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趣谈四则

来源 :散文诗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ijiqi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万里长城
  万里长城,难道不就是世界文化遗产——我国的长城吗?答案是,并不仅仅如此。作为成语,它出自《南史·檀道济传》。
  檀道济是南朝宋的著名将领,曾跟随宋武帝刘裕南征北战,屡立战功,官至征南大将军。刘裕死后,其子宋文帝刘义隆继位,因为檀道济是前朝重臣,而且几个儿子都勇猛善战,宋文帝害怕控制不了他,就把他杀了。檀道济在被捕时,非常愤怒,拿起一杯酒一饮而尽,把帽子扔到地上说:“乃复坏汝万里之长城!”意思是,你们这样干,是自毁长城啊!
  万里长城用以比喻国家赖以守卫疆土保国安民的将士。
  谈何容易
  “谈何容易”如今已成为一句俗语,很多人并不把它看作成语。它作为成语,出自《汉书·东方朔传》。
  汉武帝即位不久,下令全国推荐人才。东方朔到长安向武帝上书自荐,被任命为常侍郎。自此以后,东方朔曾多次上书提出关于朝政的建议和看法,但不少意见和规谏都没被采纳。有一次,东方朔又提出耕战强国之策,也未被采纳。
  为了讽谏汉武帝,东方朔写了一篇《非有先生论》。文中虚构了一个故事,用“谈何容易”来表达臣下向君主进言很不容易。
  谈何容易用来比喻事情办起来,并不像嘴上说的那么简单。
  药店飞龙
  “药店飞龙”的确是个与中医、药店有关的成语,但意思却不如字面上那么雄浑。它出自南朝乐府《读曲歌》中的一首诗。
  这首诗写道:“自从别郎后,卧宿头不举,飞龙落药店,骨出只为汝。”描写一个独守闺房的女子,因为终日思念夫君而为伊消得人憔悴,身子瘦得像是落入药店的飞龙,只剩一副骨架。
  “药店飞龙”中的“飞龙”指的是中药龙骨,它是古代大型哺乳动物的骨骼化石。
  药店飞龙,如今用来比喻人瘦骨嶙峋。
  从井救人
  “从井救人”,难道是从井里救人?这个不能从字面含义理解的成语,实际出自《论语》。
  《论语·雍也》中有这样的内容——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孔子弟子宰我爱钻牛角尖,喜发怪问。他以假设情景提出了一个问题:有人掉下了井里,有仁德的人会不会跟着跳下井去?對此,孔子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就此讲了一个道理:有仁德的人,一定会去井边救人,但是他不可能也去陷落井中;他可能被别人欺骗,但不可以被愚弄。因此,孔子说“何为其然也”,意思是为什么会那样做呢?
  从井救人,是指跟着跳下井去营救落井的人,比喻做好事方法不当,于人于己都无好处。现多比喻冒着极大的风险去拯救别人。
其他文献
母亲老了,常常忘事儿,但对过去的事儿却记得特别清楚。母亲摆谈起她和父亲的故事,没有一个情字,没有一个爱字,但我们能感受到父母间浓浓的情和爱。纯真、朴实、甜蜜,但又无奈、艰辛,心酸,充满了时代感的画面,再也挥之不去。  军婚、闪婚、上门,两地分居——父母的爱情里写满了标签。  父亲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小山村,我婆婆生了七个孩子,只活下来四个。父亲就像在石缝里发芽的树根,顽强地活下来,从小当放牛娃。  父
期刊
暮色暗红如肿  正在从高空下滑  教学楼背面的夕照  折返来我身上  我此刻的生命有了寄托  无可回避,如同蝙蝠必须融入夜幕  以及自身的振频     扼住又釋放  无论是声音还是爱情  破灭一次就够了  母亲的语言激烈,像一把锯子  父亲偶尔会附和,墙角才是他的位置  我游离于锁与不锁     命运本来是我的附属  如今颠倒,泾渭分明  嗓音是红肿的,向四方延展、回荡  那些遥远的时间与生命
期刊
牧鸟于野,恋鸟于林;与鸟情缘,念兹在兹;吾乡吾土,梦里依稀。  ——题记  乌 鸦  乌鸦是一种留鸟,与麻雀和喜鹊一样常年生活于乡间,并时常介入乡下人的生活场景之中。不论你盘田种地,还是出门归家,乌鸦都会以或飞或栖的方式,进入你的视野。它那“乌啊乌啊”的叫声,则时常让人听得心烦。  与其它乡下鸟相比,乌鸦的特别之处是其杂食性。它除了以谷物、果实、昆虫等作为食物之外,还嗜食发烂恶臭的腐肉。乌鸦的嗅觉
期刊
就那么甜甜的一笑,秋天就很美丽了。  石榴是非常接地气的。秋天的早晨一推开窗,石榴就在不远处向我抿嘴一笑,小脸蛋红扑扑的,像一个个害羞的少女,給人以甜蜜的遐想。  你从五月起航,整个五月都因为你的火红而充满了激情,你在夏天酝酿梦想,一把把火焰是你奋斗的誓言。  硕果累累,在秋天来临的时候,你兑现了向一只蝴蝶许下的承诺。  父亲种了一辈子的树,也种过石榴。那是一棵非常淘气的石榴树,只开花不结果。多少
期刊
她在不周山上驯化飞鸟时  极光带来了黄土  我手中的蜡烛  燃了千年,還剩半截  平原、丘陵、谷地  早已完成,高原也趋近竣工  她下山来  告诉我,诺亚方舟需要  雪山和火种
期刊
在夢中听流水的声音  声音化成伊人,青丝托着脸庞  将最纯最真的身体搁置水上  伊人不动,流水在流  早就看到一丛芦苇蹲在岸边  用满头白发认真细数着她的日子  在静哑的举动中穿过透明的岁月  伊人不动,流水在流  一阵风过,满头白发左右摆动  像墙上的钟摆晃动  水在寂静中遥望彼此的年月  伊人不动,流水在流  天空白云朵朵,见证了  隔水相望的距离  在时间之内,美学之外  伊人不动,流水在流
期刊
每到秋季,鳴蝉就会染上唱腔嘶哑的顽疾。  风的骨头,若一把青铜剑,泛着冷冷的幽光,一些小草被剑气所伤,叫苦不迭。  秋风,如奔马,四处践踏。  几只雁,在湛蓝的天空里一字排开,从北方之北,驼着风向南,向西,向东。  阳光里隐忍着的凉意,以柔弱的表象,就轻易逃过了草木的疑虑,俘获怜悯。  不出数日,秋凉就举起内心的刀枪剑戟斧钺,四处冲杀。  落叶纷飞,蝴蝶的翅膀折断。  许多草木萎靡不振,一些溪流心
期刊
悠哉游哉地过着,食着那五谷杂粮,穿着那陈旧的麻布衣,我是一個已经脱离了世俗的食谷者。  我走在那林间,吸收着林间的气,观赏着林间的景,见证着创造的奇迹和灭亡的遗迹,预测着未来的事物。  食谷的日子,便是我受这个世界管束的日子。我深陷其中,感受着这个世界的点点滴滴。  终于有一天,我的天寿到了尽头,这也只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命运罢了。  我缓缓地起身,走出了那陈旧的木屋,盘坐于那石椅之上,轻轻地闭上了双
期刊
四川省散文诗学会1期会员举行了以“夏日帖”为题目的同题诗会比赛,数百篇诗歌及散文诗作品,经过两轮评选,最终第一名获得者是一位来自黑龙江的作者。本期特别刊出该获奖作品,欢迎欣赏、点评,并关注学会相关活动。  ——四川省散文诗学会秘书处  1  感觉林中很安静,其实,我能听到风过的声音,鸟的啼鸣。可我的内心是安静的,树旁的蒿草被推着刮了我一脸,草就是草,没有树的坚硬。即使呼啦啦的风声,我同样感受林中湿
期刊
从日出到日落  那些靠在阳光里的老人  有时整天一句话也不说,有时  借个火彼此就算搭言了  在避风的柴草垛或墙根下  烟锅闪灭,代替言语  有时只是含在嘴里,并不点上  越来越旧的身体,像旧祠堂里的泥塑  在乡村,这样的面孔很多  一辈子忙着耕种收割  被祭奠,也被遗忘  纸 船  它太小了,什么也装不下  空留较轻的事物在风里打漩  比如梦想,眼泪。比风轻的誓言  我曾一次次把它遗弃  又见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