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学生的阅读面,并非一般教师所想那样不堪。作为一线语文教学工作者,我们应大胆放手,相信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华,否则我们必将错过教学旅途中的光彩。
一、自主课堂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发展趋势
“建构主义理论”是当今教坛认可的教学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告诉我们,学生学习活动是在教师创建的情境下,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积极交流,从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它主张学习者要有主动的参与的意识,通过自主地把新知识和原有知识进行融合,从而不断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已有知识经验。它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实践性、创造性和社会性,并对学习和教学提出许多新的见解和思想。
而教师一言堂,或作为“先知”的存在,必将严重束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为家庭背景、学习经历不同,造成一个班的学生知识储备参差不齐,统一模式的教师讲授,往往不能准确定位学生的知识建构。因此把课堂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主持课堂教学,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不足。
二、实践是检验学生主导课堂的唯一标准
如何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彻底放手绝对不行,但我们可以摸着石头过河。在开展《渔父》教学之前,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一个学生在课本上标注得相当详细。笔者灵机一动,对该生说:“你准备得这么详细,比老师都认真,真了不起。但是你能讲出来吗?”《渔父》篇幅较短,如果她在教学过程中出错,也容易及时纠正,于是就把课堂让给了她。第二天她兴奋地走上讲台,俨然一个小老师。一堂古文课就在该同学引领下流利的结束了,基本没有原则上的错误。最后笔者作适当补充,弥补该同学知识储备上的不足。
笔者想,就是语文教师亲自上课,又能强到哪去呢?于是笔者对其大加赞赏,其他小组同学向她投来羡慕的目光。笔者问她为什么不学着老师把文言知识,诸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板书总结一下。她说那些同学手中资料都总结得很详细了,觉得无需板书。笔者很为惊讶,原来该同学的思想这样精致。于是更加坚定了让学生上课的决心。除了个别同学有点担心学生讲得不如老师准确外,大部分同学都渴望让自己展示一下。大势已成,作为教师何不做个课堂的观赏者呢?
当然学生毕竟是学生,该同学在教学中突出的缺陷也是有的,对课文挖掘的深度是不够的。比如“对语言、行动、外貌等描写手法的运用及效果”“对屈原和渔父人物形象的分析”相对不够深入。但我们不应对一个刚涉足语文教学的学生要求过高,这还需要进一步引导。面对其教学中的不足,作为教师,只要悉心引导,其效果一定会让人惊叹的。
三、课前的细心指导是学生自主课堂的保障
在学生自主课堂中,教师是一个赏析者,但绝不是一个旁观者。实际上教师在学生自主的课堂中并不轻松,需要对主持课堂的学生进行课前的短期紧急培训。
首先,思想价值观的疏导。高中学生的思想价值观不够成熟,一堂语文课绝不能成为消极观点宣扬的场所。因此在课前必须充分了解学生对文本中情感的认识。
其次,知识储备的急训。教师往往是经过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一个大轮回学习,才走上工作岗位的,其知识储备必然会超过学生。在主导课堂时,知识的临时发挥是学生所不具备的,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上课前对主导课堂的学生有个必要知识的急速传授。只趣是最好的老师,这种知识的紧急传授是在该生的自我展示之前其急需的,因此这些急训的知识必然会给该生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再次,课文深度挖掘的引导。一节语文课不能只流于表层知识的梳理,还得针对文本进行深层知识的挖掘。这也是学生欠缺的。因此,教师可在上课前,和该同学共同研讨文本,也可称之为集体备课。教师必须对文本有个充分的研究,然后指导主导课堂的学生循序渐进地挖掘文本的深度问题。
接着,教学思路的启发。一堂好的语文课必须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才能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这些教学技巧以求学为主的学生当然也是欠缺的。教师必须悉心指导。
最后,班级学生的总动员。一堂学生主导的课堂,如果只是一个学生主讲,这似乎仍然是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变种。放手让学生主导课堂,主要是出于学生互相的了解,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因此绝不能流于形式。这就需要动员主导课堂的小组组内备课,全员参与教学,比如哪个同学读、哪个同学写,哪个同学设置问题等等。同时其他组同学能够针对该组同学提出的问题及时给予回答。这样才是真正的全员参与学生主导的课堂。
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走向生本,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种课堂初期收获最大的是主持课堂的学生,因为他为了课堂展示才力,必会全心研究文本,再加上老师一对一指导,收获自然最大。但随着时机的成熟,中学生的表现欲望必将促使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这就会让一群学生得到更大的收获。语文不是教出来的,真正的学语文,必须是学生自愿去学才行,这也就是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作者单位:江苏连云港市东海县白塔高级中学。
一、自主课堂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发展趋势
“建构主义理论”是当今教坛认可的教学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告诉我们,学生学习活动是在教师创建的情境下,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积极交流,从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它主张学习者要有主动的参与的意识,通过自主地把新知识和原有知识进行融合,从而不断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已有知识经验。它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实践性、创造性和社会性,并对学习和教学提出许多新的见解和思想。
而教师一言堂,或作为“先知”的存在,必将严重束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为家庭背景、学习经历不同,造成一个班的学生知识储备参差不齐,统一模式的教师讲授,往往不能准确定位学生的知识建构。因此把课堂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主持课堂教学,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不足。
二、实践是检验学生主导课堂的唯一标准
如何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彻底放手绝对不行,但我们可以摸着石头过河。在开展《渔父》教学之前,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一个学生在课本上标注得相当详细。笔者灵机一动,对该生说:“你准备得这么详细,比老师都认真,真了不起。但是你能讲出来吗?”《渔父》篇幅较短,如果她在教学过程中出错,也容易及时纠正,于是就把课堂让给了她。第二天她兴奋地走上讲台,俨然一个小老师。一堂古文课就在该同学引领下流利的结束了,基本没有原则上的错误。最后笔者作适当补充,弥补该同学知识储备上的不足。
笔者想,就是语文教师亲自上课,又能强到哪去呢?于是笔者对其大加赞赏,其他小组同学向她投来羡慕的目光。笔者问她为什么不学着老师把文言知识,诸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板书总结一下。她说那些同学手中资料都总结得很详细了,觉得无需板书。笔者很为惊讶,原来该同学的思想这样精致。于是更加坚定了让学生上课的决心。除了个别同学有点担心学生讲得不如老师准确外,大部分同学都渴望让自己展示一下。大势已成,作为教师何不做个课堂的观赏者呢?
当然学生毕竟是学生,该同学在教学中突出的缺陷也是有的,对课文挖掘的深度是不够的。比如“对语言、行动、外貌等描写手法的运用及效果”“对屈原和渔父人物形象的分析”相对不够深入。但我们不应对一个刚涉足语文教学的学生要求过高,这还需要进一步引导。面对其教学中的不足,作为教师,只要悉心引导,其效果一定会让人惊叹的。
三、课前的细心指导是学生自主课堂的保障
在学生自主课堂中,教师是一个赏析者,但绝不是一个旁观者。实际上教师在学生自主的课堂中并不轻松,需要对主持课堂的学生进行课前的短期紧急培训。
首先,思想价值观的疏导。高中学生的思想价值观不够成熟,一堂语文课绝不能成为消极观点宣扬的场所。因此在课前必须充分了解学生对文本中情感的认识。
其次,知识储备的急训。教师往往是经过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一个大轮回学习,才走上工作岗位的,其知识储备必然会超过学生。在主导课堂时,知识的临时发挥是学生所不具备的,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上课前对主导课堂的学生有个必要知识的急速传授。只趣是最好的老师,这种知识的紧急传授是在该生的自我展示之前其急需的,因此这些急训的知识必然会给该生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再次,课文深度挖掘的引导。一节语文课不能只流于表层知识的梳理,还得针对文本进行深层知识的挖掘。这也是学生欠缺的。因此,教师可在上课前,和该同学共同研讨文本,也可称之为集体备课。教师必须对文本有个充分的研究,然后指导主导课堂的学生循序渐进地挖掘文本的深度问题。
接着,教学思路的启发。一堂好的语文课必须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才能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这些教学技巧以求学为主的学生当然也是欠缺的。教师必须悉心指导。
最后,班级学生的总动员。一堂学生主导的课堂,如果只是一个学生主讲,这似乎仍然是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变种。放手让学生主导课堂,主要是出于学生互相的了解,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因此绝不能流于形式。这就需要动员主导课堂的小组组内备课,全员参与教学,比如哪个同学读、哪个同学写,哪个同学设置问题等等。同时其他组同学能够针对该组同学提出的问题及时给予回答。这样才是真正的全员参与学生主导的课堂。
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走向生本,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种课堂初期收获最大的是主持课堂的学生,因为他为了课堂展示才力,必会全心研究文本,再加上老师一对一指导,收获自然最大。但随着时机的成熟,中学生的表现欲望必将促使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这就会让一群学生得到更大的收获。语文不是教出来的,真正的学语文,必须是学生自愿去学才行,这也就是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作者单位:江苏连云港市东海县白塔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