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概念学习,超越概念认知

来源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meng888888888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因执教北师大版教材《周长》一课,故对此内容有了较为深入的思考。《周长》一课,北师大版教材安排在三年级上册。在学习此内容前,学生已经认识了一些基本立体图形,初步了解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知道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一些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并已习得了一定的测量线段长度的经验。笔者主要围绕以下三个层面进行分析与思考。
  一、 “周长”到底是什么?学生已具有怎样的“周长”前概念?
  关于“周长”的概念,教材是这样定义的:“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简单的一句话,两个关键词:“一周”和“长度”,其实表明了周长的“一纬”特质和“长度”属性。那么,对于学习这个内容前的学生而言,“周长”又具有怎样的前概念呢?笔者对两个班102名学生进行了调查。
  调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以“你听说过周长吗?”为题,了解学生对“周长”这一数学概念的知晓情况。结果答“听说过”的学生有11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10.8%;“没听说过”的学生近九成。又对“听说过”的学生进行访谈后了解到,9人为爸爸妈妈教过,2人为看书知道。
  调查的第二部分,尝试完成任务(没听说过的,则凭自己的理解去猜一猜):下面的图形有没有周长?如果有,请你用彩色笔描出它的周长在哪里?
  调查结果:
  1.“听说过”的11人中,认为2号“角”没有周长的3人,占“听说过”总人数的27.3%,其中仅1人认为4个图形中只有“角”没有周长。错误情况中包括:描了4个图形的部分边,描了4个图形的角,涂了①号图形的面积等。后又对仅认为“角”没有周长的学生进行访谈,该生能够说明:因为这个图形两条边没有连起来。再问是怎么知道的?告知是爸爸教过的。
  2.“没听说过”的91人中,认为2号“角”没有周长的28人,占“没听说过”总人数的30.8%,但也仅2人认为4个图形中只有“角”没有周长,其余26人均把“角”和其他某个图形一起看作没有周长。主要错误同样是描了4个图形的部分边,描了4个图形的角,涂了①号图形的面积等。后也同样对仅认为“角”没有周长的学生进行访谈,两位学生均告知是猜的。
  从调查可知,学生对“周长”作为一个数学概念,知晓率并不高。而从学生尝试指出“图形周长”的调查又可知,近80%学生对“周长”认识相当模糊,且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一点经验都没有。
  二、 通过《周长》一课的学习,学生对“周长”概念的理解达到怎样的程度才是合理的?
  在本节课学习之前,学生对于作为数学概念的“周长”,虽然知之甚少,有的甚至一点经验也没有,但从学生的尝试中可以看出,由于前有一些平面图形的认识及长度测量的经验,超过半数以上的学生对基于直观认识的“周长”的理解应该不太难。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认识图形的周长,理解图形周长的含义,并能够根据确定的周长在点子图上画出相应的图形。
  2.会测量图形的周长,并能够在教师的启发下想到用“化曲为直”的方法,测量一些曲线围成的图形的周长。
  实践时,两个目标可以分解成四个学习层次:层次一,知道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层次二,能够描出某个图形的周长;层次三,能够测量基本平面图形的周长;层次四,能够根据图形的周长想象出图形。四个层次层层推进,相互支撑。知道周长概念是达成后面学习的基础,指出图形周长和测量基本平面图形的周长,既是反映学生对“周长”意义是否理解的过程性层次,同时又是逐步引导学生深入体验图形周长、理解周长意义的过程。第四个层次则是最高层次的学习目标。因为这不仅是引导学生继续体验图形周长的意义,同时又是学生空间观念培养的重要过程,是几何直观在思维层面上的体现,是一种充分体现数学思考的目标层次。
  三、 基于“周长”学习的活动,怎样组织才能既围绕教学核心,又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
  基本学习材料的选择,当然需要有利于唤起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周长意义。而学习活动设计需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突出数学思考的含量,并有相应的思维推进层次。现结合具体的教学过程加以分析。
  1.三个关键活动的设计及实施
  活动一:观察描述,感知周长。
  1.情境引出“一周”的概念。
  呈现情境图,请学生说说图中所讲的事情。
  师:她在做什么?
  生:量腰围。
  师:腰围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腰部一周的长度。
  顺势板书:一周的长度
  2.指出平面图形的“一周”,导出周长。
  呈现学生在二年级下册已经认识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师:这些图形有没有“一周的长度”?有,又在哪里呢?
  请学生指出这些图形一周的长度。揭示概念: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活动二:描、量周长,理解意义。
  1.结合概念,指出以上三个平面图形的周长,教师根据学生的说明,用多媒体操作演示图形的周长。
  2.练习:下面的图形有没有周长?如果有,请你用彩色笔描出它的周长。
  学生先在练习纸上独立完成,反馈时分解为两个层次:
  层次一:确认这些图形有没有周长?为什么?
  最后学生都认为③号图形没有周长。理由是“角”不是封闭图形。于是教师完善板书: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层次二:指出其他图形的周长。教学中,学生对④号图形的周长认识有困难,作重点讨论。
  3.度量图形周长。
  师:如果想具体知道1号和5号图形的周长,你有什么办法?
  学生活动,自主研究。
  反馈①号图形,用尺量出3条边的长度加起来即为图形的周长。
  反馈⑤号图形,直尺量不行,只能想其他办法量这条线的长度。这是本节课中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环节,有利于激起学生的思考。
  最终得出结论:周长是可以测量的,当周长不是由线段组成时,我们可以把它转化成线段来测量。   活动三:逆向研究,发展思维。
  师:同学们已经知道什么是图形的周长了。现在老师想请你设计一个周长是10厘米的图形,你想怎样设计?
  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后,请他们在点子图上画出图形。
  学生完成后分三个层次反馈:
  层次一:画了不封闭图形的情况。师:这位同学是这样画的,你们同意吗?(强调,不封闭图形是没有周长的。)
  层次二:画了长方形或正方形的情况。确认这个图形的周长是不是10厘米?如何确认?(引导学生去数,当然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掌握比较好的,可用它们的特征作说明。)
  层次三:画了其他不规则的图形。讨论如何来确认图形的周长,主要说明:这个图形的周长是不是10厘米?请学生通过“数”来确认。“数”的过程中,巩固对周长“一周”的长度的理解。
  2.实践后的思考
  (1)数学概念的建构,需要经历表象建立和丰富的过程。数学概念的理解与掌握,不仅仅指知道相关的文字描述,它更需要体现在多角度思维把握的过程中。因此,在概念学习的过程中,建立起丰富的表象是数学概念学习必须经历的过程。以上三个层次的“周长”学习活动正是如此。
  感知环节,描述周长。这是一个“知道周长”的过程。从生活概念“一周”导入到图形“一周”的认识,揭示概念,像这样“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当然,这个过程并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通过对三个已认识的平面图形一周的感知,逐步深刻起来的。第一个图形(长方形)的“一周”,指名学生指出,媒体演示,学生观察印刻于脑海中;第二个图形(正方形)的“一周”,学生先指出,再媒体演示,学生书空描画;第三个图形(平行四边形),先描画,再媒体演示,再描画。通过三个图形周长的描画,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图形周长的直观表象。
  描、量环节,理解周长,是本节课中的重点活动,也是学生建立起“周长”表象的关键环节。请学生先判断图形有没有周长,再描出图形周长的过程,是一个学生自主建构“周长”概念的环节。反馈时又分三步,逐步完成。
  第一步:明晰这些图形有无周长。课上主要借助图3中的图形③来进一步认识图形周长的概念。因为几次教学中,总有学生描了这个图形(“角”)的周长。于是请学生自主辩论,最后得出结论:这个图形没有周长,因为它不是封闭图形,没有一周,所以没有周长,从而完善对周长概念的认识。
  第二步:描出复杂图形的周长,即图3中的图形②花朵图案的周长,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图形的周长是围绕在图形外围一周的长度。这同样是一个完善认识的重要步骤。
  第三步:测量图形的周长。以图3中的①号三角形和⑤号圆为材料,请学生量出这两个图形的周长,引导学生在度量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到周长的“长度”属性,也即周长是可测量的。实际教学中,学生能够从中感悟到周长的“长度”属性。他们很自然地用尺量出了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此时引导学生体会,三条边的长度和便是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加深对周长意义的理解。而测量圆的周长时,学生碰到了测量技术上的困难,但其测量这条曲线长度的意向还是相当明确,说明学生对圆周长的认识还是清楚的。
  (2)组织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的思维得以提升。数学学习必须有学生数学思维经历的过程,而激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设计是重要的因素。本节课中,两个环节的学习任务,充分体现了数学学习任务的挑战性特点。
  ①测量圆的周长。学生已有的测量长度的经验,只是停留于对线段长度的测量。当碰到如同圆的周长这样的长度测量时,还是碰到了不小的困难。而正因为解决这个问题没有现成的办法,需要突破常规,创新思路,所以更有挑战性和思考的价值。实践中,也确实有学生想到了解决的办法。
  有一位学生想到,将圆周平均分成16份,然后用尺量出其中一份的长度,再乘以16,就是这个圆的周长。于是,有学生想到了再分下去,我想这已经接近于古时测量圆周长的“割圆术”了。
  还有学生想到,用一把软尺绕在圆周上,进行直接测量。这样的想法,也颇有创意,当我们不能把直尺弯过来时,我们可以将尺变软。
  当然,实际教学中,也确实有学生想到,先用一根线绕在圆周上,然后将正好绕圆一周的线剪下来,用直尺测量线的长度,也就测量出圆的周长了。这便是典型的“化曲为直”的思想了。
  ②点子图上画出周长为10厘米的图形。此学习任务的目标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图形周长的本质内涵。同时,在学生的反馈中,有多种的表示形式,可以作为提高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发展空间观念的重要素材。
  学生的作业也反映了不同的思维水平。水平一,只能画出一个长方形(如图形①或图形②);水平二,能画出两个长方形,即图形①和图形②;水平三,能画出如图形③、图形④、图形⑤这样的不规则图形。
  当有学生呈现了如图形③这样的图形时,有学生发出了惊叹声,相信是这些有创意的作业给了他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而这样的思维过程,也正是学生有创意的思考解决问题的表现。这样的想象力和思考力,也同样是学生空间观念培养的重要方面。
其他文献
一位老师教《坐井观天》一课时,在学完课文后,设计了一道培养创新思维的说话题:以《青蛙跳出井口后》为题,自己编写一段故事。学生们踊跃发言,他们的奇思妙想赢得了阵阵掌声,听课的老师也不由得点头赞许。这时,在举起的小手中,怯生生半伸半就地伸出了一只小手。主讲老师叫了那名同学。这位同学站起来说:“青蛙跳出井口后,看了看外面,觉得还是井里面好,于是它又……”顿时,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这位老师连忙打断了他的话,
朋友,你相信吗?在一所被群山环绕、几乎与世隔绝只有5个学生的“小”小学里,一个新时代17岁的花季女孩,拒绝多种工作的诱惑,从2001年春天起,毅然执起了教鞭。她的收费标准是每生每学期100元,包括所有费用在内。在如今某些人的眼里,这个女孩不是傻子就是神经病。但这个女孩确确实实、真真切切地出现在我们的身边,出现在如今这个大搞经济的社会里。  这个令人肃然起敬的故事就发生在湖北省大冶市大箕铺镇龙塘村山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生在学习某科学知识之前,头脑里对此并非一片空白,他们已经有了先入为主的观念,并对即将学习的内容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学生的个人知识)。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这种看法和见解,首先倾听他们现在的想法,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以此为根据,引导学生彼此丰富和调整自己的理解。有一种十分重要的教育理念,叫“倾听着的教育”,强调不仅要让“学生倾
开学初的第一堂数学课上,在简短地进行自我介绍以后,我向同学们提出了第一个问题:“什么是数学?”  一石激起千层浪,原本平静的教室响起了激烈的辩论声:   “数学就是数学。”   “不对,不能用数学来给数学下定义。”   “数学是学数的科学。”   “数学是学数和数的运算的科学。”   “不对,数学除了数和数的运算还有几何图形。”  “我知道了,代数和几何统称数学。”   ……   看到同学们讨论的
最近,在我县组织开展的青年教师汇报课教研活动中,来自全县的十多名小学数学教师,皆按要求讲授了课题为“打电话”(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打电话”是小学数学“统计”模块实践活动内容,教材编写以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为载体,通过现实生活情境的问题研究,使学生经历探索、设计打电话最优方案的过程。但在本次教研活动中,授课教师在引导学生设计方案时,所采取的方式、方法皆有值得切磋、研讨的共性问题。  一
有人说,一本好书的标准不是看她教给读者什么,而是它在多大程度上引起读者的思考。初听之下,极有新意,再一琢磨,其实不然,现代人总是容易走极端,总是容易把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对立起来。一本书,既教给读者育人之术,又启发读者从教之道,这不更是一本高质量的教育图书吗?  天津著名德育特级教师张万祥先生主编的《给年轻班主任的建议》,就属于这种术道合一的好书。  张老师是真诚的。在该书的编后记中他写道:“毫无疑
编者按:近年来,我国有不少学生因为无法面对困境、挫折而自杀,他们中不少还是成绩特别优秀的大、中、小学生甚至还有研究生。这不得不让教育者们深思:为什么我们呕心沥血教育出来的学生,在些许的挫折面前竟然如此的脆弱,如此的不堪一击呢?作为教育者的我们要如何培养学生的受挫力,才能让他们从容地面对社会的激烈竞争及复杂多变的生活环境,能够在未来的人生中依然坚强呢?希望本专题能够给您一些启示,希望通过您,让您的学
旁白是一种画外音,是指画面外的人声对影片的故事情节、人物心理等加以叙述、抒情或议论的电影手法。作为静态文本,数学教材为了体现教材意图、引导学生思考、补充问题说明等,也经常采用“旁白”的形式,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现和形成过程,从而达到获得解题方式和渠道等目的。  “旁白”不仅广泛分布在例题教学之中,而且经常出现在习题处理之时。由于例题教学是教学的主干和重点,“旁白”内容往往成为设计教学的重要依据,因而
萧楚女说“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哈尔滨市第九中学的李亚莉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人。  从教30年来,李亚莉老师始终如一地用火一样的爱心温暖着她的学生,印证着自己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她勤勤恳恳,甘于奉献,淡泊名利,始终坚守在教育教学的第一线。她用自己坚实的脚步,踩出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曾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哈尔滨市功勋教师,黑龙江省骨干教师,哈尔滨市骨干教师,哈尔
近年来,小学生放学后的“四点钟困境”问题得到了家长、学校、专家和社会的普遍关注。如何保障学生在此期间的安全,如何在这段时间里做好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呢?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各种托管机构不断涌现。目前,主流的托管服务有两种:社会托管和校内托管。社会托管以营利为目的,缺乏监管与规范,在硬件设施、管理、卫生、师资等方面难以得到保证。相比之下,拥有稳定师资和优良环境的校内托管更让家长放心。  一、 “四点钟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