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英语》课程是计算机多媒体专业中的一门必修课,是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专业英语的主要特点是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懂专业的人用起来得心应手,不懂专业的人用起来困难重重。专业英语的专业性体现在它的特殊专业内容和特殊专业词汇上。本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多媒体英语的学习,既掌握一定的专业术语,又能提高英语的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更好的适应信息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要求。使学生在通过专业英语的学习后,能够阅读专业方面的英语文章和杂志,懂得本行业的专业术语。能够使用英语作为其工作语言,英语要围绕技术应用能力这条主线来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为学生根据所在岗位工作实际补充专业知识和进一步学习提供便利,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一、教学改革可行性分析
本课程的教学改革,基于学生学习主动性而进行的。
首先,依据往年的教学成果,学生学习专业英语兴趣不大,对课程的内容不感兴趣。
其次,现在设计的实践练习,也就是教学改革的设计,使得学生能够参与,教与学互动;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主动参与;将讨论、实践环节,纳入考核标准;注重发展语言的使用能力、思维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一)实施步骤
1.给每组学员两个简单场景,小组成员分成表演者和观众。
2.小组成员自由搭档,表演者练习完时,观众评价。
3.小组内进行讨论。然后每位学员需回答多媒体硬件两个问题。
4.学员之间互相批改。
5.学员经讨论后,每个小组总结知识内容,并举例说明。
(二)学习目标
1.经过反复练习,巩固技术知识。通过评价他人表演,提高自身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与他人的协作学习,发展语言交际能力。
3.能够熟阅读多媒体硬件知识。
4.通过真实语境中为完成交际任务而与他人进行的辩论比赛,发展思维能力、训练反应的敏捷性、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5.组织讨论形成性考核作业中的问题和难题,通过协作学习,取长补短,提高学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手段
及时更新课程展示(课程介绍、师资队伍、教学计划、电子教案、网络资源等信息)
1.授课计划:以《多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英语》为基础教材进行教学。
2.教案:进行集体备课。
3.教材:《多媒体及艺术设计专业英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张彩霞
4.授课:严格考勤,实行点名制,杜绝学生迟到、早退、旷课现象,加强课堂纪律管理,及时登记学生平常成绩、课堂表现和出勤情况。按质按量完成授课计划,讲课要有启发性、有深度和广度,教学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基础较差学生的鼓励和个别辅导,同时为学习优秀的学生提供钻研的余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断改革,同时注意补充时效性的新教材,把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引入教学。
5.作业:根据课程的需要布置作业。作业布置适量、合理,一学期共为3次。要求认真批改作业,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做出详细记录,对比较普遍性的错误,在作业评析课中进行讲解,并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注意。对个别错误,则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采取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等措施。
6.考核:
平时成绩20% 作业30% 实践表现20% 期末成绩30%(是一篇技术文献的翻译)。
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该课程实践教学遵循易接受性和易操作性的设计原则,采取“以小组讨论为主,其他技能训练为辅”的实践形式,小组讨论主要包括:课堂小组讨论学习,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采取“强弱搭配”的原则,将学员分组,并选择一名责任心较强、英语底子较扎实的学员担任组长,每组成员5-6人。小组分配的主要依据是:学员在面授课实践形式中的表现和成绩。其它技能训练以课堂上各种提高学员“读、听、写、说”语言技能的练习模式为主要形式,课下利用网络资源,拓宽学员的知识面,增加学员的知识储备。课堂小组讨论采取的模式:辩论、问题解决、角色扮演。面授辅导教师提供题目,可根据实际教学进度合理安排讨论时间。
三、课程改革重点
1.突出“以人为本”,注重素质教育。
2.注重交际教学,教与学互动;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主动参与;将讨论、实践环节,纳入考核标准;注重发展语言的使用能力、思维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3.改革课程评价体系,注意考察过程、实践交流效果,而不仅关注结果、笔试成绩;加强小组讨论的考核,师生共同参与评估。
5.采取多元化的成绩考核模式,以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性为根本目标。
6.启发式的教学,非标准化的考试。将实际应用能力、静态与动态考核相结合。
四、课程预期效果
经过本课程的学习,切实提高学生多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英语的能力,帮助学生学到最常用的、最新的计算机多媒体专业英语知识。内容包含多媒体计算及艺术设计,同时兼顾了一些发展热点。
参考文献
[1] 徐静.《高职院校专业英语教学探讨》;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2] 木登平.《浅谈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英语词汇教学现状与策略》;职教与成教,2008.1.
[3] 尹晓君.《电子信息类专业英语教改初探》;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12..
一、教学改革可行性分析
本课程的教学改革,基于学生学习主动性而进行的。
首先,依据往年的教学成果,学生学习专业英语兴趣不大,对课程的内容不感兴趣。
其次,现在设计的实践练习,也就是教学改革的设计,使得学生能够参与,教与学互动;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主动参与;将讨论、实践环节,纳入考核标准;注重发展语言的使用能力、思维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一)实施步骤
1.给每组学员两个简单场景,小组成员分成表演者和观众。
2.小组成员自由搭档,表演者练习完时,观众评价。
3.小组内进行讨论。然后每位学员需回答多媒体硬件两个问题。
4.学员之间互相批改。
5.学员经讨论后,每个小组总结知识内容,并举例说明。
(二)学习目标
1.经过反复练习,巩固技术知识。通过评价他人表演,提高自身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与他人的协作学习,发展语言交际能力。
3.能够熟阅读多媒体硬件知识。
4.通过真实语境中为完成交际任务而与他人进行的辩论比赛,发展思维能力、训练反应的敏捷性、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5.组织讨论形成性考核作业中的问题和难题,通过协作学习,取长补短,提高学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手段
及时更新课程展示(课程介绍、师资队伍、教学计划、电子教案、网络资源等信息)
1.授课计划:以《多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英语》为基础教材进行教学。
2.教案:进行集体备课。
3.教材:《多媒体及艺术设计专业英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张彩霞
4.授课:严格考勤,实行点名制,杜绝学生迟到、早退、旷课现象,加强课堂纪律管理,及时登记学生平常成绩、课堂表现和出勤情况。按质按量完成授课计划,讲课要有启发性、有深度和广度,教学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基础较差学生的鼓励和个别辅导,同时为学习优秀的学生提供钻研的余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断改革,同时注意补充时效性的新教材,把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引入教学。
5.作业:根据课程的需要布置作业。作业布置适量、合理,一学期共为3次。要求认真批改作业,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做出详细记录,对比较普遍性的错误,在作业评析课中进行讲解,并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注意。对个别错误,则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采取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等措施。
6.考核:
平时成绩20% 作业30% 实践表现20% 期末成绩30%(是一篇技术文献的翻译)。
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该课程实践教学遵循易接受性和易操作性的设计原则,采取“以小组讨论为主,其他技能训练为辅”的实践形式,小组讨论主要包括:课堂小组讨论学习,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采取“强弱搭配”的原则,将学员分组,并选择一名责任心较强、英语底子较扎实的学员担任组长,每组成员5-6人。小组分配的主要依据是:学员在面授课实践形式中的表现和成绩。其它技能训练以课堂上各种提高学员“读、听、写、说”语言技能的练习模式为主要形式,课下利用网络资源,拓宽学员的知识面,增加学员的知识储备。课堂小组讨论采取的模式:辩论、问题解决、角色扮演。面授辅导教师提供题目,可根据实际教学进度合理安排讨论时间。
三、课程改革重点
1.突出“以人为本”,注重素质教育。
2.注重交际教学,教与学互动;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主动参与;将讨论、实践环节,纳入考核标准;注重发展语言的使用能力、思维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3.改革课程评价体系,注意考察过程、实践交流效果,而不仅关注结果、笔试成绩;加强小组讨论的考核,师生共同参与评估。
5.采取多元化的成绩考核模式,以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性为根本目标。
6.启发式的教学,非标准化的考试。将实际应用能力、静态与动态考核相结合。
四、课程预期效果
经过本课程的学习,切实提高学生多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英语的能力,帮助学生学到最常用的、最新的计算机多媒体专业英语知识。内容包含多媒体计算及艺术设计,同时兼顾了一些发展热点。
参考文献
[1] 徐静.《高职院校专业英语教学探讨》;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2] 木登平.《浅谈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英语词汇教学现状与策略》;职教与成教,2008.1.
[3] 尹晓君.《电子信息类专业英语教改初探》;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