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镇企业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果。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能够取得如此辉煌成就,乡镇企业发挥的基础作用功不可没,对县域经济起到的支撑作用十分明显。实践证明,发展乡镇企业是壮大县域经济是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1.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1.1县域经济是城镇经济与农村经济的重要结合部县域经济是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一种结合部经济,从一定意义上讲,乡镇企业的发展决定着县域经济能不能健康发展,决定整个国民经济能不能健康发展;县域工农、城乡发展失调,我国就不可能顺利地实现由二元化社会结构向一元化社会经济结构转变;县域内不能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使农民过上更加殷实的生活,就谈不上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因而县域经济壮大成长,有赖于最大限度地发展乡镇企业,发挥农村经济的聚集效应和城市经济的扩散效应。县域内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这种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和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属性说明: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的一个关键性环节,是我国工业化过程中解决“三农”问题的集聚点,实现“三化带三农”、工农互促进、城乡共繁荣的关键点,处理好乡镇企业发展和县域经济发展壮大问题,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
1.2县域经济是工业经济、农业经济与服务业经济交汇点县域是我国一个十分重要的区域和层次,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其活动涉及到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一、二、三产业各部门。县域工业在改革开放后获得突飞猛进的增长,以乡镇企业、民营企业为主体,工业门类众多,其强劲的发展有力改善了县域经济结构,提升了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县域服务业经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也获得了长足进步。县域经济是集工业、农业与服务业于一身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县域内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不仅是壮大县域经济的要求,也是促进农村“内生机制”形成的重要力量,因而也是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1.3乡镇企业、县域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支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要看县域经济统筹城乡的能力和财力。从地域上看,新农村建设全部在县域范围内;从组织领导上看,县级党委、政府承担着承上启下的党政责任;从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物质保障和经济支撑作用看,县域经济的实力直接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2.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措施
中国发展的根本是“三农”问题,“三农”问题的根本是减少农民问题。发展农村第二、第三产业,促进结构调整,可带动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这就是乡镇企业的一个重要作用。发展乡镇企业,振兴县域经济,就近就地转移农村劳动力,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工业化、城镇化道路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实践证明,发展乡镇企业,是振兴县域经济,就近转移农村劳动力,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和谐发展的根本道路。
事实上,从经济总量上看,乡镇企业已成为县域经济的主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第一产业的经济比重在不断下降,第二、第三产业比重逐年上升,在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这一特征尤为明显。乡镇企业对县域经济的贡献经历了“异军突起”——“三分天下有其一”——“半壁江山”——“主体地位”的发展过程。县域经济总量扩大和增量部分主要来自乡镇企业。在我国百强县中,其经济总量的90%来自乡镇企业。乡镇企业对其增速的贡献率也达到90%以上。乡镇企业发展得如何,已经成为县域经济总量和增速的决定性因素。
目前,许多地方县级财政收入中,乡镇企业的税收贡献已成为县域财政的支柱。东部地区县级财政收入的80%以上来自乡镇企业,县级财政收入的增长和增幅直接和乡镇企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联在一起。中西部地区的所谓穷县、贫困县,与东部地区相比,主要差别在于其乡镇企业不发达,没有培育起二、三产业的税源。在国家全面取消农业税的情况下,县级财政主要来源只能是二、三产业,乡镇企业不发达或落后的县域财政状况将更加紧张。而东部地区乡镇企业发达的县域,其财政收入并没有受到影响。不发达地区光靠国家的财政转移支付实现发展是困难的,必须增强自身的造血能力,必须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努力开发二、三产业。东部地区乡镇企业发达,县级财政力量雄厚,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这也昭示了中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应选择的道路。
此外,从县域农村劳动力转移上看,乡镇企业是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的主渠道。据统计,现在每年以 200万人的速度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乡镇企业转移农村劳动力占全国农村转移劳动力的45%以上。据专家估计,我国目前流向大中城市的农村劳动力数量还算合理,关键因素是乡镇企业承担了近半数的转移任务,否则大中城市将不堪重负。中西部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跨地区异地流动转移的情况也说明,乡镇企业是否发达是农村劳动力能否就近就地转移的关键因素。
3.坚定不移地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是实现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3.1乡镇企业是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的地域性企业
从发展上看,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形式主要表现为产业化经营,即“公司+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形式,这种经营形式 ,既是解决大市场与农户经营中的小生产之间矛盾的形式,又是延长农业产业链、实现农产品高附加值的形式;既是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地位转化的形式,又是由制造初级产品占优势地位向制造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占优势地位转化的形式;也是农业经济向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现代农业经济转化的形式。在提高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及其经济价值的同时,既减少了农业劳动力的总量,又改变了农业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实现了更多农业劳动力向产业化经营各层次各环节的转岗、转移,推动农业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公司则主要是乡镇企业。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比较快、成效显著的地区,其龙头企业大都是土生土长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
3.2乡镇企业是县域经济中第二、三产业发展的主要经济形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纵观这一过程,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县域经济的发展就是乡镇企业的发展。传统的乡镇企业是县域经济工业的主要支柱,表现为个体私营企业的新型乡镇企业,近年获得了较大发展,成了县域经济二、三产业的主力军。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县域内农村劳动力转移46%以上集中在乡镇企业,分布在县域的二、三产业。乡镇企业发展速度和规模水平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乡镇企业利税水平,成了县级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调整,集中表现为大力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形式、大中小多种规模的乡镇企业。有研究指出,我国中西部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别,最主要的表现在乡镇企业的发展差别上。所以,必须放开手脚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3.3乡镇企业是县域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经济载体 城镇化必须要有产业支撑,有产业集群推动,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乡镇企业向小城镇工业园区、中心镇聚集,是小城镇得以形成和发展重要产业的支撑。它可以带来人口的聚集,创造出就业岗位,带动城镇各方面建设,从而吸纳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纵观我国城镇化率提高显著的地区,都是乡镇企业发达的地区,都是乡镇企业连片发展向小城镇聚集的结果。乡镇企业聚集发展不仅促进了小城镇形成,也为小城镇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并且人口已向小城镇聚集,农村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为就业提供了现实的渠道和途径。同时乡镇企业的集聚发展,推动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功能的形成,也为吸引外来投资者创造了重要的经济社会条件。这不仅巩固了城镇发展,也为小城镇吸纳更多农村劳动力拓展了就业空间。
(省农委乡企局供稿)
1.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1.1县域经济是城镇经济与农村经济的重要结合部县域经济是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一种结合部经济,从一定意义上讲,乡镇企业的发展决定着县域经济能不能健康发展,决定整个国民经济能不能健康发展;县域工农、城乡发展失调,我国就不可能顺利地实现由二元化社会结构向一元化社会经济结构转变;县域内不能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使农民过上更加殷实的生活,就谈不上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因而县域经济壮大成长,有赖于最大限度地发展乡镇企业,发挥农村经济的聚集效应和城市经济的扩散效应。县域内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这种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和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属性说明: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的一个关键性环节,是我国工业化过程中解决“三农”问题的集聚点,实现“三化带三农”、工农互促进、城乡共繁荣的关键点,处理好乡镇企业发展和县域经济发展壮大问题,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
1.2县域经济是工业经济、农业经济与服务业经济交汇点县域是我国一个十分重要的区域和层次,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其活动涉及到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一、二、三产业各部门。县域工业在改革开放后获得突飞猛进的增长,以乡镇企业、民营企业为主体,工业门类众多,其强劲的发展有力改善了县域经济结构,提升了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县域服务业经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也获得了长足进步。县域经济是集工业、农业与服务业于一身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县域内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不仅是壮大县域经济的要求,也是促进农村“内生机制”形成的重要力量,因而也是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1.3乡镇企业、县域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支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要看县域经济统筹城乡的能力和财力。从地域上看,新农村建设全部在县域范围内;从组织领导上看,县级党委、政府承担着承上启下的党政责任;从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物质保障和经济支撑作用看,县域经济的实力直接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2.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措施
中国发展的根本是“三农”问题,“三农”问题的根本是减少农民问题。发展农村第二、第三产业,促进结构调整,可带动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这就是乡镇企业的一个重要作用。发展乡镇企业,振兴县域经济,就近就地转移农村劳动力,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工业化、城镇化道路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实践证明,发展乡镇企业,是振兴县域经济,就近转移农村劳动力,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和谐发展的根本道路。
事实上,从经济总量上看,乡镇企业已成为县域经济的主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第一产业的经济比重在不断下降,第二、第三产业比重逐年上升,在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这一特征尤为明显。乡镇企业对县域经济的贡献经历了“异军突起”——“三分天下有其一”——“半壁江山”——“主体地位”的发展过程。县域经济总量扩大和增量部分主要来自乡镇企业。在我国百强县中,其经济总量的90%来自乡镇企业。乡镇企业对其增速的贡献率也达到90%以上。乡镇企业发展得如何,已经成为县域经济总量和增速的决定性因素。
目前,许多地方县级财政收入中,乡镇企业的税收贡献已成为县域财政的支柱。东部地区县级财政收入的80%以上来自乡镇企业,县级财政收入的增长和增幅直接和乡镇企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联在一起。中西部地区的所谓穷县、贫困县,与东部地区相比,主要差别在于其乡镇企业不发达,没有培育起二、三产业的税源。在国家全面取消农业税的情况下,县级财政主要来源只能是二、三产业,乡镇企业不发达或落后的县域财政状况将更加紧张。而东部地区乡镇企业发达的县域,其财政收入并没有受到影响。不发达地区光靠国家的财政转移支付实现发展是困难的,必须增强自身的造血能力,必须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努力开发二、三产业。东部地区乡镇企业发达,县级财政力量雄厚,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这也昭示了中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应选择的道路。
此外,从县域农村劳动力转移上看,乡镇企业是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的主渠道。据统计,现在每年以 200万人的速度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乡镇企业转移农村劳动力占全国农村转移劳动力的45%以上。据专家估计,我国目前流向大中城市的农村劳动力数量还算合理,关键因素是乡镇企业承担了近半数的转移任务,否则大中城市将不堪重负。中西部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跨地区异地流动转移的情况也说明,乡镇企业是否发达是农村劳动力能否就近就地转移的关键因素。
3.坚定不移地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是实现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3.1乡镇企业是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的地域性企业
从发展上看,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形式主要表现为产业化经营,即“公司+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形式,这种经营形式 ,既是解决大市场与农户经营中的小生产之间矛盾的形式,又是延长农业产业链、实现农产品高附加值的形式;既是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地位转化的形式,又是由制造初级产品占优势地位向制造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占优势地位转化的形式;也是农业经济向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现代农业经济转化的形式。在提高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及其经济价值的同时,既减少了农业劳动力的总量,又改变了农业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实现了更多农业劳动力向产业化经营各层次各环节的转岗、转移,推动农业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公司则主要是乡镇企业。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比较快、成效显著的地区,其龙头企业大都是土生土长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
3.2乡镇企业是县域经济中第二、三产业发展的主要经济形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纵观这一过程,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县域经济的发展就是乡镇企业的发展。传统的乡镇企业是县域经济工业的主要支柱,表现为个体私营企业的新型乡镇企业,近年获得了较大发展,成了县域经济二、三产业的主力军。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县域内农村劳动力转移46%以上集中在乡镇企业,分布在县域的二、三产业。乡镇企业发展速度和规模水平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乡镇企业利税水平,成了县级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调整,集中表现为大力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形式、大中小多种规模的乡镇企业。有研究指出,我国中西部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别,最主要的表现在乡镇企业的发展差别上。所以,必须放开手脚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3.3乡镇企业是县域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经济载体 城镇化必须要有产业支撑,有产业集群推动,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乡镇企业向小城镇工业园区、中心镇聚集,是小城镇得以形成和发展重要产业的支撑。它可以带来人口的聚集,创造出就业岗位,带动城镇各方面建设,从而吸纳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纵观我国城镇化率提高显著的地区,都是乡镇企业发达的地区,都是乡镇企业连片发展向小城镇聚集的结果。乡镇企业聚集发展不仅促进了小城镇形成,也为小城镇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并且人口已向小城镇聚集,农村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为就业提供了现实的渠道和途径。同时乡镇企业的集聚发展,推动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功能的形成,也为吸引外来投资者创造了重要的经济社会条件。这不仅巩固了城镇发展,也为小城镇吸纳更多农村劳动力拓展了就业空间。
(省农委乡企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