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观高考命题,诗歌鉴赏依循《考试说明》,一般是从作品的思想内容、语言、表达技巧三个方面考查,概括地说,是从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入手检测考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我们发现,无论是在整体空间,还是在局部层面,甚或是在个别字、词处设问,这些选项均指向对读物的整体理解,在采点时突出了鉴赏的整体性。
首先说内容理解。
第一,就整体欣赏读物而言,诗歌的意境、主旨、感情基调等,需要考生着眼全诗整体揣度。例如,1999年高考古代诗歌鉴赏的第2小题,要求考生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与读物一样,写了四个景物且构成一个统一意境的选项。这典型地体现了从全局整体理解诗歌的要求。原读物主要借月、灯、鹭、鱼等四个景点描绘了一幅恬静美妙的图画。表达了杜甫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之情。所给四个选项中有三项或只有两个景点,或只有三个景点,或表面虽有四个景点但又是局部有两个景点合作成一景,实则仍是三景。它们均不符合题目要求。如果没有对全诗全方位“扫瞄”“滤析”,考生是不能准确得到以上结论的。
第二,就局部层面的欣赏读物而言,某些关键词、句往往就是所在诗歌的“诗眼”,或是所在诗歌的语言障碍。分析这些词、句的含义,也要求考生拥有整体思考的意识、能力。例如,1999年试卷中有关艾青的一道现代诗歌鉴赏题中,D选项将结尾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解释成喻体“鸟”,而不是“诗人自己”。从整体上看,这两句是全诗(节选)的点题之句。此前,诗人以“鸟”作喻,从多个侧面间接抒发了对祖国的深情,而作结时,这两句诗恰恰是在向读者直抒胸臆,“我”已不再指喻体“鸟”,而是指“诗人自己”了。此例表明,高考诗歌鉴赏试题,即使是在理解细小的词、句内容方面设题,也对考生提出了整体思考要求。
其次说形式欣赏。
第一,就整体空间的欣赏读物而言,有些诗歌全篇以某种表达方式(方法)见长,命题者常于此设题,要求考生予以整体思考。仍以1999年试卷为例,杜甫的《漫成一首》,典型地运用了以动写静的反衬笔法——诗的第二、四两句所写的江风吹打桅灯,大鱼跃出水面的动景反衬了一、三两句的静景。命题者故意将其说成“对比”,如此理解便不能突出诗歌的安谧的意境。此题巧妙地引导考生在思考反衬与对比的修辞功用时,很好地欣赏了诗歌的整个意境。
第二,就局部层面的欣赏读物而言,一些诗歌几乎每句都有一个相对独立的表达方法,而在整体上它们又共同服务于主题。因此,命题者常常一一予以制题,引导考生在这些局部形式方面的欣赏中融入有关全诗的整体思考。例如,1995年试卷中李清照的《如梦令》词,抒情颇为含蓄婉曲。命题者分别就情景交融、借代、设问等手法依次设置了三个选项,既引导考生欣赏其形式,又引导考生分析其内容,这就为选项“全诗直抒胸臆”的说法提供了对应的思考,考生在整体比较后就能得出全诗并非直抒胸臆的理解,从而能正确答题。
首先说内容理解。
第一,就整体欣赏读物而言,诗歌的意境、主旨、感情基调等,需要考生着眼全诗整体揣度。例如,1999年高考古代诗歌鉴赏的第2小题,要求考生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与读物一样,写了四个景物且构成一个统一意境的选项。这典型地体现了从全局整体理解诗歌的要求。原读物主要借月、灯、鹭、鱼等四个景点描绘了一幅恬静美妙的图画。表达了杜甫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之情。所给四个选项中有三项或只有两个景点,或只有三个景点,或表面虽有四个景点但又是局部有两个景点合作成一景,实则仍是三景。它们均不符合题目要求。如果没有对全诗全方位“扫瞄”“滤析”,考生是不能准确得到以上结论的。
第二,就局部层面的欣赏读物而言,某些关键词、句往往就是所在诗歌的“诗眼”,或是所在诗歌的语言障碍。分析这些词、句的含义,也要求考生拥有整体思考的意识、能力。例如,1999年试卷中有关艾青的一道现代诗歌鉴赏题中,D选项将结尾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解释成喻体“鸟”,而不是“诗人自己”。从整体上看,这两句是全诗(节选)的点题之句。此前,诗人以“鸟”作喻,从多个侧面间接抒发了对祖国的深情,而作结时,这两句诗恰恰是在向读者直抒胸臆,“我”已不再指喻体“鸟”,而是指“诗人自己”了。此例表明,高考诗歌鉴赏试题,即使是在理解细小的词、句内容方面设题,也对考生提出了整体思考要求。
其次说形式欣赏。
第一,就整体空间的欣赏读物而言,有些诗歌全篇以某种表达方式(方法)见长,命题者常于此设题,要求考生予以整体思考。仍以1999年试卷为例,杜甫的《漫成一首》,典型地运用了以动写静的反衬笔法——诗的第二、四两句所写的江风吹打桅灯,大鱼跃出水面的动景反衬了一、三两句的静景。命题者故意将其说成“对比”,如此理解便不能突出诗歌的安谧的意境。此题巧妙地引导考生在思考反衬与对比的修辞功用时,很好地欣赏了诗歌的整个意境。
第二,就局部层面的欣赏读物而言,一些诗歌几乎每句都有一个相对独立的表达方法,而在整体上它们又共同服务于主题。因此,命题者常常一一予以制题,引导考生在这些局部形式方面的欣赏中融入有关全诗的整体思考。例如,1995年试卷中李清照的《如梦令》词,抒情颇为含蓄婉曲。命题者分别就情景交融、借代、设问等手法依次设置了三个选项,既引导考生欣赏其形式,又引导考生分析其内容,这就为选项“全诗直抒胸臆”的说法提供了对应的思考,考生在整体比较后就能得出全诗并非直抒胸臆的理解,从而能正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