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千年前,先贤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几千年后,白岩松感叹:“中国从来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死亡教育。”
传统上,虽然认为生死都是人生大事,但谈论死亡不仅徒劳无益,而且令人不悦,所以我们在世俗生活中有意识地将其隐蔽化、边缘化。行船的人避讳说“翻、沉”等字眼;在医院忌讳说“死”;即便人已经死去,也会讳称去世、仙逝、辞世……以此种种回避,来隐藏我们对死亡的焦虑与恐惧。
在实际生活中,也很少有人愿意谈论或者研究死亡。根据中科院的调查研究,无论是自然意义上的死亡还是法律意义上的死亡,中国人的关注和研究均相当欠缺,研究死亡的书在国内出版得极少,学校也鲜少开展关于死亡或者生命教育的课程。
然而,作为生命历程中自然的一环,死亡每天都在发生,如何让人树立正确的生死观,消除内心对死亡的恐惧、焦虑,其实是人类无法回避的课题。正是这种紧迫感与责任感,让陶国璋毅然决然地投身生死教育几十年。
陶国璋是香港中文大学哲学教授,他说,从哲学的角度来说,死亡终究是最孤独的人类体验,没有任何人可以替代。而意识到那一刻的存在和自身生命的有限性,便会产生一种“觉醒体验”,把自我从芸芸众生中分离出来。死亡在这样的时刻才真正成为促成生命成长的机制——向死而生。
经历过死,才懂得生
陶国璋的《死亡与不朽》课程已经开课二十多年,最初开这门课,与他自身的经历息息相关。
陶国璋自幼身体羸弱,7岁时就患上了肾病,英语老师教英语字母表,他在学到字母L时不得不退学住院。后来的校园生活也一直断断续续,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里他经常把字母L和I搞混,因为在他的记忆里,英语字母表的终点就是L。被疾病折磨许多年,陶国璋有好几次和死神擦身而过,也正因如此,他比同龄人更早体会到什么是死亡。
39岁那年,因为肾脏疾病加重,陶国璋不得不动了手术,一个人在医院养病、就诊的过程中,他常偷偷观察候诊室里人们的表情,久而久之他能一眼看出谁是偶然生病的健康人,谁是等待死亡宣判的末路病患。在那些即将面对死亡的人脸上,挂着一种沉重的绝望,而这种绝望,在陶国璋看来,比疾病带来的痛苦更让人感觉到死亡的恐惧。
与此同时,养病的陶国璋看了很多死亡主题的电影,阅读了许多关于死亡的哲学经典。他读到了尼采的一段话:“如果一个人在世界找到一个活下去的理由,他就能够面对任何的困难。”所以,每次碰到那些向死而生的病友,每次碰到有关生与死的新闻,他都会忍不住停下来认真地想了又想:“他们为什么要活下来?他们为什么不能放弃?”思虑越多,他越发理解了什么叫“除却生死,人生再无大事”。
然而,让他意外的是,当他身体康复回到学校讲台上时,却发现,那些健康的年轻人竟然是另一种完全不同的价值观:他们动不动就选择放弃——情绪波动就放弃考试;感觉没意思,就坚持要求退学;因为一点挫折甚至放弃生命……
这样毫不犹豫,无一丝珍惜的放弃让陶国璋担忧不已,“每个时代的人都会死,但这个时代却似乎特别缺乏生命的沉重感,生命似乎轻得不着地。年轻人之所以这么轻易放弃各种丰富的生命体验,跟他们对于自我价值的理解有关。”
于是,陶国璋克服各种困难,开讲通识课《死亡与不朽》。“死亡其实是‘生的局限性’,是生命的参照物,不理解死亡,就难以找到生命的价值。在通识课讲死亡,我希望用不同角度,增加年轻一代人对这个话题的思考。”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陶国璋《死亡与不朽》课程的学生大多是刚上大学没多久的本科生,每次一上课,陶国璋看着台下年轻的面孔,都会开玩笑地跟他们说:“你们怎么这么想不开呀?这么年轻就都跑来学习死亡了?”
但接下来,他会问这样一个问题:“我今年55岁,你们今年18岁,你说咱们比起来,谁离死亡更近?”台下满眼的年轻面孔看着已经谢顶的他,哄笑一片。“你们都笑了。对,我比你们老,好像我比你们更接近死亡。”陶国璋也笑,然后缓缓地说,“可是,死亡的偶然性决定,我们跟死亡的距离是一样的。”常常这句话说完,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
在总共13节的死亡课里,除了课堂上的知性教学,陶国璋还鼓励学生去殡仪馆参观,到解剖室触摸尸体,去寿衣店、公墓了解死亡的方方面面。在最后一节课,陶国璋还会邀请不同背景的人,讲述自己视角下的死亡——佛学研究者讲述佛家的死亡,医生跟学生讲“什么才算好死”,甚至还有殡仪馆的工作人员,在课堂上跟学生分享真实的案例。这样做,目的在于将知性教学和感性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没有知识的讲授,直接去体验死亡有些突兀;但只讲知识,不去体验,又有些凌空虚蹈。”
这种感知死亡的感性教学自然阻力不小。比如参观殡仪馆,一开始陶国璋只是课堂建议,结果没人去;后来他给这个参观加了一个学分,还是好多人不愿意去;最后,陶国璋掌握了上课技巧,立下规定,要么参观殡仪馆,要么写读书报告,结果,学生们都去抢到殡仪馆参观的巴士座位了。
慢慢的,意想不到的效果还是逐渐呈现了。陶国璋发现,年轻人其实对死亡很好奇。有次上课上到一半,他带着学生到距离教室不远的解剖室参观,本来想着待上十几分钟就回教室,结果一下子待了45分钟。原本以为学生们会恐惧冷冰冰的尸体,但他们却真的伸手去触摸实验室里的解剖样本,还团团围住管理员,好奇地问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供实验室解剖的遗体都是哪些人捐赠的?捐献的遗体能做什么实验?有什么用?
更多的时候,陶国璋明显感觉到,学生们慢慢学会了淡定自若地谈论死亡,思考死亡。
每次参观完殡仪馆,回程的路上,一车人都会嘻嘻哈哈地討论一路:“我怕黑,所以我死后不能土葬”;“我怕热,我没有办法接受火葬”;“我不喜欢虫子咬,土葬也不行”;“关在小小的龛位里太闷了,还不如‘生前葬’,选择在活着的时候与亲友做真情流露的对话”;“原来死亡也有这么多讲究,光是棺材就有不同价格、不同年代、中式或者西式的、购买的时候一次结清还是分期付款……”“你看那些坟地墓碑,有的雕龙刻凤,有的墓碑无人认领,安躺在内的先人,可有想到子女会怎样纪念身故后的自己?可会与生前所受待遇有出入?真耐人寻味”…… 话题繁多,脑洞大开,大家都忘了这原本是日常生活中会尽量避免的沉重话题,正如一首著名的歌曲里唱的那样,死亡,不过是“我的心脏陷入深深的睡眠”。 这样的成果让陶国璋很欣慰。“关于死亡,我们没有正确答案。其实死亡没有什么好教的,存在才值得教育。我希望在课堂上讨论了这些故事后,每个人都能沉下心来反省当下的生活,能找到自己的价值。”
忧思难忘,慨当以慷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陶国璋就开讲《死亡与不朽》课程,二十多年过去,他成了香港中文大学最受欢迎的教授,但是,《死亡与不朽》课程的难度依然存在。
很多学生依然不能接受这样的课程,即使是陶国璋自己,也仍然在学习如何理解并讲述死亡。尽管他自小患病,对死亡很敏感,这门课他还是一年一年开了下来,但时不时的,面对每个学期都要开讲的死亡主题,他还是会有一种陌生感。
直到同侪关子尹的事发生,陶国璋才渐渐觉得,人生真的因为《死亡与不朽》而不同了。
关子尹是陶国璋所在哲学系的系主任,儿子15岁时因病去世,中年丧子之后,平日里被学生形容为轻松可爱的关子尹差不多被摧毁了,这位在德国哲学方面颇有建树的哲学家一度跑去开发电脑软件。心理建设多年后,他才重新回归专业,但当陶国璋邀请他给学生上《死亡与不朽》的最后一节主题课时,关子尹想了一个晚上,还是拒绝了,因为他觉得这太沉重了。
可是,多年后,当陶国璋牵头举办一场主题为“死亡的意义”的讲座时,时年61岁的关子尹作为主讲人站在了全校师生的面前。那天下着大雨,开场前学生们唱起了《摇篮曲》,雨声夹杂着歌声,候场的关子尹差点痛哭失声,因为他曾经常用德语唱着这首歌哄年幼的儿子入睡。但歌声毕,关子尹拿着被雨点打湿的讲稿,颤抖着声音讲起了关于死亡的意义……
这场讲座陶国璋因故未能出席,但他得知老伙计的情况,旋即潸然泪下。不知死,焉懂生,作为人生两端必然经过的两个过程,这个问题,实在太刻骨锥心了。
十几年前,在一堂以“绝望”为主题的讨论课上,陶国璋讲到了图书《潜水钟与蝴蝶》中因全身瘫痪无法张嘴说话只能靠眨动眼睛传递信息的主角。他和学生试图在课堂上模仿那个坚强的病人靠眨眼写字,并测验自己在那种说不出来的绝望下,会不会想要自杀。结果,陶国璋花了半个小时才写出第一个字,可是眼睛已经累得不停地流泪。当时,受肾病折磨数十年的陶国璋发自内心地对学生们说,如果自己真的遇到这样的绝望,也许真的会选择安乐死,选择放弃。
可十多年过去,陶国璋现在却选择尽力活下去。“生命最大的绝望感还是有它自己的出路。慢慢地,这个课也影响了我,虽然我从年轻时身体就有问题,但教学让我把自己的问题放下来,尽力去把死亡外部化”。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陶国璋为《死亡与不朽》课设计过许多不同的教学大纲。刚开始教课的时候,他还像个严谨的研究者那样,把死亡分门别类,一板一眼地讲解死亡。
但现在,他会讲讲爱情故事里不幸死亡的男女主角,邀请佛教法师来课上讲讲宗教视角下的生死,还会组织体验工作坊,带着学生模拟面对死亡的感受。
他说,对于死亡话题的探讨,答案或许不如过程本身有意义。“死亡的问题没有人能三言两语道尽其中真谛,相比之下,大家为这问题追求求解的精神,比任何答案都要珍贵”。
资料链接
生死教育在西方很常见,从上世纪60年代就已开始兴盛,贯穿教育的始终。在高等教育中,各大高校都开有相关课程,其中英国还设有与死亡学相关的硕士学位。而最有名的死亡教育通识课,应属耶鲁大学教授雪莱·卡根的《死亡哲学》公共选修课,该课程被放在网络公开课上,点击量过亿,在全球引起轰动。
在国内,香港和台湾的“生死学”起步相对较早,部分高校已将生死课归为必修课,台湾还有诸如“生死公园”之类的体验生死、减少压力的场所。
在内地,“生死学”曾在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广州大学等高校以不同的面貌出现过,但因受传统文化的影响,都面临着各种现实问题,比如課程操作性弱,实践教育机会相对少。另外,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内地高校普遍比较看重理工科,对于人文方向的“生死学”考量不多,愿意主动接触的师生更少。
不过,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各种公益组织日益兴起,在一些大型的公益组织中,“死亡教育/体验”也慢慢走进民众的视野,比如上海手牵手生命关爱发展中心就创办了生命体验馆。在这个体验馆里,体验者能经历从立遗嘱、遗体捐赠、撰写墓志铭到被焚化的整个过程。
传统上,虽然认为生死都是人生大事,但谈论死亡不仅徒劳无益,而且令人不悦,所以我们在世俗生活中有意识地将其隐蔽化、边缘化。行船的人避讳说“翻、沉”等字眼;在医院忌讳说“死”;即便人已经死去,也会讳称去世、仙逝、辞世……以此种种回避,来隐藏我们对死亡的焦虑与恐惧。
在实际生活中,也很少有人愿意谈论或者研究死亡。根据中科院的调查研究,无论是自然意义上的死亡还是法律意义上的死亡,中国人的关注和研究均相当欠缺,研究死亡的书在国内出版得极少,学校也鲜少开展关于死亡或者生命教育的课程。
然而,作为生命历程中自然的一环,死亡每天都在发生,如何让人树立正确的生死观,消除内心对死亡的恐惧、焦虑,其实是人类无法回避的课题。正是这种紧迫感与责任感,让陶国璋毅然决然地投身生死教育几十年。
陶国璋是香港中文大学哲学教授,他说,从哲学的角度来说,死亡终究是最孤独的人类体验,没有任何人可以替代。而意识到那一刻的存在和自身生命的有限性,便会产生一种“觉醒体验”,把自我从芸芸众生中分离出来。死亡在这样的时刻才真正成为促成生命成长的机制——向死而生。
经历过死,才懂得生
陶国璋的《死亡与不朽》课程已经开课二十多年,最初开这门课,与他自身的经历息息相关。
陶国璋自幼身体羸弱,7岁时就患上了肾病,英语老师教英语字母表,他在学到字母L时不得不退学住院。后来的校园生活也一直断断续续,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里他经常把字母L和I搞混,因为在他的记忆里,英语字母表的终点就是L。被疾病折磨许多年,陶国璋有好几次和死神擦身而过,也正因如此,他比同龄人更早体会到什么是死亡。
39岁那年,因为肾脏疾病加重,陶国璋不得不动了手术,一个人在医院养病、就诊的过程中,他常偷偷观察候诊室里人们的表情,久而久之他能一眼看出谁是偶然生病的健康人,谁是等待死亡宣判的末路病患。在那些即将面对死亡的人脸上,挂着一种沉重的绝望,而这种绝望,在陶国璋看来,比疾病带来的痛苦更让人感觉到死亡的恐惧。
与此同时,养病的陶国璋看了很多死亡主题的电影,阅读了许多关于死亡的哲学经典。他读到了尼采的一段话:“如果一个人在世界找到一个活下去的理由,他就能够面对任何的困难。”所以,每次碰到那些向死而生的病友,每次碰到有关生与死的新闻,他都会忍不住停下来认真地想了又想:“他们为什么要活下来?他们为什么不能放弃?”思虑越多,他越发理解了什么叫“除却生死,人生再无大事”。
然而,让他意外的是,当他身体康复回到学校讲台上时,却发现,那些健康的年轻人竟然是另一种完全不同的价值观:他们动不动就选择放弃——情绪波动就放弃考试;感觉没意思,就坚持要求退学;因为一点挫折甚至放弃生命……
这样毫不犹豫,无一丝珍惜的放弃让陶国璋担忧不已,“每个时代的人都会死,但这个时代却似乎特别缺乏生命的沉重感,生命似乎轻得不着地。年轻人之所以这么轻易放弃各种丰富的生命体验,跟他们对于自我价值的理解有关。”
于是,陶国璋克服各种困难,开讲通识课《死亡与不朽》。“死亡其实是‘生的局限性’,是生命的参照物,不理解死亡,就难以找到生命的价值。在通识课讲死亡,我希望用不同角度,增加年轻一代人对这个话题的思考。”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陶国璋《死亡与不朽》课程的学生大多是刚上大学没多久的本科生,每次一上课,陶国璋看着台下年轻的面孔,都会开玩笑地跟他们说:“你们怎么这么想不开呀?这么年轻就都跑来学习死亡了?”
但接下来,他会问这样一个问题:“我今年55岁,你们今年18岁,你说咱们比起来,谁离死亡更近?”台下满眼的年轻面孔看着已经谢顶的他,哄笑一片。“你们都笑了。对,我比你们老,好像我比你们更接近死亡。”陶国璋也笑,然后缓缓地说,“可是,死亡的偶然性决定,我们跟死亡的距离是一样的。”常常这句话说完,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
在总共13节的死亡课里,除了课堂上的知性教学,陶国璋还鼓励学生去殡仪馆参观,到解剖室触摸尸体,去寿衣店、公墓了解死亡的方方面面。在最后一节课,陶国璋还会邀请不同背景的人,讲述自己视角下的死亡——佛学研究者讲述佛家的死亡,医生跟学生讲“什么才算好死”,甚至还有殡仪馆的工作人员,在课堂上跟学生分享真实的案例。这样做,目的在于将知性教学和感性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没有知识的讲授,直接去体验死亡有些突兀;但只讲知识,不去体验,又有些凌空虚蹈。”
这种感知死亡的感性教学自然阻力不小。比如参观殡仪馆,一开始陶国璋只是课堂建议,结果没人去;后来他给这个参观加了一个学分,还是好多人不愿意去;最后,陶国璋掌握了上课技巧,立下规定,要么参观殡仪馆,要么写读书报告,结果,学生们都去抢到殡仪馆参观的巴士座位了。
慢慢的,意想不到的效果还是逐渐呈现了。陶国璋发现,年轻人其实对死亡很好奇。有次上课上到一半,他带着学生到距离教室不远的解剖室参观,本来想着待上十几分钟就回教室,结果一下子待了45分钟。原本以为学生们会恐惧冷冰冰的尸体,但他们却真的伸手去触摸实验室里的解剖样本,还团团围住管理员,好奇地问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供实验室解剖的遗体都是哪些人捐赠的?捐献的遗体能做什么实验?有什么用?
更多的时候,陶国璋明显感觉到,学生们慢慢学会了淡定自若地谈论死亡,思考死亡。
每次参观完殡仪馆,回程的路上,一车人都会嘻嘻哈哈地討论一路:“我怕黑,所以我死后不能土葬”;“我怕热,我没有办法接受火葬”;“我不喜欢虫子咬,土葬也不行”;“关在小小的龛位里太闷了,还不如‘生前葬’,选择在活着的时候与亲友做真情流露的对话”;“原来死亡也有这么多讲究,光是棺材就有不同价格、不同年代、中式或者西式的、购买的时候一次结清还是分期付款……”“你看那些坟地墓碑,有的雕龙刻凤,有的墓碑无人认领,安躺在内的先人,可有想到子女会怎样纪念身故后的自己?可会与生前所受待遇有出入?真耐人寻味”…… 话题繁多,脑洞大开,大家都忘了这原本是日常生活中会尽量避免的沉重话题,正如一首著名的歌曲里唱的那样,死亡,不过是“我的心脏陷入深深的睡眠”。 这样的成果让陶国璋很欣慰。“关于死亡,我们没有正确答案。其实死亡没有什么好教的,存在才值得教育。我希望在课堂上讨论了这些故事后,每个人都能沉下心来反省当下的生活,能找到自己的价值。”
忧思难忘,慨当以慷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陶国璋就开讲《死亡与不朽》课程,二十多年过去,他成了香港中文大学最受欢迎的教授,但是,《死亡与不朽》课程的难度依然存在。
很多学生依然不能接受这样的课程,即使是陶国璋自己,也仍然在学习如何理解并讲述死亡。尽管他自小患病,对死亡很敏感,这门课他还是一年一年开了下来,但时不时的,面对每个学期都要开讲的死亡主题,他还是会有一种陌生感。
直到同侪关子尹的事发生,陶国璋才渐渐觉得,人生真的因为《死亡与不朽》而不同了。
关子尹是陶国璋所在哲学系的系主任,儿子15岁时因病去世,中年丧子之后,平日里被学生形容为轻松可爱的关子尹差不多被摧毁了,这位在德国哲学方面颇有建树的哲学家一度跑去开发电脑软件。心理建设多年后,他才重新回归专业,但当陶国璋邀请他给学生上《死亡与不朽》的最后一节主题课时,关子尹想了一个晚上,还是拒绝了,因为他觉得这太沉重了。
可是,多年后,当陶国璋牵头举办一场主题为“死亡的意义”的讲座时,时年61岁的关子尹作为主讲人站在了全校师生的面前。那天下着大雨,开场前学生们唱起了《摇篮曲》,雨声夹杂着歌声,候场的关子尹差点痛哭失声,因为他曾经常用德语唱着这首歌哄年幼的儿子入睡。但歌声毕,关子尹拿着被雨点打湿的讲稿,颤抖着声音讲起了关于死亡的意义……
这场讲座陶国璋因故未能出席,但他得知老伙计的情况,旋即潸然泪下。不知死,焉懂生,作为人生两端必然经过的两个过程,这个问题,实在太刻骨锥心了。
十几年前,在一堂以“绝望”为主题的讨论课上,陶国璋讲到了图书《潜水钟与蝴蝶》中因全身瘫痪无法张嘴说话只能靠眨动眼睛传递信息的主角。他和学生试图在课堂上模仿那个坚强的病人靠眨眼写字,并测验自己在那种说不出来的绝望下,会不会想要自杀。结果,陶国璋花了半个小时才写出第一个字,可是眼睛已经累得不停地流泪。当时,受肾病折磨数十年的陶国璋发自内心地对学生们说,如果自己真的遇到这样的绝望,也许真的会选择安乐死,选择放弃。
可十多年过去,陶国璋现在却选择尽力活下去。“生命最大的绝望感还是有它自己的出路。慢慢地,这个课也影响了我,虽然我从年轻时身体就有问题,但教学让我把自己的问题放下来,尽力去把死亡外部化”。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陶国璋为《死亡与不朽》课设计过许多不同的教学大纲。刚开始教课的时候,他还像个严谨的研究者那样,把死亡分门别类,一板一眼地讲解死亡。
但现在,他会讲讲爱情故事里不幸死亡的男女主角,邀请佛教法师来课上讲讲宗教视角下的生死,还会组织体验工作坊,带着学生模拟面对死亡的感受。
他说,对于死亡话题的探讨,答案或许不如过程本身有意义。“死亡的问题没有人能三言两语道尽其中真谛,相比之下,大家为这问题追求求解的精神,比任何答案都要珍贵”。
资料链接
生死教育在西方很常见,从上世纪60年代就已开始兴盛,贯穿教育的始终。在高等教育中,各大高校都开有相关课程,其中英国还设有与死亡学相关的硕士学位。而最有名的死亡教育通识课,应属耶鲁大学教授雪莱·卡根的《死亡哲学》公共选修课,该课程被放在网络公开课上,点击量过亿,在全球引起轰动。
在国内,香港和台湾的“生死学”起步相对较早,部分高校已将生死课归为必修课,台湾还有诸如“生死公园”之类的体验生死、减少压力的场所。
在内地,“生死学”曾在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广州大学等高校以不同的面貌出现过,但因受传统文化的影响,都面临着各种现实问题,比如課程操作性弱,实践教育机会相对少。另外,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内地高校普遍比较看重理工科,对于人文方向的“生死学”考量不多,愿意主动接触的师生更少。
不过,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各种公益组织日益兴起,在一些大型的公益组织中,“死亡教育/体验”也慢慢走进民众的视野,比如上海手牵手生命关爱发展中心就创办了生命体验馆。在这个体验馆里,体验者能经历从立遗嘱、遗体捐赠、撰写墓志铭到被焚化的整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