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情感的涟漪,催生智慧的火花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gh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涵泳”的涵义、功能、方式是一个宽泛得多的范畴。在现代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涵泳”美词美句,“涵泳”文章的语调节奏,体会语言的音韵之美,从而达到让学生养成对语言的敏锐感和获得审美情趣的效果,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可以大大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
  【关键词】涵泳 语文课堂 有效性
  “涵泳”,在我国的母语教学中有久远的历史,我们优秀的古人最早在古代文论中就有提及,古人经过不断的实践,“涵泳”不断的丰富,并形成一整套理论体系。什么是“涵泳”?“涵”,《辞海·词语分册》的解释是“沉浸”;“泳”,自然就是游于水中。“涵泳”一词,在左思的《吴都赋》中就已有“涵泳乎其中”的应用。“涵泳”的原初性语义是沉浸其中,后来由原初语义的转化便形成了涵化吸受的意思,变成对对象的深入体认和把握。《河南程氏遗书》卷一写道:“入德必自敬始。故容貌必恭也,语言必谨也。虽然,优游涵泳而养之可也,迫则不能久矣。”程氏所论,是寻“理”得“道”所需要的主体心境。由此可知,“涵泳”是一种体认方式和思维方式。而宋代理学家又将它运用于读书,所谓“读书之法又当熟读沉思,反复涵泳,铣积寸累,久自见功。”他们特别以《论语》《孟子》为例,认为读此一书“只是须涵泳”,通过“体认”“读书”“涵泳”,遂形成接受。而在文艺领域是指对文学艺术鉴赏的一种态度和方法。由于艺术作品言理、言事,常常并非质直言之,而是比兴之法,对艺术作品的鉴赏仅靠理性判断是不行的,应该沉潜其中,反复玩索或玩味,以求获得其中奥妙或“味外之旨”。
  我感觉我们的现代课堂上特别是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应该大力提倡“涵泳”之法,它也是符合新课标改革精髓的,可与提高课堂的有效性相结合,在语文课堂上通过“涵泳”赏读文章,从而达到领悟,接受的目的。这会有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和语文素养的提高。还能够提高语文阅读课堂的效率,促成有效课堂的形成。
  我们所提倡的有效课堂的评价标准是学生的有效学习,其核心是学生的进步和发展。而现实中我们学生的语文素养不容乐观,而怎么才能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呢?笔者认为在课堂上提倡“涵泳”不失为解决之道,这一切都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提高有效性教学,以渗透,涵泳,熏陶的方法来解决,来实现。而“涵泳”要求认知主体以渐熟渐进、反复玩味的体认方式去接近对象。“涵泳”是坟火慢灸、细加煮沸,在细加品味、体会中获得对于对象的认知。它在本体意义上特别要求认知主体的细慢和从容,如茧抽细丝、如笋剥层壳。在有效课堂阅读赏析文章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认知主体和认知对象对话,交流,沟通的过程,是心灵的切合,是思想的神交的过程,所以我们在课堂上要求我们认知主体学生必须以一种虚心,静心,平和的心态来参与其中,要有一种古人的优游雍容的精神风采。我们通过对“涵泳”意义的了解,认识到“涵泳”在提高语文课堂有效性运用上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体现:
  “涵泳”美字美词美句,体会文字之美,汉语之美美哉文字,我们的文字是灵动的鲜活的,其形音无一不美,凝练含蓄,婉转千折。这样灵动鲜活的文字构成的美词美句,无疑是有生命的,值得我们去探索,去体味,去“涵泳”,我们的汉字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瑰宝,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引导同学们“涵泳”名家的语言,反复吟泳赏玩,沉迷于其中,会欲罢不能,难以自拔,会极大的提高同学们对语言文字的鉴赏力和感悟,提高同学们对语文的兴趣。我在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中讲到“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先生形容流水是“脉脉的”,我便引导学生“涵泳”“脉脉”这词,会想起东汉《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诗句来,那种两眼凝神,要向别人诉说心曲,饱含温情,默默地用眼神表达自己的感情的那种情状神情自然而然得会浮现在同学们的脑海中。想到这些就会体味到朱自清的“脉脉的流水”那流水无声而又好像有情意的韵味了,如写静态的荷花,连用三个比喻,我会让学生们反复的吟诵,反复“涵泳”于其中,“正如一粒粒的明珠”,有明珠的晶莹剔透想到淡月照耀下花朵晶莹闪光;“又如碧天里的星星”,由碧色天幕下闪烁的星星想到绿叶衬托下的花朵忽明忽暗;“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由美人出浴想到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这些词句,全无奇异之处,但是用在本文的语境中,却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准确生动地表现了此时此境、此景此物的审美特征。在课堂中要学生把握“涵泳”字词,体会把玩字词,因为它们是有生命力的,是我们的先辈发现丰富了它们的内涵,赋予了它们生命力。而我们的任务就是发现它体味它,这也是我们语文有效课堂的目的之一。
  “涵泳”品味文章的语调,体会语言的音韵之美,“涵泳”与品味语调就是要把语言声音的形式与作者的情感合并起来考虑。所以老舍先生说:“除了注意文字的意义而外,还注意文字的声音与音节。这就发挥了语言的音韵美。我们不要叫文字老趴在纸上,也须叫文字的声响传到空中。”我们在有效课堂上要努力训练同学们通过语言的韵律,语调,节奏来体会领悟“文字的声响”,孙犁在小说《荷花淀》中通过语言的节奏来表达丰富情感来,在一个宁静的夜晚,水生嫂在院子里一边编席一边等着水生,作者就用舒缓的语言节奏描写美好而富有浪漫气息的白洋淀:“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后来水生嫂和几个青年妇女到马庄去探望自己的丈夫,途中遭遇鬼子,作者这时使用快节奏的语言:“后面大船来的飞快。那明明白白是鬼子!这几个青年妇女咬紧牙制止住心跳,摇橹的手并没有慌,水在两旁大声哗哗,哗哗,哗哗哗!”后来描写荷花淀的景色时有用了舒缓的节奏,抒情味非常浓“……那一望无边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后来战斗的场景节奏又紧张激烈,“努力的一摇,小船窜进了荷花淀。”作者就是通过这样舒缓,紧张交替出现的节奏表现了一种劳动与战斗的场面。在课堂上通过语言节奏的“涵泳”我们会体味出孙犁小说别样的语言风格。
  “涵泳”之法,诵读为要,这也是提高阅读课堂有效性的途径之一,我们就要让学生沉潜其中,反复玩索或玩味,以求获得其中奥妙或“味外之旨”。就必须指导学生要会诵读,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说的就是这样的道理,诵读在如今的课堂教学中有边缘化的倾向,其实这是一个严重的误区,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花大力气提倡诵读,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诵读的技巧和方法,什么样的语调表现什么样的感情,优美而深情并茂的朗读会极大的提高学生对文章的领悟能力,用畅达的语调来表现柔情则千回百折,肝肠寸断,用以表现豪情则排山倒海,一泻千里。比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则要用轻柔的节奏,和谐舒缓的语调,来表达惆怅惜别的情绪。在反复的诵读中,“涵泳”体味语言之美诗情画意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总之“涵泳”之法对我们的课堂教学特别是我们的阅读教学有很好的作用,可以优化我们的课堂效率,那就让我们在课堂上“涵泳”美文,神交古人,激荡情感的涟漪,催生智慧的火花来。
  (作者单位:安徽省庐江县泥河中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习作是主体由内而外的倾吐、创造。重视学生心灵世界的自我思悟在作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以现实生活为参照对象,写作主体知、情、意等心里感悟的内化过程,具有情感性、意向性、顿悟性等特点。本文从塑造人格精神、培养想象思维、夯实文化底蕴诸方面探析了触发学生习作时心灵世界自我思悟的策略。  【关键词】习作教学 自我思悟 特点策略  一、关注学生习作时的内心思悟的灵感  当前,学生对习作普
古人云“松声、涧声、琴声……皆声之至清者,而读书声为最。”由此可见,读书可以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开阔眼界,对于一个小学生的成长发展同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可是,目前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却不尽人意,我们语文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在实际工作中,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言传身教,培养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中,教师的影响非常大。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
建党100周年前夕,河北沧州东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原董事长于桂亭被党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成为河北省被表彰的18人之一。  与共和国同龄的于桂亭一生颇为传奇,当过修脚工,入伍当过兵,回地方从过政,还办过企业。他是全国劳动模范,也是全国模范退役军人。  1969年入党,于桂亭至今已有52年党龄。他挽救东塑于危难,并将其发展为上市企业;他助力国家战略,承接首都服装产业疏解。一直以来
虽临近初冬,但心里还是暖洋洋的。因为我有幸跟随学校领导外出教育考察。考察途中,一路欢歌,一路欣赏,一路交流,一路探讨,一路思考,一路记录……可以说是满载而归。  第一天乘动车到达武汉,参观了著名的黄鹤楼,那是古代四大名楼也,因为崔颢写了一首千古名篇《黄鹤楼》而名垂千古。此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观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于是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诗虽
书面表达是一个检查语言运用能力的题型,旨在测试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语言交际的能力,引导中学英语教学注重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这一题型侧重考生综合和直接运用英语的能力。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培养中学生写作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在我们江苏高考中,书面表达为25分,占总分120的20%之多。学生书面表达的能力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在高中英语教学中。  高考书面表达题型多样,表格式、看
[内容摘要]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下,老师注重的是分析句子结构、翻译句子和讲解习题;学生只注重记笔记、背语法和做习题。教师忽视了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交际。语法本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语言,但是传统教学模式下语法竟然束缚学生的学习。语法教学下学生考试得高分,可是交际能力却很差。这就偏离了英语教学的目的。也就导致了“哑巴”英语和“聋子”英语的奇怪现象。因此,中学英语教学应注重交际能力的培养,加强对学生
【内容摘要】想象是美好的,想象是没有限制的。在认识图形中,我为学生创设了一片想象的空间。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通过探索实践、想象活动的体验,不断地学习并获取新的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启迪了学生的智慧,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图形的兴趣。  【关键词】想象 经历 探索 体验  康德说:“想象是一个创造性的认识功能,它有本领,能从真正的自然界所呈贡的素材里创造一个想象的自然界。”心理学家认为:想象是在头
【内容摘要】随着国际交流和全球大融合的形式日趋明显,英语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在二十一世纪的重要性日益彰显出来。对于学习英语的学生而言,中学阶段并不意味着英语学习的结束,而是更深层次的自主学习的开始。然而,在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时,广大英语教师不得不面临着一些问题并不断思考着一些对策。  【关键词】英语教学自主学习  一、自主学习的理论与英语教学  自主学习是以建构主义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
第13届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赛加入了新的比赛项目:合唱。这次有来自全国各地三十多支的合唱团,风格各异,将合唱艺术演绎得极尽完美,我被他们的歌声陶醉,我的心被这美轮美奂的合唱艺术所浸润。我想把这份感受与学生们分享,我相信这些时而如清泉流水,时而似和风佛面,时而澎湃激昂的歌声会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面对农村普通高中学校学生欣赏水平不高的现实问题,如何让高雅艺术——“合唱”具有吸引力,打动学生的心?我
【内容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已变得越来越重要。但很多学生及部分教师对英语写作的认识模糊不清,从而导致英语教学质量的滑坡。本文进一步明确了英语写作的重要性,指出了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了若干解决方法。  【关键词】能力 存在问题 方法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际间的经济、技术和文化交往变得越来越频繁。众多领域都需要精通英语写作的人才。因此中国人急需提高英语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