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介绍了两种政府观,即自由主义政府观和干预主义政府观。中国经济在转型过程中,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是必须的,但政府的干预又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因为至今还没有成熟的理论和成功的经验可作指导。对转型经济政府干预的有效性要如实估计,过多强调政府干预往往会变相为对政府计划的迷信。
关键词:转型经济;政府干预;不确定性
一、现代国家理论对政府职能的争论
现代国家理论中对政府职能的讨论最多,分歧也最多,也是涉及学科最多的问题。对于转型经济中政府究竟具有哪些职能,国家究竟应该做些什么。自由主义认为政府唯一的职能是提供安全和正义;干预主义者与此相反,认为政府已经不是守夜人的角色,而是积极干预以促进社会福利水平。干预主义又可根据其主张干预的范围的大小而分为经济干预主义和全面干预主义。
(一)自由主义的政府观点
自由主义的政府观点自19世纪末在西方世界占主导地位,20世纪上半叶受到凯恩斯理论的挑战,但后来经过冯·哈耶克、詹姆斯·布坎南、弗里德曼等人的努力,在20世纪70-80年代又开始复兴。自由主义者认为“最好的政府就是最小的政府”。这是他们对政府作用的基本看法。古典自由主义大师亚当·斯密就主张政府职能越小越好,应给个人以较大的自由。他把政府职能概括为:保护社会免遭其他社会的暴力行为的侵害;保护社会成员免遭其他社会成员的侵害、压迫并主持严格的正义;建立并维持公共设施和公共工程。当代新自由主义者继承了亚当·斯密以来的古典主义自由传统,认为国家全部活动都应当致力于各个方面保障个人自由的最大限度的实现。新自由主义者认为,要保障个人自由的实现,必须使政治权力与经济权力相分离,而竞争制度就是旨在用分散权力的方式把人用来控制人的权力减少到最低限度的唯一制度。政治权力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通过保护竞争性市场制度来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人自由。弗里德曼认为为了既能从政府中得到好处而又能避免它对自由可能带来的威胁,应该把政府职能限定在一定范围之内。近年来有关最小国家的论点是政治哲学家诺齐克在《无政府状态、国家和乌托邦》中提出来的。他认为一个仅限于防止暴力、盗窃、欺诈及保证契约的履行等狭小保护功能的国家是正义的;任何膨胀的国家都会侵犯个人自由都是非正义的。
(二)经济干预主义的政府观点
经济干预主义者认为国家要积极干预经济活动。认为市场无法解决充分就业、稳定增长、公平分配等问题。政府应积极干预经济生活,为了促进社会福利而进行的干预是正当的。凯恩斯在《自由放任的终结》一书中认为,对政府来说至关重要的是去做那些目前根本未做的事。经济干预主义者认为市场条件下政府应在五个方面起作用,否则市场就难以正常运转。一是提供公共物品,也就是对全体人民都有利的社会产品和劳务。政府通过强制征税或部分收费的办法来筹资资金,然后再通过公共财政渠道支出,就可以做好这些事情。二是公共投资,包括基础研究在内的有战略意义的科研项目和大型公共服务项目,这些项目由于投资数量大且投资直接回报率低,回报周期长,市场投资不足,所以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和公债等手段集中财力来进行重点建设。三是由政府调节收入分配。收入分配上的两极分化和地区发展的严重不平衡等问题是市场无法解决的,政府应通过制定社会保障政策重新调整居民的收入分配。四是政府可以稳定宏观经济,政府可以采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调节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以实现充分就业、相对稳定的价格水平等目标。五是政府可以制定产业政策,选择重点产业加以扶持,增强它们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创造出新的比较优势。全面干预论者认为政府不仅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调节和控制着社会,它还通过各种方式影响整个社会的文化发展,他们认为当前已进入国家全面干预的时代,国家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领域之中,不受国家影响控制的领域是不存在的。他们认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各个系统之间是相互整合依赖的。国家的基本职能就是对社会实施整体调控,处理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可能出现的危机。奥费提出的国家三种选择职能是对上述理论观点的最好概括。他认为国家在理想状态下有这样三种职能:消极选择:从国家活动中系统地排除掉反资本家利益的选择机制,这主要通过政治机构来进行;积极选择:从余下的可供选择的范围中,选择对整个资本有利的政策,排除掉只对个别利益集团有利的政策;掩饰性选择:国家设法维持自己的中立性,以掩饰其阶级本质。
二、转型经济下政府的特殊干预职能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的经济转变,经济学中还没有成熟的理论可以作为指导,也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作为借鉴。建立市场机制,建立统一的市场体系是转型的目标和任务。政府在转型中既要逐步承担起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一般职能,还要承担转型过程中的特殊职能。第一,由于市场经济制度是一个非自发过程,新旧体制的消长过程,难免产生混乱与“无序”状态。政府的职能就是要减少无序状态,缓解矛盾冲突,把混乱限制在最小范围之内,缩小转轨过程,建设新体制的机制和法律框架。第二,向市场经济转变是一个观念冲突和转变过程。市场经济与伦理经济原则互相冲突,引人市场机制就有可能造成大规模政治冲突。传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制定也是一种伦理经济,引入市场经济肯定会与社会普遍认同的某些原则相冲突。这就需要国家以说服为手段,以强制为后盾,向社会灌输市场经济观念。向社会普遍推行市场经济原则,使之逐步合法化和法律化。第三,市场化转型过程又是一个利益与权力重新分配的过程。有产阶级崛起,中产阶级在扩大,贫困阶层地位在下降。改革需要重新调整不同利益集团既得利益和预期利益,而且还要提供利益补偿。而这种补偿只能依赖政府强制力进行。第四,转型过程需要一个稳定的相对宽松的宏观经济环境,宏观环境的不稳定就可能阻碍向市场经济过渡,使改革一拖再拖,而稳定宏观环境的目标只能由政府来承担。第五,转型过程是有成本的。既包括经济代价也包括政治代价。政府是社会利益的调节器,也是各种利益公平分配的协调者。政府也是改革成本的重要承担着。以上五点表明转型经济的政府必然具有特殊职能,否定这种特殊职能或者夸大市场的自发性都会造成事与愿违的结果。在向市场经济转向过程中政府干预是必要的但又是有条件的和有限的。
三、政府干预职能的有效性和局限性
相对市场经济自发、分散、自由运行的方式,政府干预职能具有人为、集中、统一的特点。在信息充分的条件下,政府和市场是等价的。在信息不充分的条件下,政府有着重要作用。
在假设信息充分的条件下,丁伯根等人分析了政府干预的有效手段和最佳方式问题。他阐明了决策的关键步骤。首先,假定政策制定者的政策目标是社会福利函数极大化。在此基础上,明确达到目标的政策工具。其次,建立联系目标和工具的经济模型,选择最佳政策工具。
市场经济条件下,广为接受的经济目标是充分就业和零通货膨胀。可供选择的工具是货币和财政政策。丁伯根在一个简单的线性框架下分析了经济政策问题。在假定只有两个目标和两种工具时,只要工具对目标的影响是线性无关,政府就可以期望通过这两种政策达到期望的干预目标。在有多种政策目标和政策工具时,如果有N个目标,只要至少有N种工具线性无关,目標仍可实现。目标和工具明确之后,政策干预就可以这样来表述,由于外生变量的影响,所以经济常常会偏离最优点。这样,政府干预就是选择恰当的工具使经济回复到最优点。
本文借助了丁伯根模型对此进行说明,这是一个线性分析框架。假定它只包含两个目标、两种工具的简单情况,用g1和g2表示目标,T1和T2表示工具。设g1和g2的最佳水平是g1*和g2*。当经济处于理想状况时,其处于最优点。目标被看作是政策的线性函数。
g1=a1T1+ a2T2①
g2=b1T1+ b2T2②
每个目标同时受两种工具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政府能控制两种工具,工具对目标的影响线性无关,那么政府干预就可以实现其干预目标。数学对这个问题的求解是极方便的,将g1*,g2*代入等式①和②,得到方程组:
g1*=a1T1+a2T2 ③
g2*=b1T1+b2T2④
只要(a1b2-a2b1)不等于零,或a1/b1不等于a2/b2就可以用g1*和g2* 表示T1和T2。
如果政策的效应是线性无关,即a1b2-b1a2不等于零,那么通过政府干预经济就可达到最优点,如果a1b2-b1a2=0时,说明政府只要一个政策工具就可实现两个工具。但通常这是不能实现的。这一结论的一般形式是,如果一个经济有线性结构,决策者有N个目标,只要有N个线性无关的政策工具,就可实现N个目标。
政府是社会利益相互妥协的产物,所以政府各个部门往往有许多不和谐的运作,因此政府政策实施不可能象一个私人企业那样有效地进行。那么在决策者并不直接协调他们的行动的情况下,罗伯特·芒代提出了有效市场分类法来解决实现政府干预的政策问题。他认为这种情况下要实现最佳政策组合,方法是将目标与对该目标有最大影响的工具相匹配,这被称为是“有效市场分类法”。当政府干预的工具少于要实现的目标时,不可能同时实现所有目标,社会面临目标选择问题,政府干预的目标应使社会损失最小。
以上的分析都是在假定信息充分状态下进行的。这种状态下,政府干预的唯一问题是是否有足够的政策工具实现政策目标。现实中,环境是不确定的。政府无法准确知道他们的行为将如何影响目标变量。卢卡斯认为,当政府政策突然变化时,经济模型如①和②中政策系数可能是不可靠的。政府决策者除了受这一类不确定性影响外,还可能受到完全不受他们控制的外生事件的影响。
下文给出一个包含不确定性因素的新的经济模型。为了分析的简化,只考虑一个目标即产量目标,一种工具即货币工具。设经济处于衰退中,改革的目标是提高产量。△Q*>0,新模型可写成:
再设社会损失函数类似于社会效用函数,但其含义使社会损失最小而不是最大。设损失与目标距离最佳值的离差的平方成正比。
L=(△Q-△Q*)2 ⑧
⑦中的ε是扰动项,反映了不受政府控制的因素。ε是一个按已知概率变动的随机变量,但在作出△M的选择时ε的确切值并不知道。允许ε≥0或ε≤0表示政府决策者知道的平均值,但不知a 的确切值。因此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无法准确地决定。
没有不确定性,政策选择就变得很简单,在一个目标一种工具情况下,政府选择△M来实现△Q*。在不确定性情况下,政府干预本身就有了不确定性,假设政府知道和ε的均值:均值=,ε的均值=0,则产量的平均变化如下:
△Q=ε△M⑨
在均值意义上设△M=△Q*/a2,就可实现△Q=△Q*。但现实中由于不确定性,政府并不清楚和ε的值,因此政府干预的目标难以实现。这就构成了政府干预本身的局限性。
对于市场经济转型国家,其政府干预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因为至今还没有成熟的理论和成功的经验可作指导,政府干预的局限性更大。但与此同时转型社会又确实需要政府干预,问题的根本在于干預与代价之间做出权衡。
参考文献:
1、道格拉斯·C.诺思著;刘瑞华译.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成就[M].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94.
2、杨瑞龙.我国制度变迁方式转换的三阶段论——兼论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行为[J].经济研究,1998(1).
3、陈天祥.论中国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角色及方式[J].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3).
4、张军.“双轨制”经济学:中国的经济改革(1972-1992)[M].上海三联书店,1997.
5、樊纲.两种改革成本与两种改革方式[J].经济研究,1993(1).
6、道格拉斯·C.诺思.诺思的“制度国富论”[J].21世纪经济报道,2002-04-08.
7、W·阿瑟·刘易斯著;梁小民译.经济增长理论[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作者单位:广东肇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转型经济;政府干预;不确定性
一、现代国家理论对政府职能的争论
现代国家理论中对政府职能的讨论最多,分歧也最多,也是涉及学科最多的问题。对于转型经济中政府究竟具有哪些职能,国家究竟应该做些什么。自由主义认为政府唯一的职能是提供安全和正义;干预主义者与此相反,认为政府已经不是守夜人的角色,而是积极干预以促进社会福利水平。干预主义又可根据其主张干预的范围的大小而分为经济干预主义和全面干预主义。
(一)自由主义的政府观点
自由主义的政府观点自19世纪末在西方世界占主导地位,20世纪上半叶受到凯恩斯理论的挑战,但后来经过冯·哈耶克、詹姆斯·布坎南、弗里德曼等人的努力,在20世纪70-80年代又开始复兴。自由主义者认为“最好的政府就是最小的政府”。这是他们对政府作用的基本看法。古典自由主义大师亚当·斯密就主张政府职能越小越好,应给个人以较大的自由。他把政府职能概括为:保护社会免遭其他社会的暴力行为的侵害;保护社会成员免遭其他社会成员的侵害、压迫并主持严格的正义;建立并维持公共设施和公共工程。当代新自由主义者继承了亚当·斯密以来的古典主义自由传统,认为国家全部活动都应当致力于各个方面保障个人自由的最大限度的实现。新自由主义者认为,要保障个人自由的实现,必须使政治权力与经济权力相分离,而竞争制度就是旨在用分散权力的方式把人用来控制人的权力减少到最低限度的唯一制度。政治权力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通过保护竞争性市场制度来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人自由。弗里德曼认为为了既能从政府中得到好处而又能避免它对自由可能带来的威胁,应该把政府职能限定在一定范围之内。近年来有关最小国家的论点是政治哲学家诺齐克在《无政府状态、国家和乌托邦》中提出来的。他认为一个仅限于防止暴力、盗窃、欺诈及保证契约的履行等狭小保护功能的国家是正义的;任何膨胀的国家都会侵犯个人自由都是非正义的。
(二)经济干预主义的政府观点
经济干预主义者认为国家要积极干预经济活动。认为市场无法解决充分就业、稳定增长、公平分配等问题。政府应积极干预经济生活,为了促进社会福利而进行的干预是正当的。凯恩斯在《自由放任的终结》一书中认为,对政府来说至关重要的是去做那些目前根本未做的事。经济干预主义者认为市场条件下政府应在五个方面起作用,否则市场就难以正常运转。一是提供公共物品,也就是对全体人民都有利的社会产品和劳务。政府通过强制征税或部分收费的办法来筹资资金,然后再通过公共财政渠道支出,就可以做好这些事情。二是公共投资,包括基础研究在内的有战略意义的科研项目和大型公共服务项目,这些项目由于投资数量大且投资直接回报率低,回报周期长,市场投资不足,所以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和公债等手段集中财力来进行重点建设。三是由政府调节收入分配。收入分配上的两极分化和地区发展的严重不平衡等问题是市场无法解决的,政府应通过制定社会保障政策重新调整居民的收入分配。四是政府可以稳定宏观经济,政府可以采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调节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以实现充分就业、相对稳定的价格水平等目标。五是政府可以制定产业政策,选择重点产业加以扶持,增强它们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创造出新的比较优势。全面干预论者认为政府不仅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调节和控制着社会,它还通过各种方式影响整个社会的文化发展,他们认为当前已进入国家全面干预的时代,国家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领域之中,不受国家影响控制的领域是不存在的。他们认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各个系统之间是相互整合依赖的。国家的基本职能就是对社会实施整体调控,处理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可能出现的危机。奥费提出的国家三种选择职能是对上述理论观点的最好概括。他认为国家在理想状态下有这样三种职能:消极选择:从国家活动中系统地排除掉反资本家利益的选择机制,这主要通过政治机构来进行;积极选择:从余下的可供选择的范围中,选择对整个资本有利的政策,排除掉只对个别利益集团有利的政策;掩饰性选择:国家设法维持自己的中立性,以掩饰其阶级本质。
二、转型经济下政府的特殊干预职能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的经济转变,经济学中还没有成熟的理论可以作为指导,也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作为借鉴。建立市场机制,建立统一的市场体系是转型的目标和任务。政府在转型中既要逐步承担起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一般职能,还要承担转型过程中的特殊职能。第一,由于市场经济制度是一个非自发过程,新旧体制的消长过程,难免产生混乱与“无序”状态。政府的职能就是要减少无序状态,缓解矛盾冲突,把混乱限制在最小范围之内,缩小转轨过程,建设新体制的机制和法律框架。第二,向市场经济转变是一个观念冲突和转变过程。市场经济与伦理经济原则互相冲突,引人市场机制就有可能造成大规模政治冲突。传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制定也是一种伦理经济,引入市场经济肯定会与社会普遍认同的某些原则相冲突。这就需要国家以说服为手段,以强制为后盾,向社会灌输市场经济观念。向社会普遍推行市场经济原则,使之逐步合法化和法律化。第三,市场化转型过程又是一个利益与权力重新分配的过程。有产阶级崛起,中产阶级在扩大,贫困阶层地位在下降。改革需要重新调整不同利益集团既得利益和预期利益,而且还要提供利益补偿。而这种补偿只能依赖政府强制力进行。第四,转型过程需要一个稳定的相对宽松的宏观经济环境,宏观环境的不稳定就可能阻碍向市场经济过渡,使改革一拖再拖,而稳定宏观环境的目标只能由政府来承担。第五,转型过程是有成本的。既包括经济代价也包括政治代价。政府是社会利益的调节器,也是各种利益公平分配的协调者。政府也是改革成本的重要承担着。以上五点表明转型经济的政府必然具有特殊职能,否定这种特殊职能或者夸大市场的自发性都会造成事与愿违的结果。在向市场经济转向过程中政府干预是必要的但又是有条件的和有限的。
三、政府干预职能的有效性和局限性
相对市场经济自发、分散、自由运行的方式,政府干预职能具有人为、集中、统一的特点。在信息充分的条件下,政府和市场是等价的。在信息不充分的条件下,政府有着重要作用。
在假设信息充分的条件下,丁伯根等人分析了政府干预的有效手段和最佳方式问题。他阐明了决策的关键步骤。首先,假定政策制定者的政策目标是社会福利函数极大化。在此基础上,明确达到目标的政策工具。其次,建立联系目标和工具的经济模型,选择最佳政策工具。
市场经济条件下,广为接受的经济目标是充分就业和零通货膨胀。可供选择的工具是货币和财政政策。丁伯根在一个简单的线性框架下分析了经济政策问题。在假定只有两个目标和两种工具时,只要工具对目标的影响是线性无关,政府就可以期望通过这两种政策达到期望的干预目标。在有多种政策目标和政策工具时,如果有N个目标,只要至少有N种工具线性无关,目標仍可实现。目标和工具明确之后,政策干预就可以这样来表述,由于外生变量的影响,所以经济常常会偏离最优点。这样,政府干预就是选择恰当的工具使经济回复到最优点。
本文借助了丁伯根模型对此进行说明,这是一个线性分析框架。假定它只包含两个目标、两种工具的简单情况,用g1和g2表示目标,T1和T2表示工具。设g1和g2的最佳水平是g1*和g2*。当经济处于理想状况时,其处于最优点。目标被看作是政策的线性函数。
g1=a1T1+ a2T2①
g2=b1T1+ b2T2②
每个目标同时受两种工具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政府能控制两种工具,工具对目标的影响线性无关,那么政府干预就可以实现其干预目标。数学对这个问题的求解是极方便的,将g1*,g2*代入等式①和②,得到方程组:
g1*=a1T1+a2T2 ③
g2*=b1T1+b2T2④
只要(a1b2-a2b1)不等于零,或a1/b1不等于a2/b2就可以用g1*和g2* 表示T1和T2。
如果政策的效应是线性无关,即a1b2-b1a2不等于零,那么通过政府干预经济就可达到最优点,如果a1b2-b1a2=0时,说明政府只要一个政策工具就可实现两个工具。但通常这是不能实现的。这一结论的一般形式是,如果一个经济有线性结构,决策者有N个目标,只要有N个线性无关的政策工具,就可实现N个目标。
政府是社会利益相互妥协的产物,所以政府各个部门往往有许多不和谐的运作,因此政府政策实施不可能象一个私人企业那样有效地进行。那么在决策者并不直接协调他们的行动的情况下,罗伯特·芒代提出了有效市场分类法来解决实现政府干预的政策问题。他认为这种情况下要实现最佳政策组合,方法是将目标与对该目标有最大影响的工具相匹配,这被称为是“有效市场分类法”。当政府干预的工具少于要实现的目标时,不可能同时实现所有目标,社会面临目标选择问题,政府干预的目标应使社会损失最小。
以上的分析都是在假定信息充分状态下进行的。这种状态下,政府干预的唯一问题是是否有足够的政策工具实现政策目标。现实中,环境是不确定的。政府无法准确知道他们的行为将如何影响目标变量。卢卡斯认为,当政府政策突然变化时,经济模型如①和②中政策系数可能是不可靠的。政府决策者除了受这一类不确定性影响外,还可能受到完全不受他们控制的外生事件的影响。
下文给出一个包含不确定性因素的新的经济模型。为了分析的简化,只考虑一个目标即产量目标,一种工具即货币工具。设经济处于衰退中,改革的目标是提高产量。△Q*>0,新模型可写成:
再设社会损失函数类似于社会效用函数,但其含义使社会损失最小而不是最大。设损失与目标距离最佳值的离差的平方成正比。
L=(△Q-△Q*)2 ⑧
⑦中的ε是扰动项,反映了不受政府控制的因素。ε是一个按已知概率变动的随机变量,但在作出△M的选择时ε的确切值并不知道。允许ε≥0或ε≤0表示政府决策者知道的平均值,但不知a 的确切值。因此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无法准确地决定。
没有不确定性,政策选择就变得很简单,在一个目标一种工具情况下,政府选择△M来实现△Q*。在不确定性情况下,政府干预本身就有了不确定性,假设政府知道和ε的均值:均值=,ε的均值=0,则产量的平均变化如下:
△Q=ε△M⑨
在均值意义上设△M=△Q*/a2,就可实现△Q=△Q*。但现实中由于不确定性,政府并不清楚和ε的值,因此政府干预的目标难以实现。这就构成了政府干预本身的局限性。
对于市场经济转型国家,其政府干预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因为至今还没有成熟的理论和成功的经验可作指导,政府干预的局限性更大。但与此同时转型社会又确实需要政府干预,问题的根本在于干預与代价之间做出权衡。
参考文献:
1、道格拉斯·C.诺思著;刘瑞华译.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成就[M].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94.
2、杨瑞龙.我国制度变迁方式转换的三阶段论——兼论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行为[J].经济研究,1998(1).
3、陈天祥.论中国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角色及方式[J].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3).
4、张军.“双轨制”经济学:中国的经济改革(1972-1992)[M].上海三联书店,1997.
5、樊纲.两种改革成本与两种改革方式[J].经济研究,1993(1).
6、道格拉斯·C.诺思.诺思的“制度国富论”[J].21世纪经济报道,2002-04-08.
7、W·阿瑟·刘易斯著;梁小民译.经济增长理论[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作者单位:广东肇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