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值得珍惜的一本书

来源 :新校园·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f72289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一个作家都无例外地会有一次“阅读的初恋”,这是我的直接感受。
  我的“阅读初恋”发生在云南,一座名曰“大荒田”的军营,“初恋”对象是苏联作家巴乌斯托夫斯基的半部选集,译者是梁建兴、王梁受等专家。这半部选集实际上是《巴乌斯托夫斯基选集》的下册,封面是一帧俄罗斯风景画,绿草地开满白色的小花,背景是粗细相间的乔木,分明画的是林间小景,静谧中流露出一点俄罗斯式的忧郁,典型的巴氏风格。
  这本书我于无意中得到,先是听军营一位学生兵讲故事,讲的是书中一篇题为《夜行的驿车》的故事,主人公是伟大的安徒生,他感伤又浪漫的爱情迷倒了我。便找到这本在军营中秘密流传的书,借到手后便不再归还,成为个人收藏中第一本有品位的书。
  巴乌斯托夫斯基以自己绝高的天赋与对人类心灵的体察,几乎天人合一地描绘了俄罗斯美丽的风光,也细腻地写活了一批世界艺术大师如莫扎特、盖达尔的轶事。巴氏的文章,属于散文与小说相间的文体,情节较淡,讲究风景描写,杂以情景交融的哲理性阐述,画龙点睛,譬如他的《雪》《一枚小钢戒指》,再譬如他的《夏天》《电报》《菲娘的幸福》,都属此类作品。再比如著名的《盲厨师》,将以莫扎特为首的三个人物写得活灵活现,盲厨师的临终忏悔,女儿玛丽亚的单纯,直到最后莫扎特以音乐抚慰垂死者的奇跡:“黑色的夜变成了蓝色,随着又成为蔚蓝;温暖的阳光从某处的上空射下来,你家古树的树枝不是已经开放了白花吗……您看:第一道阳光射在石头砌成的院墙上,把墙烤暖了,上面正冒着热气。这也许是饱含着融雪的青苔正在变干。天空变得更高、更蓝、更加壮丽,一群一群的鸟儿已经从我们古老的维也纳上空飞向北方。”
  这些话是音乐大师莫扎特边演奏古旧的翼琴边说出的,于是盲厨师睁开了心灵的眼睛,惊喜地叫出:“这些我统统看见了。”
  用中国传统论学观点,巴氏此处巧妙地运用了“通感”的技巧,把声音转换成画面、形象,音乐成为小精灵,引导盲厨师和我们这些半盲的读者,升华到一个美丽的境界。
  巴氏的文章,可称得上美文。美文如美玉,更如不绝灭的精神火种。可隔代、隔域、隔种族、隔地区相点燃、互相照耀。都说初恋难忘,文学阅读的初恋,对于一位作家而言尤为重要,她有时会影响你的风格,确定你的品位,让你好一阵无法挣脱那温柔的羁绊。
  这就是巴乌斯托夫斯基的书给予我的纪念,他的确是个好作家,一流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其他文献
最初的梦想,是当一个超人,惩恶扬善的超人。每当看到以强欺弱的人,我总会忍不住给那些坏人狠狠的几拳。  尽管每次都被打倒在地。  但我最讨厌胆小鬼。  我希望可以到处走走,哪怕只可以为社会做出一点点贡献。  现在的我,奔波在这个繁忙的城市中,却怎么也开心不起来。  也许,只是因为,我是一名送餐员、外卖骑手。  一  每天,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中,一辆破旧的电瓶车便是我唯一的交通工具。烈日下,熙攘的人
期刊
人生不能无诗,童年更不能无诗。条件好一点的家庭注意对孩子专门的选读和辅导,差一点的也会教一些俚语儿歌。这是一种审美启蒙,情感培养和音乐训练。  我大约在小学三年级开始背古诗,中学开始读词。除了语文课本里有限的几首外,在父亲的指导下开始课外阅读。最早的读本是《千家诗》,后来有各种普及读本《唐诗100首》《宋诗100首》及《唐诗选》《唐诗三百首》,还有以作家分类的选本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这里顺便说
期刊
“历史并不仅仅是大人物和波澜壮阔的大事件,更多的是无数普通人的辛劳、痛苦和隐忍,这是历史的伤口,也正是历史的现实。如果把历史比作一株花树,我希望我们不光要看到那些漂亮的花,更要看到泥土下面那些不怎么好看的根。”  ——许燕吉  南开中学确是名不虚传,一进校门,广场两边芝琴馆、范孙楼矗立着,既雄伟又庄严,放眼望去,是一个很正规的大运动场,两边还有高高的水泥看台。图书馆是栋独立的三层楼房,礼堂有大舞台
期刊
秋菊有佳色,  挹露掇其英。  这是晋代高士陶渊明诗中的名句,与“采菊东篙下,悠然见南山”同为千古所传诵,一方面也就使他成了一位热爱菊花的代表人物。后来民间奉他为九月花神,就为了他爱菊之故。  据说他所爱赏的一种菊花,名九华菊。他曾说秋菊盈目,而诗集中仅存九华之一名。此菊越中呼之为“大笑”,白瓣黄心,花头极大,有阔及二寸四五分的,枝叶疏散,香也清胜,九月半开放,在白菊中推为第一。有一次,渊明因九月
期刊
中学阶段,是增进知识、开阔眼界、培养志趣、树立人生目标的关键时期,在这人生的花季里,只要多读书、读好书,就会让自己植根于广博知识的沃土,沐浴着优秀文化的雨露,茁壮成长为心灵高尚、心志高远的有用之才。  我阅读课外书的兴趣,就是在上中学时培养的。我看的第一本长篇著作就是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书在当时很流行,特别火。读后,主人公保尔·柯察金那波澜起伏艰苦奋斗的人生经历,深深吸引着我,感动着
期刊
在一個寒冷的冬夜里,一个鞋匠在守了一整天空荡荡的店铺后,拖着一身疲累,返回他那破旧的小屋。  突然,他发现,在街角一座小礼拜堂那儿,仿佛有个白色的东西在蠕动……  哎呀!是一个人呢!  凛冽的寒风中,他竟然光溜溜的一丝不挂!鞋匠走到他的面前,脱下了自己的外套,披到他身上,脱下脚上的鞋子,替他穿上。那人依旧动也不动。  “走吧,到我家去。”鞋匠说。  鞋匠太太看到丈夫领了个陌生人回来,脸上的表情瞬间
期刊
诺尔曼·葛尔特茨比坐在海德公园的长凳上,背向着公园栏杆围起来的长方形草坪。這是三月初的一个傍晚。暮色苍茫,笼罩着大地,只有那微弱的月光和点点星星的亮光冲淡着昏暗的夜幕。马路和人行道都空落落的。然而,就在这若明若暗的夜色中仍有不少被人们遗忘的小人物在活动着。他们有的荡来荡去,无声无息;有的把自己点缀在长凳和木椅上,一点儿也不显眼,在昏暗中,他们的身影已经无法辨认清楚。  葛尔特茨比此时心事重重,眼前
期刊
明天,天一亮,原野露曙色。  我就動身。我知道你在瞭望。  我行经森林,我行经山泽,  我再不能长此天各一方。  我注視着思念踽踽地走,  什么也不闻,什么也不见,  怀着忧心,俯着背,交叉着手,  白昼,我觉得如同黑夜一般。  我不看直下江流的远帆,  也不看落日散成的彩霞,  几时我到了,就在你的墓前  放下一束青枝和一束花。  (选自《雨果诗歌奖选》,北岳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
期刊
从上高中开始,我就喜欢用梦境和穿越的形式和心中的作家、思想家会面,想象他们的生活,想象他们作品中的场景。在穿越的世界里,我既可以到高邮听汪曾祺娓娓叙谈他的人生体验,也可以到瓦尔登湖畔和梭罗见面,毫不客气地去他的小木屋休息……  就在现在,就在今晚,我梦想中的古罗马在向我招手,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马上开始。  帝国初建,一片繁华景象。每隔一段距离,都会看到激情演讲的舞台。他们用华丽的语言、高亢的声音歌
期刊
我对桦皮船的记忆,是跟堪达罕联系在一起的,我们习惯叫它“扎黑”。堪达罕是森林中最大的动物了,它有牛那般大,成年的堪达罕有四五百斤重呢!它的头又大又长,脖子短,毛发是灰褐的,四肢细长,小尾巴。雄性扎黑的头上生有角,角的上部呈铲形,好像扎黑在头顶的一左一右晾晒着两块方巾。堪达罕最喜欢吃河湾沼泽底下的针古草了,所以要猎取它,猎人们常常要到河边守候着。堪达罕白天时躲在林间的背阴处睡觉,晚上才出来找吃的,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