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是对我国生态社会主义的新诠释。而可持续发展本身就是生态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意。《中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一书是研究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本身就是在践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社会主义;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
作者简介:贾成中(1973-)男,吉林镇赉人。大庆市委党校副教授,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体制比较、生态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0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8)01-0074-03收稿日期:2007-11-02
文明是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程度的概念,代表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与整体面貌。从第一次摩擦生火开始,人类开始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区分开,代表着人类文明的开始。唐代孔颖达注疏《尚书》时将“文明”解释为:“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经天纬地”意为改造自然,属物质文明;“照临四方”意为驱走愚昧,属精神文明。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维度来看,人类社会的文明史演进过程大体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等发展阶段。在原始文明和农业文明发展的300万年的历史长河中,人与自然的总体关系属于绿色文明,相互之间是和谐的。但随着蒸汽机的出现,标志人类进入工业文明社会,短短的300年,人类通过掌握强有力的现代工具和技术,在很多地方超出了对大自然的依附,成了大自然的“主人”,在这一过程中,人与自然进一步分离,和谐关系遭到严重破坏,甚至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存。
当人类进入21世纪,享受由工业文明带来的成果时,一系列全球性问题(环境问题、人口问题、贫困问题以及安全问题等)已经在提醒着人们,该是人类进行反思的时候了。正如美国学者威利斯·哈曼博士所说:“我们唯一最严重的危机主要是工业社会意义上的危机。我们在解决‘如何’一类的问题方面相当成功”,“但与此同时,我们对‘为什么’这种具有价值含义的问题,越来越变得模糊起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谁也不明白什么是值得做的。我们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但我们却迷失了方向。”这种发展观对手段的迷恋和对价值的遗忘直接导致“价值危机”。我们“做”的越来越多,但“想”的却越来越少。[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愈来愈清醒地认识到以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来换取一时经济繁荣的危害性,而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取得的成果。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是对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指明方向,也是我党对生态社会主义的新诠释。
在《共产党宣言》发表近160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的实际相结合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党三代领导集体关于我国社会经济如何发展问题的重要指导方针,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在“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道路”的基础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是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态社会主义。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用生态理性取代经济理性,超越盈亏底线
经济理性最早追溯到亚当·斯密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斯密认为,每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经济人”,而“经济人”都是“理性”的。“我们每天所需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师和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自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3]。斯密认为,“利己性”是“经济人”的本性,“利己心”是每个人从事经济活动的动机,是一种利润动机。但生态社会主义则认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本身就是对经济理性的批判。“经济理性”是以个体利益最大化为最终目标,以个体盈亏作为判断经济行为的唯一标准,这样只会使劳动者失去人性变成机器;只会使人与人的关系变成金钱关系;只会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变成工具关系。而生态理性则力图适度动用劳动、资本、资源,多生产耐用高质量的产品,满足人们适可而止的需求,它以人类社会整体福利最大化为最终目标,已经超越了盈亏底线,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动机。所以,必须用“生态理性”取代“经济理性”。
2.建立人类社会公平意识,树立生态道德观念
建设生态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建立人类社会公平意识。其实,环境问题的本质就是社会公平问题。“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4],可持续发展本身就是生态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之一。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模式,实现“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5]是建设我国生态社会主义的关键所在。正如美国社会学家福斯特所说,“选择一种与生态更加协调的社会发展形式是可能的,但条件是顶着发展名义的畸形发展必须得到纠正”[6]。如今的环境问题,早已超过一国一区而成为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难题,受环境影响的群体,是一种更大范围的社会公平问题。所以,树立生态道德观念,建设生态社会主义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公平乃至人类社会公平问题。
3.制定并完善相关生态管理的法律制度,强调其有效性和规范性
康芒斯在他的《制度经济学》中指出:“如果我们找出一种普遍的原则,适用于一切所谓属于‘制度’的行为,我们可以把制度解释为集体行为控制个体行动”[7]。康芒斯指出了制度最一般的本质,即“行为规则”,它的作用在于对行为进行规范。一部好的法律制度,对于规范人们的行为准则,规划社会市场个体行为的作用是相当关键的。建设生态社会主义同样需要完善的、规范的生态管理法律制度,其在制定过程中,应严格以“生态理性”为基本前提,执行过程中同样要强调其有效性和规范性。所以说,规范的法律制度是建设完善生态社会主义的制度保证。
在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同时,赵天石博士的《中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一书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和中国经济出版社联合出版了。长期以来,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一直困扰着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以资源为主要支撑发展起来的许多城市和地区,而且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大量资源被消耗,一些不可再生资源日近枯竭,使这些城市面临严峻的发展危机。如何实现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难题。赵天石博士就是在这样全球发展的大背景下,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经过多年潜心研究,运用系统的经济学专业知识和相关社会学等理论,对资源型城市转型及相关范畴进行界定,并从资源型城市演化特征、演化机制及演化趋势三方面揭示出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演化规律,指出:“解决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问题是实现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关键所在”。[8]这实际上给我们敲响了一个警种,资源型城市问题之所以这么突出,与我们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有直接关系,换句话说,多年的持续经济增长是以资源环境的破坏为代价的。从动态(资源跨期优化配置)角度看,是得不偿失的。[9]如何实现资源的动态优化过程中价值得到合理补偿成为本书关注的焦点,赵天石博士具体研究了在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资源有效利用的对策性措施和产业接续问题的战略选择,为彻底实现我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明方向,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可持续发展本身就是生态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意。研究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本身就是在践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我们相信,随着生态社会主义社会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生态理性会得到每个“地球人”的认可,成为其行动的前提;可持续发展必将成为永续的发展信条,而生态文明会则演变成个人衡量其行动的标尺。
(责任编辑:云馨)
注释:
[1] 刘福森.论发展伦理学-可持续发展观的伦理支点[J].江海学刊,2002,(6).
[2]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争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性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3]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4).
[4]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争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性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5] 资料来源.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6] [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著.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75).
[7] 康芒斯著.制度经济学(上册)[M].商务印书馆,1962,(87).
[8] 赵天石著.中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M].中国书籍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75).
[9] 赵天石著.中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M].中国书籍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94).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社会主义;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
作者简介:贾成中(1973-)男,吉林镇赉人。大庆市委党校副教授,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体制比较、生态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0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8)01-0074-03收稿日期:2007-11-02
文明是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程度的概念,代表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与整体面貌。从第一次摩擦生火开始,人类开始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区分开,代表着人类文明的开始。唐代孔颖达注疏《尚书》时将“文明”解释为:“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经天纬地”意为改造自然,属物质文明;“照临四方”意为驱走愚昧,属精神文明。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维度来看,人类社会的文明史演进过程大体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等发展阶段。在原始文明和农业文明发展的300万年的历史长河中,人与自然的总体关系属于绿色文明,相互之间是和谐的。但随着蒸汽机的出现,标志人类进入工业文明社会,短短的300年,人类通过掌握强有力的现代工具和技术,在很多地方超出了对大自然的依附,成了大自然的“主人”,在这一过程中,人与自然进一步分离,和谐关系遭到严重破坏,甚至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存。
当人类进入21世纪,享受由工业文明带来的成果时,一系列全球性问题(环境问题、人口问题、贫困问题以及安全问题等)已经在提醒着人们,该是人类进行反思的时候了。正如美国学者威利斯·哈曼博士所说:“我们唯一最严重的危机主要是工业社会意义上的危机。我们在解决‘如何’一类的问题方面相当成功”,“但与此同时,我们对‘为什么’这种具有价值含义的问题,越来越变得模糊起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谁也不明白什么是值得做的。我们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但我们却迷失了方向。”这种发展观对手段的迷恋和对价值的遗忘直接导致“价值危机”。我们“做”的越来越多,但“想”的却越来越少。[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愈来愈清醒地认识到以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来换取一时经济繁荣的危害性,而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取得的成果。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是对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指明方向,也是我党对生态社会主义的新诠释。
在《共产党宣言》发表近160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的实际相结合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党三代领导集体关于我国社会经济如何发展问题的重要指导方针,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在“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道路”的基础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是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态社会主义。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用生态理性取代经济理性,超越盈亏底线
经济理性最早追溯到亚当·斯密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斯密认为,每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经济人”,而“经济人”都是“理性”的。“我们每天所需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师和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自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3]。斯密认为,“利己性”是“经济人”的本性,“利己心”是每个人从事经济活动的动机,是一种利润动机。但生态社会主义则认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本身就是对经济理性的批判。“经济理性”是以个体利益最大化为最终目标,以个体盈亏作为判断经济行为的唯一标准,这样只会使劳动者失去人性变成机器;只会使人与人的关系变成金钱关系;只会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变成工具关系。而生态理性则力图适度动用劳动、资本、资源,多生产耐用高质量的产品,满足人们适可而止的需求,它以人类社会整体福利最大化为最终目标,已经超越了盈亏底线,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动机。所以,必须用“生态理性”取代“经济理性”。
2.建立人类社会公平意识,树立生态道德观念
建设生态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建立人类社会公平意识。其实,环境问题的本质就是社会公平问题。“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4],可持续发展本身就是生态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之一。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模式,实现“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5]是建设我国生态社会主义的关键所在。正如美国社会学家福斯特所说,“选择一种与生态更加协调的社会发展形式是可能的,但条件是顶着发展名义的畸形发展必须得到纠正”[6]。如今的环境问题,早已超过一国一区而成为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难题,受环境影响的群体,是一种更大范围的社会公平问题。所以,树立生态道德观念,建设生态社会主义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公平乃至人类社会公平问题。
3.制定并完善相关生态管理的法律制度,强调其有效性和规范性
康芒斯在他的《制度经济学》中指出:“如果我们找出一种普遍的原则,适用于一切所谓属于‘制度’的行为,我们可以把制度解释为集体行为控制个体行动”[7]。康芒斯指出了制度最一般的本质,即“行为规则”,它的作用在于对行为进行规范。一部好的法律制度,对于规范人们的行为准则,规划社会市场个体行为的作用是相当关键的。建设生态社会主义同样需要完善的、规范的生态管理法律制度,其在制定过程中,应严格以“生态理性”为基本前提,执行过程中同样要强调其有效性和规范性。所以说,规范的法律制度是建设完善生态社会主义的制度保证。
在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同时,赵天石博士的《中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一书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和中国经济出版社联合出版了。长期以来,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一直困扰着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以资源为主要支撑发展起来的许多城市和地区,而且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大量资源被消耗,一些不可再生资源日近枯竭,使这些城市面临严峻的发展危机。如何实现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难题。赵天石博士就是在这样全球发展的大背景下,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经过多年潜心研究,运用系统的经济学专业知识和相关社会学等理论,对资源型城市转型及相关范畴进行界定,并从资源型城市演化特征、演化机制及演化趋势三方面揭示出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演化规律,指出:“解决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问题是实现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关键所在”。[8]这实际上给我们敲响了一个警种,资源型城市问题之所以这么突出,与我们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有直接关系,换句话说,多年的持续经济增长是以资源环境的破坏为代价的。从动态(资源跨期优化配置)角度看,是得不偿失的。[9]如何实现资源的动态优化过程中价值得到合理补偿成为本书关注的焦点,赵天石博士具体研究了在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资源有效利用的对策性措施和产业接续问题的战略选择,为彻底实现我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明方向,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可持续发展本身就是生态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意。研究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本身就是在践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我们相信,随着生态社会主义社会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生态理性会得到每个“地球人”的认可,成为其行动的前提;可持续发展必将成为永续的发展信条,而生态文明会则演变成个人衡量其行动的标尺。
(责任编辑:云馨)
注释:
[1] 刘福森.论发展伦理学-可持续发展观的伦理支点[J].江海学刊,2002,(6).
[2]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争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性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3]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4).
[4]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争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性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5] 资料来源.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6] [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著.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75).
[7] 康芒斯著.制度经济学(上册)[M].商务印书馆,1962,(87).
[8] 赵天石著.中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M].中国书籍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75).
[9] 赵天石著.中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M].中国书籍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