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急性脑血管病中,脑梗塞占一半以上,据统计可达50%-80%,CT检查是脑梗塞的重要诊断方法,可确定病变的范围及类型,并有助于梗塞病例的分析,指导临床治疗。本文收集我院CT诊断的90例脑梗塞病人资料,对其CT表现、病因、分型、发病机理和鉴别诊断做了探讨和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1 材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男50例,女40例,年龄34岁-80岁,平均59岁。临床表现:单侧肢体活动不灵70例,言语不清者20例,其他症状有头痛、头昏、吞咽呛咳等。50例有高血压病,30例有心脏病,曾发生一过性脑缺血者(TIA)8例,有外伤史者5例,患高血脂症者15例。
1.2 检查方法:采用GE全身螺旋CT扫描机,所有病例均行平扫,层厚10mm、层距10mm。90例病人初次检查时间均在发病后0.5小时到5个月。
2 结果
本组90例均发生于大脑半球,一侧者80例,其中左侧50例,右侧30例,双侧者10例。
3 讨论
3.1 病因及发病机理:概念:由于血管阻塞,缺氧或营养缺乏,造成神经原、神经胶质及血管系统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称脑梗塞。脑组织的血供来自颈动脉和椎动脉,无论脑血流量或质的改变,均会威胁到脑组织的正常功能,出现失代偿,脑组织就会缺血、坏死、梗塞。因此,根据病因可把脑梗塞分为两种:一种是脑血供量减少造成的脑梗塞;另一种是脑血流量不减少,质量下降,含氧量不足导致的低氧血症性脑梗塞即脑缺氧。
3.2 脑梗塞CT表现以及病理基础:脑梗塞与CT对应的病理改变可分为三期:即缺血期、梗塞期(坏死、吞噬期)和液化期(坏死期)。0-6小时为缺血期,脑梗塞区血流量下降,脑组织缺血、水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即细胞内水肿,CT表现偶见灰白质界限模糊。12小时以后,细胞出现坏死,且呈进行性加重,血脑屏障破坏,CT表现为低密度,边界不清,轻度占位,脑沟消失;2-5天加重,血脑屏障破坏严重,水肿达到高峰,CT可表现为:更低密度病灶,脑室移位,占位效应明显,脑组织向对侧移位,可形成脑疝;2-3周病理上表现有:多核细胞浸润,周围胶质细胞增生,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CT表现为低密度或高密度,即“模糊效应期”,水肿消退,占位现象减弱,1月-2月以后水肿消失,形成含液体的囊腔(脑软化灶),CT表现为GSF样囊性低密度影,边缘清楚。
3.2.1 低氧血症性脑梗塞(脑缺氧):脑缺氧是指在血压及脑血流量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氧合HB大量减少所致的低血氧症,引起脑组织供氧不足,从而形成脑组织细胞的慢性损害,其主要病因有:急性中枢性和外周性呼吸功能衰竭,青霉素等過敏反应,CO中毒、酒精中毒、甘蔗、马铃薯霉变中毒等。 转贴于 中国
3.2.2 外伤性脑梗塞:外伤性脑梗塞是指因外伤而引起的缺血性脑梗塞,其病因认为是外伤引起脑血管痉挛,团塞或内膜水肿所致。临床表现为一过性偏瘫,多出现在伤后3小时,此类病例根据脑内CT改变结合病史诊断也很容易。
3.3 诊断和鉴别诊断
3.3.1 脑梗塞的CT诊断及注意事项:缺血性脑梗塞的CT表现为按栓塞动脉供血区分布的楔形低密度灶,为脑组织缺血性水肿所致,一般诊断不难,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24小时内CT阴性不能除外脑梗塞,临床症状不缓解要复查。②在急性缺血期密度改变不明显,只有灰白质界线不清,脑沟或脑池变浅,需特别注意,双侧仔细对比,才能做出正确诊断。③到2-3周模糊效应期,病灶可缩小甚至消失,密度与正常脑组织接近,不结合病史诊断有时有一定的困难,诊断时要注意其占位效应,必要时增强CT扫描,可出现点状、线状、环形增强。急慢性脑梗塞的区别:当有灶性水肿其中央和周边有强化,CT值高于脑脊液时,考虑急性脑梗塞。若病灶无水肿、无强化,CT值与脑脊液相似并伴有局部脑萎缩征象则支持慢性梗塞。
3.2.2 鉴别诊断:脑梗塞的低密度有时要与脑胶质瘤鉴别,缺血性脑梗塞低密度区往往按某一动脉的供血区分布,而胶质瘤多沿白质扩散,无明显分布规律,缺血性脑梗塞同时累及皮质和髓质两部分,而胶质瘤一般只累及白质区。另外,脑梗塞应与脑转移瘤相鉴别,脑转移瘤多位于皮、髓质交界处,且往往多灶分布,增强时表现为多发环形强化,结合病史不难诊断。
1 材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男50例,女40例,年龄34岁-80岁,平均59岁。临床表现:单侧肢体活动不灵70例,言语不清者20例,其他症状有头痛、头昏、吞咽呛咳等。50例有高血压病,30例有心脏病,曾发生一过性脑缺血者(TIA)8例,有外伤史者5例,患高血脂症者15例。
1.2 检查方法:采用GE全身螺旋CT扫描机,所有病例均行平扫,层厚10mm、层距10mm。90例病人初次检查时间均在发病后0.5小时到5个月。
2 结果
本组90例均发生于大脑半球,一侧者80例,其中左侧50例,右侧30例,双侧者10例。
3 讨论
3.1 病因及发病机理:概念:由于血管阻塞,缺氧或营养缺乏,造成神经原、神经胶质及血管系统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称脑梗塞。脑组织的血供来自颈动脉和椎动脉,无论脑血流量或质的改变,均会威胁到脑组织的正常功能,出现失代偿,脑组织就会缺血、坏死、梗塞。因此,根据病因可把脑梗塞分为两种:一种是脑血供量减少造成的脑梗塞;另一种是脑血流量不减少,质量下降,含氧量不足导致的低氧血症性脑梗塞即脑缺氧。
3.2 脑梗塞CT表现以及病理基础:脑梗塞与CT对应的病理改变可分为三期:即缺血期、梗塞期(坏死、吞噬期)和液化期(坏死期)。0-6小时为缺血期,脑梗塞区血流量下降,脑组织缺血、水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即细胞内水肿,CT表现偶见灰白质界限模糊。12小时以后,细胞出现坏死,且呈进行性加重,血脑屏障破坏,CT表现为低密度,边界不清,轻度占位,脑沟消失;2-5天加重,血脑屏障破坏严重,水肿达到高峰,CT可表现为:更低密度病灶,脑室移位,占位效应明显,脑组织向对侧移位,可形成脑疝;2-3周病理上表现有:多核细胞浸润,周围胶质细胞增生,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CT表现为低密度或高密度,即“模糊效应期”,水肿消退,占位现象减弱,1月-2月以后水肿消失,形成含液体的囊腔(脑软化灶),CT表现为GSF样囊性低密度影,边缘清楚。
3.2.1 低氧血症性脑梗塞(脑缺氧):脑缺氧是指在血压及脑血流量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氧合HB大量减少所致的低血氧症,引起脑组织供氧不足,从而形成脑组织细胞的慢性损害,其主要病因有:急性中枢性和外周性呼吸功能衰竭,青霉素等過敏反应,CO中毒、酒精中毒、甘蔗、马铃薯霉变中毒等。 转贴于 中国
3.2.2 外伤性脑梗塞:外伤性脑梗塞是指因外伤而引起的缺血性脑梗塞,其病因认为是外伤引起脑血管痉挛,团塞或内膜水肿所致。临床表现为一过性偏瘫,多出现在伤后3小时,此类病例根据脑内CT改变结合病史诊断也很容易。
3.3 诊断和鉴别诊断
3.3.1 脑梗塞的CT诊断及注意事项:缺血性脑梗塞的CT表现为按栓塞动脉供血区分布的楔形低密度灶,为脑组织缺血性水肿所致,一般诊断不难,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24小时内CT阴性不能除外脑梗塞,临床症状不缓解要复查。②在急性缺血期密度改变不明显,只有灰白质界线不清,脑沟或脑池变浅,需特别注意,双侧仔细对比,才能做出正确诊断。③到2-3周模糊效应期,病灶可缩小甚至消失,密度与正常脑组织接近,不结合病史诊断有时有一定的困难,诊断时要注意其占位效应,必要时增强CT扫描,可出现点状、线状、环形增强。急慢性脑梗塞的区别:当有灶性水肿其中央和周边有强化,CT值高于脑脊液时,考虑急性脑梗塞。若病灶无水肿、无强化,CT值与脑脊液相似并伴有局部脑萎缩征象则支持慢性梗塞。
3.2.2 鉴别诊断:脑梗塞的低密度有时要与脑胶质瘤鉴别,缺血性脑梗塞低密度区往往按某一动脉的供血区分布,而胶质瘤多沿白质扩散,无明显分布规律,缺血性脑梗塞同时累及皮质和髓质两部分,而胶质瘤一般只累及白质区。另外,脑梗塞应与脑转移瘤相鉴别,脑转移瘤多位于皮、髓质交界处,且往往多灶分布,增强时表现为多发环形强化,结合病史不难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