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刚搬来这里时,土地少、没技术,只有打零工勉强维持生活,后来参加了技能培训,驻村干部把我介绍到广东佛山船厂上班,一年下来能挣5万元。”阿吾色拉从普格县月吾乡钢铁村自主搬迁至荞窝镇云盘山村,成为了云盘山村的“新村民”,如今他不仅住上了新房,还实现了稳定就业。
阿吾色拉是云盘山村近4000名搬迁群众的一员。从“搬进来”到“稳得住”“能致富”,云盘山村驻村工作队的8名队员主动带头干、领着干:明确搬迁秩序、健全管理体系、强化服务保障……“今年,我们保证让村里剩余的23户107人全部脱贫。”云盘山村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杨洪信心满满。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
走进云盘山村株木树集中聚居点,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划一、错落有致的房屋。“这是我家的房子。”贫困户马海日轨高兴地向众人介绍着自己的新房,言语中皆是欢喜,“国家帮我交了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孩子读书、看病就医等问题都不用愁了。”
云盘山村自然环境优越,紧临国道,又挨着凉山著名的景點大漕河温泉瀑布,吸引了许多外村人自主搬迁到此处安家,形成了如今的“新村”。
随着自主搬迁农户骤增,云盘山村人口已增至916户4298人。“这里92%都是自发搬迁户,分别来自凉山州其他14个县(市),本县也有28个乡镇的村民搬迁至此,人员构成较为复杂。”驻村工作队队员曲么子布说,彝族群众家支观念很强,有时,家族里有一个人搬来,其他人就会跟着搬来。
迁入的贫困群众由谁来负责?人手紧缺管不过来怎么办?对此,普格县委、县政府承诺:不管从哪里来,全县脱贫奔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
在逐级报经县、州两级同意后,2017年,云盘山村驻村工作队打破户籍界限,开启了新一轮“不落一户一人”的贫困户精准识别。“8人负责17组845户,历时17天,共识别出自主搬迁而来的建档立卡贫困户458户2404人。”一组简单的数据背后是驻村工作队半个多月的努力 ,这也为后来的精准帮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让群众找到“归属感”
“以前住高山土坯房,生活条件落后,以为搬迁后就会好起来,谁知我们刚搬到这里时,以前的村组干部管不着我们,这里的村组干部也心有余而力不足。”对于刚迁入的群众来说,“回不去的故乡、融不进的新村”是当时的写照。
如何回应跨区域搬迁群众的诉求,云盘山村驻村工作队用“集中区域分区代管”找到了解题之法。
“我们在自发搬迁居民集中聚居点分设了‘小田坝’和‘株木树’两个临时村。”驻村工作队副队长期沙日海介绍,临时村按照“人口户数相近,便于集中管理”原则,分别组建12个临时村民小组,执行“分组管理、分村代管、集中管理”制度。
自发搬迁到云盘山村的群众分别来自不同县(市)的镇、村,这使干部们在走村入户时也会遇到语言沟通障碍。“我们在每个村民小组中都选拔了‘翻译官’,再从这些‘翻译官’中择优培育村民小组组长。”曲么子布说,毕竟驻村工作队只有8人,充分发动党员和群众开展自治能够有效解决许多难题。
为化解基层“事多人少”等问题,驻村工作队还为村上42名无职党员设岗定责,设定了感恩教育、通水通电巡查等15类岗位,激励无职党员为脱贫攻坚和基层治理搭把手、帮好忙。
“我以前在电子厂打过工,现在负责巡查维护集中聚居点水电畅通情况。”无职党员阿吾拉子积极参与村上的服务和治理工作,“以往我总觉得自己是‘外村人’,没有归属感,现在村上信任我,给予我重任,我必须完成好组织交办的任务。”
“新村”的幸福“蝶变”
驻村工作队进村的五年多来,云盘山村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村里无序的自发搬迁问题得以解决,部分村民自主搬迁修建的房屋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彝家新寨等项目,经过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又集中搬进了新的聚居点。原云盘山村和两个临时村组成了一个全新的云盘山村,在人员增加的同时,基础设施也不断完善。村民们有了医保,村里的孩子们有学可上。投资近2500万元的株木树小学即将建成,一村一幼、村医务室等陆续完工。硬化路通到每家每户,生活用水也从村民在沟渠里自提,变为从安全水域通过管道引水到家。
“新村”的种植养殖业规模越来越壮大,不仅种植传统的烤烟、荞麦等作物,还引进了中药材、花魔芋等新品种,2020年村集体经济预计创收超10万元。
云盘山村的新、老村民都说,驻村工作队员是村里的“百事通”,拆旧复垦、便民服务、就业咨询、用地调解、家具采购、用水用电等问题他们都能帮忙解决。而他们的身影也无处不在:搬入新居的群众家里、项目建设的施工现场、农民夜校的授课讲台……
“2019年,云盘山村顺利脱贫,但还有23户107人是贫困户,我们保证让他们今年都脱贫。”杨洪说,要想让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还要做好搬迁的“后半篇文章”。
为此,驻村工作队积极鼓励引导群众参与技能培训,在县委党校、县就业局的多方协助下,云盘山村输送和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村民外出务工或就近创业。如今,云盘山村已培养致富带头人11名,搬迁户转移就业累计1420人。
积极开展搬迁工作与治理工作,为的就是让群众能过上好日子。如今,在驻村帮扶队的帮助下,云盘山村的村民们已逐渐适应新生活。马海日轨感慨道:“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在眼下的脱贫冲刺阶段,他们也正和驻村干部一道投入到家乡建设中。(作者单位/中共普格县委组织部)(责编/谢鑫宇)
阿吾色拉是云盘山村近4000名搬迁群众的一员。从“搬进来”到“稳得住”“能致富”,云盘山村驻村工作队的8名队员主动带头干、领着干:明确搬迁秩序、健全管理体系、强化服务保障……“今年,我们保证让村里剩余的23户107人全部脱贫。”云盘山村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杨洪信心满满。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
走进云盘山村株木树集中聚居点,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划一、错落有致的房屋。“这是我家的房子。”贫困户马海日轨高兴地向众人介绍着自己的新房,言语中皆是欢喜,“国家帮我交了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孩子读书、看病就医等问题都不用愁了。”
云盘山村自然环境优越,紧临国道,又挨着凉山著名的景點大漕河温泉瀑布,吸引了许多外村人自主搬迁到此处安家,形成了如今的“新村”。
随着自主搬迁农户骤增,云盘山村人口已增至916户4298人。“这里92%都是自发搬迁户,分别来自凉山州其他14个县(市),本县也有28个乡镇的村民搬迁至此,人员构成较为复杂。”驻村工作队队员曲么子布说,彝族群众家支观念很强,有时,家族里有一个人搬来,其他人就会跟着搬来。
迁入的贫困群众由谁来负责?人手紧缺管不过来怎么办?对此,普格县委、县政府承诺:不管从哪里来,全县脱贫奔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
在逐级报经县、州两级同意后,2017年,云盘山村驻村工作队打破户籍界限,开启了新一轮“不落一户一人”的贫困户精准识别。“8人负责17组845户,历时17天,共识别出自主搬迁而来的建档立卡贫困户458户2404人。”一组简单的数据背后是驻村工作队半个多月的努力 ,这也为后来的精准帮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让群众找到“归属感”
“以前住高山土坯房,生活条件落后,以为搬迁后就会好起来,谁知我们刚搬到这里时,以前的村组干部管不着我们,这里的村组干部也心有余而力不足。”对于刚迁入的群众来说,“回不去的故乡、融不进的新村”是当时的写照。
如何回应跨区域搬迁群众的诉求,云盘山村驻村工作队用“集中区域分区代管”找到了解题之法。
“我们在自发搬迁居民集中聚居点分设了‘小田坝’和‘株木树’两个临时村。”驻村工作队副队长期沙日海介绍,临时村按照“人口户数相近,便于集中管理”原则,分别组建12个临时村民小组,执行“分组管理、分村代管、集中管理”制度。
自发搬迁到云盘山村的群众分别来自不同县(市)的镇、村,这使干部们在走村入户时也会遇到语言沟通障碍。“我们在每个村民小组中都选拔了‘翻译官’,再从这些‘翻译官’中择优培育村民小组组长。”曲么子布说,毕竟驻村工作队只有8人,充分发动党员和群众开展自治能够有效解决许多难题。
为化解基层“事多人少”等问题,驻村工作队还为村上42名无职党员设岗定责,设定了感恩教育、通水通电巡查等15类岗位,激励无职党员为脱贫攻坚和基层治理搭把手、帮好忙。
“我以前在电子厂打过工,现在负责巡查维护集中聚居点水电畅通情况。”无职党员阿吾拉子积极参与村上的服务和治理工作,“以往我总觉得自己是‘外村人’,没有归属感,现在村上信任我,给予我重任,我必须完成好组织交办的任务。”
“新村”的幸福“蝶变”
驻村工作队进村的五年多来,云盘山村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村里无序的自发搬迁问题得以解决,部分村民自主搬迁修建的房屋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彝家新寨等项目,经过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又集中搬进了新的聚居点。原云盘山村和两个临时村组成了一个全新的云盘山村,在人员增加的同时,基础设施也不断完善。村民们有了医保,村里的孩子们有学可上。投资近2500万元的株木树小学即将建成,一村一幼、村医务室等陆续完工。硬化路通到每家每户,生活用水也从村民在沟渠里自提,变为从安全水域通过管道引水到家。
“新村”的种植养殖业规模越来越壮大,不仅种植传统的烤烟、荞麦等作物,还引进了中药材、花魔芋等新品种,2020年村集体经济预计创收超10万元。
云盘山村的新、老村民都说,驻村工作队员是村里的“百事通”,拆旧复垦、便民服务、就业咨询、用地调解、家具采购、用水用电等问题他们都能帮忙解决。而他们的身影也无处不在:搬入新居的群众家里、项目建设的施工现场、农民夜校的授课讲台……
“2019年,云盘山村顺利脱贫,但还有23户107人是贫困户,我们保证让他们今年都脱贫。”杨洪说,要想让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还要做好搬迁的“后半篇文章”。
为此,驻村工作队积极鼓励引导群众参与技能培训,在县委党校、县就业局的多方协助下,云盘山村输送和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村民外出务工或就近创业。如今,云盘山村已培养致富带头人11名,搬迁户转移就业累计1420人。
积极开展搬迁工作与治理工作,为的就是让群众能过上好日子。如今,在驻村帮扶队的帮助下,云盘山村的村民们已逐渐适应新生活。马海日轨感慨道:“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在眼下的脱贫冲刺阶段,他们也正和驻村干部一道投入到家乡建设中。(作者单位/中共普格县委组织部)(责编/谢鑫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