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媒体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已经渐渐成为传播文化的重要路径之一,而新媒体的普及和发展不仅为人们带来了诸多便捷,也为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带来了机遇与挑战,鉴于此,本文分析讨论了新媒体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困境与机遇,提出了利用新媒技术突破困境,抓住机遇,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具体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困境;机遇
少数民族文化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其中还包括了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该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是建设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必经之路和重要任务,也是实现文化强国的中坚力量。新媒体的发展对我国文化的繁荣和传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文化传播方面,媒体的进步无疑为其提供了更多便捷,使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加快了步伐,优化文化传播方式的同时,促进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新媒体简述
新媒体是以数字化传播手段为基础,以手机、网络等媒体作为媒介而新兴的媒体形式,它的“新”不仅具有新旧之意,而是更多的蕴含了“新鲜”和“创新”的意思。无论是在传播方式、传播过程还是传播主体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性:第一,传播主体多样性。传统媒体的传播主体是单一的,信息在传播过程和制作方面都具有可控性,而新媒体则不同,在传播主体和信息来源方面,有着多样性特征,比方说现有的微信、微博、博客等平台都具有自媒体特点,新媒体背景下,每位网民都可能会成为信息和文化的传播主导者,并在网络平台发布评论讲述自己的观点。第二,交互性特征。传统媒体由于受时间以及空间的制约,人们在传播并表达自己看法和观点时缺乏快速传播的途径和机会,而新媒体平台则不同,在传播信息与文化的途中有着交互性特征。人们随时可以在平台进行互动交流并且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第三,复杂性特征。可以说新媒体技术使人们的交流文化、新闻、各类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由于新媒体方向发布、瞬时传播的特征,传播的信息量逐步增多,并且在传播内容与结果方面变得极为零散、复杂、难以预测[1]。
面临的困境
缺乏传承文化的意识
新媒体技术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来讲,不仅有利,也有弊端,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在抓住机遇前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打破当前的困境。由于地理因素和历史原因,大部分的少数民族都聚集于经济落后的区域,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生活环境较差,再加上受教育程度整体偏低,缺乏传承文化、保护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当地传承者缺乏专业性
现如今,出现了诸多传播内容不专业的现象,这是由于当地的传承工作者多数来自媒体产业、商业、民间等不同的领域,大部分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业余爱好者,虽说这些传承者拥有责任感和传承文化的基本意识,但是在内容发掘和传播方式方面不够专业,对新媒体领域的技术掌握不够充分,因而导致了传播内容出现误传、误解、误读等现象。
文化内涵被破坏
众所周知,新媒体有着明显的娱乐性与商业性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致使少数民族文化内涵被破坏。现如今,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通常与经济发展挂钩,过于功利化,再加上新媒体技术的娱乐性,严重破坏了文化内涵与特色,使文化传承失去了其本应存在的意义,民族精神渐渐流失[2]。
抓住机遇、打破困境的措施
树立传播意识
新媒体背景下,想要抓住机遇,就需树立起坚定的传播少数民族文化的意识,打破约束文化传播的枷锁,拓展文化传播的视野。新媒体是展现少数民族文化魅力,突破传播困境的关键性渠道。首先,通过新媒体传播民族文化不仅是提升民族自信的基本需求,也是保护文化多样性、传承文化的重要渠道。想要使少数民族文化得到保护与传承,就需紧跟时代步伐,建立先进的文化传播意识,运用新手段、新技术、新方法传播文化。其次,文化自信与自觉的培养。在新媒体时代,传播少数民族文化有助于加强少数民族文化自信,当地民众需要树立起自觉主动传播文化的意识,让每位民众都有可能成为文化的传播者,使文化传播变得生活化、日常化[3]。
加大投资,培养人才
文化傳播需要大量的人力支撑和物质支撑,新媒体发展更是离不开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需要重视起人才的培养和资金的投入,而以往单一的政府投入机制远远不能满足当前新媒体时代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资金需求,此时,就需打破传统资金投入机制,构建起多方面、多层次的资金来源,比方说引入基金会、公益组织等社会资金参与文化传播,大力倡导企业投资文化传播等。与此同时,需要优化文化传播的基础建设,尤其是在人力资源方面,需强化人才的培养措施,着重筛选并培养一批即精通新媒体传播技能又非常了解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的人才,打破现实困境,牢牢抓住文化传播的机遇。
经营少数民族线上书店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获取信息以及购物的习惯都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从以往的“线下”渐渐大规模转移至了“线上”,因此,可以专门建立经营一批线上的少数民族书店,提供给群众更加便捷的阅读服务。客户不仅可购买关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书籍,还可购买与之有关的其他物品。如此一来,不仅可达成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目标,还可增加一项文化传播的资金来源。
少数民族新媒体博物馆的建立
将新媒体作为载体,建立起生态化、动态化、网络化的民族博物馆。第一,在筛选传播内容时需要体现民族性,同时视频展演、3D博物馆影像使人们在家就可感受不同的民族风情。第二,在文化传播时实现对称性。通过建立新媒体博物馆,改变以往单向信息传递的状况,实现文化传播的双向性与对等性。第三,实现市场营销。通过市场化的少数民族博物馆,吸引更多的社会团体和民间公益组织投资新媒体博物馆,在获取收益的同时,传承少数民族文化,产生更多的社会效益,实现文化传承的可持续性。
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媒体时代下,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并不仅仅指传播形式的转变和与新媒体的简单结合,最重要的是要将文化特色融入新媒体中,打破当前少数民族人才缺失和经济落后的困境,抓住机遇,探索更多的文化传播路径,使少数民族文化与新媒体技术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马金.新媒体时代下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探讨[J].西部广播电视,2018(23):36+54.
[2]乌兰.新媒体时代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渠道分析[J].新闻论坛,2018(05):80-82.
[3]米楠,刘衡宇.新媒体背景下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问题研究[J].未来与发展,2016,40(09):15-17+28.
陇川县委党校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困境;机遇
少数民族文化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其中还包括了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该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是建设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必经之路和重要任务,也是实现文化强国的中坚力量。新媒体的发展对我国文化的繁荣和传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文化传播方面,媒体的进步无疑为其提供了更多便捷,使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加快了步伐,优化文化传播方式的同时,促进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新媒体简述
新媒体是以数字化传播手段为基础,以手机、网络等媒体作为媒介而新兴的媒体形式,它的“新”不仅具有新旧之意,而是更多的蕴含了“新鲜”和“创新”的意思。无论是在传播方式、传播过程还是传播主体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性:第一,传播主体多样性。传统媒体的传播主体是单一的,信息在传播过程和制作方面都具有可控性,而新媒体则不同,在传播主体和信息来源方面,有着多样性特征,比方说现有的微信、微博、博客等平台都具有自媒体特点,新媒体背景下,每位网民都可能会成为信息和文化的传播主导者,并在网络平台发布评论讲述自己的观点。第二,交互性特征。传统媒体由于受时间以及空间的制约,人们在传播并表达自己看法和观点时缺乏快速传播的途径和机会,而新媒体平台则不同,在传播信息与文化的途中有着交互性特征。人们随时可以在平台进行互动交流并且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第三,复杂性特征。可以说新媒体技术使人们的交流文化、新闻、各类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由于新媒体方向发布、瞬时传播的特征,传播的信息量逐步增多,并且在传播内容与结果方面变得极为零散、复杂、难以预测[1]。
面临的困境
缺乏传承文化的意识
新媒体技术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来讲,不仅有利,也有弊端,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在抓住机遇前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打破当前的困境。由于地理因素和历史原因,大部分的少数民族都聚集于经济落后的区域,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生活环境较差,再加上受教育程度整体偏低,缺乏传承文化、保护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当地传承者缺乏专业性
现如今,出现了诸多传播内容不专业的现象,这是由于当地的传承工作者多数来自媒体产业、商业、民间等不同的领域,大部分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业余爱好者,虽说这些传承者拥有责任感和传承文化的基本意识,但是在内容发掘和传播方式方面不够专业,对新媒体领域的技术掌握不够充分,因而导致了传播内容出现误传、误解、误读等现象。
文化内涵被破坏
众所周知,新媒体有着明显的娱乐性与商业性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致使少数民族文化内涵被破坏。现如今,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通常与经济发展挂钩,过于功利化,再加上新媒体技术的娱乐性,严重破坏了文化内涵与特色,使文化传承失去了其本应存在的意义,民族精神渐渐流失[2]。
抓住机遇、打破困境的措施
树立传播意识
新媒体背景下,想要抓住机遇,就需树立起坚定的传播少数民族文化的意识,打破约束文化传播的枷锁,拓展文化传播的视野。新媒体是展现少数民族文化魅力,突破传播困境的关键性渠道。首先,通过新媒体传播民族文化不仅是提升民族自信的基本需求,也是保护文化多样性、传承文化的重要渠道。想要使少数民族文化得到保护与传承,就需紧跟时代步伐,建立先进的文化传播意识,运用新手段、新技术、新方法传播文化。其次,文化自信与自觉的培养。在新媒体时代,传播少数民族文化有助于加强少数民族文化自信,当地民众需要树立起自觉主动传播文化的意识,让每位民众都有可能成为文化的传播者,使文化传播变得生活化、日常化[3]。
加大投资,培养人才
文化傳播需要大量的人力支撑和物质支撑,新媒体发展更是离不开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需要重视起人才的培养和资金的投入,而以往单一的政府投入机制远远不能满足当前新媒体时代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资金需求,此时,就需打破传统资金投入机制,构建起多方面、多层次的资金来源,比方说引入基金会、公益组织等社会资金参与文化传播,大力倡导企业投资文化传播等。与此同时,需要优化文化传播的基础建设,尤其是在人力资源方面,需强化人才的培养措施,着重筛选并培养一批即精通新媒体传播技能又非常了解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的人才,打破现实困境,牢牢抓住文化传播的机遇。
经营少数民族线上书店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获取信息以及购物的习惯都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从以往的“线下”渐渐大规模转移至了“线上”,因此,可以专门建立经营一批线上的少数民族书店,提供给群众更加便捷的阅读服务。客户不仅可购买关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书籍,还可购买与之有关的其他物品。如此一来,不仅可达成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目标,还可增加一项文化传播的资金来源。
少数民族新媒体博物馆的建立
将新媒体作为载体,建立起生态化、动态化、网络化的民族博物馆。第一,在筛选传播内容时需要体现民族性,同时视频展演、3D博物馆影像使人们在家就可感受不同的民族风情。第二,在文化传播时实现对称性。通过建立新媒体博物馆,改变以往单向信息传递的状况,实现文化传播的双向性与对等性。第三,实现市场营销。通过市场化的少数民族博物馆,吸引更多的社会团体和民间公益组织投资新媒体博物馆,在获取收益的同时,传承少数民族文化,产生更多的社会效益,实现文化传承的可持续性。
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媒体时代下,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并不仅仅指传播形式的转变和与新媒体的简单结合,最重要的是要将文化特色融入新媒体中,打破当前少数民族人才缺失和经济落后的困境,抓住机遇,探索更多的文化传播路径,使少数民族文化与新媒体技术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马金.新媒体时代下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探讨[J].西部广播电视,2018(23):36+54.
[2]乌兰.新媒体时代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渠道分析[J].新闻论坛,2018(05):80-82.
[3]米楠,刘衡宇.新媒体背景下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问题研究[J].未来与发展,2016,40(09):15-17+28.
陇川县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