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流信息化的必要
我国近两年的物流发展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物流企业中已经认识到物流价值已成为现代企业的新的利润增长点,并着眼于开发企业自身的物流价值。根据国际经验,物流领域是高新技术集中应用的领域,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比较普遍。因此,开发高效、实用的物流信息系统成为企业实现物流价值的关键。
随着中国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普及,尤其是互联网技术解决了信息共享、信息传输的标准问题和成本问题,使得信息更广泛地成为企业控制、决策的依据和基础,在不涉及企业流程改造和优化等问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为物流企业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满足准时(JIT)原则和有效的客户响应(ECR)准则。但是,中国的物流产业整体上仍存在着“小、散、差”的特点。物流信息化与标准化的程度不高,信息技术在该领域中的应用程度参差不齐。这种状况是我国物流市场竞争水平较低、充分竞争的市场格局难以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发达国家物流业的发展历程和世界物流的发展趋势告诉我们,现代物流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保障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快速流通,实现物流系统的时间和空间效益。可以说,物流信息系统(Logistics Infor-matioo Syslem,简称LIS)是现代物流企业的灵魂!中国加入WTO后,国外大型物流企业纷纷进入中国物流市场。此时,重视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LIS系统,用信息技术构建我国物流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当务之急。因此,加强中小型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从整体上尽快提高我国物流企业的竞争能力,成为我国物流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物流信息系统的构建
物流企业的服务对象主要包括:生产制造企业、商品流通企业以及货主。不同的服务对象具有不同的需求,物流企业、运输企业应结合自身的规模、实力和特点构建物流信息系统,合理配置资源,保证企业各个环节的有效衔接和高效运转,并使系统保留一定的开发空间,为企业进一步的业务扩展做好准备。因此,我们应当重视前期调研和需求分析,对企业进行全面深入的调研,清楚地了解企业目前的业务流程、人力和财力资源、运输能力、运输网络等基本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需求分析,明确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细分出各功能模块.提出企业信息系统需求分析报告。然后,根据需求分析报告,针对不同模块的不同功能进行编程,最后将各功能模块衔接,形成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并在实际应用中,根据情况的变化进行适当的维护和修改,使其发挥出最大的功效。
上海曙天信息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就成功地为一些中小型物流企业开发出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信息系统。比如,曙天公司通过对上海西北综合物流园区内的多家从事国内公路货运的物流公司进行调研,了解到:具有一定规模的货代企业都在外地设有分公司,分公司和总部共同完成货物的运输,形成一定的运输网络。它们的运作模式也十分接近。货物主要有两个流向:一方面由总部承运货物,通过不同的分公司作为中转站将货物运送到最终目的地;另一方面,由分公司承运目的地在总部辐射范围内的货物,通过总部将货物运送到最终目的地。针对具有这样特点的货代企业.曙天公司开发了基于Web的Internet/Intranet信息系统,并投入到实际应用之中。
该系统采用B/S(即Brower/Server)结构模式,包括托运管理、车辆管理、智能配车、仓储管理、费用结算、权限管理、系统维护等主要功能模块。使企业不仅能够实现信息发布和数据共享,而且能够连接到Internet,让客户通过浏览器了解货物的运行动态。企业在总部通过内部局域网进行管理,并将供客户查询的信息发布到互联网上。同时,分公司根据货物在中转站的状态,通过互联网对货物的到达信息和费用收付信息进行相应的修改,以使客户能够实时地了解货物动态信息。该系统可以与基于GPS/GIS/GSM的货物/车辆监控系统对接,用户可以对货物进行在途跟踪和调度管理。该系统功能齐全,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很好地满足了企业的业务需求,并保证了系统设计对扩展性的要求,在实际应用中,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的运作效率,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优化了企业的资源配置,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中小型物流企业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中小型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比较落后,还处于初级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小物流企业首先应当争取用少量的投资,尽快解决好各业务流程的信息化问题,并将财务核算深入到各业务环节中去,形成以信息为基础的决策机制,为企业建立较好的经营管理体制打下比较坚实的信息化基础。其后,随着企业的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既有的信息系统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业务量的需求时,物流企业须以不断地追求降低成本和加快资金周转为目标,将系统论和优化技术用于物流的流程设计和改造,构建出功能更加强大的物流信息系统。然后,当企业规模的继续扩大、供应链节点越来越多、网络辐射范围越来越广时,企业就需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物流发展思想,以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为核心,通过对上下游企业的信息反馈服务来提高供应链的协调性和整体效益,以“多赢互利”的利益机制作为供应链的基础,构建更先进高效的信息系统来实现这种互利机制。这就是我国中小型物流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即物流运作信息化一流程再造和优化一供应链一体化。这三个发展阶段中,后一阶段往往以前一阶段的基础为起点,即流程改造和过程的优化控制是需要信息化基础作为起点,而供应链的形成和供应链管理又要以各企业流程设计和运行优化为基础。中小物流企业应当根据自身不同的情况,明确自己所处的发展阶段,积极进行信息化建设,促进企业快速良性发展,加快我国物流信息化整体水平的提高,推动我国物流业高速、良性地发展。
编注:张琦,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研究生;未昊,上海曙天信息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级经济师。
(编辑/张立平)
我国近两年的物流发展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物流企业中已经认识到物流价值已成为现代企业的新的利润增长点,并着眼于开发企业自身的物流价值。根据国际经验,物流领域是高新技术集中应用的领域,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比较普遍。因此,开发高效、实用的物流信息系统成为企业实现物流价值的关键。
随着中国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普及,尤其是互联网技术解决了信息共享、信息传输的标准问题和成本问题,使得信息更广泛地成为企业控制、决策的依据和基础,在不涉及企业流程改造和优化等问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为物流企业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满足准时(JIT)原则和有效的客户响应(ECR)准则。但是,中国的物流产业整体上仍存在着“小、散、差”的特点。物流信息化与标准化的程度不高,信息技术在该领域中的应用程度参差不齐。这种状况是我国物流市场竞争水平较低、充分竞争的市场格局难以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发达国家物流业的发展历程和世界物流的发展趋势告诉我们,现代物流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保障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快速流通,实现物流系统的时间和空间效益。可以说,物流信息系统(Logistics Infor-matioo Syslem,简称LIS)是现代物流企业的灵魂!中国加入WTO后,国外大型物流企业纷纷进入中国物流市场。此时,重视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LIS系统,用信息技术构建我国物流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当务之急。因此,加强中小型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从整体上尽快提高我国物流企业的竞争能力,成为我国物流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物流信息系统的构建
物流企业的服务对象主要包括:生产制造企业、商品流通企业以及货主。不同的服务对象具有不同的需求,物流企业、运输企业应结合自身的规模、实力和特点构建物流信息系统,合理配置资源,保证企业各个环节的有效衔接和高效运转,并使系统保留一定的开发空间,为企业进一步的业务扩展做好准备。因此,我们应当重视前期调研和需求分析,对企业进行全面深入的调研,清楚地了解企业目前的业务流程、人力和财力资源、运输能力、运输网络等基本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需求分析,明确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细分出各功能模块.提出企业信息系统需求分析报告。然后,根据需求分析报告,针对不同模块的不同功能进行编程,最后将各功能模块衔接,形成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并在实际应用中,根据情况的变化进行适当的维护和修改,使其发挥出最大的功效。
上海曙天信息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就成功地为一些中小型物流企业开发出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信息系统。比如,曙天公司通过对上海西北综合物流园区内的多家从事国内公路货运的物流公司进行调研,了解到:具有一定规模的货代企业都在外地设有分公司,分公司和总部共同完成货物的运输,形成一定的运输网络。它们的运作模式也十分接近。货物主要有两个流向:一方面由总部承运货物,通过不同的分公司作为中转站将货物运送到最终目的地;另一方面,由分公司承运目的地在总部辐射范围内的货物,通过总部将货物运送到最终目的地。针对具有这样特点的货代企业.曙天公司开发了基于Web的Internet/Intranet信息系统,并投入到实际应用之中。
该系统采用B/S(即Brower/Server)结构模式,包括托运管理、车辆管理、智能配车、仓储管理、费用结算、权限管理、系统维护等主要功能模块。使企业不仅能够实现信息发布和数据共享,而且能够连接到Internet,让客户通过浏览器了解货物的运行动态。企业在总部通过内部局域网进行管理,并将供客户查询的信息发布到互联网上。同时,分公司根据货物在中转站的状态,通过互联网对货物的到达信息和费用收付信息进行相应的修改,以使客户能够实时地了解货物动态信息。该系统可以与基于GPS/GIS/GSM的货物/车辆监控系统对接,用户可以对货物进行在途跟踪和调度管理。该系统功能齐全,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很好地满足了企业的业务需求,并保证了系统设计对扩展性的要求,在实际应用中,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的运作效率,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优化了企业的资源配置,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中小型物流企业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中小型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比较落后,还处于初级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小物流企业首先应当争取用少量的投资,尽快解决好各业务流程的信息化问题,并将财务核算深入到各业务环节中去,形成以信息为基础的决策机制,为企业建立较好的经营管理体制打下比较坚实的信息化基础。其后,随着企业的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既有的信息系统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业务量的需求时,物流企业须以不断地追求降低成本和加快资金周转为目标,将系统论和优化技术用于物流的流程设计和改造,构建出功能更加强大的物流信息系统。然后,当企业规模的继续扩大、供应链节点越来越多、网络辐射范围越来越广时,企业就需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物流发展思想,以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为核心,通过对上下游企业的信息反馈服务来提高供应链的协调性和整体效益,以“多赢互利”的利益机制作为供应链的基础,构建更先进高效的信息系统来实现这种互利机制。这就是我国中小型物流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即物流运作信息化一流程再造和优化一供应链一体化。这三个发展阶段中,后一阶段往往以前一阶段的基础为起点,即流程改造和过程的优化控制是需要信息化基础作为起点,而供应链的形成和供应链管理又要以各企业流程设计和运行优化为基础。中小物流企业应当根据自身不同的情况,明确自己所处的发展阶段,积极进行信息化建设,促进企业快速良性发展,加快我国物流信息化整体水平的提高,推动我国物流业高速、良性地发展。
编注:张琦,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研究生;未昊,上海曙天信息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级经济师。
(编辑/张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