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师生情的途径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xf5422686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良好的师生情感在教育教学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它能激活学生的心理,达到心灵的共鸣,感情的升华,灵魂的交融,人格的对话,可以说健康的依恋和彼此信赖的师生交往情感是学生认同学校和教师,欣然接受教育的重要情感基础。只有“亲其师”,方能“信其道”,那么应怎样来培养良好的师生情感呢?以下几点可否尝试?
  一、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尝试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应亦师亦友,真诚、尊重,平等友好、宽容大度,切不可高高在上,使学生敬而远之。教育教学过程本身就是教学相长、师生共同进步的过程,没有学生的“学”,何来教师的“教”。教与学是矛盾的统一体,相互依存,互相转化,弟子未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能者为师,教师应怀着虔诚的心、谦虚地做好学生学习的伙伴和成长的引路人,沟通、交流、教育要以商量的姿态进行。学生不论是较聪明的,还是较迟钝的,老实听话的,还是调皮的,都是可爱的,只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不断提高教学艺术,是可以教育好的。当然我们在强调师生感情接近的同时,不能放弃教师的职责,甚至姑息学生的缺点。该严格要求时,也决不放松,把握好宽、严之“度”,艺术地批评与表扬,使学生心悦诚服、积极主动地接受教育。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兴趣爱好。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禀赋各异,天性使然,教育应因人施教,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鼓励他们,张扬学生的个性。在学校举行的活动中,我尽量鼓励学生展示自己,活动多由他们自己组织,放手让学生自我管理,教师做好调控和引导。大禹治水顺应水性用的是“疏”而非“堵”,一个人的个性不能仅靠约束,更要靠引导,也就是“疏”。道家主张社会管理要“无为而治,顺应自然”,教育管理中亦可适时用之,但不可滥用。例如特长生的培养问题,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培养兴趣爱好,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学生的中心任务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但培养兴趣和爱好与它并不矛盾,若分清主次,处理得当,并不会妨碍学习;相反,把二者结合起来,不仅对学习有促进作用,更利于学生成才。国家需要的人才也是多层次的、多方面的,适应孩子的天性,因人施教,孩子一定能做最好的自己,教师切不可用“牡丹的华贵”去否定“文竹的清纯”。
  三、积极开展谈心活动,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满足学生的被重视欲,使学生获得心理平衡。所谓心理平衡是指学生在处理师生关系时所持的和谐态度,即友好、互相合作的态度。对学生的评价奖惩应该是慎重的、公平的。教师要积极参加到学生活动中去,经常与学生促膝谈心,做到不疏远任何一个学生。情感教育需彼此交流。凡是有生命的事物都喜欢交流,更何况人呢,通过平等的交流使交谈双方的心灵得到沟通,使彼此知道对方需要些什么、想什么、爱好什么,并且渴望得到什么。青少年十分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与交流。作为教师要充分利用与学生交流这个平台传递爱与关心,而这种交流是建立在平等理解的基础上的。理解是双向的,老师对学生付出的师爱,学生是否理解,是否接受,是否从中受益,其重要途径是交流,所以说交流是理解的途径,是理解的手段。积极开展谈心活动,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不良心理。我在平时的教育中,把谈心这一活动贯穿工作始终,细心地观察每位学生,他们一有什么情绪波动,异常变化,成绩的大起大落,我都会与他们促膝谈心。我先是表扬他们或者关心他们的生活,让他们敞开心扉向我倾诉。每次和学生的谈话我都是全心地投入,有时到结束时我被感动得流泪,学生也往往动了真情,此时再给他们提出建议,指明道路。每次和学生谈过话后,他们的表现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改变。谈心是老师和学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流,既增进了师生情,又达到了感情的默契,学生的学习劲头会更足。通过谈心与交流使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体谅他人,体验关怀的温暖,学会感恩。通过交流使学生学会善待自己,感悟生命的奥秘、意义和价值,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
  四、做好家访工作,走出学校,走进学生的家庭生活,学生会从内心感受到老师真的关心我、重视我,感恩于教师,进而产生积极的情感。真诚家访是很受欢迎的,作为教师我们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动向,并把他们的情况及时地反馈给家长。同时我们也可以深入地了解学生的生活,对学生的成长过程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寻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又便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人施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若这样还有打不开的心锁吗?浓浓的师爱能化解很多矛盾和问题,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唤醒、激发孩子奋发向上,自尊自信,播种一片爱心,收获一份情感。我在实际工作中尝到了家访的甜头。
  师生情感的培养不能渴望一次谈话、一次家访、一次关心就立竿见影,它是慢性的,急不得,它要在日积月累中发生孕育性的变化,由量变到质变。众多溪流汇江河,真情需要爱浇灌,它会在岁月的见证里留下自己的足迹,或深或浅且与我们的付出成正比。
   (责任编辑 黄 晓)
其他文献
制备树枝状聚合物G3,G4,G5 PAMAM葛根素复合物,研究其在大鼠不同肠段的吸收情况.采用大鼠离体外翻肠囊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葛根素大鼠小肠吸收参数,以未加PAMAM组作为空白
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内容很简单,但涉及的知识点、考点很多,考试难度加大,如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五节《光的反射与折射》中的“平面镜成像”,总共只有63个字,但蕴含许多中考考点。在杭州市的中考说明中,是这样描述的:理解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得出与光反射定律之间的联系;理解虚像的物理意义;能直接应用平面镜的成像规律作出虚像,找出物、像的对应关系。显然光靠短短的63个字,是无法达到上述教学目标的。这就需要我们教
采用滤纸接触试验和人工土壤试验方法,分别以48 h、7 d和14 d为试验周期,研究农药溴苯腈对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的急性毒性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滤纸接触试验空白对照组和
在L-拓扑空间中借助于δ-开L-集和它们的不等式给出了δ-紧性的定义,这里L是完备的De Morgan代数.并且给出它们的α-shading和α-远域族式刻画.建立了δ-紧性与F-紧性之间的关系
一、狠抓实验教学1.确保实验现象清晰,提高成功课本要求的每一个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在课前教师应反复地做几遍,认真分析实验成败的关键因素,排除干扰。例如在“摩擦起电”一节的实验中,空气的湿度,器材的干燥程度是实验成败的关键因素。如果碰到阴天、雨天,早上的前两节或是下午的后两节课(此时的空气湿度较大),实验的现象不明显,甚至很可能失败。课前就要考虑好上课时,空气的湿度是否会影响实验现象。在实验前最好把
选择固体脂质单硬脂酸甘油酯和液态油辛酸/癸酸三甘油酯,以制备一种新型固体脂质纳米粒——呋喃二烯纳米结构脂质载体(FN—NLC)传递系统,并考察其理化性质.采用热融一超声分散法制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生命现象的描述、生命本质和规律的揭示,一般都遵循着“观察现象→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得出结论”这样的认知规律。  一、实验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传统的实验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过程大都是教师机械传授,学生背动地接受,教师在完成新知识的传授之后,通常用大量同类的练习让学生反复训练,这种“依葫芦画瓢”的做法致使学生的思维形成定势,学习墨守成规。不少学生对
有个教育观点认为“教的最高境界是不教”,教育的真谛在于“教会学生学习”。其实这个观点也不是最新的,我们的古人早就提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历史教学中应树立以学生学习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无疑是教给学生获取历史知识和提高能力的一把金钥匙。  历史学法指导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各种历史学习活动,从而获得知识、形成历史学习能力的手段。“这种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
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生活在错综复杂的社会里,总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后进生。我们应该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渴求上进的心理,温暖他们受伤的心灵,进而转化后进生。我们要用春天般的温暖,夏天般的热情,无私的爱心,百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育好每一个学生。班级管理工作中,为转化后进生而与学生谈心,表扬与批评是班主任做好工作的重要手段。只有适时、适度、有效的谈心、表扬与批评,才能起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教育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