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于心田,止于至善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jzh2104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曰“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小学时期的儿童正经历着生活和学习的种种迷茫和困惑,所以我们的品德课程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心理因素和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知情因素,才能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意志品质。课程标准指出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丰富学生的社会认识和内心世界,健全学生的人格,使他们能够以积极的生活态度参与社会,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本文就是根据学生心理认知特点,在课堂上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心理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领悟内化情感。
  【关键词】心理视角 领悟情感 品德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5-0088-02
  一、真情角色体验,产生心理动机
  在游戏中,孩子们积极参与,兴趣盎然,或者能感受学习的喜悦,或者能获得成功的满足,或者能增强个体的自信。所以我们可围绕教育目标选择游戏的内容,确定游戏的方式,发挥游戏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在教学五年级《让我们同行》的一课中,当学生明白了残疾人在生活和工作中有许多困难后,教师设计了一个游戏活动:让一位同学扮演聋哑人,通过手势把纸上的一句话告诉全班同学。结果他打了四次手势,下面的同学怎么也“听”不懂。接着又让另一同学上来扮演聋哑人试试,结果还是一样,“聋哑人”和下面的同学都很着急。当答案公布后,同学们说:原来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通过这一游戏,使学生亲身体验到聋哑人不能用言语表达意思给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从而产生对残疾人的同情,进而产生帮助残疾人的心理动机。
  二、创设情景剧,领悟内化情感
  通过创设情景剧来安排教学,就是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在教师用心创设的心理情境中,学生融入自我,不断领悟内化情感。
  1.课始:情趣盎然
  教师首先讲述由一个发生在一个小男孩和一棵树之间的故事——《苹果树》来进行导入,利用多媒体课件中展示出得《苹果树》的图片,请三位学生上台分角色(小男孩、树、旁白)来绘声绘色地讲这个故事,把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当我们年幼的时候,我们喜欢跟爸爸妈妈在一起玩,等我们长大了,我们就离开父母,只有當我们有需要的时候才回到他们的身边。
  2.课中:质疑导思
  人物:“爸爸”“妈妈”和“女儿”两代人。演员:三位学生分别饰演。
  扮演“母亲”的学生,体验了作为父母是怎样疼爱子女的,从而感受到了父母的疼爱;扮演“子女”的学生真实地感受到了父母的疼爱;所有学生都在活动中重温了父母的疼爱。课的结尾我没有按照课本谈大道理,而是做了心理测试,让孩子们在纸上写出亲人,然后,让他们一个一个划去,每划去一个,就意味着失去一个。最后,所有孩子都哭了,他们都明白需要用关爱去珍惜亲情。
  3.课末:真情体验
  如果根据内容要求,自编或让学生创编一些短剧,并让他们在课堂上即兴表演,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课要接近尾声的时候,我请一位家长走进课堂,接受学生的采访:
  女儿:你作为母亲,有哪些鲜为人知的难处时?
  妈妈:(激动地讲述):当她怀孕六个月时,得了子宫肌瘤,忍受病痛的煎熬,直到手术那一天。手术前她毅然选择了孩子。当手术成功,孩子安全出世时,她才松了口气。从那时起,她就落下了腰痛的毛病。
  孩子:忍不住流泪了……女儿:她的女儿失声哭了起来。
  心理教育是一种以体验式学习为主的教育,因此,在品德课教学中“情境短剧”是心理健康教育最核心的要素,提升孩子的情感体验。
  三、合理心理训练,唤起情感体验
  所谓“心理训练”,是根据学生的要求,引导学生在道德认识形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心理训练,以唤起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
  在教学《园丁赞歌》时,教师创设了三组“我让老师笑一笑”的情景剧:一组是学生在校园里碰见了老师;一组是学生早晨在校园了遇见了一位工友;一组是学生看见老师不开心的样子。教师让甲、乙、丙三位学生分别练习。由于创设了与生活接近的情境,学生兴趣盎然,表演后大家发表了评论。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创设心理情景剧提倡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方法,整个过程应充分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总结、去想办法,教师只在必要时给以提示,最后帮助归纳、总结、补充和提高。
  “源于点滴,行于心田”。总之在品德学科教学中,立足学生心理视角,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新问题,这也是以学生为本的重要体现,不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断播种希望收获成果,让品德学科教学燃烧的火种生生不息。
  参考文献:
  [1]林崇德等.《学校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陈桂生.《教学中回归学生主体的理性思考与探索》,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3]朱江.《现代知识分类思想下的迁移理论的应用》,中小学教材教学
其他文献
【摘要】借鉴企业中广泛实用的项目导向管理方式,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硕士生管理中目前存在的问题,讨论了以项目为导向的培养模式在项目数量较多的工科专业中的优势,为研究生培养提供新的对策和出路。  【关键词】项目导向型 硕士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5-0053-01  自从1978年开始实行研究生教育制度以来,我国研究生逐渐发展成科研的主
期刊
【摘要】要提高学生在健美操编排中电脑音乐制作技能的水平,编排出具有特色鲜明的健美操作品,填补学生在数字音乐编辑领域的应用空白,就要引导学生在音乐制作能力上的发展。这样就可以在教学中积极开发具有能反映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的健美操音乐,让健美操融入更多能反映地区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和健美操创编作品。  【关键词】健美操 创编 音乐制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期刊
【摘要】本文以塑造工匠精神为指导,结合高职院机械专业教学基本情况,分析并提出有效解决方法,在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中突出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训练,强化专业教育过程中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从而提高职业院校机械专业教学整体质量。  【关键词】高职教育 机械专业 工匠精神  【基金项目】本文系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项目编号:HXSZ1703。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期刊
【摘要】历史课程是有关以往知识的教学,课程内容涉及民族情感、文化传承等内容。俗话说“以史明鉴可以知兴衰”,作为学生学习的重点,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缺乏趣味性。在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历史教学必须不断改革,体现兴趣、體验、探究和反思的结合教学,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实施授课,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兴趣 体验 探究 反思 新课程 中学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期刊
【摘要】新课标提出,小学语文的口语交际教学需要依靠口语交际情景,帮助学生提升倾听能力、表达能力和应对能力,确保学生正确用语的同时,提高人际交流素养。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上,教师必须明确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要让学生开口,就必须优化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5-00
期刊
【摘要】中国文化讲究“兼、收、并、蓄”,吸收好的精华与自身的优良基因加以糅合,使其精益求精。汉语言文学则承载着中华民族语言文化的文学精华,它是包涵人文關怀与历史积淀的民族传承。它展现了中国古文化的精髓,拥有几千年传承的文学魅力是很多语言无法比拟的。如今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人对汉语言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甚至花费毕生心力对其深入探究,想要一窥究竟。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 语言应用 意境探索  【中图分
期刊
【摘要】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导入生活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促使学生更好的掌握与理解思想品德的重要内涵,使学生能够德育与智育共同发展。  【关键词】思想品德 课堂教学 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5-0096-01  德育教育在任何时期都是教育的重中之重,加强对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同时语文学习也是教育的重点。在教育改革的作用下,新的教学模式对教育成果的作用至关重要,就语文教学中的拓展模式而言,除了注重基础教学外,更加关注语文教学中的拓展延伸。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拓展教学模式进行简要探讨,同时对拓展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语文教学 拓展模式 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很多学生采用的都是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这也是导致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缺乏的主要原因之一,影响到历史教学效率和质量。为了有效的改善这一情况,必须采取有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本文将就高中历史异步教学法进行深入的探索研究。  【关键词】高中历史 异步教学法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
期刊
【摘要】学生管理工作中部分新特点和新情况涌现出来,使传统的管理体系很难适应现代化教育的管理需求,且这种管理模式若不进行改善,将成为日后教学改革的瓶颈。改革传统管理模式中的封闭式管理体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和谐校园开放管理体系,不但是高校学生管理中对人力资源配置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扩展学生内在素养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优秀管理 学生思想 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