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菊有佳色

来源 :新校园·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bx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秋菊有佳色,
  挹露掇其英。
  这是晋代高士陶渊明诗中的名句,与“采菊东篙下,悠然见南山”同为千古所传诵,一方面也就使他成了一位热爱菊花的代表人物。后来民间奉他为九月花神,就为了他爱菊之故。
  据说他所爱赏的一种菊花,名九华菊。他曾说秋菊盈目,而诗集中仅存九华之一名。此菊越中呼之为“大笑”,白瓣黄心,花头极大,有阔及二寸四五分的,枝叶疏散,香也清胜,九月半开放,在白菊中推为第一。有一次,渊明因九月九日没有酒赏重阳,只枯坐在宅边菊花丛中,采了一大把菊花欣赏着。一会儿望见白衣人到,乃是江州刺史王弘送酒来了,即便欣然就酌,而以菊花为下酒物,也足见他的闲情逸致了。记得一九五一年秋间公园开菊展,我也有盆菊和盆景参加。就中有一个盆景,以渊明为题材,用含蕊的黄色满天星,种在一只椭圆形的紫砂浅盆里,东面一角用细紫竹做成方眼的矮篱,安放一个广窑的老叟坐像,把卷看菊,作为陶渊明,标名“赏菊东篱”。一九五三年秋间,我又参加拙政园的菊展,在一个种着两棵小松的盆景里,再种了一株含苞未放的小黄菊,松下也安放了一个老叟的坐像,标名“松菊犹存”。这两个盆景,都借重他老人家作为题材,博得了观众的好评。
  我国之有菊花,历史最为悠久,算来已有二三千年了。
  《礼记·月令》,曾有“季秋之月,鞠有黄华”之句,大概那时只有黄菊一种,不像现在这样十色五光,应有尽有。到了战国时代,爱国诗人屈原的楚辞中,曾有“夕餐秋菊之落英”的名句。为了这一句,后人聚訟纷纭,以为菊花只会干,不会落,怎么说是落英?其实屈大夫并没有错,落,始也,落英就是说初开的花,色香味都好,确实可吃。
  一般人都以为重阳可以赏菊,古人诗文中,也常有重阳赏菊的记载。然而据我的经验,每年逢到重阳节,往往无菊可赏,总要延迟到十月。宋代诗人苏东坡也曾经说,岭南气候不正常,他原以为菊花开时即重阳,因此在海南种菊九畹,不料到了仲冬方才开放,于是只得挨到十一月十五日,方置酒宴客,补作“重九会”。
  明太祖朱元璋,曾有一首菊花诗:
  百花发,我不发;
  我若发,都骇煞。
  要与西风战一场,
  遍身穿就黄金甲。
  就咏菊来说,那倒把菊花坚强的斗争精神,全都表达了出来。
  明代名儒陆平泉初入史馆时,因事和同馆诸人去见宰相严嵩。大家争先恐后挤上前去献媚,陆却退让在后面,不屑和他们争竞。那时他恰见庭中陈列着许多盆菊,就冷冷地说道:
  “诸君且从容一些,不要挤坏了陶渊明!”语中有刺,十分隽妙;大家听了,都面有愧色。
  宋高宗时,宫廷中有一位善歌善舞的菊夫人,号“菊部头”,后来不知怎的,称病告归。太监陈源用厚礼聘请了去,把她留在西湖的别墅里,以供耳目之娱。有一天宫廷有歌舞,表演不称帝旨,提举官开礼启奏道:“这个非菊部头不可。”于是重新把菊夫人召了进去,从此不出。陈源伤感之余,几乎病倒。有人作了曲献给他,名《菊花新》,陈大喜,将田宅金帛相报。后来陈每听此曲,总是感动得落泪,不久就死了。“菊部头”三字,现在往往用作京剧名艺人的代名词。
  古今来歌颂菊花的诗文词赋实在太多了,举不胜举。我却单单欣赏宋末爱国者郑所南《铁函心史》中两首诗,真的是诗如其人,不同凡俗。一首是菊花歌,中有句云:“万木摇落百草死,正色与秋争光明;背时独立抱寂寞,心香贞烈透寥廓。”一首是餐菊花歌,有:“道人四时花为粮,骨生灵气身吐香。闻到菊花大欢喜,拍手笑歌频癫狂……尘尘劫劫黄金身,永救婆娑众生苦”等句,意义深长,浑不辨是咏菊花还是咏他自己。晚节黄花,得了这位铁骨嶙峋的爱国者一唱三叹,更觉生色不少。
  我藏有一张上海故名画家王一亭所画的册页,画中有黄菊盆栽,高高地供在竹架上,一老者坐在矮几旁,持螯饮酒,意态很为悠闲,真是一幅绝妙的持螯赏菊图。原来菊花开放时,正是秋高蟹肥的季节,旧时一般文人,往往要邀一二知友,邊看菊边吃蟹的。昔人小简中,如明代王伯谷寄孙汝师云:“江上黄花灿若金,蟹匡大于斗,山气日夕佳,树如沐,翠色满眼,顾安得与足下箕踞拍浮乎?”张孟雨与友乞菊云:“空斋如水,不点缀东篱秋色,彭泽笑人。乞移一二种,微香披座,落英可餐,当拉柴桑君持螯赏之也。”这里都是把菊花和蟹联系在一起的。
  菊花中香气最可爱的,要算梨香菊,要是把手掌覆在花朵上嗅一嗅,就可闻到一种甜香,活像是天津的雅梨。据说最初发见时,还在清代同治、光绪年间,不知由哪一个大官进贡于西太后。太后大为爱赏,后来赏了一本给南通张謇。张家的园丁偷偷地分种出卖,就流传出去,几乎到处都有了。花作白色,品种并不高贵,所可爱的,就是那一股雅梨般的甜香罢了。
  在菊花时节,我怀念一位北京种菊的专家刘契园先生。他正在孜孜不倦地保存旧种,培养新种,获得了很大的成就。近年来他又采用了短日照培植法,使菊花提前一个月到两个月开放;人家的菊花正在含蕊,而他的园地上已有一部分盆菊早就怒放了。
  我与刘先生虽未识面,却是神交已久。他曾托苏州老诗人张松身前辈向我征诗,我胡诌了七绝两首寄去,有“松菊为朋心似月,悬知彭泽是前身。黄金万镒何须计,菊有黄花便不贫”等句。刘先生得诗之后,很为高兴,回信说倘有机会,要把他的菊种相报。我对于他老人家的种种名菊,早就心向往之了,只是从未见过,真是时切相思;如今听说要将菊种见赐,怎么不大喜过望呢?可是地北天南,寄递不便,只好望眼欲穿地期待着。一九五六年夏苏州公园的花工濮根福同志,恰好到首都去出席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我就写了封信托他带去,向刘先生道候,并婉转地说我老是在想望他的“老圃秋容”。
  大会结束后,濮同志回到苏州来了,说曾见过了刘老先生,并带来了菊种六十个,共三十种,分作两份:一份赠与苏州市园林管理处,一份是赠与我的。我拜领之下,欣喜已极,就托濮同志代为培植。刘先生还开了一个名单给我,有“碧蕊玲珑”“金凤含珠”“霜里婵娟”“杏花春雨”“天孙织锦”“银河长泻”“霓裳仙舞”“武陵春色”“紫龙卧雪”等等,都是富有诗意的名称。我一个个吟味着,又瞧着那六十个绿油油的脚芽,恨不得立刻看它们开出五色缤纷的好花来。经了濮同志几个月的辛苦培养,六十个芽全都发了叶,含了蕊,末了完全开放,真是丰富多彩,使小园中生色不少。我为了急于参加上海中山公园的菊展,就先取一本半开的黄菊,翻种在一只古铜的三元鼎里,加上一块英石,姿态入画,大书特书道:“北京来的客。”
  刘先生不但是个艺菊专家,而且是一位诗人。他虽已年逾古稀,却老而弥健,一面艺菊,一面赋诗,曾先后寄了两张诗笺给我,一诗一词,都以菊为题材。他那契园中的室名斋名,如“寒荣室”“守淡斋”“晚香移”“延龄馆”“寄傲轩”等,全都离不了菊,也足见他对于菊花的热爱。
  刘先生艺菊,并不墨守成规,专重老种,每年还用人工传粉杂交,因此新奇的品种层出不穷,真是富于创造性的。他除了采用短日照培植法催使菊花早开外,还想利用原子能,曾赋诗言志云:
  原子云何可示踪?
  内含同位素相冲。
  叶中放射添营养,
  根外追肥易吸溶。
  利用驱虫如喷药,
  预期增产慰劳农。
  我思推进秋华上,
  一样更新喜改容。
  我预祝他老人家成功。
  (选自《花》,山东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
其他文献
回忆我的母亲  我曾写过《回忆我的父亲》《回忆我的姑母》,我很奇怪,怎么没写《回忆我的母亲》呢?大概因为接触较少。小时候,妈妈难得有工夫照顾我。而且我总觉得,妈妈只疼大弟弟,不喜欢我,因为我脾气不好。女佣们都说:“四小姐最难伺候。”其实她们也有几分欺我。我的要求不高,我爱整齐,喜欢裤脚扎得整整齐齐,她们就是不依我。  我妈妈忠厚老实,绝不敏捷。如果受了欺侮,她往往并无感觉,事后才明白,“哦,她(或
期刊
妈妈,我真想现在不做功课了。我整个早晨都在念书呢。  你说,现在还不过是十二点钟。假定不会晚过十二点罢;难道你不能把不过是十二点钟想象成下午么?  我能够很容易地想象:现在太阳已经到了那片稻田的邊缘上了,老態龙钟的渔婆正在池边采撷香草作她的晚餐。  我闭上了眼就能够想到,马塔尔树下的阴影是更深黑了,池塘里的水看来黑得发亮。  假如十二点钟能够在黑夜里来到,为什么黑夜不能在十二点钟的时候来到呢?  
期刊
晨光熹微,却浑浑噩噩中被闹钟吵醒;展开报纸,却满眼的触目惊心;推开窗子,喧闹音响震得尘埃飞扬;走在路上,车水马龙的交通更增添了几许烦恼……不得不承认,快节奏的城市生活给了人无形的压力。  城市,这个繁华的代名词,以林立的高楼和绚丽的灯光为外衣,一直以来都是人所向往的地方。为了华丽的追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被那诱人的外表吸引,不顾一切地钻入这个圈子——我们一直向往的安逸生活。  剥开城市繁华的外壳,现
期刊
在一个人热爱着他的艺术时,付出再多也似乎不会觉得苦。  这是我们的前提。这篇故事将由此得出一个结论,同时证明这个前提是错误的。这在逻辑上是个新鲜事,可却是故事叙事方面的一个很古老的技巧了,甚至比中国的万里长城还要古老。  乔·拉雷比来自橡木参天的中西部平原,有着非凡的绘画艺术的才能。在六岁的时候,他创作了一幅描绘镇上的抽水泵的风景画。在抽水泵的旁边,还画了一个镇上的显赫人物在急匆匆地走过。这幅画被
期刊
人生在世,难免迷惘不前。你于名利场中辗转,你被强大势力压迫,你不被他人认可。你的归宿,遥远。你的路途,艰难。但你的初心,却是你不安之身的最后精神家园,指引你撩拨杂乱,自寻一片清净。  物欲横流的时代,纸醉金迷的生活,像沼泽一般吞噬着人们的本心,让人深陷其中,无法自拔。看,曾被誉为良心药业的多家知名药厂,相继曝出毒胶囊事件;本是供学生健身的操场塑胶跑道,竟成了一个个病症的罪魁祸首;那窦玉沛欺骗社会欺
期刊
人生的快乐有一大半要建筑在人与人的关系上面。只要人与人的关系调处得好,生活没有不快乐的。许多人感觉生活苦恼,原因大半在没有把人与人的关系调处适宜。这人与人的关系在我国向称为“人伦”。在人伦中,先儒指出五个最重要的,就是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五伦之中,父子、夫妇、兄弟起于家庭,君臣和朋友起于国家社会。先儒谈伦理修养,大半在五伦上做工夫,以为五伦上面如无亏缺,个个修养固然到了极境,家庭和国家
期刊
谁曾嗅到了秋的味,  坐在破幔子的窗下,  从远方的池沼里,  水滨腐了的落叶的——  從深深的森林里,  枯枝上熟了的木莓的——  被涼风送来了  秋的气息?  这气息  把我的旧梦醺醒了,  梦是这样迷离的,  像此刻的秋云似——  从窗上望出,  被西风吹来,  又被风吹去。  (选自《名作欣赏》,1987年04期)
期刊
最初的梦想,是当一个超人,惩恶扬善的超人。每当看到以强欺弱的人,我总会忍不住给那些坏人狠狠的几拳。  尽管每次都被打倒在地。  但我最讨厌胆小鬼。  我希望可以到处走走,哪怕只可以为社会做出一点点贡献。  现在的我,奔波在这个繁忙的城市中,却怎么也开心不起来。  也许,只是因为,我是一名送餐员、外卖骑手。  一  每天,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中,一辆破旧的电瓶车便是我唯一的交通工具。烈日下,熙攘的人
期刊
人生不能无诗,童年更不能无诗。条件好一点的家庭注意对孩子专门的选读和辅导,差一点的也会教一些俚语儿歌。这是一种审美启蒙,情感培养和音乐训练。  我大约在小学三年级开始背古诗,中学开始读词。除了语文课本里有限的几首外,在父亲的指导下开始课外阅读。最早的读本是《千家诗》,后来有各种普及读本《唐诗100首》《宋诗100首》及《唐诗选》《唐诗三百首》,还有以作家分类的选本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这里顺便说
期刊
“历史并不仅仅是大人物和波澜壮阔的大事件,更多的是无数普通人的辛劳、痛苦和隐忍,这是历史的伤口,也正是历史的现实。如果把历史比作一株花树,我希望我们不光要看到那些漂亮的花,更要看到泥土下面那些不怎么好看的根。”  ——许燕吉  南开中学确是名不虚传,一进校门,广场两边芝琴馆、范孙楼矗立着,既雄伟又庄严,放眼望去,是一个很正规的大运动场,两边还有高高的水泥看台。图书馆是栋独立的三层楼房,礼堂有大舞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