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就是语言的追捕者和收集者

来源 :名作欣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jing16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尽管有人会说,在某种意义上每个人都应该是诗人,他/她对生活或多或少有种诗意的态度与追求,某个时刻在心中也会有对事物的诗性感触与理解;但我想我们谈论的严肃的诗作必将是落到文字层面上的字句组合,它是工具、载体也好,还是说它本身就是某种诗意的存在也罢,事实是我们谈论诗时总是绕不过语言这个层面,或者说它所对应的就是“怎么写”这个问题。我将“语言”视为一个诗歌写作者应该具有的最根本的能力,它应该有区别于我们日常交流的语言形式,它的特质应该源于自我经验的独特发声,有诗歌写作者自己的呼吸节奏与情感逻辑。一个诗人的敏感来源于他/她对字句的選择与把握,在将所听、所见、所思转化成语言的时候应赋予某种形式与节奏,且不失其准确性。不妨换句话说,要想对一个东西理解,首先要在语言上抓住它。
  复杂化、陌生化、修辞和比喻,显然是诗歌写作技巧上的某些方面,尽管这也成了批评家们和读者们指责的原因,但我认为这在诗歌精确表达、诗歌不断精进和拓宽语言边界的目的上,是种行之有效的努力,是在离开“柏拉图的洞穴”。试想一下,如果世界上每一种状态都有与之对应的词语与表达,我们就能尽可能地消除理解的误区,快速准确地呈现,对意义抵达得更接近。那反过来说,精确地修辞和比喻是不是就是在做这种努力呢?我们掌握更多的、不同的语言方式是不是就是更好地理解了这个世界?对于一个诗人来说,语言就是一个巨大的力场,像是一个巨大的圆,诗人就在圆的环形曲线上,在边界上,在一个动态的相对距离中:看见那紧张的内部,也看见无限的外部,在这里,在同时具有向心力与离心力的力量中——紧张地旅行。
  这让我想起一个关于诗逻辑的讨论:诗歌中的想象逻辑与生活逻辑的关系。我认为诗歌不是对生活的模仿,不是对经验的完全再表现,而应该是一种从有到无的延伸,就像在“巨大的圆”的边界上移动,既在内部,也在外部。如我的《慢诗》,我通过对“我们坐在公园的长椅上剥橘子”这一现实现象展开联想,在语言中重建空间,让每一个人通过语言的大门进来,看见这幅画面奇特的装饰。“橘子”就是这个空间的中心,它用巨大的力量牵引着我们,让我们在这个环境里紧张地旅行,每个词就像那“危险的老码头”,我们短暂的造访只为最后更好地回到现实中来。而在此,“慢诗”中的“慢”正是想做到在这样旅途中“小心翼翼”,我试图通过这种“小心翼翼”来降低语速,让这样的现实场景因着这想象空间的介入而被无限地增大与延长。这是超出生活本身的逻辑,而在语言中它自然是成立的。
  维特根斯坦说:“想象一种语言,就是想象一种生活方式。”语言不仅让我们在未知的虚构场景里畅游,同时能轻易唤起我们整体的回忆。当我写下“橘子”时,我想它代表的已经不是我刚刚看见的那只橘子了。现在,它是我们曾经看见的、经历的,关于它的总和,在所有文学史中的“橘子”的总和,是所有遗落下来的关于它的再呈现。又一次,语言深深地把它和我们在这张巨网中紧密地连在一起。但诗人总是不安的,不会在这张固定的语言之网中一劳永逸地生存下去,他/她冒险的天性渴望新奇的东西,总希望把那些稳固的线条割断,去抓新事物。我们就是语言的追捕者和收集者。相信马雁说的是对的:“发明词语者,发明未来。”
  附文:
  诗剧三章
  卡瓦菲斯,一九三三
  浓缩的海,升起圆形之夜。亚历山大,a
  日子正在向上坍塌,到码头、浅滩,烛火及船
  波浪仿佛悬崖举起你。
  一个人在海上走。一道景色自此处生成。
  (渐渐绚烂又渐渐滑入局部的宁静。)
  你想起如何从往日的事件中来到这里,
  “七十岁是一座教堂,填满鱼类,矿石,微型岛屿。”
  光线巧妙地将你们焊在一起,
  取材来自海之倒影。
  毕肖普,一九七九
  整日睡在海面而海是我朋友的一块腿骨。
  现在,朋友离去,海穿上鞋子
  抵达寄居蟹。抵达寄居蟹,寄居蟹。
  渔网放弃了她,但快速地移动是必要的,
  快速属于刚刚回港的船只:
  (卸下落日与桅杆,并用十月的海岸线
  为其编织花环。)看
  傍晚的海雾
  已经从我身上降临——不会再有新鲜事了:
  伊丽莎白,“海水托起你一生的睡眠”b。
  辛波斯卡,二零一二
  六点钟已是另一种结局。
  此时的我和你,更像是一对苦杏仁味的小行星。
  花圃、屋顶、通往波兰葬礼的卷曲路径:
  天空突然多出些云而不能游泳。
  我们就平躺在地,像树之面孔溶解在时间之镜中。
  ……沉下去吧!沉下去。(落日刹住,
  停靠在遥远的克拉科夫和一天结束的地方,c
  那儿:
  光的降临犹如神的进场。)
  a亚历山大,埃及海港城市及卡瓦菲斯的出生地,诗人一生中大部分时间居住在此。
  b出自颖川的《海上》。
  c克拉科夫,波兰南部城市。
其他文献
摘 要:诗通常是个体的抒情艺术,公共性的政治学上的“政治书写”常常融入个人性的医学(诗疗)上的“书写表达”。《回答》是具有启蒙现代性的作品,唤醒了中国人的现代意识,在作者的写作和读者的接受两方面都具有诗疗意义,它的创作与接受都具有“日常生活审美化”特征,治疗功能与审美功能交融成启蒙功能。但是它是时间的玫瑰而非那个时代的月季。《回答》能够在当时的青年中“此起彼伏形成浩瀚的心灵的风波”,并不完全是因为
期刊
摘 要:在中国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有不同的人格特征或人格类型,并影响着每一代中国人的群体人格和个体人格。这里我们需要特别探讨一种人格类型的变化,就是从《论语》所代表的春秋君子人格到以《世说新语》为代表的魏晋名士人格的变迁,及在这两种人格类型演进中的过渡性人格类型,从而有助于我们理解人格形成的因缘条件。  关键词:君子人格 名士人格 人格变迁  人不是纯自然的产物,而是文化陶塑的结果,具有其历史性和社
期刊
摘 要:当代文艺思潮呈现两种转向:一是向古典的温柔敦厚回归,二是走向天马行空的多元叙事。新时期以来的文学与古典文学的传统有着根深蒂固的联系,贾平凹、汪曾祺、王蒙、莫言等作品中都呈现了古典文学的质素;而与此同时,当代文学也表现出了创作上自由、题材多样的多元格局。  关键词:当代文艺思潮 温柔敦厚 天马行空  一  新时期以来的文学与古典文学的传统有着根深蒂固的联系。  革命年代充满了激情与高亢旋律的
期刊
摘 要:美国华人女作家吕红的创作近年来颇受关注,她的小说不但在艺术手法上融合了中西文学、艺术的诸多因素,擅用充满象征意味的多种意象来表达形而上的精神追求与人性思考。繁华与苍凉交织的生命体验中讲述精彩的人生故事,寻求探索女性解放之路,体现出作家在文学探索上的独树一帜。这为现当代文学史提供了更宽阔更新鲜的研究视野与研究范式。  关键词:美国华人作家 吕红小说 女性主义特质  海外华文文学近年逐渐繁盛发
期刊
文学家是传写人生的圣手,是写意历史的诗人。不过,文学家未有真正名分之前,便多只是耻辱与不快。  南朝刘宋时期的史学家范晔曾公开表示:“常耻作文士”“无意于文名”(《狱中与诸甥侄书》)。范晔是我国古代著名史学家,他的《后汉书》作为“前四史”之一,文采斐然,堪为名篇者甚多。范晔也自诩他的《后汉书》序论笔势纵放,为天下奇作,不减贾谊《过秦论》之篇,比肩班固《汉书》而毫不逊色。这般高标自恃的文才之士,却自
期刊
摘 要:《劳燕》通过对主人公“阿燕”形象的塑造,讲述了一个战争背景下关乎苦难和命运的故事。小说不仅借由阿燕的苦难来控诉战争的罪恶,更是借此揭露出苦难背后人性的复杂,同时讴歌了主人公倔强不屈的生命力。  关键词:张翎 《劳燕》 战争 生命力  《劳燕》讲述的是一个战争背景下关乎苦难和命运的故事,但在宏大叙事的背后,整部作品的核心其实就是一个女孩的成长故事。  这个女孩本名叫姚归燕,但在三个叙述者那里
期刊
所谓“浮世绘”是什么呢?我从一开始就遇到了许多不同的见解,以及对浮世绘这一概念或宽泛或狭隘的种种不同解释。我认为浮世绘是德川时代的现代描写画,是以描绘现代为主要使命的平民画家所结成的画派的所有作品的概称,如此解释就完满了。纵观田中喜作氏在《浮世绘概说》一书中所收集的丰富术语,“浮世”的语义有以下四种:  (一)“浮世”指的是与彼岸相对的此岸,与常安乐的净土相对,是悲喜无常的,应当厌棄的尘世,是沉浮
期刊
一切正在消逝和已经消逝的东西都引起我强烈的兴趣,这种兴趣超过文字之美本身。我研究民国时期的小说和游记,观看民族志电影,阅读旧报刊,并且聆听过去时代人们遗存的一切动听音乐。写诗是古典的行为,古老的记忆,过时的生活方式。在我看来,写现代诗、做一个现代诗人,和做一个古代的诗人,实际上并没有那样截然的分别:尽管我们使用的语言、我们的主体状况早已不同于李白、杜甫,但是这些感叹、无用的抒情、强迫症一般的为疯狂
期刊
摘 要:魏晋士人对自身之美的追求,是时代风气的折射。这个时代知识阶层的关注重心,在相当程度上转移到了“自我的深情”和自身的容貌之美上,并且成为一种社会潮流,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关键词:魏晋 人之美 《世说新语》 人物审美  一  魏晋是个大发现、大觉醒的时代。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中曾有过一句经典性的论断:“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我的深情。”我在这里补充一句:晋人在发现“自然
期刊
摘 要:关于《渔父》一文的作者,苏教版教参上与课后练习“参考答案”的说法矛盾。这种似是而非的说法,有可能损害作品主题的解读,并曲解创作者的意图。本文试从背景入手,从“圣”字出发,联系教材《离骚》,通过屈原、渔父的人格分析来解读作品的主题,理解创作者的意图。  关键词:《渔父》 主旨 苏世独立 遁世隐逸  關于《渔父》一文的作者,苏教版教参上有一段说明:“《渔父》的作者,历来说法不一。现代研究者一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