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我们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教学实践中展现教师的教学艺术,通过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准确把握教材,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应用现代教育手段等策略,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关键词】 新课程;策略;高效课堂
在新课改的理念下,各位教师都转变观念,想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当中也出现了很多只见其表,不见其效的现象. 很多教师只是刻意地模仿,生搬硬套,但却忽略了实际的教学效果. 往往一节课过去,学生并没有学到实质的知识. 我们应该如何以最少的精力,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呢?接下来我就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指出:“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师生间的有效互动才能实现高效课堂.
为了实现这种教学效果就要让学生融入数学课堂. 教师应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去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只有良好的学习氛围,才能让学生积极探索,主动求知. 所以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正常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保证.
二、准确把握教材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介,准确解读教材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 教材仅仅是一种教学资源,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解构、重组、创造,并在实践探索中实现对教材的延伸与超越,从而提升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要准确地把握好教材,为高效课堂服务,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把握教学目标
1. 明确阶段的教学目标,保证知识的连贯性.
2. 明确每册教材的目标. 把握整体架构和各知识点的联系,做到心中有数.
3. 明确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 明白每个单元的知识重点.
4. 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 做到教学时不遗漏知识点.
(二)解构教材,活用教材,激活资源
解构教材,重新组织,让教学资源更符合学生,发挥更大的作用. 如“认识小数”,教材分成了两部分:第一部分通过测量课桌椅的长、宽来认识零点几这样的小数,知道十分之几这样的分数可以改写成一位小数,第二部分通过人民币来认识整数部分不是零的小数. 这两个内容采用了不同的素材,连贯性不强. 因此,我在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了重构与整合. 先用不同形式的小数表示牛奶价格,再以学生的身高为素材,使学生能用相应的小数来表示8分米、1米9分米等长度,从中领悟十分之几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 教材只是教学的基本资源,为教师留下了较大的发挥空间,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与学生的特点,针对性地设计教学过程,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的效果更佳.
三、精心创设情境
好的情境往往能让教学事半功倍. 有效的情境创设要符合以下特点:
(一)真实性
教学情境应该是实际生活中真实发生的和可能发生的,而不是人为乱编滥造. 有位教师在教学“几和第几”时,创设了动物跑步竞赛的情景,结果是小鸭第一,小猫第二,小狗第三,小鸡第四. 许多学生都表示不同意,他们认为小狗跑得最快,第一应该是小狗. 我们创设的情境也起码要符合生活逻辑,不能让学生陷入这种无谓的纠缠中. 这就使教学无效,也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情节性
教学情境的创设不只是单纯的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更应该激活学生的思维. 如我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创设这样一个情境:“有位老大爷把一块地分给三个儿子. 老大分到了这块地的,老二分到了这块地的,老三分到了这块地的 . 老大和老二都觉得自己很吃亏,于是三人就大吵起来. 后来阿凡提给他们讲了几句话,三兄弟就停止了争吵. 他到底对三兄弟讲了哪些话?学生听完故事后马上开始思考,谁都想成为第一个解开谜底的人.
(三)挑战性
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尽可能设计有层次的问题链,考虑好问题之间的衔接和过渡,用铺垫、组合等方法提高问题的整体效率. 要利用学生的求知欲望,设置悬念. 如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我抛出这样几个问题:你会量角吗?你能量任何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吗?三角形的三个角到底有什么关系呢?这样的设置能让学生感到挑战性,进一步增加他们的兴趣.
(四)直接性
但是对于数的教学,开门见山也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如:“多位数的读写法”一课,教师可以直接出示:3212432567.89. 然后指出:这个数的位数很多,你会读吗?你会教教大家读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多位数的读写法”. 这样简单明了,直切主题,让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提高学习效率.
四、用好现代教育手段,让教学事半功倍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为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它的强项就是声形并茂,能在课堂上快速地向学生提供丰富的直观材料,并能做动态变化. 这样不仅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 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而且拓宽了学生的思路, 优化了教学过程,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手段. 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我利用课件演示,引领学生直观的感受把圆转化成近似长方形的过程,通过观察、比较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最后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学生经历了直观—抽象—概括的过程,不但解决了圆面积的计算方法,而且进一步体会了转化的数学思想.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不仅画面清晰、动感直观,而且趣味横生,学生看得仔细,想得投入,既获得了正确、清晰的印象,又能充分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效率自然会大幅提升.
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我们必须悟透新课程理念,使教学风格实一点,教学方式巧一点, 教学容量大一点, 双基训练多一点,学生思维活一点. 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大胆探究,主动交流,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主动学习数学.
【关键词】 新课程;策略;高效课堂
在新课改的理念下,各位教师都转变观念,想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当中也出现了很多只见其表,不见其效的现象. 很多教师只是刻意地模仿,生搬硬套,但却忽略了实际的教学效果. 往往一节课过去,学生并没有学到实质的知识. 我们应该如何以最少的精力,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呢?接下来我就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指出:“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师生间的有效互动才能实现高效课堂.
为了实现这种教学效果就要让学生融入数学课堂. 教师应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去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只有良好的学习氛围,才能让学生积极探索,主动求知. 所以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正常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保证.
二、准确把握教材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介,准确解读教材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 教材仅仅是一种教学资源,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解构、重组、创造,并在实践探索中实现对教材的延伸与超越,从而提升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要准确地把握好教材,为高效课堂服务,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把握教学目标
1. 明确阶段的教学目标,保证知识的连贯性.
2. 明确每册教材的目标. 把握整体架构和各知识点的联系,做到心中有数.
3. 明确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 明白每个单元的知识重点.
4. 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 做到教学时不遗漏知识点.
(二)解构教材,活用教材,激活资源
解构教材,重新组织,让教学资源更符合学生,发挥更大的作用. 如“认识小数”,教材分成了两部分:第一部分通过测量课桌椅的长、宽来认识零点几这样的小数,知道十分之几这样的分数可以改写成一位小数,第二部分通过人民币来认识整数部分不是零的小数. 这两个内容采用了不同的素材,连贯性不强. 因此,我在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了重构与整合. 先用不同形式的小数表示牛奶价格,再以学生的身高为素材,使学生能用相应的小数来表示8分米、1米9分米等长度,从中领悟十分之几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 教材只是教学的基本资源,为教师留下了较大的发挥空间,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与学生的特点,针对性地设计教学过程,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的效果更佳.
三、精心创设情境
好的情境往往能让教学事半功倍. 有效的情境创设要符合以下特点:
(一)真实性
教学情境应该是实际生活中真实发生的和可能发生的,而不是人为乱编滥造. 有位教师在教学“几和第几”时,创设了动物跑步竞赛的情景,结果是小鸭第一,小猫第二,小狗第三,小鸡第四. 许多学生都表示不同意,他们认为小狗跑得最快,第一应该是小狗. 我们创设的情境也起码要符合生活逻辑,不能让学生陷入这种无谓的纠缠中. 这就使教学无效,也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情节性
教学情境的创设不只是单纯的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更应该激活学生的思维. 如我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创设这样一个情境:“有位老大爷把一块地分给三个儿子. 老大分到了这块地的,老二分到了这块地的,老三分到了这块地的 . 老大和老二都觉得自己很吃亏,于是三人就大吵起来. 后来阿凡提给他们讲了几句话,三兄弟就停止了争吵. 他到底对三兄弟讲了哪些话?学生听完故事后马上开始思考,谁都想成为第一个解开谜底的人.
(三)挑战性
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尽可能设计有层次的问题链,考虑好问题之间的衔接和过渡,用铺垫、组合等方法提高问题的整体效率. 要利用学生的求知欲望,设置悬念. 如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我抛出这样几个问题:你会量角吗?你能量任何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吗?三角形的三个角到底有什么关系呢?这样的设置能让学生感到挑战性,进一步增加他们的兴趣.
(四)直接性
但是对于数的教学,开门见山也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如:“多位数的读写法”一课,教师可以直接出示:3212432567.89. 然后指出:这个数的位数很多,你会读吗?你会教教大家读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多位数的读写法”. 这样简单明了,直切主题,让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提高学习效率.
四、用好现代教育手段,让教学事半功倍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为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它的强项就是声形并茂,能在课堂上快速地向学生提供丰富的直观材料,并能做动态变化. 这样不仅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 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而且拓宽了学生的思路, 优化了教学过程,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手段. 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我利用课件演示,引领学生直观的感受把圆转化成近似长方形的过程,通过观察、比较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最后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学生经历了直观—抽象—概括的过程,不但解决了圆面积的计算方法,而且进一步体会了转化的数学思想.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不仅画面清晰、动感直观,而且趣味横生,学生看得仔细,想得投入,既获得了正确、清晰的印象,又能充分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效率自然会大幅提升.
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我们必须悟透新课程理念,使教学风格实一点,教学方式巧一点, 教学容量大一点, 双基训练多一点,学生思维活一点. 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大胆探究,主动交流,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主动学习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