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对调查式新闻的结构性解析,力求从共鸣情感与客观论证双重角度分析视听语言的隐喻性修辞功能。通过对《新闻周刊》的案例分析,剖析视听语言在视觉隐喻、强调、渲染与劝说的电视表达手段,进一步探究电视调查式新闻的结构性表达。
关键词:调查式新闻;视听语言;结构表达;视觉隐喻
电视艺术语言表达的声像性及新闻、美学双重属性共同制约着包括电视深度报道在内的电视专栏创作与表达,通过视听语言的结构性表达与意蕴能指,使电视的纪实性、审美性、探究性得以呈现。2016年10月15日央视《新闻周刊》的本周人物用了8分钟的时间讲述了前任中国男足主教练高洪波辞职一事的始末。
1 共鸣情感的“视”
经过造型语言建构的视觉画面具有隐喻的修辞功能。[1]电视传播的感染力往往也因其视觉符号与声音符号的共同影响,而营造出创作者所希望传递的感情色彩,形成共鸣情感的视觉场,从而进一步调动受众与创作者共同进入作品创作的意境之中。
一如其他的调查式新闻,央视的《新闻周刊》在其节目中也是大量运用了事件发生的现场镜头。在节目中大量使用了中国男足的比赛场面,这里面既有男足在训练场训练的镜头,又有中国男足在比赛中面对对手时的艰难抵抗,也有中国男足少有的胜利的镜头,同时球迷镜头所占的比例也是很大的。在新闻中,能够给观众印象最深的就是新闻的最后,回归到2016年10月11日的那场至关重要的2018亚洲区世预赛12强比赛,中国男足在巨大的希望和压力之下,以0︰2的最终比分战败,小组出线无望,就此止步。镜头里展现的球场上中国男足球员郜林在一次头球冲顶的进攻中,将足球顶飞,这样一个场景用慢镜头的方式来展现给观众,本身慢镜头所表达的情感就是极为丰富的,在新闻节目中运用了慢镜头,那么一定是在向观众传达一种情感,就是通过这个慢镜头来表达对中国足球所处窘境的一种悲哀的情感。给观众印象最深的就是一名头戴“梦”字的球迷了,他掩面而泣的画面在人们的心中久久不能散去,使人们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甚至想像镜头里的球迷一样痛快地抱头哭一场。回到新闻中,还有两处比较明显能够令观众产生共鸣的镜头,一个是乌兹别克斯坦队的球员的庆祝,他们身旁就是低头绝望的中国队球员。这个镜头是用一幅照片来展现的,慢慢地推上去,两队的球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随着画面慢慢地推近,积聚的情感也渐渐向顶峰冲刺,终于在后面的一个镜头里,中国男足主教练高洪波独自一人从球员通道离开比赛的现场,只留下了一个落寞的背影,这时积聚的情感一下子达到了顶峰,观众没有去怪罪这位临危受命的主教练,而更多的是一种对高洪波的可同情、一种可惜,一种对中国足球的不满。
因此,调查式新闻里各种镜头的应用,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进行新闻创作者或者是领导人思想的受众传播,不是那种硬生生的填鸭式的灌输,而是通过这些新闻事件里的镜头来让受众产生情感共鸣。通过对视觉元素的选择、组织和控制,在整部作品的结构中重复编码,使隐含的作者表达话语得以最终以“白描”的形式展现出来。[1]
2 客观公正的“听”
调查式新闻与其他新闻一样,客观性、公正性以及真实性是它的底线,这是不容忽视的。
高洪波辞职,这是这一期央视《新闻周刊》的主题,这个新闻主题在之前已经由演播室的播音员播送过了,再一次经过当事人高洪波的嘴亲自说出来,这正体现出了调查式新闻的客观性、公正性以及真实性。无疑,“中国男足主教练”这几个字在中国人的心里尤其是中国球迷的心里,所包含的意义已经不只是一个教练那么简单,已经不单单是一个职业,已经成为中国足球,广大中国球迷的一个期待,一个明知没有结果的期待,也可以说是一种奢望。在新聞的后半段,当中国男足在与乌兹别克斯坦的生死一战败北之后,场外球迷的言语更是最直接真实地对中国男足的情感写照,“已经结束了,已经结束了,还有几个15年可以等的”,就是这几句话,体现了球迷对男足的失望,15年的不离不弃,换来的还是失望,是高洪波排兵布阵的失误,还是球员面对巨大压力的失常发挥,所有这些理由在球迷面前都变得异常苍白。
这是这一期《新闻周刊》里“听”给观众最直接的感受,不是多么深奥的道理,有的只是能够让我们这些普通受众一眼就能看穿的情感。
一则好的调查式新闻不只在于它的内容,良好的视听语言的应用是尤为重要的,好的视听语言在表达新闻创作者的想法时会产生催化的作用,使受众更好地更快地接收。同时,在看完一则好的调查式新闻之后,每一名观众都会对看到的事件产生自己的理解。这些理解不要求多么专业,但都是属于自己独到的见解,是自己思考的结果,能够想到新闻之外相关的事物,这样就做到了出乎其外、入乎其内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菁,关玲.影视试听语言(第二版)[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刘昊(1992—),男,山东潍坊人,新疆艺术学院传媒系2016级广播电视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广播影视创作。
关键词:调查式新闻;视听语言;结构表达;视觉隐喻
电视艺术语言表达的声像性及新闻、美学双重属性共同制约着包括电视深度报道在内的电视专栏创作与表达,通过视听语言的结构性表达与意蕴能指,使电视的纪实性、审美性、探究性得以呈现。2016年10月15日央视《新闻周刊》的本周人物用了8分钟的时间讲述了前任中国男足主教练高洪波辞职一事的始末。
1 共鸣情感的“视”
经过造型语言建构的视觉画面具有隐喻的修辞功能。[1]电视传播的感染力往往也因其视觉符号与声音符号的共同影响,而营造出创作者所希望传递的感情色彩,形成共鸣情感的视觉场,从而进一步调动受众与创作者共同进入作品创作的意境之中。
一如其他的调查式新闻,央视的《新闻周刊》在其节目中也是大量运用了事件发生的现场镜头。在节目中大量使用了中国男足的比赛场面,这里面既有男足在训练场训练的镜头,又有中国男足在比赛中面对对手时的艰难抵抗,也有中国男足少有的胜利的镜头,同时球迷镜头所占的比例也是很大的。在新闻中,能够给观众印象最深的就是新闻的最后,回归到2016年10月11日的那场至关重要的2018亚洲区世预赛12强比赛,中国男足在巨大的希望和压力之下,以0︰2的最终比分战败,小组出线无望,就此止步。镜头里展现的球场上中国男足球员郜林在一次头球冲顶的进攻中,将足球顶飞,这样一个场景用慢镜头的方式来展现给观众,本身慢镜头所表达的情感就是极为丰富的,在新闻节目中运用了慢镜头,那么一定是在向观众传达一种情感,就是通过这个慢镜头来表达对中国足球所处窘境的一种悲哀的情感。给观众印象最深的就是一名头戴“梦”字的球迷了,他掩面而泣的画面在人们的心中久久不能散去,使人们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甚至想像镜头里的球迷一样痛快地抱头哭一场。回到新闻中,还有两处比较明显能够令观众产生共鸣的镜头,一个是乌兹别克斯坦队的球员的庆祝,他们身旁就是低头绝望的中国队球员。这个镜头是用一幅照片来展现的,慢慢地推上去,两队的球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随着画面慢慢地推近,积聚的情感也渐渐向顶峰冲刺,终于在后面的一个镜头里,中国男足主教练高洪波独自一人从球员通道离开比赛的现场,只留下了一个落寞的背影,这时积聚的情感一下子达到了顶峰,观众没有去怪罪这位临危受命的主教练,而更多的是一种对高洪波的可同情、一种可惜,一种对中国足球的不满。
因此,调查式新闻里各种镜头的应用,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进行新闻创作者或者是领导人思想的受众传播,不是那种硬生生的填鸭式的灌输,而是通过这些新闻事件里的镜头来让受众产生情感共鸣。通过对视觉元素的选择、组织和控制,在整部作品的结构中重复编码,使隐含的作者表达话语得以最终以“白描”的形式展现出来。[1]
2 客观公正的“听”
调查式新闻与其他新闻一样,客观性、公正性以及真实性是它的底线,这是不容忽视的。
高洪波辞职,这是这一期央视《新闻周刊》的主题,这个新闻主题在之前已经由演播室的播音员播送过了,再一次经过当事人高洪波的嘴亲自说出来,这正体现出了调查式新闻的客观性、公正性以及真实性。无疑,“中国男足主教练”这几个字在中国人的心里尤其是中国球迷的心里,所包含的意义已经不只是一个教练那么简单,已经不单单是一个职业,已经成为中国足球,广大中国球迷的一个期待,一个明知没有结果的期待,也可以说是一种奢望。在新聞的后半段,当中国男足在与乌兹别克斯坦的生死一战败北之后,场外球迷的言语更是最直接真实地对中国男足的情感写照,“已经结束了,已经结束了,还有几个15年可以等的”,就是这几句话,体现了球迷对男足的失望,15年的不离不弃,换来的还是失望,是高洪波排兵布阵的失误,还是球员面对巨大压力的失常发挥,所有这些理由在球迷面前都变得异常苍白。
这是这一期《新闻周刊》里“听”给观众最直接的感受,不是多么深奥的道理,有的只是能够让我们这些普通受众一眼就能看穿的情感。
一则好的调查式新闻不只在于它的内容,良好的视听语言的应用是尤为重要的,好的视听语言在表达新闻创作者的想法时会产生催化的作用,使受众更好地更快地接收。同时,在看完一则好的调查式新闻之后,每一名观众都会对看到的事件产生自己的理解。这些理解不要求多么专业,但都是属于自己独到的见解,是自己思考的结果,能够想到新闻之外相关的事物,这样就做到了出乎其外、入乎其内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菁,关玲.影视试听语言(第二版)[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刘昊(1992—),男,山东潍坊人,新疆艺术学院传媒系2016级广播电视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广播影视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