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感恩的孩子,再优秀也没用

来源 :情感读本·道德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5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下的父母往往活着活着就把自己丢了,任自己在这尘世间如何挣扎,却都还是踮着脚,拼命地想让孩子去看看世界的美好。
  1
  这几天,又一则泰国的公益短片在朋友圈火了起来。
   短片的主人公叫做芭作,是一名普通的小學教师,他有一个患有老年痴呆症的母亲。
   为了照顾好母亲,芭作每天都会将母亲带去学校上课,并将她安置在教室的最后一排。
   可这却让好奇心旺盛的孩子们常常在上课的时候分神。
   对此,家长们颇有微词:
  “这是学校,又不是他家。”
  “就是啊,学生们怎么可能集中精神学习呢?”
  “其实可以请个保姆帮忙照看。”
  “我正琢磨让我家孩子转到别的学校去。”
   很快,校长就找到了芭作,希望他郑重地考虑这件事,并善意地向他提议,为他的母亲寻找专人照顾,免去他的后顾之忧。
   可这一提议却遭到了芭作的拒绝。
   在他的心里,是母亲给予了他生命,现在她老了,也只有他了,他不能也不放心将母亲教给别人来照顾。
   而在这个时候,短片进入了高潮,在芭作和校长谈话的时候,芭作的母亲走失了。
   听见老师急切的呼喊声,学生们也自觉地组织起来寻找老奶奶。
   这时候家长们发现,芭作对母亲的悉心照顾,在潜移默化之中,已经影响了孩子们,让他们学会感恩父母的爱。
   他们会感谢母亲的辛劳,对母亲说:“等我长大了,我也要给你开车。”
   也会在放学后给妈妈一个大大的拥抱。
   杨占禹在他的《时光录》中写到:
   “亲情,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纯净的感情了,除了爱与呵护,还应该有感恩。”
   感恩是一个社会良知的底线,如果我们失去了对父母最起码的感恩,那么这个世界最终会被麻木吞噬。
  2
   记得那个几年前在机场弑母的留学生汪佳晶吗?
   留学多年,一朝归国,面对前来接机的母亲,他没有充满感激地上前拥抱她,而是拿出携带的两把尖刀刺了母亲九刀。
   在日本留学的五年,这个24岁的大男生,生活费和学费靠的都是母亲每月7000元的收入来支付。
   即便这样,也不见汪佳晶心疼母亲挣钱不易。
   他花钱一向大手大脚,每年的学费和日常开支高达四十万元,经常呼朋唤友去一些高档区域消费,每次消费更是逾万元。
   就是这样一个儿子,汪妈妈还是倾尽所有想给他最好的,儿子一伸手,她就四处筹钱给儿子寄过去。
   本该是自食其力的年纪,汪佳晶心安理得地享受着母亲提供的物质生活。
   当母亲再也拿不出钱时,他也没有体谅母亲的不易,满怀着对母亲的怨恨,持刀相向,发泄自己的不满。
   被捕之后,记者去采访他,说起持刀刺母亲的事,他轻描淡写地说:“我就是觉得母亲是在骗我,不是没有钱。我很气愤,就一下子爆发出来了……”
   不知道感恩的孩子,即便父母为他付出的再多,在他的眼里,也不过是常态,一旦这种常态被打破,心中的怨恨就会吞噬他。
   而父母和孩子之间的那根名为“爱”的绳子,在怨恨的侵蚀下,时刻处在崩溃的边缘。
   莎士比亚在他的《李尔王》中写道:
   不知感恩的子女,比毒蛇的利齿更能噬痛人心。
   世上最可悲的,莫过于父母等着孩子感恩的时候,孩子却在等着父母道歉。
  3
   2018年1月份,成都的柴先生用“一个失业父亲等待女儿归”的名字在网络上发布了一条微博,说女儿将自己320万的积蓄全部转走,并拉黑了家人。
   柴先生的女儿今年18岁,成绩优异的她一直以来都是爸爸的心头宝。
   与前妻离婚之后,柴先生深深地觉得亏欠了女儿,对女儿总是百依百顺,在物质上更是尽可能地满足她。
   2017年年底,女儿取得了去加拿大留学的机会。
   柴先生很高兴,他以女儿的名义办了一张银行卡,并告诉女儿:“我往这张卡里存了320万,以后每个月都会给你转钱。”
   前脚刚把女儿送去了加拿大,后脚柴先生就发现家里银行卡不见了。
   积蓄被洗劫一空的柴先生,生活难以为继。
   他在微信上苦苦哀求女儿:“如果你不把钱退回来我只有死,你花的钱是带血的钱,是老爸拿命换来的。”
   女儿不理,直接拉黑了他。
   拿着从父亲那里偷走的钱,柴先生的女儿并没有去学校报到,而是在加拿大享受高档餐厅,在朋友圈里炫耀名牌包包。
   这个被惯坏的孩子,喝着父母的血,却心安理得地享受高级的生活。
   俞敏洪曾说:
  “大把花着父母的钱,只懂自己的快乐,不懂父母的辛酸,不舍得为亲情付出一分一毫,那么你已经全无良知了。”
   一个没有良知,不懂感恩的人,又能指望他为这个社会做什么呢?
  4
   知乎上面有一个这样的问题:出身在四线城市,父母不能给你事业带来任何帮助,你还心存感恩吗?
   作家张佳玮受邀在下面回答道:
  “父母把你拉扯大,没病没灾没遗传病,没脱手从大悦城把你扔下去,也没在车里闷死热死。
   牺牲自己的生活质量来满足你,也没什么自己遗留问题来连累你,真就够美了。配得上感恩戴德。”
   天下的父母往往活着活着就把自己丢了,任自己在这尘世间如何挣扎,却都还是踮着脚,拼命地想让孩子去看看世界的美好。
   可是父母也是凡人,你以为的无所不能不过是幻想,他们没有道理负责你的整个人生。
   诗经中说: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生养之恩,是这世上最大的恩情。
   世间的孩子,成人的第一步就应该明白父母的不易,感恩他们的付出。
   不懂感恩的孩子,再优秀也没有用,只是个“优秀”的白眼狼。
  卢松摘自“思想聚焦”微信公众号
其他文献
我是听着刘连长的故事长大的,这是我们家族的共同回忆,刘连长用生命为我们换来了今天,我要一辈子做他的守墓人。在他的亲人找到他之前,我们就是他的亲人!  尽管盛夏清晨的阳光不十分灼热,清风过处也会让人感到阵阵凉爽,但冯炼依然汗流浃背,洁白的衬衫贴紧了周身,本应飘飘的长发,湿漉漉得能拧出水,因为她一脚踏进烈士陵园就没闲着,刚刚扫完葬着800多名英烈的墓地台阶,又马不停蹄拿起抹布,自下而上认真地擦拭起一块
期刊
美金中间,还夹着一张纸条:师傅,这是爱的利息,请您务必收下。本金无价,永远都会存在我心里。谢谢您,师傅!  前言:如果一个人的心灵永远充满希望,也就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打败他了。  冥冥之中有牵引  “师傅,我,我想坐您的车。”一个跛足女孩背着书包走了过来,看看左右,急急地说。  朱师傅说得交车了,他只是停下来歇一会儿。女孩低下头,过了几秒钟,她又恳切地说:“谢谢您了,师傅。我只坐一站地,就一站地。”
期刊
难道这是真的吗,母亲  一道道木刻般的皱纹  几年之间,武斷地  爬上了您的额角  年轻时,母亲的脸  是一轮圆月照耀我们  让我们几乎感觉不到  贫贱日子的苦涩滋味  那时,母亲是一把伞  撑在我们的童年里  这一切善良的动作  让我们一生刻骨铭心  母亲是真的老了  驼腰弓背,白发飘然  那些深刻的皱纹  仿佛古筝上那几根  清瘦而稀疏的琴弦  默默无闻地弹奏着  五线谱似的晚年  每个音符真
期刊
正是那些不同的声音,才让一个团队的合作更加富有成效;从另一个世界的人身上,你不仅可以获取新的视角、新的知识去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还可以展开新的合作。  我们总是被相似的人吸引,喜欢和自己的朋友泡一起,认为他们才是自己社会关系中最不可替代的角色。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美国社会学家马克·格兰诺维特经过大量研究后,惊奇地发现:社交关系中最不可替代的,其实是那些联系不频繁、比较疏远的社会关系。比如大学
期刊
我恍然大悟,原来是他们把邮费也退给了我。他们认为,没有完成拍照是他们的责任,理应全部赔偿我的经济损失。  德国被誉为全世界最爱读书的国家,无论是在地铁上,还是在书店里,你都能看到捧读书本读得津津有味的德国人。柏林不仅是德国的首都,也是德国最大的城市,更是德国书店最多的城市,平均每一万人就拥有一家书店。它不仅是德国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而且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公共交通系统,无论是航空、铁路、高速公路的平
期刊
总统竟然又走出舱门,快步走下舷梯,来到他身边,握住他的右手,真诚地说:“对不起,刚才我忘记向你道别,希望你别介意。”  那是个星期天的傍晚,在戴维营停机坪上,总统专机的螺旋桨已经启动。卫兵哈里斯笔直地站在直升机旁,舷梯距离他五米——他的这种站姿和站位是有严格规定的。作为总统卫队的一员,他已经服役两年,算是个老兵了。   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在此执勤站岗了,但是哈里斯記得,自从奥巴马当选总统以来,
期刊
小时候  我通常到田野、地头、山坡、湖边  喊父亲  大声地喊,声嘶力竭地喊  一直喊  喊到父亲答应  或者走到身边,为止  父親一年到头早出晚归  无论中午、晚上  我几乎都在饭熟后喊父亲  有时候,父亲摸着我的头说  喊个鬼!  然后牵着我的小手回家  如今,回故乡  站在村口  我也想喊父亲  可我喊不出声来了  就是喊出声来  喊破嗓子  我的父亲也不会答应了  但我还是想喊  在内心深
期刊
我一直相信这些生命离开后,会去一个我们可能根本没有认知的地方,以另外一种形式存在。它们死后,一定会是一段全新的旅程。  一个给小动物做小墓碑,小盒子的人——北京女孩吴彤常常这样介绍自己。三年前,因为想给自己那只已经老去的宠物狗小Q一个温暖的归宿,吴彤开始设计宠物墓碑和骨灰盒。她讨厌那些常见的、沉重压抑的墓碑和骨灰盒,希望用自己的设计,让小动物们在离开后,开始一段新的旅程,也让难过的主人延续曾经的温
期刊
这些年父亲,一直退  先是从岗位上退  然后从儿女们的长势中退  闹市也在孤独中退  一直退到凤凰山边缘  就像沧桑褪尽沧桑  不再主演人间  菜园里的父亲  他的孤独更深一層  茄子,豇豆,辣椒长势旺盛  父亲的孤独与它们成反比  父亲模拟一只蝈蝈  趴在泥土上 我也不由得贴近泥土  他在听还有几天,退进泥土  我听。我怕在梦里  仁慈的土地向他发出邀请
期刊
一个年轻人向村中的智者询问,幸福生活的秘诀是什么。   智者没说话,领着年轻人来到村头的一片树林边,那里有一条小路向林中延伸,沿着小路走,会回到原处。“沿这条路散散步吧,但要小心树林里的熊。”智者嘱咐。年轻人点点头,胆战心惊地出发了。   两个钟头后,年轻人回来了。智者问他有没有看到橡树、花朵、松鼠之类的,年轻人直摇头,说:“我一直在担心被熊咬呢!”“再沿这路走一遭吧,这回千万别错过了那些美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