品牌设备,价值约五、六百万元。目前这些设备可以进行七十多种金属元素分析、部分有机物分离及成分分析、无机阴离子分离分析、材料性能表征等项目,样品涉及环境中的水、土壤、气体、固体材料、化学样品和生物样品等多个领域,涵盖了化学、物理、生物、材料、高分子、环境、市政、城建等多个学科。下一步我们希望进一步得到学校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协助,加快测试中心的二期建设步伐,逐步完善精密仪器室各区域设备的配置,尤其是大型、高端、精密的通用設备配置,提高我校测试中心的检测能力,拓宽应用范围,更好地为我校教学、科研服务,同时为平顶山地区的经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分析测试中心的目标定位
教学、科研和为社会服务是分析测试中心的三大功能职责。现代分析测试技术是反映当今科技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高校分析测试中心应尽可能创造条件将仪器投入到教学实验中去,使大学生有更多机会使用现代化仪器设备,这是检验仪器设备使用效率和效益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促使大学生掌握多种仪器分析方法以及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高校分析测试中心大多都为全校相关专业的学生开设仪器分析实验课程,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同时成立科研兴趣小组,鼓励学生到实验室自主开展课题研究,积极开展课外创新实践活动。[2]部分本科生毕业设计也可在测试中心完成。中心应对学生进行统一管理,分小组派专门的指导教师负责。中心人员通过参与教学活动,一方面为人才培养作出贡献,另一方面自身水平也得到提高。
在科学研究方面,测试中心有责任为学校教师的科研工作及时提供准确的测试服务,专业技术人员应与相关学科的教师及研究人员积极沟通,通力协作,共同研究本台大型仪器的测试技术与测试方法,开发其潜在的各种功能,围绕该设备积极申报科研项目并完成已申报课题的研究工作,并认真指导学生上机操作。分析测试中心大型仪器设备实行开放共享,为部分本科生以及将来的硕士研究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使他们掌握多种仪器分析方法和广泛的实验操作技能,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实现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目标。同时测试中心也应积极与地方企事业单位联合,开展科技攻关项目和对外测试服务,以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利用效率,避免资产闲置造成浪费。
三、结合实际情况,创新分析测试中心的管理及运行模式
高校分析测试中心发展的四个关键性因素是设备、人员、管理和运行经费。下面我们分别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1.仪器设备的规范管理
贵重仪器设备在购置前,应该对全校乃至本地区的类似仪器设备情况进行全面调研,充分论证该设备购置的必要性、重要性和购置后的使用、开放共享、设备投资产出等问题,避免造成盲目购置。大型设备集中配置要求有良好的工作环境,注意防尘、防潮、防腐、防震等问题。
分析测试中心大型仪器设备采取“专管共用、集中配置”的模式。应加强对设备的管理力度和完善管理制度,对管理人员提出高标准严要求。大型仪器设备的日常管理是一项繁杂的基础工作,管理单位应选派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经过专门培训考核的人员负责,对一般非专职上机人员要实行“操作许可证”制度,严格把关。对每台仪器设备必须制订一整套具体的规章制度,以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心,确保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同时还要求管理人员认真填写仪器设备的使用记录和维修记录,做好仪器设备技术档案的归档工作,为该仪器设备的经济效益考核、日后的更新改造等提供充分的依据。总之,管理人员对仪器设备应做到精心维护,大胆使用,不可盲目蛮干。
2.提高队伍素质
人才是分析测试中心发展之根本。高水平的科研和专业技术人员是中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仪器使用者的技术能力决定了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水平。由于测试中心的大型设备为全校的教学科研服务,并向全社会开放,所面临的测试任务复杂多样,每个工作人员都应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是仪器功能开发和应用技术的研究员,而不是简单的仪器操作员,这样才能解决工作过程中遇到的科研测试问题。
据了解,某些高校分析测试中心仪器设备的管理人员全部为系部教师兼职,由于教学工作任务重,用于仪器设备维护和功能开发的精力有限。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规范,部分仪器还会出现小圈子所有,谁用谁管的情况,实验室之间相互封闭,仪器使用效率低,而其他老师没有机会使用,不能充分发挥大型设备应有的作用。[3]为了实现建立“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城建大学”的目标,必须拥有一流的实验条件予以支撑,以提高我校相关学科的科学研究水平,并为各级科研课题的完成提供保障。但是目前我校测试中心人员数量极少,且都有繁重的教学工作任务,这样不利于设备管理人员全身心投入到实验室的工作中去,严重影响测试中心的工作进度、有效管理及良性运转。因此我们建议合理设置岗位,建立合适的人才梯队,既要有一部分学历层次高、职称高的兼职人员,以规划测试中心的发展方向,开发仪器设备的潜在功能,积极申报科研项目,利用测试中心的平台进行科学研究,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从而使我校的科研水平得到切实的提高。此外,也要有一部分专业对口、学习能力强的专职技术管理人员,使大型仪器设备做到专人专管,方便为全校教师开展测试服务以及开展对外服务。专职技术管理人员需具备本科或硕士学位,有分析测试方面的基础,必须努力提升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力求做到一岗多能,精通多种分析操作技术。由于掌握分析测试技术需要长时间的经验积累,中心队伍要保持相对稳定,技术人员不宜经常变动。中心应与学校积极沟通,妥善解决中心人员的岗位、职称和待遇问题,充分调动中心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安心本职工作,深入钻研技术,为发挥分析检测中心在教学和科研中的作用作出积极的贡献。此外,还应经常开展操作培训,使更多的教师能够充分了解和掌握各种仪器设备的操作技术,以有效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并积极推动科研向前发展。
3.质量保障和实验室全面开放共享
为保证分析测试的质量,中心应按照相关标准的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实验室资质认证工作,提高测试中心整体的技术能力,更好地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同时,为提高仪器的使用效率,实现资源共享,中心大型仪器设备在完成校内测试任务的情况下,还应承担校外的分析测试任务和横向项目。高校有义务为地方区域经济建设服务,积极参与、支持区域经济建设。我校测试中心可通过与地方政府联合建立分析测试的平台和协作网,联合各个拥有分析测试仪器的单位,本着资源共享、物尽其用的原则,走联合测试之路,使学校分析检测中心发展成为地方分析检测中心的核心,甚至发展为省级分析检测中心。[4]测试中心也只有通过向全社会开放,成为学校面向社会为经济建设服务的重要对外“窗口”,才能进一步发展自己。
4.建立测试基金
大型仪器设备应实行有偿使用制度,以避免低水平滥用。对于测试经费不足的教师和重点研究方向,学校可通过设置分析测试基金予以支持。[5]建立测试基金制度,一方面,可以缓解教师科研经费不足的困境,从而更加细致、深入地进行科研工作,为科研寻求突破口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仪器设备得到了充分利用,因为对于大型仪器而言,闲置就是最大的浪费。此外,测试技术人员通过参與课题、提供测试服务,也得到了锻炼。
5.合理投入设备运行及维修费用
过去某些高校的分析测试中心由于设备维护和运行费用没有制度性的保障,原有配件或耗材用完后不能及时得到补充,仪器设备出现故障也难以及时维修,影响了仪器设备的使用。另外,仪器设备的更新换代或升级改造也需要大量经费。因此学校应设立大型仪器设备的运行和维护基金,以推动大型仪器的有效使用。
四、结束语
树立高水平的分析测试中心对高校的学科发展将起到巨大的作用,高水平的大学应该拥有一流的分析测试中心。因此,我校分析测试中心应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保持活力,以高效率的设备共享模式成为学校的基础支撑平台和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益,大型仪器在购置之前应进行充分论证,做到合理配置资源。同时也要适当设置岗位,重视人才建设,严格管理制度,设立测试基金,以保障实验室的良性运转。
参考文献:
[1]毕叶,黄堃,陈倩倩,等.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7,(1):46-48.
[2]何建新,习胜丰.地方高校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8):138-140.
[3]陈耀文,等.中小规模高校建立中心实验室的意义[J].现代科学仪器,2008,(2):124-125.
[4]许可,等.新升本科院校分析检测中心的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J].皖西学院学报,2009,(5):57-59.
[5]贲毅,等.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管理和运行初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9,(1):131-133.
(责任编辑:张中)
关键词:分析测试中心;大型仪器;队伍素质;集中式管理;资源共享
作者简介:刘雪平(1973-),女,湖南衡阳人,河南城建学院环境与市政工程系,讲师;康海彦(1978-),女,河北保定人,河南城建学院环境与市政工程系,讲师。(河南 平顶山 467044)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08-0022-02
实验室是学校开展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的重要基地,承担着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现代化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水平是衡量学校办学条件、教学水平和科研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河南城建学院(以下简称“我校”)是一所规模不大、特色性强的城建类大学,目前学校设有包括环境与市政工程系、土木与材料工程系、城市规划与建筑系、交通工程系等在内的十二个理、工科系部。为实现十二五期间将我校建设成一所“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城建大学”的目标,必须拥有一流的实验条件,为我校相关学科的研究工作上档次、上规模,以及为各级科研课题的完成提供保障。目前我校成立了三个科学研究中心,即工业固废研究中心、煤盐化工研究中心和分析测试中心,建立了大型的精密仪器共享公共实验平台。但学校如何统筹制定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方案,集中管理大型仪器设备,打破实验室之间的行政分割,真正实现大型仪器设备的共享,为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如何使这些实验中心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及高新技术开发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加强横向协作,突破以往存在的仪器设备“谁买谁管、谁管谁用”的格局,寻求合适的管理和运行模式,切实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益,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综合分析其他高等院校分析测试中心发展历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初步探索我院分析测试中心的运行及管理模式。
一、分析测试中心的现状
我校分析测试中心成立于2009年,由环境与市政工程系管理。学校成立分析测试中心的目的是提升我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和对外服务能力,促进大型仪器的资源共享和跨学科交叉研究,提高仪器的使用效益,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完成高水平科研项目。从投资效益考虑,仪器共享平台的建设不但可以有效避免重复购置,而且仪器的档次和配套性能大大提高。大型仪器设备资源共享机制有利于科学研究,有利于节省经费,提高投资效益。[1]
我校分析测试中心实验室分为基础分析室和精密仪器分析室。基础分析室主要进行基础化学分析、样品前处理等工作;精密仪器室按仪器性能划分为五个区域,即色谱区、元素分析区、电化学分析区、分子光谱区和材料性能分析区。拥有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比表面积及孔径测定仪、离子色谱仪、气相色谱仪、全自动化学分析仪、元素分析仪、总有机碳测定仪等二十来套国内外知名品牌设备,价值约五、六百万元。目前这些设备可以进行七十多种金属元素分析、部分有机物分离及成分分析、无机阴离子分离分析、材料性能表征等项目,样品涉及环境中的水、土壤、气体、固体材料、化学样品和生物样品等多个领域,涵盖了化学、物理、生物、材料、高分子、环境、市政、城建等多个学科。下一步我们希望进一步得到学校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协助,加快测试中心的二期建设步伐,逐步完善精密仪器室各区域设备的配置,尤其是大型、高端、精密的通用設备配置,提高我校测试中心的检测能力,拓宽应用范围,更好地为我校教学、科研服务,同时为平顶山地区的经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分析测试中心的目标定位
教学、科研和为社会服务是分析测试中心的三大功能职责。现代分析测试技术是反映当今科技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高校分析测试中心应尽可能创造条件将仪器投入到教学实验中去,使大学生有更多机会使用现代化仪器设备,这是检验仪器设备使用效率和效益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促使大学生掌握多种仪器分析方法以及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高校分析测试中心大多都为全校相关专业的学生开设仪器分析实验课程,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同时成立科研兴趣小组,鼓励学生到实验室自主开展课题研究,积极开展课外创新实践活动。[2]部分本科生毕业设计也可在测试中心完成。中心应对学生进行统一管理,分小组派专门的指导教师负责。中心人员通过参与教学活动,一方面为人才培养作出贡献,另一方面自身水平也得到提高。
在科学研究方面,测试中心有责任为学校教师的科研工作及时提供准确的测试服务,专业技术人员应与相关学科的教师及研究人员积极沟通,通力协作,共同研究本台大型仪器的测试技术与测试方法,开发其潜在的各种功能,围绕该设备积极申报科研项目并完成已申报课题的研究工作,并认真指导学生上机操作。分析测试中心大型仪器设备实行开放共享,为部分本科生以及将来的硕士研究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使他们掌握多种仪器分析方法和广泛的实验操作技能,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实现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目标。同时测试中心也应积极与地方企事业单位联合,开展科技攻关项目和对外测试服务,以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利用效率,避免资产闲置造成浪费。
三、结合实际情况,创新分析测试中心的管理及运行模式
高校分析测试中心发展的四个关键性因素是设备、人员、管理和运行经费。下面我们分别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1.仪器设备的规范管理
贵重仪器设备在购置前,应该对全校乃至本地区的类似仪器设备情况进行全面调研,充分论证该设备购置的必要性、重要性和购置后的使用、开放共享、设备投资产出等问题,避免造成盲目购置。大型设备集中配置要求有良好的工作环境,注意防尘、防潮、防腐、防震等问题。
分析测试中心大型仪器设备采取“专管共用、集中配置”的模式。应加强对设备的管理力度和完善管理制度,对管理人员提出高标准严要求。大型仪器设备的日常管理是一项繁杂的基础工作,管理单位应选派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经过专门培训考核的人员负责,对一般非专职上机人员要实行“操作许可证”制度,严格把关。对每台仪器设备必须制订一整套具体的规章制度,以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心,确保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同时还要求管理人员认真填写仪器设备的使用记录和维修记录,做好仪器设备技术档案的归档工作,为该仪器设备的经济效益考核、日后的更新改造等提供充分的依据。总之,管理人员对仪器设备应做到精心维护,大胆使用,不可盲目蛮干。
2.提高队伍素质
人才是分析测试中心发展之根本。高水平的科研和专业技术人员是中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仪器使用者的技术能力决定了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水平。由于测试中心的大型设备为全校的教学科研服务,并向全社会开放,所面临的测试任务复杂多样,每个工作人员都应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是仪器功能开发和应用技术的研究员,而不是简单的仪器操作员,这样才能解决工作过程中遇到的科研测试问题。
据了解,某些高校分析测试中心仪器设备的管理人员全部为系部教师兼职,由于教学工作任务重,用于仪器设备维护和功能开发的精力有限。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规范,部分仪器还会出现小圈子所有,谁用谁管的情况,实验室之间相互封闭,仪器使用效率低,而其他老师没有机会使用,不能充分发挥大型设备应有的作用。[3]为了实现建立“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城建大学”的目标,必须拥有一流的实验条件予以支撑,以提高我校相关学科的科学研究水平,并为各级科研课题的完成提供保障。但是目前我校测试中心人员数量极少,且都有繁重的教学工作任务,这样不利于设备管理人员全身心投入到实验室的工作中去,严重影响测试中心的工作进度、有效管理及良性运转。因此我们建议合理设置岗位,建立合适的人才梯队,既要有一部分学历层次高、职称高的兼职人员,以规划测试中心的发展方向,开发仪器设备的潜在功能,积极申报科研项目,利用测试中心的平台进行科学研究,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从而使我校的科研水平得到切实的提高。此外,也要有一部分专业对口、学习能力强的专职技术管理人员,使大型仪器设备做到专人专管,方便为全校教师开展测试服务以及开展对外服务。专职技术管理人员需具备本科或硕士学位,有分析测试方面的基础,必须努力提升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力求做到一岗多能,精通多种分析操作技术。由于掌握分析测试技术需要长时间的经验积累,中心队伍要保持相对稳定,技术人员不宜经常变动。中心应与学校积极沟通,妥善解决中心人员的岗位、职称和待遇问题,充分调动中心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安心本职工作,深入钻研技术,为发挥分析检测中心在教学和科研中的作用作出积极的贡献。此外,还应经常开展操作培训,使更多的教师能够充分了解和掌握各种仪器设备的操作技术,以有效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并积极推动科研向前发展。
3.质量保障和实验室全面开放共享
为保证分析测试的质量,中心应按照相关标准的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实验室资质认证工作,提高测试中心整体的技术能力,更好地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同时,为提高仪器的使用效率,实现资源共享,中心大型仪器设备在完成校内测试任务的情况下,还应承担校外的分析测试任务和横向项目。高校有义务为地方区域经济建设服务,积极参与、支持区域经济建设。我校测试中心可通过与地方政府联合建立分析测试的平台和协作网,联合各个拥有分析测试仪器的单位,本着资源共享、物尽其用的原则,走联合测试之路,使学校分析检测中心发展成为地方分析检测中心的核心,甚至发展为省级分析检测中心。[4]测试中心也只有通过向全社会开放,成为学校面向社会为经济建设服务的重要对外“窗口”,才能进一步发展自己。
4.建立测试基金
大型仪器设备应实行有偿使用制度,以避免低水平滥用。对于测试经费不足的教师和重点研究方向,学校可通过设置分析测试基金予以支持。[5]建立测试基金制度,一方面,可以缓解教师科研经费不足的困境,从而更加细致、深入地进行科研工作,为科研寻求突破口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仪器设备得到了充分利用,因为对于大型仪器而言,闲置就是最大的浪费。此外,测试技术人员通过参與课题、提供测试服务,也得到了锻炼。
5.合理投入设备运行及维修费用
过去某些高校的分析测试中心由于设备维护和运行费用没有制度性的保障,原有配件或耗材用完后不能及时得到补充,仪器设备出现故障也难以及时维修,影响了仪器设备的使用。另外,仪器设备的更新换代或升级改造也需要大量经费。因此学校应设立大型仪器设备的运行和维护基金,以推动大型仪器的有效使用。
四、结束语
树立高水平的分析测试中心对高校的学科发展将起到巨大的作用,高水平的大学应该拥有一流的分析测试中心。因此,我校分析测试中心应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保持活力,以高效率的设备共享模式成为学校的基础支撑平台和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益,大型仪器在购置之前应进行充分论证,做到合理配置资源。同时也要适当设置岗位,重视人才建设,严格管理制度,设立测试基金,以保障实验室的良性运转。
参考文献:
[1]毕叶,黄堃,陈倩倩,等.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7,(1):46-48.
[2]何建新,习胜丰.地方高校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8):138-140.
[3]陈耀文,等.中小规模高校建立中心实验室的意义[J].现代科学仪器,2008,(2):124-125.
[4]许可,等.新升本科院校分析检测中心的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J].皖西学院学报,2009,(5):57-59.
[5]贲毅,等.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管理和运行初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9,(1):131-133.
(责任编辑: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