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近年来,网络热词作为一种崭新的语言方式和文化景观进入了百姓的生活,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语言词汇。要形神兼备地翻译网络热词实现对网络热词的英译,就要把握网络热词的特定意义和超越语义之外的文化内涵及其构词特点。本文在分析网络热词现象和背景的基础上,经过深入分析热词的定义、热词的分类和构成类型,并基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提出了四种翻译策略,其中包括音译、直译、意译和仿译。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研究,学习者可以掌握重要的翻译方法和策略提高翻译能力。人们对热词翻译方法的掌握,有助于更好地实现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
关键词:网络热词;功能对等翻译理论;翻译策略
网络热词的产生背景、原因
(一)网络热词和新词的产生背景
20世纪中后期,人们开始逐渐进行网络时代,网络在人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得到了大力推广和普及,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工作方式和生活习惯。网络对于英语词汇具有相当大的冲击力,不仅是传播英语信息的媒体,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英语词汇的构成,由此产生了大量的网络热词。网络热词一方面体现出语言自身较强的适应能力和顽强的生命力,同时也是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发生变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二)网络热词产生的原因
网络热词和新词是一种语言的时尚先驱,引领语言的时尚潮流,它可能是由于一种观念或者生活态度的转变形成的。因此,分析网络热词产生的原因,实质上就是分析一种社会流行态势的产生原因。即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网络的出现是网络热词和新词产生的重要前提。第二,便于人类网上交际是网络热词和新词产生的重要目的。网络热词和新词作为网民进行交流沟通的主要工具,产生于网民在网络环境中的日常交际生活,因此便于网络网上交流是网络热词和新词产生的重要目的。
二、结合奈达翻译理论
对于网络热词的翻译,首要问题是解决翻译要达到的目的。美国著名的翻译学家奈达指出,“翻译是在接受语中寻找和原语信息尽可能接近的、自然的对等话语,首先是意义上的对等,其次才是风格上的对等”。这表明,奈达认为翻译的目的性和重要性在于寻找尽可能接近的对等话语。奈达将翻译分为三个程序:一是分析原语材料,二是寻找原语和接受语的对等词,三是最妥善地组织成译品,实现信息等量性和传递性是翻译的重要原则。我们在翻译网络热词时,也必须遵循信息等量性和信息传递性标准。等量性原则就是在进行词语翻译时,要进行多层次的意义转换,全面的信息传递,追求信息的等量。传递性原则是指除了目的语的词义和原语的词义所含的信息量相等外,还要求把这种等量信息等量地顺利传递给目的语读者。
三、奈达理论分析下的热词翻译策略:音译、直译、意译和仿译
1. 音译,即根据外语的发音采用译入语种发音相似的字、词来表示的翻译法。如,“忽悠”的汉语意义为“玩弄小诡计骗人”,译为“fool you”,既是音译,又是意译。“又如“山寨”:原表示“寨子”,现在词义为“模仿、廉价”,可以音译为“Shan zhai”。中国“大妈”成为世界流行语,可直接音译为“dama”。便于保留中国的特色。
2.直译就是按字面意思翻译,相对于意译而言,它有助于保留原文的形式和内容,也是翻译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常用于那些表意比较明确的词。如果汉语网络热词在英语中有文化共性而能被外国读者理解和接受时,直译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办法。如,“胶囊公寓”,首先出现在日本,后来在我国出现房价飙升现象后,将其直译为“capsule department”,保留了原文的形象,又传递了原文的内涵。
例如:团购—group purchase,不作不会死—no zuo no die,累觉不爱-too tired to love,煮男-cooking man。
3.意译指根据原文的意思来进行的翻译,一般用于那些无法通过字面翻译来真正理解其含义的词。正如,“剩女”指在婚姻上得不到理想归宿的高学历、高收入的大龄女青年。有人译为“left woman”或“woman left”,这样的翻译都带有贬义。美国几年前出现过类似于“ 剩女”(3S lady)的词,“3S lady”指:Single(单身),Seventies(大多数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Stuck(被卡住了,即嫁不出去)的缩略。正符合中国“剩女”的情况,所以译为“3S woman”比较合适。例如,出柜-to state openly and publicly one’s homosexuality,duang-adding effects。
总结:近年来,网络热词以井喷的态势在网络世界中蔓延开来。在对网络热词进行英译处理时,准确把握网络热词的词义和内涵是翻译的前提,此外,译者应该熟悉中英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和表达习惯,考量目标文化受众,创新词汇具有随意性、灵活性、创新性、时效性的特点,采用恰当的策略、灵活的方法和形神兼备的表达方式表达出真正的意境以确保实现信息传递和文化传播的目的。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借鉴奈达的“最切近的自然对等”即“动态等价”理论以及他对翻译作品的读者所给予的关注。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对于“信、雅、达”有了更好的理解与诠释。网络热词的英译终将有助于中国网络流行文化的输出,深化国内外文化交流, 促进国内外关系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林书武 奈达的翻译理论简介[J]《当代语言学》 1981年02期
[2]李娜.英汉流行语对比研究及其互译. 北京:北京语言大学,2006.
[3]马祖毅. 中国翻译简史.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0.
[4]祈伟. 试论社会流行语和网络语言.语言与翻译,3(2002): 18-22.
[5]王瑛. 现代汉语流行语翻译研究.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6.
关键词:网络热词;功能对等翻译理论;翻译策略
网络热词的产生背景、原因
(一)网络热词和新词的产生背景
20世纪中后期,人们开始逐渐进行网络时代,网络在人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得到了大力推广和普及,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工作方式和生活习惯。网络对于英语词汇具有相当大的冲击力,不仅是传播英语信息的媒体,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英语词汇的构成,由此产生了大量的网络热词。网络热词一方面体现出语言自身较强的适应能力和顽强的生命力,同时也是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发生变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二)网络热词产生的原因
网络热词和新词是一种语言的时尚先驱,引领语言的时尚潮流,它可能是由于一种观念或者生活态度的转变形成的。因此,分析网络热词产生的原因,实质上就是分析一种社会流行态势的产生原因。即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网络的出现是网络热词和新词产生的重要前提。第二,便于人类网上交际是网络热词和新词产生的重要目的。网络热词和新词作为网民进行交流沟通的主要工具,产生于网民在网络环境中的日常交际生活,因此便于网络网上交流是网络热词和新词产生的重要目的。
二、结合奈达翻译理论
对于网络热词的翻译,首要问题是解决翻译要达到的目的。美国著名的翻译学家奈达指出,“翻译是在接受语中寻找和原语信息尽可能接近的、自然的对等话语,首先是意义上的对等,其次才是风格上的对等”。这表明,奈达认为翻译的目的性和重要性在于寻找尽可能接近的对等话语。奈达将翻译分为三个程序:一是分析原语材料,二是寻找原语和接受语的对等词,三是最妥善地组织成译品,实现信息等量性和传递性是翻译的重要原则。我们在翻译网络热词时,也必须遵循信息等量性和信息传递性标准。等量性原则就是在进行词语翻译时,要进行多层次的意义转换,全面的信息传递,追求信息的等量。传递性原则是指除了目的语的词义和原语的词义所含的信息量相等外,还要求把这种等量信息等量地顺利传递给目的语读者。
三、奈达理论分析下的热词翻译策略:音译、直译、意译和仿译
1. 音译,即根据外语的发音采用译入语种发音相似的字、词来表示的翻译法。如,“忽悠”的汉语意义为“玩弄小诡计骗人”,译为“fool you”,既是音译,又是意译。“又如“山寨”:原表示“寨子”,现在词义为“模仿、廉价”,可以音译为“Shan zhai”。中国“大妈”成为世界流行语,可直接音译为“dama”。便于保留中国的特色。
2.直译就是按字面意思翻译,相对于意译而言,它有助于保留原文的形式和内容,也是翻译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常用于那些表意比较明确的词。如果汉语网络热词在英语中有文化共性而能被外国读者理解和接受时,直译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办法。如,“胶囊公寓”,首先出现在日本,后来在我国出现房价飙升现象后,将其直译为“capsule department”,保留了原文的形象,又传递了原文的内涵。
例如:团购—group purchase,不作不会死—no zuo no die,累觉不爱-too tired to love,煮男-cooking man。
3.意译指根据原文的意思来进行的翻译,一般用于那些无法通过字面翻译来真正理解其含义的词。正如,“剩女”指在婚姻上得不到理想归宿的高学历、高收入的大龄女青年。有人译为“left woman”或“woman left”,这样的翻译都带有贬义。美国几年前出现过类似于“ 剩女”(3S lady)的词,“3S lady”指:Single(单身),Seventies(大多数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Stuck(被卡住了,即嫁不出去)的缩略。正符合中国“剩女”的情况,所以译为“3S woman”比较合适。例如,出柜-to state openly and publicly one’s homosexuality,duang-adding effects。
总结:近年来,网络热词以井喷的态势在网络世界中蔓延开来。在对网络热词进行英译处理时,准确把握网络热词的词义和内涵是翻译的前提,此外,译者应该熟悉中英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和表达习惯,考量目标文化受众,创新词汇具有随意性、灵活性、创新性、时效性的特点,采用恰当的策略、灵活的方法和形神兼备的表达方式表达出真正的意境以确保实现信息传递和文化传播的目的。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借鉴奈达的“最切近的自然对等”即“动态等价”理论以及他对翻译作品的读者所给予的关注。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对于“信、雅、达”有了更好的理解与诠释。网络热词的英译终将有助于中国网络流行文化的输出,深化国内外文化交流, 促进国内外关系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林书武 奈达的翻译理论简介[J]《当代语言学》 1981年02期
[2]李娜.英汉流行语对比研究及其互译. 北京:北京语言大学,2006.
[3]马祖毅. 中国翻译简史.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0.
[4]祈伟. 试论社会流行语和网络语言.语言与翻译,3(2002): 18-22.
[5]王瑛. 现代汉语流行语翻译研究.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