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文献资料的阅读和训练日记的整理,对以往800米体能训练的特点作了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800米体能训练的新思路,为科学的训练提供可行的理论和方法。
关键词:800米;体能训练;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G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1—0284—02
一、引言
在现代田径运动中,800米跑是田径运动中难度最大的体能类极限下强度项目。800米跑既要具备速度能力又要具备速度耐力。运动员在800米跑过程中需要处理速度能力和速度耐力之间的关系,使它们达到平衡,以达到在800米内始终保持高速度。运动员的体能水平在其竞技能力的构成因素中居于主导和核心地位,是运动员充分发挥技术水平、创造优异成绩的保证。现代田径运动的高速发展,高强度的激烈对抗对运动员的体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加强800米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理论的研究,对提高运动员的体能水平和竞技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二、体能和800米专项体能概念的认识
在我国,1984年出版的《体育词典》和1992年出版的《现代汉语新词典》中对体能做出了相同的解释:“体能”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包括力量、速度、灵敏、耐力和柔韧等基本的身体素质与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如走、跑、跳、投掷、攀爬和支撑等)两部分构成。在《运动训练学》中,田麦久等专家认为:体能是运动员竞技能力总体结构中最重要的几个因素之一,它是指运动员为提高运动技战术水平和创造优异运动成绩所必需的各种身体运动能力的综合。这些能力包括运动员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健康和运动素质,其中运动素质是最重要的身体运动能力,而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健康是形成良好运动素质的基础能力。
800米属体能主导类项群。运动员竞技能力各决定因素作用的等级判定,在体能的四个组成部分中,素质起决定性作用,形态、机能、心理起重要作用。因此,在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中,运动素质的训练比重应相应的多一些。800米运动员的供能方式,主要是以糖酵解为主的无氧代谢供能。运动训练方式的选择应结合比赛的特点加以制定和组合。安排具体的运动素质训练时,应侧重于以无氧酵解为主的力量耐力、速度耐力的运动训练方法、手段的组合,使体能的发展更符合专项的要求。
三、800米运动员的基本体能训练
(一)身体形态及其训练
身体形态是指人体外部和内部的形态特征。反映外部形态特征的指标有:长度(腿长、臂长等)、高度(身高、坐高等)、围度(胸围、腿围等)、宽度(肩宽、髋宽等)和充实度等。反映内部形态的指标有:心脏纵横径、肌肉的形状与横断面等。任何一个专项训练手段对使身体形态向专项需要方向发展都有显著作用,几乎所有运动项目运动员身体形态训练基本上都是通过专项训练方法手段实现的。
(二)身体机能及其训练
身体机能是指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如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运动系统在运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能力。所有这些系统的功能表现均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遗传因素的影响,二是训练适应的结果。因此通过训练使这些器官系统的功能得到改善和提高,是训练最终要达到的目的。身体机能的提高,一般是伴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因此科学的训练方法、手段的运用,是保证运动员身体机能提高的有力保证。
(三)运动素质及其训练
运动素质是指机体在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基本运动能力,通常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等。运动素质是体能的外在表现,所以,在运动训练中多以发展各种运动素质为身体训练的主要内容。
1、力量素质的训练
力量素质的训练在训练中,力量素质的获得首先以最大力量为基础,在相对力量提高的基础上再提高力量耐力和爆发力,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2、速度素质的训练
速度素质是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包括动作速度、反应速度、位移速度。一位优秀的中距离跑运动员必须同时具备上述三种速度,才能在激烈的比赛对抗中抢占有利位置、摆脱对手。
3、耐力素质的训练
耐力素质是指有机体坚持长时间运动的能力。运动员要在竞赛全过程保持特定的运动强度和动作质量,就必须具备良好的耐力素质。耐力素质可分为肌肉耐力和心血管耐力。肌肉耐力也称为力量耐力。心血管耐力又分为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无氧耐力也叫速度耐力,分磷酸原供能无氧耐力和糖酵解供能无氧耐力。
四、800米体能训练的新思路
(一)不断突破速度”障碍区”,提高速度能力
在800米训练和比赛中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运动员在比赛的前半程遥遥领先,后半程却因体力不支而失败。归其原因:是其不具备长时间保持高速跑的能力,在比赛的中途就早早耗尽了维持机体运动能力的能源物质。因此运动员要取得优异成绩就必须提高速度能力。在比赛中尽可能延长高速跑进的距离,提高运动员速度能力的关键在于不断突破速度“障碍区”。
所谓“障碍区”就是运动员以自己的最高速度跑进,看其保持的跑距长短。当其在某一段落速度出现明显下降时,即为该运动员最高跑速下降所保持的跑距,而在这一距离之后即可看作是该运动员的速度“障碍区”。
在实践中,教练员应先了解运动员的速度“障碍区”再通过训练突破现有的速度“障碍区”进而形成一个新的速度“障碍区”再进行突破,如此反复,但是随着运动员跑速的不断提高和保持高速跑进时间的不断延长,也会对其身体各机能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当运动员跑速不能再继续提高时,就应适时改变和调整已经建立起来的速度定型,运用新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充分挖掘运动员的机能潜力,完善跑的技术,最大限度地延长高速。使运动员控制比赛的节奏,取得比赛的最后胜利。
(二)建立“多课次”训练结构,科学安排运动负荷
“多课次”训练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把过去1—2次课的训练量分散到每天3—5次或更多的课次中,一是指一天内训练多次,每次课主要突出一个训练内容,并达到一定程度的要求。进行“多课次”训练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首先确定运动员每天所要完成的总负荷量和总负荷强度,在此基础上根据运动员的个性特征和项目特点确定好每天要完成的总负荷量和总负荷强度,在此基础上根据运动员的个性特征和项目特点确定好每天要完成的总运动负荷,再具体安排每课次的负荷量和负荷强度;其次分散的负荷强度累加起来一定要大于总负荷强度指标,以弥补因分散训练导致的连续负荷量的不足,每次课的负荷强度一般不低于90%。当负荷量过大时,可适当增加课次数,避免过度疲劳的产生;反之,负荷量过小时,可减少课次数,避免连续负荷量相对不足的问题。在反复训练实践中,寻找出每个运动员的最佳负荷量及训练的课次数。 (三)重视力量训练
在训练过程中,力量是基础。800米跑力量训练就应该发展力量耐力。具体做法如下:第一,重视和加强与专项技术相接近或一致的各种跳跃和跑跳力量练习,用心率来控制力量训练运动负荷,做到与专项持续时间,负荷相接近。如800米的力量耐力训练,经常采取快速400米—1000米的反复练习;轻重量,次数适中,动作速度快的半蹲起练习;50—100米单足交替跳和循环组合练习法等;在安排上不要偏离专项技术所需要的各关节肌群之间的肌力平衡使之全面协调按比例地发展;不同专项,训练达到较佳效果。第二,在力量训练中,要注意动力,静力,等动,等长。超长等不同的方法交替训练,不要用一种模式去训练,效果会更好。如跑完后训练结束前做些上肢力量练习;腰腹肌或背肌等柔韧伸展性练习。最后阶段再安排一定时间的静力性及超等长辅助训练。第三,力量训练后要注意肌肉放松,要培养运动员肌肉放松的能力。练后肌肉放松有助于提高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有利于氧和营养物质的供给,防止肌肉僵化,其对力量,速度提高十分重要的。
(四)营养监控
800米项目的运动时间长,技术相对简单,因此体能是运动员首要的运动前提。通过合理的营养补充使运动员能在大强度的训练后较快地恢复体能。并通过生化监控的手段使身体机能各项指标始终都保持在合理的水平,是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坚实基础。因此,运动员平时训练期间应定期去医院做一些常规指标测试,如血色素等的测试。血色素是检验中长跑运动员是否训练过度的重要指标。要很好地监控运动员训练过程中的负荷强度与负荷量的确定。
没有疲劳的训练是不合理的。没有恢复的训练是不科学的。在训练过程和比赛中就会消耗大量的能源物质,运动员机体就很容易疲劳,为了使机体更好地恢复;要及时补充糖,脂肪,蛋白质。以及矿物质,还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方法让身体充分放松,保证积极休息,这样运动员才能为下一次更好地训练做好准备。
(五)心里辅助
运动员在比赛期间,如果吃不好,睡不着,反而会提前开始消耗体能,尤其是心理能量消耗更大。为了保持运动员的体力和脑力,可在比赛前让运动员参加一些轻松愉快的活动,消除不良紧张情绪。提高睡眠质量对恢复体力和脑力十分重要的。可采用心理恢复的手段进行,即采取卧姿来放松和调节呼吸,提高睡眠质量。
教练员在比赛前可以通过针对个人的具体分析使运动员认识竞赛的意义和有利条件,从而确立运动员的自信心。教练员还应该通过赛前测试的成绩分析和纠正运动员对比赛期望过高后信心不足的心里状态,这种方法可使运动员准确地了解自己的实际技术水平和优势所在,为树立信心打下基础。此外,还有一些专门性的心理训练,包括自我暗示法,自我放松法,集中注意练习,催眠法,活动调节法等等,这些方法与我国的气功有类似之处,能达到消除运动员过度紧张心理,集中注意力,调整学生的竞技状态和稳定情绪的作用。
五、结论
800米专项体能是指符合800米要求的,用以维持运动员竞技状态和高质量完成整个比赛过程的各种身体运动能力的综合。800米的专项体能结构由专项速度、专项力量、专项柔韧、专项节奏和神经对肌肉的控制能力五个部分组成。综上所述,800米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在整个训练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提出800米体能训练的基本体能训练方法和新的训练见解,如何在具体的操作中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一名运动员的体能都得到长足的发展,这需要教练员或教师通过长期的训练实践进行摸索和总结,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希望通过几代人的艰辛努力,总结经验,使中国田径有一个更高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
[2]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3]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田径[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4]文超.田径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5]李之文.体能概念探讨[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1.
[6]李怀海,陈男生,任军.体质与体能之辨析[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1.
[7]胡静萍.浅谈普通高校800米运动员的训练[M].田径,2008,(7).
[8]谢远江,汪现义.110m栏专项体能训练研究[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7,(10).
[9]王龙.田径中跑运动员的体能训练[J].潍坊学院学报,2007,(3).
关键词:800米;体能训练;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G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1—0284—02
一、引言
在现代田径运动中,800米跑是田径运动中难度最大的体能类极限下强度项目。800米跑既要具备速度能力又要具备速度耐力。运动员在800米跑过程中需要处理速度能力和速度耐力之间的关系,使它们达到平衡,以达到在800米内始终保持高速度。运动员的体能水平在其竞技能力的构成因素中居于主导和核心地位,是运动员充分发挥技术水平、创造优异成绩的保证。现代田径运动的高速发展,高强度的激烈对抗对运动员的体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加强800米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理论的研究,对提高运动员的体能水平和竞技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二、体能和800米专项体能概念的认识
在我国,1984年出版的《体育词典》和1992年出版的《现代汉语新词典》中对体能做出了相同的解释:“体能”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包括力量、速度、灵敏、耐力和柔韧等基本的身体素质与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如走、跑、跳、投掷、攀爬和支撑等)两部分构成。在《运动训练学》中,田麦久等专家认为:体能是运动员竞技能力总体结构中最重要的几个因素之一,它是指运动员为提高运动技战术水平和创造优异运动成绩所必需的各种身体运动能力的综合。这些能力包括运动员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健康和运动素质,其中运动素质是最重要的身体运动能力,而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健康是形成良好运动素质的基础能力。
800米属体能主导类项群。运动员竞技能力各决定因素作用的等级判定,在体能的四个组成部分中,素质起决定性作用,形态、机能、心理起重要作用。因此,在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中,运动素质的训练比重应相应的多一些。800米运动员的供能方式,主要是以糖酵解为主的无氧代谢供能。运动训练方式的选择应结合比赛的特点加以制定和组合。安排具体的运动素质训练时,应侧重于以无氧酵解为主的力量耐力、速度耐力的运动训练方法、手段的组合,使体能的发展更符合专项的要求。
三、800米运动员的基本体能训练
(一)身体形态及其训练
身体形态是指人体外部和内部的形态特征。反映外部形态特征的指标有:长度(腿长、臂长等)、高度(身高、坐高等)、围度(胸围、腿围等)、宽度(肩宽、髋宽等)和充实度等。反映内部形态的指标有:心脏纵横径、肌肉的形状与横断面等。任何一个专项训练手段对使身体形态向专项需要方向发展都有显著作用,几乎所有运动项目运动员身体形态训练基本上都是通过专项训练方法手段实现的。
(二)身体机能及其训练
身体机能是指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如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运动系统在运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能力。所有这些系统的功能表现均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遗传因素的影响,二是训练适应的结果。因此通过训练使这些器官系统的功能得到改善和提高,是训练最终要达到的目的。身体机能的提高,一般是伴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因此科学的训练方法、手段的运用,是保证运动员身体机能提高的有力保证。
(三)运动素质及其训练
运动素质是指机体在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基本运动能力,通常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等。运动素质是体能的外在表现,所以,在运动训练中多以发展各种运动素质为身体训练的主要内容。
1、力量素质的训练
力量素质的训练在训练中,力量素质的获得首先以最大力量为基础,在相对力量提高的基础上再提高力量耐力和爆发力,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2、速度素质的训练
速度素质是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包括动作速度、反应速度、位移速度。一位优秀的中距离跑运动员必须同时具备上述三种速度,才能在激烈的比赛对抗中抢占有利位置、摆脱对手。
3、耐力素质的训练
耐力素质是指有机体坚持长时间运动的能力。运动员要在竞赛全过程保持特定的运动强度和动作质量,就必须具备良好的耐力素质。耐力素质可分为肌肉耐力和心血管耐力。肌肉耐力也称为力量耐力。心血管耐力又分为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无氧耐力也叫速度耐力,分磷酸原供能无氧耐力和糖酵解供能无氧耐力。
四、800米体能训练的新思路
(一)不断突破速度”障碍区”,提高速度能力
在800米训练和比赛中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运动员在比赛的前半程遥遥领先,后半程却因体力不支而失败。归其原因:是其不具备长时间保持高速跑的能力,在比赛的中途就早早耗尽了维持机体运动能力的能源物质。因此运动员要取得优异成绩就必须提高速度能力。在比赛中尽可能延长高速跑进的距离,提高运动员速度能力的关键在于不断突破速度“障碍区”。
所谓“障碍区”就是运动员以自己的最高速度跑进,看其保持的跑距长短。当其在某一段落速度出现明显下降时,即为该运动员最高跑速下降所保持的跑距,而在这一距离之后即可看作是该运动员的速度“障碍区”。
在实践中,教练员应先了解运动员的速度“障碍区”再通过训练突破现有的速度“障碍区”进而形成一个新的速度“障碍区”再进行突破,如此反复,但是随着运动员跑速的不断提高和保持高速跑进时间的不断延长,也会对其身体各机能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当运动员跑速不能再继续提高时,就应适时改变和调整已经建立起来的速度定型,运用新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充分挖掘运动员的机能潜力,完善跑的技术,最大限度地延长高速。使运动员控制比赛的节奏,取得比赛的最后胜利。
(二)建立“多课次”训练结构,科学安排运动负荷
“多课次”训练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把过去1—2次课的训练量分散到每天3—5次或更多的课次中,一是指一天内训练多次,每次课主要突出一个训练内容,并达到一定程度的要求。进行“多课次”训练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首先确定运动员每天所要完成的总负荷量和总负荷强度,在此基础上根据运动员的个性特征和项目特点确定好每天要完成的总负荷量和总负荷强度,在此基础上根据运动员的个性特征和项目特点确定好每天要完成的总运动负荷,再具体安排每课次的负荷量和负荷强度;其次分散的负荷强度累加起来一定要大于总负荷强度指标,以弥补因分散训练导致的连续负荷量的不足,每次课的负荷强度一般不低于90%。当负荷量过大时,可适当增加课次数,避免过度疲劳的产生;反之,负荷量过小时,可减少课次数,避免连续负荷量相对不足的问题。在反复训练实践中,寻找出每个运动员的最佳负荷量及训练的课次数。 (三)重视力量训练
在训练过程中,力量是基础。800米跑力量训练就应该发展力量耐力。具体做法如下:第一,重视和加强与专项技术相接近或一致的各种跳跃和跑跳力量练习,用心率来控制力量训练运动负荷,做到与专项持续时间,负荷相接近。如800米的力量耐力训练,经常采取快速400米—1000米的反复练习;轻重量,次数适中,动作速度快的半蹲起练习;50—100米单足交替跳和循环组合练习法等;在安排上不要偏离专项技术所需要的各关节肌群之间的肌力平衡使之全面协调按比例地发展;不同专项,训练达到较佳效果。第二,在力量训练中,要注意动力,静力,等动,等长。超长等不同的方法交替训练,不要用一种模式去训练,效果会更好。如跑完后训练结束前做些上肢力量练习;腰腹肌或背肌等柔韧伸展性练习。最后阶段再安排一定时间的静力性及超等长辅助训练。第三,力量训练后要注意肌肉放松,要培养运动员肌肉放松的能力。练后肌肉放松有助于提高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有利于氧和营养物质的供给,防止肌肉僵化,其对力量,速度提高十分重要的。
(四)营养监控
800米项目的运动时间长,技术相对简单,因此体能是运动员首要的运动前提。通过合理的营养补充使运动员能在大强度的训练后较快地恢复体能。并通过生化监控的手段使身体机能各项指标始终都保持在合理的水平,是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坚实基础。因此,运动员平时训练期间应定期去医院做一些常规指标测试,如血色素等的测试。血色素是检验中长跑运动员是否训练过度的重要指标。要很好地监控运动员训练过程中的负荷强度与负荷量的确定。
没有疲劳的训练是不合理的。没有恢复的训练是不科学的。在训练过程和比赛中就会消耗大量的能源物质,运动员机体就很容易疲劳,为了使机体更好地恢复;要及时补充糖,脂肪,蛋白质。以及矿物质,还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方法让身体充分放松,保证积极休息,这样运动员才能为下一次更好地训练做好准备。
(五)心里辅助
运动员在比赛期间,如果吃不好,睡不着,反而会提前开始消耗体能,尤其是心理能量消耗更大。为了保持运动员的体力和脑力,可在比赛前让运动员参加一些轻松愉快的活动,消除不良紧张情绪。提高睡眠质量对恢复体力和脑力十分重要的。可采用心理恢复的手段进行,即采取卧姿来放松和调节呼吸,提高睡眠质量。
教练员在比赛前可以通过针对个人的具体分析使运动员认识竞赛的意义和有利条件,从而确立运动员的自信心。教练员还应该通过赛前测试的成绩分析和纠正运动员对比赛期望过高后信心不足的心里状态,这种方法可使运动员准确地了解自己的实际技术水平和优势所在,为树立信心打下基础。此外,还有一些专门性的心理训练,包括自我暗示法,自我放松法,集中注意练习,催眠法,活动调节法等等,这些方法与我国的气功有类似之处,能达到消除运动员过度紧张心理,集中注意力,调整学生的竞技状态和稳定情绪的作用。
五、结论
800米专项体能是指符合800米要求的,用以维持运动员竞技状态和高质量完成整个比赛过程的各种身体运动能力的综合。800米的专项体能结构由专项速度、专项力量、专项柔韧、专项节奏和神经对肌肉的控制能力五个部分组成。综上所述,800米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在整个训练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提出800米体能训练的基本体能训练方法和新的训练见解,如何在具体的操作中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一名运动员的体能都得到长足的发展,这需要教练员或教师通过长期的训练实践进行摸索和总结,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希望通过几代人的艰辛努力,总结经验,使中国田径有一个更高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
[2]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3]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田径[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4]文超.田径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5]李之文.体能概念探讨[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1.
[6]李怀海,陈男生,任军.体质与体能之辨析[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1.
[7]胡静萍.浅谈普通高校800米运动员的训练[M].田径,2008,(7).
[8]谢远江,汪现义.110m栏专项体能训练研究[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7,(10).
[9]王龙.田径中跑运动员的体能训练[J].潍坊学院学报,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