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改革在我们罗城仫佬族民族地区已实施几年了,纵观本地的初中数学教育,本人深感民族地区初中数学教学效率有待提高。数学是人类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的基础和工具,培养少数民族同学的发展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数学学习兴趣已成为一名少数民族地区数学教师必须要解决的课题。本人对如何解决少数民族同学对数学学习兴趣不高、学习能力差等问题做了几点探索。
关键词:初中数学;有效教学;数学能力;探索策略
本人一直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乡镇中学担任数学教师。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了该地区的绝大部分学生的数学基础差、起点低。对数学这门课非常不感兴趣。上数学课,不喜欢动手、动脑、动笔的习惯。作业是应付式的,不管其他同学做对还是错,拿过来连看都不看就"抄"。布置的课后练习,学生都是懒于去思考完成。甚至有时候布置的课后练习题,过了几天来检察,还是有相当的一部分学生不动于衷。
属于不同民族的初中学生,其数学成绩有一定的差别,但经过笔者教学实践发现,其数学能力方面的差异并不是十分明显,也就是说来自不同民族的学生在同一个数学教学文化背景下,在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方面的发展水平是基本相当的;而在不同少数民族地区,同一个民族初中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一、民族地区学生数学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民族地区学生数学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是多方面的,其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学生存在的因素
1、学习目的不明确
通过小学考入初中的学生,其入学分数普遍較高。因此,他们认为自己基础较好,学起来应该没什么困难,而初一数学前部分是以数字或字母为主的代数知识,这与小学知识相似,觉得还容易学,也很投入,但到最后接触了几何知识,数学变得复杂了,有些学生在课堂上听不懂,课后又不及时复习不主动解决问题,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学习的信心,产生了厌学心理,考试成绩较差。
2、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学习数学要肯下功夫,但有些学生怕吃苦,课堂上听得多少算多少,"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的学习心态,致使他们数学问题越积越多,最后数学知识完全脱节,想听也听不懂,成绩自然就上不去。
3、学习方法不科学
数学不象其它学科只要死记硬背就能得到一定的分数,数学靠的是理解,而有些学生,平时课堂上也较认真听课,对数学知识掌握的也不少,但考试成绩不理想,也不知道毛病在哪儿?经调查,这些学生成绩差的原因在于学习方法不恰当,从答题上看,表现出缺少灵活思考或缺少知识转化的能力。这就严重影响了数学成绩的提高,从而也为自己的付出没有一定的收获而逐渐失去学习数学的信心。
4、自身水平没有发挥极致
数学的学习需要有耐心,而对于数学测试更要显示出一个人的稳重、踏实与沉着。而有些学生平时做事丢三落四,马虎习惯了,在做题时,审题不到位,或是把条件看错了,或是由于紧张而慌了阵脚,这就影响了自己水平的发挥。因而导致数学成极绩偏低。
(二)教师存在的因素.
1、没有提高学生对水平测试的认识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考试成绩似乎变得与时代格格不入,虽然学校常强调以质量求生存,但这质量似乎只与少数尖子生的考试成绩有关,特别是国家推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有些教师更是片面地认为"普九"就是死拉硬拖让学生上完初中,对学生的升学竞争力就相应地淡薄,除了少数的尖子生外,其他同学在学校只不过是混而已,这样,学生的学习成绩就可想而知了。
2、教学方法滞后
现在实行五天工作制,对于学校的教学,特别是授课时间总感觉不够,这样,在看不见的八小时工作以外,有些老师甚至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可学生成绩并不理想,而且还为"这个问题我都讲过多次了,学生还是不懂"而受了很大的委屈,认为责任应该在学生。其实,多而不精反而使学生拖上了繁重的累赘,顾此失彼,反而印象不深。自然,基础好的同学靠的是基本功,基础差的却只能靠死记硬背,当然也就不稳了,两极分化就悄然产生了。
3、教育观念的差别
学生是人,教师也是人,人就有人的需求,所以教书育人的根本出发点之一就是为了生存,简单的说为了养家糊口。尤其是在当今社会就业压力不断加大,教师待遇迟迟没有提高的现状下,教师就更加关注自己打工能够得到多少钱;因此,有些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激情,没有重心。
(三)社会因素
1、唯"分数论"
广大家长寄厚望于通过升学之道使自己的子女成才,特别是他们对学校的衡量只看"升学率",只要他的孩子成绩好,就认同你是一位好老师,这是一个好学校,社会就给你一个好声誉,因此,来自家庭、社会外部的强大压力,迫使学校不得不集中力量抓质量、抓升学率,以考试成绩评优劣,这也无形地迫使老师们在教学中应用''应试教育"的模式,这就阻碍了大部分学生的主动发展,自然就出现优生与差生,自然成绩就上不去。
2、受"读书无用论"的影响
目前,许多人观念没有改变,特别是就业观念没有改变,认为当干部才是就业,少数家长特别是民族地区的少数家长认为送子女读完初中不当"睁眼瞎"也就可以了,观念上还出现不读书照样赚大钱的小商人意识,从而就丧失了送子女读书的积极性,这样,就使部分学生求学思想不稳定,因而放松了自己的学习,成绩自然就上不去。
二、提高民族地区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
(一)转变学生和学生家长的数学观念。
少数民族地区多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受经济文化的限制,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家长大多没有文化或文化水平不高,加之受当前"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和就业条件的限制,使得很多家长认为学习没有多大的用处,数学更是只要掌握简单的加减乘除,能算账就够了,从而也导致了很多的家长不重视学生的数学学习,而家长对数学学习的态度也导致了学生从小认为数学不重要没有必要去认真学习。因此,要想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转变学生家长和学生对数学这一学科的态度是前提。要让学生家长和学生意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使他们知道数学不仅是一门基础学科,而且是一种工具,更是一个人必备的素养,它会影响一个人的言行、思维方式等各个方面。只有学生家长和学生端正了对数学的看法,才能真正有效地实施数学教学。 (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民族地区的学生,由于受生活环境所影响,见识少,交通闭塞,对生活常见的一些现象一无所知,他们大部分不知道所学知识对自己的将来有什么用,再加上家长大部分是文盲,不懂得知识的重要性,也不懂得如何教育子女。针对这一下现状,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如,应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告诉他们知识的重要性,特别是我国当前对农民有利的政策以及当前的时代发展,从而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的正确学习观。
(三)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思维性强逻辑严谨的学科,相对来说较为枯燥。如果没有学习兴趣的保障,学生就无法长期保持昂扬的斗志,无法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投入全部的精力。因此,在教学中首先必须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对本校少数民族同学的问卷调查表明,50%的民族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只有12%的学生答"有兴趣"。在回答"你最喜欢上的课"时,只有25%的学生回答是数学,在回答"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的原因"时,答"数学难学"有40%,答"成绩不好"的有30%,答"听不懂"的有30%,答"不会做习题"的有50%。在和学生座谈时发现,他们心情大多数处在厌烦、焦躁的抑制状态,常感到学习数学枯燥无味,学习无劲头,以对数学学习有厌学情绪,只要一提到数学,他们就不高兴,产生一种冷漠乃至抵触情绪,把数学看成一门讨厌的学科。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拓展对数学的认识,让学生就了解数学的价值。数学的应用非常广泛,华罗庚曾说过:"宇宙之大,离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迷,日用之繁。"如果在教学中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多向学生介绍一些数学史,多讲一些数学的应用,应该比单一讲解数学知识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如:在勾股定理单元教材时,通过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在勾股定理研究方面的成就,激发了学生奋发图强、努力学习,将来报效祖国的激情。又如:将我国人口、资源等国情实际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实力飞速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的感人数据编成例题和练习题,便可以使少数民族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爱国主义思想熏陶,加深理解数学在生活、生产中的重要性,从而培养了学生为祖国富强,发奋学习的动机,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此外对于每个数学结论的探索也都可以用学生身边的事例来引入问题,让学生时时体会到数学应用就在自己身边,从而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学生解决问题时要及时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表扬,让学生在探索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又可以激发他们探索下一个问题的激情。當然适当的运用图片、模型、多媒体教学等手段,使学生产生新奇感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四)教师课前备课要充分.
教师要深刻领会教材内容,把教材吃透,考虑学生的起点、兴趣、爱好、差异等,将学生在教材中可能遇到的难点和易错点整理出来,并设计好解决思路与方法.学生准备要充分.教师要求学生课前按照教师的预习提纲进行提前学习,使学生了解此次新授课的基本内容,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1、以真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从年龄段来说,他们和所有初中生一样,心理上处于"断奶期"。心理学研究表明,这个时期他们特别渴望别人理解、友谊。自我意识强,自控能力差,受父辈的影响,民族地区的孩子报恩感特别强烈。由于地区的关系,他们当中有许多是异族通婚的后代,以优生学角度讲,其智商不低于大都市学生。但学习条件、学习基础远远不及大都市学生。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都会梦想大都市快乐的生活,都有一颗希望到大都市去创一番事业,争取一份荣誉的心。根据以上特点,要提高这一地区数学教学质量,首先要以真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高尚情感去感化他们,以真诚的心去唤起他们的热忱,使他们以饱满、热忱的积极情绪投入到学习过程中,从而促进知识的吸收。
中学生在学习上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民族地区的学生更是如此。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你的爱、感受到了你人格的高尚和伟大,就会打心眼里敬重你,甚至崇拜你。不仅会愉快地接受你的教育,而且会以刻苦学习的方式来报答你。如果他们没有学好你的学科,会感到内疚,觉得对不起你。所以,我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示范,以一个正直、善良、积极进取、努力工作、勇于探索的活生生的榜样生活在他们当中。
2、构建民主平等关系 营造师生和谐氛围
缺乏民主的师生关系,是造成后进生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中学生的情绪和情感比较强烈,带有明显的两极性,很容易动感情。他们常常遇到一点小事,就会被感动,显得非常激动;或者动怒、怄气,甚至跟人争吵;或者感到泄气变得消沉起来。他们希望受人重视,被当成是"大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增强,对于别人的评价十分敏感。他们情感的线很细,易断,且难接上。可以说师生间的矛盾、家庭的教育不当、社会的不良影响是造成后进生的三大主要原因。我们教师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社会的变革呼唤民主法制,学生的民主平等意识越来越强。
(五)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1、课堂教学的效率决定着教育的成败
数学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其教学主要目标都必须在课堂中完成。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的首要任务在课前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备课,在备课过程中,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同学,他们有的同学数学知识非常贫乏,在备课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个情况,适当的降低一些难度,引入一些他们所熟悉的情景。例如:在备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时,如果用北方的冬天雪景引入课题,对于罗城地区的学生的效果并不是很好,南方的学生对雪的了解和认识不多,就是老师都没怎么见过。由学生的生活环境,根据情况,不如这样引入,今年的"菜类、肉类"的价格上涨或下跌,河水的上涨和下跌,这样的引入效果可能更好,学生也比较容易接受新知。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在无形中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2、加强预习指导
要求学生在老师讲新课之前先进行预习,对内容有个初步了解,对难理解的地方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带着问题听课,能够分解难度,降低坡度,便于集中精力攻克难点,这样做,特别是对基础差的学生很自然减轻了听课的负担,易于理解教材,容易跟上老师讲课的进度。 在预习的基础上,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善于自己看书理解,解决问题,学会分析解题思路,进行解题后的反思,经常寻求一题多解和多题同律等等。自学能力提高了,学生就会用适合自己水平的方式方法進行自学。利用遗忘规律,让学生养成先复习后做作业的习惯,教给学生战胜遗忘而适时重复记忆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3、充分利用好课堂40分钟
上课时,在进行必要的以旧引新的复习提问、情境创设或简短的铺垫后,应立即进入新课,让学生在精力最集中、思维最敏捷的状态下学完新课。留给学生充足的练习时间,能够在课内完成大部分作业题,教师并能及时回授调解纠正。避免学生带着错误的思想去做课后作业,而造成一错再错。尽量做到一节课的知识在当堂基本解决,课后少留作业,给学生提供较多的预习和自由支配时间,多读书、多参加有益活动,开阔视野。同时运用信息技术教学也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数学方法
1、教会学生预习。预习是学习各科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民族地区的学生也许是受一些不良学习习惯的影响,大部分学生不知道如何进行预习,认为课前提前看书就是预习。因此,教师有必要教给学生正确的预习方法。如,在预习过程中,对自己不懂的地方打个 "记号"以便在上课时认真听讲,从而真正理解这一内容。对于看得懂的地方,自己应在课后练习中做相应的练习,达到巩固新知识的目的。
2、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每一个学生,他们的可塑性很强,潜力很大。在教学中,特别是上一个新的内容时不要急于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通过提问或测试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及技能,然后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在教学中教师常常发现,解答过的题型,学生还会出现类似的错误,产生这种情况,固然是与遗忘规律有关,但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教师过多地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没有机会给学生进行反思和自我评价的机会。因此,在教学中要还给学生学习的空间和时间。
3、鼓励合作与交流。
在研究问题的过程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协作意识和交流、交际能力,训练学生的聚合思维、发散思维、直觉思维和想象力思维,通过交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学会的知识,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想象能力。学会与他人交流,向别人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想法,运用不同意见来审视自己的观点,获得正确的认识,学会互相接纳、赞赏、分享、互助等。
4、注重例析教学模式。
民族地区初中学生,尤其上初一、初二的学生,他们学习的显特征是模仿,对他们来说,很多还是上在模仿 的基础上学会 的,这也是学生的一种认知规律,在应用题的教学中,中等生和后进生很难跟得上,他们对例题的解决思路还不熟悉,而练习与作业若变得与原先的例题不甚相同甚至完全不同,他们就不知道从何而想起,于是学习对他们来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此,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模仿,这就要注重例题的教学,特别是分析过程与书写过程,更应强调学生的听课技巧。同时,学生要在听中思考,在练中模仿,多想多问。
5、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
思维主要以掌握的知识为基础,只有基础掌握扎实,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才能进行创新,只有量的积累,才有质的飞跃。因此,在教学中要把知识进行类比与联想,抽象与概括,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数学知识,从而思维也得到发展。
总之,只要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有了学好数学的动力,有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师根据实际状况出发改进教法,使学生打好基础,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同学会喜欢上学数学。
参考文献:
1.文海山《提高民族地区中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策略》《中华教育论坛》2008.9
2.石国锋 《民族地区中学数学有效性教学的反思》《新时代教师》2009.8
关键词:初中数学;有效教学;数学能力;探索策略
本人一直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乡镇中学担任数学教师。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了该地区的绝大部分学生的数学基础差、起点低。对数学这门课非常不感兴趣。上数学课,不喜欢动手、动脑、动笔的习惯。作业是应付式的,不管其他同学做对还是错,拿过来连看都不看就"抄"。布置的课后练习,学生都是懒于去思考完成。甚至有时候布置的课后练习题,过了几天来检察,还是有相当的一部分学生不动于衷。
属于不同民族的初中学生,其数学成绩有一定的差别,但经过笔者教学实践发现,其数学能力方面的差异并不是十分明显,也就是说来自不同民族的学生在同一个数学教学文化背景下,在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方面的发展水平是基本相当的;而在不同少数民族地区,同一个民族初中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一、民族地区学生数学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民族地区学生数学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是多方面的,其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学生存在的因素
1、学习目的不明确
通过小学考入初中的学生,其入学分数普遍較高。因此,他们认为自己基础较好,学起来应该没什么困难,而初一数学前部分是以数字或字母为主的代数知识,这与小学知识相似,觉得还容易学,也很投入,但到最后接触了几何知识,数学变得复杂了,有些学生在课堂上听不懂,课后又不及时复习不主动解决问题,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学习的信心,产生了厌学心理,考试成绩较差。
2、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学习数学要肯下功夫,但有些学生怕吃苦,课堂上听得多少算多少,"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的学习心态,致使他们数学问题越积越多,最后数学知识完全脱节,想听也听不懂,成绩自然就上不去。
3、学习方法不科学
数学不象其它学科只要死记硬背就能得到一定的分数,数学靠的是理解,而有些学生,平时课堂上也较认真听课,对数学知识掌握的也不少,但考试成绩不理想,也不知道毛病在哪儿?经调查,这些学生成绩差的原因在于学习方法不恰当,从答题上看,表现出缺少灵活思考或缺少知识转化的能力。这就严重影响了数学成绩的提高,从而也为自己的付出没有一定的收获而逐渐失去学习数学的信心。
4、自身水平没有发挥极致
数学的学习需要有耐心,而对于数学测试更要显示出一个人的稳重、踏实与沉着。而有些学生平时做事丢三落四,马虎习惯了,在做题时,审题不到位,或是把条件看错了,或是由于紧张而慌了阵脚,这就影响了自己水平的发挥。因而导致数学成极绩偏低。
(二)教师存在的因素.
1、没有提高学生对水平测试的认识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考试成绩似乎变得与时代格格不入,虽然学校常强调以质量求生存,但这质量似乎只与少数尖子生的考试成绩有关,特别是国家推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有些教师更是片面地认为"普九"就是死拉硬拖让学生上完初中,对学生的升学竞争力就相应地淡薄,除了少数的尖子生外,其他同学在学校只不过是混而已,这样,学生的学习成绩就可想而知了。
2、教学方法滞后
现在实行五天工作制,对于学校的教学,特别是授课时间总感觉不够,这样,在看不见的八小时工作以外,有些老师甚至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可学生成绩并不理想,而且还为"这个问题我都讲过多次了,学生还是不懂"而受了很大的委屈,认为责任应该在学生。其实,多而不精反而使学生拖上了繁重的累赘,顾此失彼,反而印象不深。自然,基础好的同学靠的是基本功,基础差的却只能靠死记硬背,当然也就不稳了,两极分化就悄然产生了。
3、教育观念的差别
学生是人,教师也是人,人就有人的需求,所以教书育人的根本出发点之一就是为了生存,简单的说为了养家糊口。尤其是在当今社会就业压力不断加大,教师待遇迟迟没有提高的现状下,教师就更加关注自己打工能够得到多少钱;因此,有些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激情,没有重心。
(三)社会因素
1、唯"分数论"
广大家长寄厚望于通过升学之道使自己的子女成才,特别是他们对学校的衡量只看"升学率",只要他的孩子成绩好,就认同你是一位好老师,这是一个好学校,社会就给你一个好声誉,因此,来自家庭、社会外部的强大压力,迫使学校不得不集中力量抓质量、抓升学率,以考试成绩评优劣,这也无形地迫使老师们在教学中应用''应试教育"的模式,这就阻碍了大部分学生的主动发展,自然就出现优生与差生,自然成绩就上不去。
2、受"读书无用论"的影响
目前,许多人观念没有改变,特别是就业观念没有改变,认为当干部才是就业,少数家长特别是民族地区的少数家长认为送子女读完初中不当"睁眼瞎"也就可以了,观念上还出现不读书照样赚大钱的小商人意识,从而就丧失了送子女读书的积极性,这样,就使部分学生求学思想不稳定,因而放松了自己的学习,成绩自然就上不去。
二、提高民族地区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
(一)转变学生和学生家长的数学观念。
少数民族地区多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受经济文化的限制,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家长大多没有文化或文化水平不高,加之受当前"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和就业条件的限制,使得很多家长认为学习没有多大的用处,数学更是只要掌握简单的加减乘除,能算账就够了,从而也导致了很多的家长不重视学生的数学学习,而家长对数学学习的态度也导致了学生从小认为数学不重要没有必要去认真学习。因此,要想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转变学生家长和学生对数学这一学科的态度是前提。要让学生家长和学生意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使他们知道数学不仅是一门基础学科,而且是一种工具,更是一个人必备的素养,它会影响一个人的言行、思维方式等各个方面。只有学生家长和学生端正了对数学的看法,才能真正有效地实施数学教学。 (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民族地区的学生,由于受生活环境所影响,见识少,交通闭塞,对生活常见的一些现象一无所知,他们大部分不知道所学知识对自己的将来有什么用,再加上家长大部分是文盲,不懂得知识的重要性,也不懂得如何教育子女。针对这一下现状,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如,应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告诉他们知识的重要性,特别是我国当前对农民有利的政策以及当前的时代发展,从而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的正确学习观。
(三)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思维性强逻辑严谨的学科,相对来说较为枯燥。如果没有学习兴趣的保障,学生就无法长期保持昂扬的斗志,无法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投入全部的精力。因此,在教学中首先必须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对本校少数民族同学的问卷调查表明,50%的民族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只有12%的学生答"有兴趣"。在回答"你最喜欢上的课"时,只有25%的学生回答是数学,在回答"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的原因"时,答"数学难学"有40%,答"成绩不好"的有30%,答"听不懂"的有30%,答"不会做习题"的有50%。在和学生座谈时发现,他们心情大多数处在厌烦、焦躁的抑制状态,常感到学习数学枯燥无味,学习无劲头,以对数学学习有厌学情绪,只要一提到数学,他们就不高兴,产生一种冷漠乃至抵触情绪,把数学看成一门讨厌的学科。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拓展对数学的认识,让学生就了解数学的价值。数学的应用非常广泛,华罗庚曾说过:"宇宙之大,离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迷,日用之繁。"如果在教学中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多向学生介绍一些数学史,多讲一些数学的应用,应该比单一讲解数学知识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如:在勾股定理单元教材时,通过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在勾股定理研究方面的成就,激发了学生奋发图强、努力学习,将来报效祖国的激情。又如:将我国人口、资源等国情实际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实力飞速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的感人数据编成例题和练习题,便可以使少数民族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爱国主义思想熏陶,加深理解数学在生活、生产中的重要性,从而培养了学生为祖国富强,发奋学习的动机,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此外对于每个数学结论的探索也都可以用学生身边的事例来引入问题,让学生时时体会到数学应用就在自己身边,从而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学生解决问题时要及时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表扬,让学生在探索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又可以激发他们探索下一个问题的激情。當然适当的运用图片、模型、多媒体教学等手段,使学生产生新奇感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四)教师课前备课要充分.
教师要深刻领会教材内容,把教材吃透,考虑学生的起点、兴趣、爱好、差异等,将学生在教材中可能遇到的难点和易错点整理出来,并设计好解决思路与方法.学生准备要充分.教师要求学生课前按照教师的预习提纲进行提前学习,使学生了解此次新授课的基本内容,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1、以真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从年龄段来说,他们和所有初中生一样,心理上处于"断奶期"。心理学研究表明,这个时期他们特别渴望别人理解、友谊。自我意识强,自控能力差,受父辈的影响,民族地区的孩子报恩感特别强烈。由于地区的关系,他们当中有许多是异族通婚的后代,以优生学角度讲,其智商不低于大都市学生。但学习条件、学习基础远远不及大都市学生。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都会梦想大都市快乐的生活,都有一颗希望到大都市去创一番事业,争取一份荣誉的心。根据以上特点,要提高这一地区数学教学质量,首先要以真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高尚情感去感化他们,以真诚的心去唤起他们的热忱,使他们以饱满、热忱的积极情绪投入到学习过程中,从而促进知识的吸收。
中学生在学习上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民族地区的学生更是如此。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你的爱、感受到了你人格的高尚和伟大,就会打心眼里敬重你,甚至崇拜你。不仅会愉快地接受你的教育,而且会以刻苦学习的方式来报答你。如果他们没有学好你的学科,会感到内疚,觉得对不起你。所以,我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示范,以一个正直、善良、积极进取、努力工作、勇于探索的活生生的榜样生活在他们当中。
2、构建民主平等关系 营造师生和谐氛围
缺乏民主的师生关系,是造成后进生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中学生的情绪和情感比较强烈,带有明显的两极性,很容易动感情。他们常常遇到一点小事,就会被感动,显得非常激动;或者动怒、怄气,甚至跟人争吵;或者感到泄气变得消沉起来。他们希望受人重视,被当成是"大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增强,对于别人的评价十分敏感。他们情感的线很细,易断,且难接上。可以说师生间的矛盾、家庭的教育不当、社会的不良影响是造成后进生的三大主要原因。我们教师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社会的变革呼唤民主法制,学生的民主平等意识越来越强。
(五)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1、课堂教学的效率决定着教育的成败
数学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其教学主要目标都必须在课堂中完成。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的首要任务在课前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备课,在备课过程中,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同学,他们有的同学数学知识非常贫乏,在备课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个情况,适当的降低一些难度,引入一些他们所熟悉的情景。例如:在备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时,如果用北方的冬天雪景引入课题,对于罗城地区的学生的效果并不是很好,南方的学生对雪的了解和认识不多,就是老师都没怎么见过。由学生的生活环境,根据情况,不如这样引入,今年的"菜类、肉类"的价格上涨或下跌,河水的上涨和下跌,这样的引入效果可能更好,学生也比较容易接受新知。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在无形中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2、加强预习指导
要求学生在老师讲新课之前先进行预习,对内容有个初步了解,对难理解的地方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带着问题听课,能够分解难度,降低坡度,便于集中精力攻克难点,这样做,特别是对基础差的学生很自然减轻了听课的负担,易于理解教材,容易跟上老师讲课的进度。 在预习的基础上,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善于自己看书理解,解决问题,学会分析解题思路,进行解题后的反思,经常寻求一题多解和多题同律等等。自学能力提高了,学生就会用适合自己水平的方式方法進行自学。利用遗忘规律,让学生养成先复习后做作业的习惯,教给学生战胜遗忘而适时重复记忆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3、充分利用好课堂40分钟
上课时,在进行必要的以旧引新的复习提问、情境创设或简短的铺垫后,应立即进入新课,让学生在精力最集中、思维最敏捷的状态下学完新课。留给学生充足的练习时间,能够在课内完成大部分作业题,教师并能及时回授调解纠正。避免学生带着错误的思想去做课后作业,而造成一错再错。尽量做到一节课的知识在当堂基本解决,课后少留作业,给学生提供较多的预习和自由支配时间,多读书、多参加有益活动,开阔视野。同时运用信息技术教学也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数学方法
1、教会学生预习。预习是学习各科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民族地区的学生也许是受一些不良学习习惯的影响,大部分学生不知道如何进行预习,认为课前提前看书就是预习。因此,教师有必要教给学生正确的预习方法。如,在预习过程中,对自己不懂的地方打个 "记号"以便在上课时认真听讲,从而真正理解这一内容。对于看得懂的地方,自己应在课后练习中做相应的练习,达到巩固新知识的目的。
2、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每一个学生,他们的可塑性很强,潜力很大。在教学中,特别是上一个新的内容时不要急于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通过提问或测试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及技能,然后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在教学中教师常常发现,解答过的题型,学生还会出现类似的错误,产生这种情况,固然是与遗忘规律有关,但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教师过多地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没有机会给学生进行反思和自我评价的机会。因此,在教学中要还给学生学习的空间和时间。
3、鼓励合作与交流。
在研究问题的过程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协作意识和交流、交际能力,训练学生的聚合思维、发散思维、直觉思维和想象力思维,通过交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学会的知识,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想象能力。学会与他人交流,向别人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想法,运用不同意见来审视自己的观点,获得正确的认识,学会互相接纳、赞赏、分享、互助等。
4、注重例析教学模式。
民族地区初中学生,尤其上初一、初二的学生,他们学习的显特征是模仿,对他们来说,很多还是上在模仿 的基础上学会 的,这也是学生的一种认知规律,在应用题的教学中,中等生和后进生很难跟得上,他们对例题的解决思路还不熟悉,而练习与作业若变得与原先的例题不甚相同甚至完全不同,他们就不知道从何而想起,于是学习对他们来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此,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模仿,这就要注重例题的教学,特别是分析过程与书写过程,更应强调学生的听课技巧。同时,学生要在听中思考,在练中模仿,多想多问。
5、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
思维主要以掌握的知识为基础,只有基础掌握扎实,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才能进行创新,只有量的积累,才有质的飞跃。因此,在教学中要把知识进行类比与联想,抽象与概括,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数学知识,从而思维也得到发展。
总之,只要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有了学好数学的动力,有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师根据实际状况出发改进教法,使学生打好基础,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同学会喜欢上学数学。
参考文献:
1.文海山《提高民族地区中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策略》《中华教育论坛》2008.9
2.石国锋 《民族地区中学数学有效性教学的反思》《新时代教师》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