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个行业将不再是非法集资的温床
新能源产业盲目扩张、投机取巧的行业乱象即将得到遏制。
9月1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协调司司长年勇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表示,《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将发布实施。
据介绍,文件内容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导向作用,引导社会资本顺应产业发展大势,提高资本配置效率,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将发挥规范管理的作用,在坚持简政放权、深化改革的同时,严格产业投资项目管理标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防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无独有偶,就在这一信息发布两天后,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特别公示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第1批)》企业清单,共有30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因停产12个月及以上未生产新能源产品上榜。按照规定,相关企业在7天内如未能通过工信部的核查,将被撤销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
种种迹象表明,新能源行业的监管已经开始进入严苛期,优胜劣汰的大幕即将拉开。
从表面来看,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已在世界领先,事实上却并非如此。“只占产销总量3%的新能源汽车却分散在200多家汽车企业。”科学技术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副司长续超前说道。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8年前7个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逼近50万辆,同比增长97.1%。
随着产业规模增长扩大,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开始显现。
续超前表示,目前我国新能源产业比较分散,产品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缺少明星车型和国际高端品牌,而产业却出现盲目扩张、投资过热苗头。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副司长宋秋玲指出,一些低水平企业采取低质低价竞争方式扰乱市场,影响了产业发展的整体水平。
此前由于新能源汽车投资项目管理规则不全,一些不具备技术实力、造车目的不纯的企业一拥而上,也致使新能源汽车产业还未发展起来,产能就已经严重过剩。
据不完全统计,仅2017年发布的全国各地的规划产能就接近1200万辆,涉及投资4000多亿元。2018年,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加。
事实上,在目前200余家新能源造车企业中,仅有15家具备新能源造车资质。而不少企业为了尽快实现量产及销售,纷纷开始钻政策漏洞,选择代工厂或者借壳买资质。而在具备造车资质的15家企业中,仅有6家目前有车在售。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此前指出:“有些企业拿到了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却根本没有实力生产汽车,而是借着‘资质’四处找投资:而很多有能力、想要生产新能源汽车的企业,却得不到生产资质。”
这与政府扶持优质企业、带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初衷背道而驰。为了制定出更有效的规则,从2017年5月22日起,发改委暂停了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审批工作。
随着《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出台进入倒计时,以上问题将有望得到彻底改善。而新能源生产资质的审核也有望重新开放。
在《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下称“《意见稿》”)中,对新建独立纯电动汽车企业投资项目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包括投资区域、建设规模、生产能力、产品质量、生产范围、燃料电池标准以及扩能范围等。
具体来看,《意见稿》第四章第十五条规定,新建独立纯电动汽车企业投资项目,不得在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或是存在同产品类别新能源汽车僵尸资质,或是现有同产品类别新建纯电动汽车企业投资项目产量未达到建设规模的80%的省份建设。也就是说,一些地方政府保护本地企业的局面即将被打破。
而针对产能扩张的现象,《意见稿》中对于燃油汽车投资项目提出了严苛的扩产限定,并对新能源投资项目提出了量化的条件。要求新建的独立纯电动汽车企业项目要有纯电动汽车持续开发能力,纯电动乘用车建设规模不低于10万辆,纯电动商用车不低于5000辆。
更值得一提的是,《意见稿》第一条便指出:“所有股东在项目建成且产量达到建设规模前,不得撤出股本。”
这也就意味着,新能源汽車项目将不再成为非法集资温床。而对于一些准备就绪且一直在等待资质审批大门重新打开的新能源车企来说,则是利好。
除此之外,淘汰落后产能、清理僵尸企业的工作也在稳步推进中。截至5月,工信部已经发布了3批《特别公示车辆生产企业》公告,督促落后的企业加大技术改造、转型升级。而针对新能源企业的特别公示,从9月3日起也正式发布。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公布的停产12个月及以上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名单中甚至包括了广汽本田、东风雪铁龙、长安铃木、凯翼等品牌。相关企业在9月9日公示期结束前需及时补充数据,不能保持准入条件或破产的企业将被撤销资质。
“我们着力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加大了一致性监督检查的力度,依法依规处罚了一些违法违规的企业。”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瞿国春如是说。他强调,安全性是新能源汽车发展必须保持的底线。在新能源产品监督检查力度方面,工信部会推进强制性国家标准制度制定,并加大管理,切实提升产品安全性能。
对于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产品准入,瞿国春表示,《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许可管理办法》目前正在修改完善中,预计年内推出,为智能网联汽车等创新产品进入公告做好铺垫工作。
看起来,2018年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监管政策的调控大年。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发改委和商务部等相关政府部门纷纷传递出明确的政策导向,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实施严管。
“中国汽车产业既面临重大挑战,也面临重大机遇。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年勇说。
新能源产业盲目扩张、投机取巧的行业乱象即将得到遏制。
9月1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协调司司长年勇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表示,《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将发布实施。
据介绍,文件内容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导向作用,引导社会资本顺应产业发展大势,提高资本配置效率,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将发挥规范管理的作用,在坚持简政放权、深化改革的同时,严格产业投资项目管理标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防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无独有偶,就在这一信息发布两天后,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特别公示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第1批)》企业清单,共有30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因停产12个月及以上未生产新能源产品上榜。按照规定,相关企业在7天内如未能通过工信部的核查,将被撤销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
种种迹象表明,新能源行业的监管已经开始进入严苛期,优胜劣汰的大幕即将拉开。
虚假繁荣
从表面来看,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已在世界领先,事实上却并非如此。“只占产销总量3%的新能源汽车却分散在200多家汽车企业。”科学技术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副司长续超前说道。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8年前7个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逼近50万辆,同比增长97.1%。
随着产业规模增长扩大,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开始显现。
续超前表示,目前我国新能源产业比较分散,产品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缺少明星车型和国际高端品牌,而产业却出现盲目扩张、投资过热苗头。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副司长宋秋玲指出,一些低水平企业采取低质低价竞争方式扰乱市场,影响了产业发展的整体水平。
此前由于新能源汽车投资项目管理规则不全,一些不具备技术实力、造车目的不纯的企业一拥而上,也致使新能源汽车产业还未发展起来,产能就已经严重过剩。
据不完全统计,仅2017年发布的全国各地的规划产能就接近1200万辆,涉及投资4000多亿元。2018年,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加。
事实上,在目前200余家新能源造车企业中,仅有15家具备新能源造车资质。而不少企业为了尽快实现量产及销售,纷纷开始钻政策漏洞,选择代工厂或者借壳买资质。而在具备造车资质的15家企业中,仅有6家目前有车在售。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此前指出:“有些企业拿到了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却根本没有实力生产汽车,而是借着‘资质’四处找投资:而很多有能力、想要生产新能源汽车的企业,却得不到生产资质。”
这与政府扶持优质企业、带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初衷背道而驰。为了制定出更有效的规则,从2017年5月22日起,发改委暂停了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审批工作。
行业升级
随着《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出台进入倒计时,以上问题将有望得到彻底改善。而新能源生产资质的审核也有望重新开放。
在《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下称“《意见稿》”)中,对新建独立纯电动汽车企业投资项目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包括投资区域、建设规模、生产能力、产品质量、生产范围、燃料电池标准以及扩能范围等。
具体来看,《意见稿》第四章第十五条规定,新建独立纯电动汽车企业投资项目,不得在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或是存在同产品类别新能源汽车僵尸资质,或是现有同产品类别新建纯电动汽车企业投资项目产量未达到建设规模的80%的省份建设。也就是说,一些地方政府保护本地企业的局面即将被打破。
而针对产能扩张的现象,《意见稿》中对于燃油汽车投资项目提出了严苛的扩产限定,并对新能源投资项目提出了量化的条件。要求新建的独立纯电动汽车企业项目要有纯电动汽车持续开发能力,纯电动乘用车建设规模不低于10万辆,纯电动商用车不低于5000辆。
更值得一提的是,《意见稿》第一条便指出:“所有股东在项目建成且产量达到建设规模前,不得撤出股本。”
这也就意味着,新能源汽車项目将不再成为非法集资温床。而对于一些准备就绪且一直在等待资质审批大门重新打开的新能源车企来说,则是利好。
除此之外,淘汰落后产能、清理僵尸企业的工作也在稳步推进中。截至5月,工信部已经发布了3批《特别公示车辆生产企业》公告,督促落后的企业加大技术改造、转型升级。而针对新能源企业的特别公示,从9月3日起也正式发布。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公布的停产12个月及以上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名单中甚至包括了广汽本田、东风雪铁龙、长安铃木、凯翼等品牌。相关企业在9月9日公示期结束前需及时补充数据,不能保持准入条件或破产的企业将被撤销资质。
“我们着力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加大了一致性监督检查的力度,依法依规处罚了一些违法违规的企业。”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瞿国春如是说。他强调,安全性是新能源汽车发展必须保持的底线。在新能源产品监督检查力度方面,工信部会推进强制性国家标准制度制定,并加大管理,切实提升产品安全性能。
对于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产品准入,瞿国春表示,《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许可管理办法》目前正在修改完善中,预计年内推出,为智能网联汽车等创新产品进入公告做好铺垫工作。
看起来,2018年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监管政策的调控大年。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发改委和商务部等相关政府部门纷纷传递出明确的政策导向,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实施严管。
“中国汽车产业既面临重大挑战,也面临重大机遇。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年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