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教育:我的心脏陷入深深的睡眠

来源 :莫愁·天下男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ysical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千年前,先贤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几千年后,白岩松感叹:“中国从来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死亡教育。”
  传统上,虽然认为生死都是人生大事,但谈论死亡不仅徒劳无益,而且令人不悦,所以我们在世俗生活中有意识地将其隐蔽化、边缘化。行船的人避讳说“翻、沉”等字眼;在医院忌讳说“死”;即便人已经死去,也会讳称去世、仙逝、辞世……以此种种回避,来隐藏我们对死亡的焦虑与恐惧。
  在实际生活中,也很少有人愿意谈论或者研究死亡。根据中科院的调查研究,无论是自然意义上的死亡还是法律意义上的死亡,中国人的关注和研究均相当欠缺,研究死亡的书在国内出版得极少,学校也鲜少开展关于死亡或者生命教育的课程。
  然而,作为生命历程中自然的一环,死亡每天都在发生,如何让人树立正确的生死观,消除内心对死亡的恐惧、焦虑,其实是人类无法回避的课题。正是这种紧迫感与责任感,让陶国璋毅然决然地投身生死教育几十年。
  陶国璋是香港中文大学哲学教授,他说,从哲学的角度来说,死亡终究是最孤独的人类体验,没有任何人可以替代。而意识到那一刻的存在和自身生命的有限性,便会产生一种“觉醒体验”,把自我从芸芸众生中分离出来。死亡在这样的时刻才真正成为促成生命成长的机制——向死而生。
  经历过死,才懂得生
  陶国璋的《死亡与不朽》课程已经开课二十多年,最初开这门课,与他自身的经历息息相关。
  陶国璋自幼身体羸弱,7岁时就患上了肾病,英语老师教英语字母表,他在学到字母L时不得不退学住院。后来的校园生活也一直断断续续,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里他经常把字母L和I搞混,因为在他的记忆里,英语字母表的终点就是L。被疾病折磨许多年,陶国璋有好几次和死神擦身而过,也正因如此,他比同龄人更早体会到什么是死亡。
  39岁那年,因为肾脏疾病加重,陶国璋不得不动了手术,一个人在医院养病、就诊的过程中,他常偷偷观察候诊室里人们的表情,久而久之他能一眼看出谁是偶然生病的健康人,谁是等待死亡宣判的末路病患。在那些即将面对死亡的人脸上,挂着一种沉重的绝望,而这种绝望,在陶国璋看来,比疾病带来的痛苦更让人感觉到死亡的恐惧。
  与此同时,养病的陶国璋看了很多死亡主题的电影,阅读了许多关于死亡的哲学经典。他读到了尼采的一段话:“如果一个人在世界找到一个活下去的理由,他就能够面对任何的困难。”所以,每次碰到那些向死而生的病友,每次碰到有关生与死的新闻,他都会忍不住停下来认真地想了又想:“他们为什么要活下来?他们为什么不能放弃?”思虑越多,他越发理解了什么叫“除却生死,人生再无大事”。
  然而,让他意外的是,当他身体康复回到学校讲台上时,却发现,那些健康的年轻人竟然是另一种完全不同的价值观:他们动不动就选择放弃——情绪波动就放弃考试;感觉没意思,就坚持要求退学;因为一点挫折甚至放弃生命……
  这样毫不犹豫,无一丝珍惜的放弃让陶国璋担忧不已,“每个时代的人都会死,但这个时代却似乎特别缺乏生命的沉重感,生命似乎轻得不着地。年轻人之所以这么轻易放弃各种丰富的生命体验,跟他们对于自我价值的理解有关。”
  于是,陶国璋克服各种困难,开讲通识课《死亡与不朽》。“死亡其实是‘生的局限性’,是生命的参照物,不理解死亡,就难以找到生命的价值。在通识课讲死亡,我希望用不同角度,增加年轻一代人对这个话题的思考。”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陶国璋《死亡与不朽》课程的学生大多是刚上大学没多久的本科生,每次一上课,陶国璋看着台下年轻的面孔,都会开玩笑地跟他们说:“你们怎么这么想不开呀?这么年轻就都跑来学习死亡了?”
  但接下来,他会问这样一个问题:“我今年55岁,你们今年18岁,你说咱们比起来,谁离死亡更近?”台下满眼的年轻面孔看着已经谢顶的他,哄笑一片。“你们都笑了。对,我比你们老,好像我比你们更接近死亡。”陶国璋也笑,然后缓缓地说,“可是,死亡的偶然性决定,我们跟死亡的距离是一样的。”常常这句话说完,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
  在总共13节的死亡课里,除了课堂上的知性教学,陶国璋还鼓励学生去殡仪馆参观,到解剖室触摸尸体,去寿衣店、公墓了解死亡的方方面面。在最后一节课,陶国璋还会邀请不同背景的人,讲述自己视角下的死亡——佛学研究者讲述佛家的死亡,医生跟学生讲“什么才算好死”,甚至还有殡仪馆的工作人员,在课堂上跟学生分享真实的案例。这样做,目的在于将知性教学和感性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没有知识的讲授,直接去体验死亡有些突兀;但只讲知识,不去体验,又有些凌空虚蹈。”
  这种感知死亡的感性教学自然阻力不小。比如参观殡仪馆,一开始陶国璋只是课堂建议,结果没人去;后来他给这个参观加了一个学分,还是好多人不愿意去;最后,陶国璋掌握了上课技巧,立下规定,要么参观殡仪馆,要么写读书报告,结果,学生们都去抢到殡仪馆参观的巴士座位了。
  慢慢的,意想不到的效果还是逐渐呈现了。陶国璋发现,年轻人其实对死亡很好奇。有次上课上到一半,他带着学生到距离教室不远的解剖室参观,本来想着待上十几分钟就回教室,结果一下子待了45分钟。原本以为学生们会恐惧冷冰冰的尸体,但他们却真的伸手去触摸实验室里的解剖样本,还团团围住管理员,好奇地问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供实验室解剖的遗体都是哪些人捐赠的?捐献的遗体能做什么实验?有什么用?
  更多的时候,陶国璋明显感觉到,学生们慢慢学会了淡定自若地谈论死亡,思考死亡。
  每次参观完殡仪馆,回程的路上,一车人都会嘻嘻哈哈地討论一路:“我怕黑,所以我死后不能土葬”;“我怕热,我没有办法接受火葬”;“我不喜欢虫子咬,土葬也不行”;“关在小小的龛位里太闷了,还不如‘生前葬’,选择在活着的时候与亲友做真情流露的对话”;“原来死亡也有这么多讲究,光是棺材就有不同价格、不同年代、中式或者西式的、购买的时候一次结清还是分期付款……”“你看那些坟地墓碑,有的雕龙刻凤,有的墓碑无人认领,安躺在内的先人,可有想到子女会怎样纪念身故后的自己?可会与生前所受待遇有出入?真耐人寻味”…… 话题繁多,脑洞大开,大家都忘了这原本是日常生活中会尽量避免的沉重话题,正如一首著名的歌曲里唱的那样,死亡,不过是“我的心脏陷入深深的睡眠”。   这样的成果让陶国璋很欣慰。“关于死亡,我们没有正确答案。其实死亡没有什么好教的,存在才值得教育。我希望在课堂上讨论了这些故事后,每个人都能沉下心来反省当下的生活,能找到自己的价值。”
  忧思难忘,慨当以慷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陶国璋就开讲《死亡与不朽》课程,二十多年过去,他成了香港中文大学最受欢迎的教授,但是,《死亡与不朽》课程的难度依然存在。
  很多学生依然不能接受这样的课程,即使是陶国璋自己,也仍然在学习如何理解并讲述死亡。尽管他自小患病,对死亡很敏感,这门课他还是一年一年开了下来,但时不时的,面对每个学期都要开讲的死亡主题,他还是会有一种陌生感。
  直到同侪关子尹的事发生,陶国璋才渐渐觉得,人生真的因为《死亡与不朽》而不同了。
  关子尹是陶国璋所在哲学系的系主任,儿子15岁时因病去世,中年丧子之后,平日里被学生形容为轻松可爱的关子尹差不多被摧毁了,这位在德国哲学方面颇有建树的哲学家一度跑去开发电脑软件。心理建设多年后,他才重新回归专业,但当陶国璋邀请他给学生上《死亡与不朽》的最后一节主题课时,关子尹想了一个晚上,还是拒绝了,因为他觉得这太沉重了。
  可是,多年后,当陶国璋牵头举办一场主题为“死亡的意义”的讲座时,时年61岁的关子尹作为主讲人站在了全校师生的面前。那天下着大雨,开场前学生们唱起了《摇篮曲》,雨声夹杂着歌声,候场的关子尹差点痛哭失声,因为他曾经常用德语唱着这首歌哄年幼的儿子入睡。但歌声毕,关子尹拿着被雨点打湿的讲稿,颤抖着声音讲起了关于死亡的意义……
  这场讲座陶国璋因故未能出席,但他得知老伙计的情况,旋即潸然泪下。不知死,焉懂生,作为人生两端必然经过的两个过程,这个问题,实在太刻骨锥心了。
  十几年前,在一堂以“绝望”为主题的讨论课上,陶国璋讲到了图书《潜水钟与蝴蝶》中因全身瘫痪无法张嘴说话只能靠眨动眼睛传递信息的主角。他和学生试图在课堂上模仿那个坚强的病人靠眨眼写字,并测验自己在那种说不出来的绝望下,会不会想要自杀。结果,陶国璋花了半个小时才写出第一个字,可是眼睛已经累得不停地流泪。当时,受肾病折磨数十年的陶国璋发自内心地对学生们说,如果自己真的遇到这样的绝望,也许真的会选择安乐死,选择放弃。
  可十多年过去,陶国璋现在却选择尽力活下去。“生命最大的绝望感还是有它自己的出路。慢慢地,这个课也影响了我,虽然我从年轻时身体就有问题,但教学让我把自己的问题放下来,尽力去把死亡外部化”。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陶国璋为《死亡与不朽》课设计过许多不同的教学大纲。刚开始教课的时候,他还像个严谨的研究者那样,把死亡分门别类,一板一眼地讲解死亡。
  但现在,他会讲讲爱情故事里不幸死亡的男女主角,邀请佛教法师来课上讲讲宗教视角下的生死,还会组织体验工作坊,带着学生模拟面对死亡的感受。
  他说,对于死亡话题的探讨,答案或许不如过程本身有意义。“死亡的问题没有人能三言两语道尽其中真谛,相比之下,大家为这问题追求求解的精神,比任何答案都要珍贵”。
  资料链接
  生死教育在西方很常见,从上世纪60年代就已开始兴盛,贯穿教育的始终。在高等教育中,各大高校都开有相关课程,其中英国还设有与死亡学相关的硕士学位。而最有名的死亡教育通识课,应属耶鲁大学教授雪莱·卡根的《死亡哲学》公共选修课,该课程被放在网络公开课上,点击量过亿,在全球引起轰动。
  在国内,香港和台湾的“生死学”起步相对较早,部分高校已将生死课归为必修课,台湾还有诸如“生死公园”之类的体验生死、减少压力的场所。
  在内地,“生死学”曾在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广州大学等高校以不同的面貌出现过,但因受传统文化的影响,都面临着各种现实问题,比如課程操作性弱,实践教育机会相对少。另外,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内地高校普遍比较看重理工科,对于人文方向的“生死学”考量不多,愿意主动接触的师生更少。
  不过,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各种公益组织日益兴起,在一些大型的公益组织中,“死亡教育/体验”也慢慢走进民众的视野,比如上海手牵手生命关爱发展中心就创办了生命体验馆。在这个体验馆里,体验者能经历从立遗嘱、遗体捐赠、撰写墓志铭到被焚化的整个过程。
其他文献
为什么苹果会落在地上?为什么水蒸气能顶开水壶盖?细数人类历史上每一次发明、发现,每一次变革、进步,每一个堪称跨时代的壮举前端,你都会看到有一个人问了自己一句“为什么”。好问题比好答案更重要,推动这个世界进步的能量,正是这些在人脑中沸腾燃烧的好问题。《问题之书》可以说就是一本“好问题”合集。  《问题之书》里涵盖着全世界最有趣的问题,而书外等着读者给出最严肃的解答。你可以拿着这本书向亲人朋友甚至自己
期刊
去美国游罢纽约再去华盛顿,你会强烈感到这是两个风格大不相同的地方。纽约连云的大厦巧夺天工,令人眼花缭乱。华盛顿没有那些像火柴盒、像小孩玩具式的现代建筑奇构,连五颜六色的霓虹灯、广告牌都很少。它粉墨不施,装扮素雅,娴静而纯朴,这就是商业都会和政府机构的区别。  波托马克河水里的倒影  美国首都华盛顿,全称“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是为纪念美国开国元勋乔治·华盛顿和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而命名的。当地人都称
期刊
山西女孩彭晓慧,大学毕业后,找工作四处碰壁,郁闷之极的她迎来了毕业之后的第一个生日。生日那天,大学同寝室的闺密玉娟带来的礼物让她眼前一亮:十几个煮鸡蛋,每个鸡蛋蛋壳上都写着“祝晓慧生日快乐”的字样。  看过这十几个“祝福”鸡蛋之后,彭晓慧脑中突然灵感闪现:现在广告媒体越来越多,如果在鸡蛋上做广告,买鸡蛋的人每次食用前眼球都会接受一次广告洗礼,所产生的广告效应必将非同凡响。那一刻,彭晓慧兴奋得手舞足
期刊
他读了美国最牛的三所大学,哈佛、麻省理工、斯坦福都是他的母校;他55岁还在打工,56岁才开始创业,十年就傲立全球半导体业,成为业内闻者胆寒的“让对手发抖的人”;他治下严厉苛刻,员工和他开会经常要带胃药,但他手下的人才流失最少,出走的员工都对他深怀感激;他说:“我知道我不讨人喜欢,但我不准备改变。”  竞争得让对手发抖  56岁时,张忠谋决定重新出发,干出一番事业。他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是,办一个世界级
期刊
“妈妈,大事不好了,今天早上我们运送蔬菜的汽车发生了追尾故事,结果汽车侧翻,整车的蔬菜都被毁了,我们餐厅没有蔬菜了怎么办呢?”西班牙的玛格达莱纳·查韦斯接到了儿子鲍勃打来的紧急电话。她冷静地思考了一下,然后在电话里指示:“鲍勃别慌,你现在抓紧去附近的市场再购买一批餐厅需要的蔬菜,记住不要计较价格,只要新鲜就好。”  处理完这件事情,玛格达莱纳才驾着车匆匆赶往了英国约克市,她在这里经营着另一家名为E
期刊
置身崖木葱茏的碧峰峡谷底,仰望山崖,溪涧时不时有从山顶折射着的粼粼阳光飞流而下,犹如珠帘跌足散落,荡开的雾气湿润了脸颊,宛若仙境。  女娲补天遗迹  四川省雅安碧峰峡,传说是女娲所化而成,峡谷林深蓊郁,云雾缭绕。碧峰峡由两条峡谷构成,呈V字型,海拔700米~1971米,青峰对峙,是西南地区避暑纳凉的清雅之地。  碧峰峡分为两部分,一个是风景区,一个是动物园区。风景区包含黄龙峡、天仙桥、天然盆景、千
期刊
在殿堂和田垄之间,耶鲁大学毕业的高材生秦玥飞选择了后者。他脚踏泥泞,俯首躬行,在荆棘和贫穷中拓荒,洒下的汗水是青春,埋下的种子叫理想。  隆重的返回  2010年,秦玥飞从耶鲁大学本科毕业,回国的同学们相继在北京的投行和金融咨询公司找到了高收入的体面工作。秦玥飞却不想去过朝九晚五、两点一线的白领生活。“我本科学的是政治学和经济学,其间因为需要对中美两国乡村经济进行比较,我了解了中国农村相对落后的现
期刊
欣赏,是一种情怀,一种修养,一种博大的胸襟。  情操高尚者胸襟宽广,虚怀若谷,善于欣赏他人“择其善而从之”,在无声中吸取养分,哺弥自己,健全心智。而心胸狭隘者,好孤芳自赏,视他人优势为忌,夜郎自大或目中无人,无形中禁锢了自己,造成人际关系紧张,为自己的发展无形中设置了障碍,难展志向抱负,难成大器立大业。可见,只有学会欣赏,才可以更好地为人做事,更有作为地舞蹈人生,让生命活出精彩。  “三人行,必有
期刊
有一种人,只要竖起耳朵等待一个“但是”这样的转折就好,因为无论他前面说了什么都不关键,只有“但是”后面才是他要表达的重点。  “我想辞职,但是我怕找不到更好的工作。”“那你就先在这好好干吧,有好机会再跳槽。”“我也想继续在这干,但是工资低啊。”  “我想追求我以前的同学,但是怕追不上连朋友都做不成。”“有道理,那你就接触一段时间再决定。”“是这么个道理,但是好像现在追她的人很多,被别人捷足先登了怎
期刊
过户海景房,为圆生子梦  张蕊和苏雅晴同龄,两人从小到大在一起学习、玩耍,感情特别深厚。2006年,苏雅晴大学毕业后回到老家河北大城县,进入一家电信公司上班。张蕊大学毕业后则进入河北廊坊市一家保险公司就职,收入比苏雅晴高很多。两年后,在张蕊的介绍下,苏雅晴辞掉工作进入张蕊所在的保险公司上班。  在朋友聚会上,苏雅晴和在装饰公司工作的赵江恋爱了。没过多久,张蕊和客户肖磊擦出爱情火花。肖磊比张蕊大五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