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治疗体会

来源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olbax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的诊断依据和治疗方法. 方法 2003年9月至2012年11月我科共诊治肩胛上神经卡压患者34例,其中非手术治疗10例,手术治疗24例.非手术治疗以局部封闭为主.手术治疗取前入路4例,后入路20例.分别比较两种方法治疗前后的肩部疼痛症状、肌力、肌萎缩的改善情况. 结果 10例非手术治疗已平均随访4年以上,优1例,良1例,可1例,差7例,8例每年仍需作局部封闭,1~4次方可维持肩部无不适及疼痛;仅2例经2次封闭至今随访6年余未见复发.手术治疗24例其中18例获随访,平均随访5年余,优3例,良10例,可5例.其中3例于术后2个月左右局部又感不适,局部封闭后不适消失.手术治疗可明显改善肌力,但两种方法均不能明显改善冈上、下肌肌萎缩,非手术治疗有协助诊断的作用,但肩背部不适可能反复发作,需不断治疗. 结论 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是较常见的疾病.一旦确诊出现肌萎缩者应以手术治疗为主,有利于功能恢复。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臀下动脉穿支蒂臀大肌肌皮瓣联合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Ⅰ期修复骶尾部巨大褥疮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 方法 30侧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下肢标本上,解剖观测:①臀下动脉的走行、分支与分布.②股后皮神经走行与分布.③臀下动脉股后皮支与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间吻合关系.2007年5月至2013年7月共收治骶尾部巨大褥疮8例,皆为Ⅳ度,创面为16 cm×9 cm~22 cm×10 cm,皮瓣切取面积为
目的 探讨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可行性和疗效. 方法 2008年8月至2013年1月,对42例重症肌无力行电视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切除范围包括全胸腺和前纵隔脂肪组织. 结果 本组所有患者均在胸腔镜下顺利完成胸腺扩大切除术,3例(7.1%)经左侧入路,39例(92.9%)经右侧入路,无术中转开胸.手术时间90 ~150 min,平均(116±18)min;术中出血量50 ~150 ml
目的 探讨应用膝外上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皮瓣修复膝周围软组织及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应用膝外上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皮瓣逆行修复膝关节周围软组织创面13例,其中皮肤软组织恶性肿瘤扩大切除后4例,创伤后软组织缺损8例,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肌腱、骨关节外露,膝关节人工假体置换皮肤坏死裸露1例.软组织缺损范围7.0 cm ×3.0 cm~ 12.0 cm ×8.0 cm.
目的 探讨电磁导航系统在辅助显微手术切除颅内不同位置海绵状血管瘤中的价值. 方法 采用电磁导航系统辅助显微手术切除颅内不同位置海绵状血管瘤,43例患者47个海绵状血管瘤,3例为多发海绵状血管瘤,其中1例3个,另2例2个;包括大脑皮层深部25个(包括小脑深部4个),大脑皮层浅部20个,眶尖2个.本组47个血管瘤中中央区深部4个,语言中枢深部4个,枕叶视觉中枢深部2个. 结果 本组43例患者47个海绵
目的 探讨全舌及近全舌缺损的修复方法,评价游离组织瓣修复全舌及近全舌缺损的应用价值. 方法 收集1999年3月至2012年6月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四病区45例肿瘤切除术后全舌或近全舌缺损修复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并分析原发灶情况、T分级、N分级、修复方法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全舌或近全舌缺损患者45例,其中男23例,女22例,年龄23 ~ 77岁,中位年龄56岁.原发灶的病理诊断分别为鳞状细
目的 探讨微血管吻合器在口径不等血管吻合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 方法 2013年2月至6月,施行游离皮瓣移植的5例患者应用微血管吻合器吻合12条血管,其中6个吻合口供、受区血管口径差异明显,对口径较小的血管行侧方切开或利用“Y”形分支作切开成形,扩大吻合口的周径,选用与较大血管口径匹配的吻合器行血管吻合,术后按微血管吻合处理常规治疗. 结果 应用微血管吻合器行口径不等血管吻合6处,动脉吻合口2个,静
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由德国Fleischman于1993年首创并将其用于四肢创面的治疗,裘华德教授于1994年将VSD技术引入中国.其原理是用聚氨酯(PU)或聚乙烯醇(PVA)泡沫填塞、覆盖创面,再用全密封的生物半透膜材料覆盖封闭整个创面和腔隙,并在真空泵的作用下给予持续的负压吸引,使整个与VSD材料相接触的创面处于一个全封闭负压引流状态,使外
期刊
目的 探讨吻合一组血管的联合皮瓣的应用价值. 方法 本组36例均为车祸伤,损伤部位在膝、小腿或踝足部、上肢.创面超大,皮肤缺损伴骨关节、肌腱裸露,选用吻合一组血管的联合皮瓣修复,其中吻合肩胛下血管肩胛—侧胸联合皮瓣7例,最大为70 cm×10 cm;吻合肩胛下血管侧胸—背阔肌联合皮瓣9例,最大为42 cm×24 cm(1008 cm2);吻合肩胛下血管的肩胛—背阔肌联合皮瓣2例;吻合旋股外侧血管与
目的 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手指甲下血管球瘤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05年6月至2012年5月,共收治手指甲下血管球瘤17例,沿甲床缘作弧形切口,充分游离达到甲下区域,形成携带骨膜的甲床瓣,充分暴露肿瘤后,于手术显微镜下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仔细剥离,将血管球瘤完整切除,术后肿瘤组织送病理检查. 结果 所有患者病理检查结果均证实为血管球瘤.术后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15例术后获得随访,2例失访,随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眨眼,忙碌的2013年就从我们指尖在键盘上翻飞的空隙间溜走了,2014年的新年到了,中国的改革发展迈进了第37个年头.伴随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华显微外科杂志》自1978年创办,迄今也已经37岁了,她见证着中国显微外科50余年的发展.50余年来,中国显微外科技术已在外科领域广泛深入开展,显微外科已达到至高的技术水平,已由早期的外科技术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三级学科,在外科领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