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休闲农业是旅游业发展的新形式,文章通过对海南发展休闲农业环境的分析,对海南休闲农业经济圈的建设提出了初步构想,包括战略目标定位、功能定位、发展形式与布局、保障措施等,并分析了海南休闲农业的市场前景,得出了发展休闲农业有助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结论。
关键词:休闲农业;经济圈;海南
农业与旅游业的有机融合,不仅成为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态,也成为国际旅游发展的一种潮流。我国旅游业正经历着从风景名胜旅游向生态产业旅游转型,观光休闲农业延伸和拓展了传统农业的功能,打破了第一、二、三产业的界限,将三个产业有机融合,已呈现出极强的生命力,势将成为农村新兴的产业。
一、背景与意义
(一)海南省具备发展休闲农业的优越条件
海南省有着丰富而独特的农业旅游资源,同时兼具独特的热带特色农业景观和丰富多彩的侨乡文化和黎苗等少数民族村落风情,更为重要的是,海南省坚持“生态立省”的理念,大力开展文明生态村建设,全省约40%以上的自然村已建成或正建成文明生态村,发展热带旅游休闲农业条件得天独厚,具有不可替代性的地位。
(二)项目符合国际旅游岛战略的产业定位
“建设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是国际旅游岛的六大定位之一,在2009年12月31日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应“积极推动热带特色农业与旅游相结合,制定实施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支持计划。”根据已经获批的《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海南省已着手编制《海南休闲农业发展规划》,计划用3年时间创建100个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乡村自然风光、民俗风情、人文景观、农业特色产业等休闲农业示范基地,通过引导扶持,使其成为海南热带休闲农业的龙头。
(三)更好地满足游客的个性化旅游需求
海南旅游业发展已经初具规模,目前主打“大海、阳光、沙滩”的特色和品牌,产品结构较为单一,不利于满足游客多样化的旅游需求。而观光休闲农业现已成为国际旅游的热潮,休闲方式也渐渐向远离都市转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消费观念和休闲方式在逐渐改变,观光休闲农业蕴含着巨大市场潜力。
(四)有效实现农业与旅游业的互动发展
海南省发展热带休闲农业资源丰富,可以突破海南旅游的气候和滨海特色,提升自身内涵。发展不同的休闲农业形式,对旅游业本身而言,将产生三大好处:延长海南现有的旅游产品链;改变海南“琼南热琼北冷”与“沿海热腹地冷”两个旅游发展不均衡现象;避免旅游项目过度同质化,弥补滨海旅游资源的有限性,减少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
(五)有利于增加广大农民的创收渠道
农业产出与农民收入不成比例是海南农业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海南农民人均产值在全国比较高,居全国第二位,但海南农民人均收入却偏低,居全国第18位。主要原因是农村第二、三产业不发达,农民务工性、财产性等收入较少。休闲农业是一种物质生产形态与旅游服务形态互相叠加的一种特殊农业生产和服务过程,不仅使农民获得生产环节的收入,还能激活、催生农村第二、三产业发展,从而有效增加农民就业和收入。2008年,温家宝总理考察海南时曾指出:要加快发展热带特色农业、设施农业和旅游休闲农业,开辟农民增收新渠道。
(六)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发展休闲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村容村貌和生态环境,提高农民文明素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第十二章第三节中指出:促进热带特色农业与旅游相结合。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展示、田园观光、农业生产体验、瓜菜采摘、农家旅馆、特色餐饮、垂钓捕捞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品。结合生态文明村和旅游小镇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古村古镇型、民族村寨型、生态观光型等乡村旅游示范项目。依托旅游城市和重点度假区、景区,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休憩带。
二、海南休闲农业经济圈的构想
(一)战略目标定位
1、总体目标。抓住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大好机遇,充分发挥海南发展休闲农业的气候、资源、文化等多方面的优势,大力发展热带特色休闲农业。截至2015年,在海南全省建成30个-50个特色休闲农庄,形成特色休闲农业、旅游观光农业、生态农业、高科技农业等多种形式的农业经济体系,构建海南休闲农业经济圈和绿色经济走廊,辐射带动全省农业示范区和文明生态村的建设,推进海南农业和旅游业的互动发展,使其发展成为海南省乃至全国的休闲农业示范基地。2015年后,力争每年实现经济收入15亿元-20亿元,间接带动农村10万人就业。
2、阶段目标。近期目标:在2011-2012年,在海南省建设10个休闲农庄,以发展乡村旅游和绿色农业为主要业态,初步形成海南休闲农业经济圈的构架。中期目标:在2013-2014年,在海南省再建设20个休闲农庄,在乡村旅游和绿色农业的业态基础上,再突出体现本项目的农业科技示范功能,建设一定数量及规模的农业科技示范园。远期目标:在2015年,加快休闲农业的发展速度,在海南省再建设20个休闲农庄,最终实现绿色农业经济圈、农业科技示范区、乡村旅游经济圈的发展战略格局,将休闲农业建设发展成国家休闲农业示范基地,成为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特色成果之一。
(二)发展理念
1、特色化。每个农庄具有不同的特色,反映当地的资源禀赋特色和文化民俗风情,使各个农庄在功能特色上形成互补,避免雷同,保持对游客的吸引力。
2、科技化。大力进行科学技术创新,将休闲农业发展与最新科技相互结合,如绿色生态环保技术的引入:节能建筑、绿色环保厕所、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等技术。大力推行信息化工程,使信息化技术为休闲农业发展服务,提升海南信息化建设水平、推进海南信息产业发展,促进信息化技术在旅游与休闲农业发展中的应用与转化。
3、低碳化。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为主要目标,力争保证原生态,农庄的开发大力利用节能技术,体现建设和谐社会和节约型社会的要求,满足建设国际旅游岛的需要。
(三)功能定位
1、休闲游憩基地。促进热带特色农业与旅游相结合,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展示、田园观光、农业生产体验、瓜菜采摘、农家旅馆、特色餐饮、垂钓捕捞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品。结合生态文明村和旅游小镇建设,重點建设一批古村古镇型、民族村寨型、生态观光型等乡村旅游示范项目。依托旅游城市和重点度假区、景区,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休憩带。
2、有机果蔬基地。《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建设冬季菜篮子基地和热带水果基地,以农产品出岛保障内地冬季市场供应为目标,建设一批重点示范区,优化结构,提高单产和品质,稳妥扩大生产,畅通南菜北运绿色通道,使海南省成为全国重要的冬季瓜果菜生产基地。海南休闲农业的发展将谨遵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规划目标,通过发展有机生态农业,全力推进有机果蔬基地的规模化、标准化建设,提升科技水平,努力增加产量、扩大流量、提高质量。
3、农业示范基地。大力发展农业科技,在育种、繁殖、农产品深加工等方面积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管理理念,促进农产品附加值的提高。通过引进信息管理技术,实现海南瓜菜基地的高标准化生产、质量检测追溯、信息服务全覆盖。通过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建设,在海南省积极进行农业科技的示范推广,提高海南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突出体现休闲农业发展的科技示范功能。
(四)休闲农业的载体形式及布局
海南休闲农业发展的主要載体形式将设计为休闲农庄。休闲农庄的建设将选址于郊区、山野或者毗邻风景区、高尔夫球场等不同区域,以图给人清新、宁静、优美的环境。同时交通便利,车辆可以顺着平坦的马路直通农庄门口,满足自驾旅游者的需要。从建造的设施来看,要求不仅能够提供餐饮、住宿的功能,还将有垂钓、划船、狩猎、采摘、游览、户外休闲娱乐等参与性强,游客感兴趣的旅游项目。
规划在5年内建设30个-50个各具特色的休闲农庄,近期宜将观光休闲农业景点主要布局在“两点一线”(即海口、三亚两个重点和东线高速公路沿线乡村)区域,以周边城市或著名景点为依托,优先培育一批条件较为成熟的休闲农业点区,以摸索经验,分步实施,有序推进。后期将完成休闲农庄在全岛的布局,形成海南休闲农业经济圈。具体包括:第一,绿色农业经济圈。以发展果蔬基地和有机生态农业为主,到2020年,完成10万亩有机生态果蔬基地的建设目标,实现农业生产的标准化和品牌化,大力发展有机生态农业,向国内主要城市、港澳等地区特供热带有机生态果蔬,树立生态农业品牌。第二,农业科技示范区。建立10个农业科技示范区,大力进行农业科技开发,在热带果蔬育种、繁殖、高科技应用推广方面进行探索,实现农业科技推广的示范带头作用,增强海南农业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第三,乡村旅游经济圈。通过不同特色休闲农庄的建设,发挥休闲农庄的娱乐、游憩功能,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使休闲农业产品成为海南旅游产品体系的有益补充,成为海南城市居民的休闲度假地。
三、休闲农业经济圈建设的保障措施建议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整体开发规划
《海南省“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和新修编的《海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都有观光休闲农业的内容。海南省农业厅也组织专门人员对全省“绿色旅游”资源进行摸底调研,编制旅游休闲农业发展总体规划。以上几方面不能各自为战,亟需整合完善,尤其要服从国际旅游岛的总体规划,根据观光休闲农业资源按需布点,高标准制定总体规划。
(二)以有实力的企业作为项目开发主体
休闲农业经济圈的全部开发建设需要投入的资金数量较大,为保证其运作能严格遵照规划的要求,保证资金的如期投入,对开发主体就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开发主体企业应具备较强的资金实力或融资能力,具有相关资源的整合和调配能力,这样才能保证休闲农业经济圈的顺利建成。
(三)要求部门相互协作以形成合力
农业部门要切实认识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对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旅游休闲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新理念。热带旅游休闲农业的基础是农业、农村和农民,要进一步加快热带特色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农业部门要积极与旅游部门和项目开发企业等紧密协作,形成强大合力,共同推动热带旅游休闲农业发展。
(四)争取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
海南省应抓住建设国际旅游岛这个契机,用足用好中央给予海南省的发展热带现代农业的优惠政策,积极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扶持海南省热带现代设施农业的发展。同时,省财政应安排专项资金对热带现代设施农业进行补贴,地方财政通过贴息给予支持。休闲农业发展需要政府发挥作用,统筹旅游规划、资源开发、政策扶持、基础设施建设等,协调好农民、村级组织、企业等的利益。在资金、税收、信贷、土地变性等方面要给予扶持,如实行投资补助、变更部分土地属性等。地方人大在立法方面应尽快制定和出台休闲农业的法规,规范开发和管理行为,出台有关标准,评优罚劣,加强行业自律,确保休闲农业的健康发展。
(五)积极做好前期配套与推广工作
包括编制发展规划及可行性论证、大力进行本项目的前期推广工作等,如策划举办中国休闲农业论坛,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发展休闲农业的讨论,促进官、产、学的相互结合,为休闲农业经济圈的开发建设寻求广泛的社会支持等。
参考文献:
1、郭凯峰.基于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视角下的热带休闲农业发展研究[J].热带农业科学,2010(1).
2、黄家健,王玲玲,翁绍捷.海南特色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的探讨[J].热带农业科学,2010(1).
3、尹正江.海南休闲农业发展条件、瓶颈与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10(4).
(作者单位:何彪,海南大学旅游学院;朱连心,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休闲农业;经济圈;海南
农业与旅游业的有机融合,不仅成为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态,也成为国际旅游发展的一种潮流。我国旅游业正经历着从风景名胜旅游向生态产业旅游转型,观光休闲农业延伸和拓展了传统农业的功能,打破了第一、二、三产业的界限,将三个产业有机融合,已呈现出极强的生命力,势将成为农村新兴的产业。
一、背景与意义
(一)海南省具备发展休闲农业的优越条件
海南省有着丰富而独特的农业旅游资源,同时兼具独特的热带特色农业景观和丰富多彩的侨乡文化和黎苗等少数民族村落风情,更为重要的是,海南省坚持“生态立省”的理念,大力开展文明生态村建设,全省约40%以上的自然村已建成或正建成文明生态村,发展热带旅游休闲农业条件得天独厚,具有不可替代性的地位。
(二)项目符合国际旅游岛战略的产业定位
“建设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是国际旅游岛的六大定位之一,在2009年12月31日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应“积极推动热带特色农业与旅游相结合,制定实施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支持计划。”根据已经获批的《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海南省已着手编制《海南休闲农业发展规划》,计划用3年时间创建100个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乡村自然风光、民俗风情、人文景观、农业特色产业等休闲农业示范基地,通过引导扶持,使其成为海南热带休闲农业的龙头。
(三)更好地满足游客的个性化旅游需求
海南旅游业发展已经初具规模,目前主打“大海、阳光、沙滩”的特色和品牌,产品结构较为单一,不利于满足游客多样化的旅游需求。而观光休闲农业现已成为国际旅游的热潮,休闲方式也渐渐向远离都市转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消费观念和休闲方式在逐渐改变,观光休闲农业蕴含着巨大市场潜力。
(四)有效实现农业与旅游业的互动发展
海南省发展热带休闲农业资源丰富,可以突破海南旅游的气候和滨海特色,提升自身内涵。发展不同的休闲农业形式,对旅游业本身而言,将产生三大好处:延长海南现有的旅游产品链;改变海南“琼南热琼北冷”与“沿海热腹地冷”两个旅游发展不均衡现象;避免旅游项目过度同质化,弥补滨海旅游资源的有限性,减少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
(五)有利于增加广大农民的创收渠道
农业产出与农民收入不成比例是海南农业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海南农民人均产值在全国比较高,居全国第二位,但海南农民人均收入却偏低,居全国第18位。主要原因是农村第二、三产业不发达,农民务工性、财产性等收入较少。休闲农业是一种物质生产形态与旅游服务形态互相叠加的一种特殊农业生产和服务过程,不仅使农民获得生产环节的收入,还能激活、催生农村第二、三产业发展,从而有效增加农民就业和收入。2008年,温家宝总理考察海南时曾指出:要加快发展热带特色农业、设施农业和旅游休闲农业,开辟农民增收新渠道。
(六)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发展休闲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村容村貌和生态环境,提高农民文明素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第十二章第三节中指出:促进热带特色农业与旅游相结合。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展示、田园观光、农业生产体验、瓜菜采摘、农家旅馆、特色餐饮、垂钓捕捞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品。结合生态文明村和旅游小镇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古村古镇型、民族村寨型、生态观光型等乡村旅游示范项目。依托旅游城市和重点度假区、景区,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休憩带。
二、海南休闲农业经济圈的构想
(一)战略目标定位
1、总体目标。抓住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大好机遇,充分发挥海南发展休闲农业的气候、资源、文化等多方面的优势,大力发展热带特色休闲农业。截至2015年,在海南全省建成30个-50个特色休闲农庄,形成特色休闲农业、旅游观光农业、生态农业、高科技农业等多种形式的农业经济体系,构建海南休闲农业经济圈和绿色经济走廊,辐射带动全省农业示范区和文明生态村的建设,推进海南农业和旅游业的互动发展,使其发展成为海南省乃至全国的休闲农业示范基地。2015年后,力争每年实现经济收入15亿元-20亿元,间接带动农村10万人就业。
2、阶段目标。近期目标:在2011-2012年,在海南省建设10个休闲农庄,以发展乡村旅游和绿色农业为主要业态,初步形成海南休闲农业经济圈的构架。中期目标:在2013-2014年,在海南省再建设20个休闲农庄,在乡村旅游和绿色农业的业态基础上,再突出体现本项目的农业科技示范功能,建设一定数量及规模的农业科技示范园。远期目标:在2015年,加快休闲农业的发展速度,在海南省再建设20个休闲农庄,最终实现绿色农业经济圈、农业科技示范区、乡村旅游经济圈的发展战略格局,将休闲农业建设发展成国家休闲农业示范基地,成为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特色成果之一。
(二)发展理念
1、特色化。每个农庄具有不同的特色,反映当地的资源禀赋特色和文化民俗风情,使各个农庄在功能特色上形成互补,避免雷同,保持对游客的吸引力。
2、科技化。大力进行科学技术创新,将休闲农业发展与最新科技相互结合,如绿色生态环保技术的引入:节能建筑、绿色环保厕所、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等技术。大力推行信息化工程,使信息化技术为休闲农业发展服务,提升海南信息化建设水平、推进海南信息产业发展,促进信息化技术在旅游与休闲农业发展中的应用与转化。
3、低碳化。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为主要目标,力争保证原生态,农庄的开发大力利用节能技术,体现建设和谐社会和节约型社会的要求,满足建设国际旅游岛的需要。
(三)功能定位
1、休闲游憩基地。促进热带特色农业与旅游相结合,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展示、田园观光、农业生产体验、瓜菜采摘、农家旅馆、特色餐饮、垂钓捕捞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品。结合生态文明村和旅游小镇建设,重點建设一批古村古镇型、民族村寨型、生态观光型等乡村旅游示范项目。依托旅游城市和重点度假区、景区,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休憩带。
2、有机果蔬基地。《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建设冬季菜篮子基地和热带水果基地,以农产品出岛保障内地冬季市场供应为目标,建设一批重点示范区,优化结构,提高单产和品质,稳妥扩大生产,畅通南菜北运绿色通道,使海南省成为全国重要的冬季瓜果菜生产基地。海南休闲农业的发展将谨遵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规划目标,通过发展有机生态农业,全力推进有机果蔬基地的规模化、标准化建设,提升科技水平,努力增加产量、扩大流量、提高质量。
3、农业示范基地。大力发展农业科技,在育种、繁殖、农产品深加工等方面积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管理理念,促进农产品附加值的提高。通过引进信息管理技术,实现海南瓜菜基地的高标准化生产、质量检测追溯、信息服务全覆盖。通过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建设,在海南省积极进行农业科技的示范推广,提高海南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突出体现休闲农业发展的科技示范功能。
(四)休闲农业的载体形式及布局
海南休闲农业发展的主要載体形式将设计为休闲农庄。休闲农庄的建设将选址于郊区、山野或者毗邻风景区、高尔夫球场等不同区域,以图给人清新、宁静、优美的环境。同时交通便利,车辆可以顺着平坦的马路直通农庄门口,满足自驾旅游者的需要。从建造的设施来看,要求不仅能够提供餐饮、住宿的功能,还将有垂钓、划船、狩猎、采摘、游览、户外休闲娱乐等参与性强,游客感兴趣的旅游项目。
规划在5年内建设30个-50个各具特色的休闲农庄,近期宜将观光休闲农业景点主要布局在“两点一线”(即海口、三亚两个重点和东线高速公路沿线乡村)区域,以周边城市或著名景点为依托,优先培育一批条件较为成熟的休闲农业点区,以摸索经验,分步实施,有序推进。后期将完成休闲农庄在全岛的布局,形成海南休闲农业经济圈。具体包括:第一,绿色农业经济圈。以发展果蔬基地和有机生态农业为主,到2020年,完成10万亩有机生态果蔬基地的建设目标,实现农业生产的标准化和品牌化,大力发展有机生态农业,向国内主要城市、港澳等地区特供热带有机生态果蔬,树立生态农业品牌。第二,农业科技示范区。建立10个农业科技示范区,大力进行农业科技开发,在热带果蔬育种、繁殖、高科技应用推广方面进行探索,实现农业科技推广的示范带头作用,增强海南农业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第三,乡村旅游经济圈。通过不同特色休闲农庄的建设,发挥休闲农庄的娱乐、游憩功能,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使休闲农业产品成为海南旅游产品体系的有益补充,成为海南城市居民的休闲度假地。
三、休闲农业经济圈建设的保障措施建议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整体开发规划
《海南省“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和新修编的《海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都有观光休闲农业的内容。海南省农业厅也组织专门人员对全省“绿色旅游”资源进行摸底调研,编制旅游休闲农业发展总体规划。以上几方面不能各自为战,亟需整合完善,尤其要服从国际旅游岛的总体规划,根据观光休闲农业资源按需布点,高标准制定总体规划。
(二)以有实力的企业作为项目开发主体
休闲农业经济圈的全部开发建设需要投入的资金数量较大,为保证其运作能严格遵照规划的要求,保证资金的如期投入,对开发主体就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开发主体企业应具备较强的资金实力或融资能力,具有相关资源的整合和调配能力,这样才能保证休闲农业经济圈的顺利建成。
(三)要求部门相互协作以形成合力
农业部门要切实认识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对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旅游休闲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新理念。热带旅游休闲农业的基础是农业、农村和农民,要进一步加快热带特色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农业部门要积极与旅游部门和项目开发企业等紧密协作,形成强大合力,共同推动热带旅游休闲农业发展。
(四)争取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
海南省应抓住建设国际旅游岛这个契机,用足用好中央给予海南省的发展热带现代农业的优惠政策,积极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扶持海南省热带现代设施农业的发展。同时,省财政应安排专项资金对热带现代设施农业进行补贴,地方财政通过贴息给予支持。休闲农业发展需要政府发挥作用,统筹旅游规划、资源开发、政策扶持、基础设施建设等,协调好农民、村级组织、企业等的利益。在资金、税收、信贷、土地变性等方面要给予扶持,如实行投资补助、变更部分土地属性等。地方人大在立法方面应尽快制定和出台休闲农业的法规,规范开发和管理行为,出台有关标准,评优罚劣,加强行业自律,确保休闲农业的健康发展。
(五)积极做好前期配套与推广工作
包括编制发展规划及可行性论证、大力进行本项目的前期推广工作等,如策划举办中国休闲农业论坛,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发展休闲农业的讨论,促进官、产、学的相互结合,为休闲农业经济圈的开发建设寻求广泛的社会支持等。
参考文献:
1、郭凯峰.基于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视角下的热带休闲农业发展研究[J].热带农业科学,2010(1).
2、黄家健,王玲玲,翁绍捷.海南特色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的探讨[J].热带农业科学,2010(1).
3、尹正江.海南休闲农业发展条件、瓶颈与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10(4).
(作者单位:何彪,海南大学旅游学院;朱连心,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