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思维的源头。教学中,要激发、引导学生会质疑,养成质疑习惯,使学生独立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进而转化为一种能力。
[关键词]课堂教学 质疑精神 质疑能力 学生
古人曾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这是老师在写论文时经常引用的一句话,可见“疑”之重要。如今的语文课堂学生“疑”意识,严重缺失已是不争的事实。学生若能真正抓住课文的疑点,对于激发他们的兴趣,形成强烈探求的局面,才不枉为师与生的真正交流,生与作者产生共鸣。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能力尤为关键。
一、创设情境,巧设悬念,培养质疑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善于设置悬念,教师的设疑,要遵循学生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组成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先简后繁的阶梯式层层推进和扩展。学生沿着这一顺序思考、探索,老师沿着这一顺序去引导、点拨,才能省时高效的实现语文教学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抓住文章疑点,巧设疑,激发学生的兴趣,形成强烈的探求局面。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从而急于阅读课文、究源探底。根据课文内容需要,提出创新观点和问题,印发求异求新材料,促进学生展开争鸣,这对学生开拓思路,多角度理解课文大有裨益。
有的课文本身就是由浅入深的,结构严密的有序组合,因此可以按课文本身的特点来构思提问。如《孔乙己》一文,我曾这样设计两个问题:(1)孔乙己姓什么?(2)悲剧常常使人落泪,而读完《孔乙己》后不是落泪,而是在发笑之后心里感到心酸和悲痛,为什么?这两个问题一下子就激起学生急于解答的强烈愿望。学生沿着这一思路去思考,循序渐进,都处于“跳一跳能摘到果子”的境地。如果在总的提问进行过程中,能够穿插一些形象化的语言对比、配上板书、挂图、采用一些分角色朗读等等教学方法,就会使整个教学思路清晰明确,学生的参与兴趣必会增强。
还有不少学生认为语文明白如话,好像没什么学头。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从平淡中见新奇。如教《一面》时,我先让学生画出描写鲁迅先生外貌的句子,并在“瘦”字下面加了个着重号,“作者在文中为什么要多次提到‘瘦’字?”学生边读课文,边探讨。经过一番争论,得出共识,“瘦”不只是鲁迅先生的外貌特征,更具鲁迅的“形”,而且写出了“神”。这一探讨,使学生悟出平淡的词语中,所蕴涵的不平常,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对作品思想意义的理解。
作为教师设计问题时,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知识等实际特点,适当考虑。趣味性是很有必要的,兴趣可以使学生对语文学习充满热情。
二、启发引导学生提问,养成质疑习惯
学生积极举手发言的现象越来越少,可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害怕自己提出问题过于浅显或落后而遭人讥讽,顾虑重重。这时,教师要善于诱导,教给学生质疑方法,让学生学会把学习过程中有价值的疑难问题提出来。一开始,即使他们提的问题比较肤浅,缺少深度,甚至离题,也不要简单加以否定,而都要给予沟通意义上的认同,允许学生保留意见,并适时给予肯定。
学生若真正互动起来了,提出许许多多的问题,这时候老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大胆的讨论总结,哪些问题问得好,哪些问题不是太理想,不是教材的内容和重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分类筛选,挑出最有价值的问题作为研究文本的切入点,引导学生一步步由“多而乱”到“少而精”。每个学生都是以自己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来建构对新事物的理解。只要引导得法,学生就能有所发现,逐渐学会质疑。教师的职能不是将现成的所谓“标准答案”硬塞给学生,而应该为他们搭建一个个阶梯,让他们自己一步步攀登去达到目标。
当学生提出与教师不同的看法时,教师首先要肯定学生的质疑精神,如果确实闪耀着新的思想火花,教师一定要抓住契机,点燃学生的创新之火。如在教学《我的母亲》时,让学生体会作者对真挚母爱的感激、歉疚、回报之情。此刻,一位学生发问:“文中第三节当父亲用竹板打我手心时,母亲泪如泉涌地哭着说‘打得好’,那母亲的心态怎样理解?”此处是本文的精彩之笔,作者淋漓尽致的描绘出母亲既疼爱儿子,又希望儿子上进,矛盾痛苦的内心。这也引起同学们在进一步反思讨论此节中感悟自己的母亲升华自己的情感。
学生由于知识背景和社会经验不足以及年龄的差距,在质疑问难的学习方法开始时可能不是太容易掌握,需要教师的启发引导,但养成习惯后,他们会提出许多我们意想不到的问题。
三、集体交流探讨中进一步培养质疑精神和能力
学生是集体成员中的一份子,教师真正的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大家自己的交流探讨获得知识。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沟通,对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如对名著《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拓展阅读,对一个作家(苏轼、朱自清)作品系列研究等,将学生解放出来,走进更宽广的语文天地,探讨许多未知的东西,让学生自己阅读,归纳文中的疑点、难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问题和看法。在释疑解惑的过程中,让学生解答、切磋,可以采用先分组讨论再集中解答的方式。最后教师根据学生提问和解答的情况,结合课文的要求,整合多方面知识,让学生在回答和探讨中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这是一个施展个性才华的大平台,学生们非常乐意在此演绎丰富多姿的自己。
学生是集体成员中的一份子,教师应该重视每一个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平时的日常生活,形成一种问题意识,还可以在课堂上创设部分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于这些,教师真正的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全过程中来,在生活实践中经过自己的探讨获得知识。
事实证明,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能力,合乎学生发展的要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思维的源头。因此,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会质疑,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深入探讨和发现创新的能力,鼓励学生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大胆想象、大胆创新。同时要细心了解学生,按照学生思维活动特点和规律,既讲究技巧,又顺其自然。
参考文献:
[1]晓苏.语文教学与研究.语文教学与研究编辑部.
[2]徐岩,魏国栋.课程
[关键词]课堂教学 质疑精神 质疑能力 学生
古人曾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这是老师在写论文时经常引用的一句话,可见“疑”之重要。如今的语文课堂学生“疑”意识,严重缺失已是不争的事实。学生若能真正抓住课文的疑点,对于激发他们的兴趣,形成强烈探求的局面,才不枉为师与生的真正交流,生与作者产生共鸣。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能力尤为关键。
一、创设情境,巧设悬念,培养质疑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善于设置悬念,教师的设疑,要遵循学生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组成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先简后繁的阶梯式层层推进和扩展。学生沿着这一顺序思考、探索,老师沿着这一顺序去引导、点拨,才能省时高效的实现语文教学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抓住文章疑点,巧设疑,激发学生的兴趣,形成强烈的探求局面。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从而急于阅读课文、究源探底。根据课文内容需要,提出创新观点和问题,印发求异求新材料,促进学生展开争鸣,这对学生开拓思路,多角度理解课文大有裨益。
有的课文本身就是由浅入深的,结构严密的有序组合,因此可以按课文本身的特点来构思提问。如《孔乙己》一文,我曾这样设计两个问题:(1)孔乙己姓什么?(2)悲剧常常使人落泪,而读完《孔乙己》后不是落泪,而是在发笑之后心里感到心酸和悲痛,为什么?这两个问题一下子就激起学生急于解答的强烈愿望。学生沿着这一思路去思考,循序渐进,都处于“跳一跳能摘到果子”的境地。如果在总的提问进行过程中,能够穿插一些形象化的语言对比、配上板书、挂图、采用一些分角色朗读等等教学方法,就会使整个教学思路清晰明确,学生的参与兴趣必会增强。
还有不少学生认为语文明白如话,好像没什么学头。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从平淡中见新奇。如教《一面》时,我先让学生画出描写鲁迅先生外貌的句子,并在“瘦”字下面加了个着重号,“作者在文中为什么要多次提到‘瘦’字?”学生边读课文,边探讨。经过一番争论,得出共识,“瘦”不只是鲁迅先生的外貌特征,更具鲁迅的“形”,而且写出了“神”。这一探讨,使学生悟出平淡的词语中,所蕴涵的不平常,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对作品思想意义的理解。
作为教师设计问题时,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知识等实际特点,适当考虑。趣味性是很有必要的,兴趣可以使学生对语文学习充满热情。
二、启发引导学生提问,养成质疑习惯
学生积极举手发言的现象越来越少,可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害怕自己提出问题过于浅显或落后而遭人讥讽,顾虑重重。这时,教师要善于诱导,教给学生质疑方法,让学生学会把学习过程中有价值的疑难问题提出来。一开始,即使他们提的问题比较肤浅,缺少深度,甚至离题,也不要简单加以否定,而都要给予沟通意义上的认同,允许学生保留意见,并适时给予肯定。
学生若真正互动起来了,提出许许多多的问题,这时候老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大胆的讨论总结,哪些问题问得好,哪些问题不是太理想,不是教材的内容和重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分类筛选,挑出最有价值的问题作为研究文本的切入点,引导学生一步步由“多而乱”到“少而精”。每个学生都是以自己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来建构对新事物的理解。只要引导得法,学生就能有所发现,逐渐学会质疑。教师的职能不是将现成的所谓“标准答案”硬塞给学生,而应该为他们搭建一个个阶梯,让他们自己一步步攀登去达到目标。
当学生提出与教师不同的看法时,教师首先要肯定学生的质疑精神,如果确实闪耀着新的思想火花,教师一定要抓住契机,点燃学生的创新之火。如在教学《我的母亲》时,让学生体会作者对真挚母爱的感激、歉疚、回报之情。此刻,一位学生发问:“文中第三节当父亲用竹板打我手心时,母亲泪如泉涌地哭着说‘打得好’,那母亲的心态怎样理解?”此处是本文的精彩之笔,作者淋漓尽致的描绘出母亲既疼爱儿子,又希望儿子上进,矛盾痛苦的内心。这也引起同学们在进一步反思讨论此节中感悟自己的母亲升华自己的情感。
学生由于知识背景和社会经验不足以及年龄的差距,在质疑问难的学习方法开始时可能不是太容易掌握,需要教师的启发引导,但养成习惯后,他们会提出许多我们意想不到的问题。
三、集体交流探讨中进一步培养质疑精神和能力
学生是集体成员中的一份子,教师真正的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大家自己的交流探讨获得知识。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沟通,对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如对名著《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拓展阅读,对一个作家(苏轼、朱自清)作品系列研究等,将学生解放出来,走进更宽广的语文天地,探讨许多未知的东西,让学生自己阅读,归纳文中的疑点、难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问题和看法。在释疑解惑的过程中,让学生解答、切磋,可以采用先分组讨论再集中解答的方式。最后教师根据学生提问和解答的情况,结合课文的要求,整合多方面知识,让学生在回答和探讨中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这是一个施展个性才华的大平台,学生们非常乐意在此演绎丰富多姿的自己。
学生是集体成员中的一份子,教师应该重视每一个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平时的日常生活,形成一种问题意识,还可以在课堂上创设部分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于这些,教师真正的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全过程中来,在生活实践中经过自己的探讨获得知识。
事实证明,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能力,合乎学生发展的要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思维的源头。因此,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会质疑,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深入探讨和发现创新的能力,鼓励学生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大胆想象、大胆创新。同时要细心了解学生,按照学生思维活动特点和规律,既讲究技巧,又顺其自然。
参考文献:
[1]晓苏.语文教学与研究.语文教学与研究编辑部.
[2]徐岩,魏国栋.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