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字”“喂”出癌细胞

来源 :祝您健康·文摘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88903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因和环境,是决定是否会患癌症两个最主要的因素。基因是父母遗传的,没法改变。环境因素,则主要是指生活的大环境情况以及个人的日常习惯。这些因素中,我们真正能够改善的,就是个人的日常习惯了。所以,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尽量避免下面这七个字——
  烫:65℃以上的热饮,有致癌风险
  超过65℃的热饮,可能会损伤覆盖在口腔和食道表面的黏膜,如此日积月累反复刺激,可能会导致食管癌的发生。
  在我国部分地区,食管癌的高发率,就可能与这种喜欢吃烫食的饮食习惯有关系。
  建议:做事不要急,喝汤吃食也不能太着急。在喝热饮、吃烫食之前,记得吹一吹,凉一凉。
  霉:黄曲霉毒素,会增加患癌症风险
  这里的“霉”,主要是指花生、玉米、坚果等食物中可能出现的黄曲霉。黄曲霉毒素可能使人急性中毒甚至死亡,长期低剂量也会增加患癌症风险。
  节俭惯了的人,常会把食物发霉的部分去掉,接着吃剩下的部分,但这样做对健康很不利。肉眼看到的霉斑,只是一部分,霉菌产生的毒素其实已经在食物中扩散了。清洗等只能去掉表面的菌丝,内部的毒素却还没有去除。即使是加热,黄曲霉素要到280℃以上才会分解,一般的烹调温度,根本达不到这个水平。
  建议:食材,不要一次性买太多,也不要为了省一点点钱,去承担患癌的风险。
  烟:30%的癌症都与吸烟相关
  烟草烟雾中含有数千种有害物質,其中已被科学论证可致癌的有69种。重度吸烟者得肺癌的概率比不吸烟者高5.7倍。不只是肺癌,30%的癌症都与吸烟相关。
  建议:国家癌症中心癌症早诊早治办公室主任陈万青指出:几十年来,美国控烟行动有效地控制了肺癌和多种其他癌症的死亡率,效果非常显著。
  酒:每18个癌症患者,就有1个是因为喝酒
  酒精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明确划分至1类致癌物中。根据研究数据:每18个癌症患者里,就有1个是喝酒喝出来的。
  酒精在体内致癌性可谓是“全面开花”,从口腔癌、咽癌、喉癌、食管癌到肝癌,几乎囊括整个消化系统。酒精给女性带来的风险看起来比男性更大,在美国有16.4%的女性乳腺癌与饮酒有关。
  建议:最好滴酒不沾。
  油:油腻、油炸、油荤
  油腻:吃太多油腻的食物容易发胖。而肥胖是癌症易发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肥胖可能会增加62%子宫癌风险,也会增加31%的胆囊癌风险和25%的肾癌风险。
  油炸:在高温油炸的过程中,食物容易产生致癌物质。油炸过的食物是非常香,但记得不要每次吃很多,更不要顿顿都吃。
  油荤:不少人是“肉食动物”,爱荤不爱素。很多研究都证实:大量摄入猪牛羊肉等红肉,与结直肠癌等癌症的患病风险增加有关。此外,火腿、熏肉、培根等加工肉类,更是被划为1类致癌物,意思是能明确导致癌症。当然,肉还是能吃的,但是,同样要注意量。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减少猪肉的摄入比例,建议成人每天平均吃鱼虾水产40~75克,畜禽肉类40~75克,且主要以鱼肉禽肉这种白肉为主。
  咸:吃得咸,是非常明确的胃癌因素
  仅2015年,全国有67.9万人新患胃癌,因胃癌死亡人数则达到49.8万,占了癌症死亡总人数的18%。这与国人普遍吃得咸不无关系。
  甜:多糖的生活易得癌
  大量科学研究证实,糖吃得太多易得癌。摄入过多的游离糖会增加蛀牙、糖尿病、肥胖,甚至心脏病和多种癌症的风险。更何况,糖尿病和肥胖这两种疾病本身就是癌症的危险因素。
  (摘自“丁香医生”微信公众号)
其他文献
感恩不只是一句口号,它有实实在在的益处。近日,荷兰特文特大学的科研人员发现,感恩训练能让人感觉更幸福,并增强心理韧性。  研究人员选取了217名幸福感下降且有中度焦虑抑郁的成年人,随机分为三组:第一组参加了为期6周的感恩训练;第二组每周为自己做5件好事;第三组作为对照组。第一组参与者每周都有不同的练习来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包括:专注于生活中积极的事情,欣赏身边的美好之处,写一份感恩日记,向他人表达
期刊
肺癌  筛查建议:定期肿瘤筛查,必要时肿瘤标志物检测等。  预防措施:戒烟、房屋通风、健康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心态。  结直肠癌  筛查建议:一般人群40岁开始筛查,每年1次大便隐血检测,每5年1次结肠镜检查。高危人群无肠道报警症状者,建议40岁开始每年1次大便隐血检测,每2年1次结肠镜检查。  预防措施:定期体检、合理膳食结构、适当身体锻炼、及时治疗便秘。  乳腺癌  筛查建议:一般女性40
期刊
中医认为,食物有寒热温凉不同的属性,当我们体质出现偏颇,就可以利用食物的偏性来以偏纠偏。说到这,您肯定好奇,自己是什么体质?又应该吃什么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气虚者不食破气之品  气虚者平素语音低弱、气短懒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脉弱。这类人就要多食补气的食品,少食破气耗气的食品,比如大蒜、薄荷、山楂等。  推荐食谱:枣泥山药糕、大枣粥、茯苓粥、山药粥。  阳虚
期刊
“气血充盈,百病不生。”当人体气血充足时,神清气爽、思维敏捷、面色红润、皮肤光滑、毛发润泽、关节靈活,反之,容易出现精神恍惚、心悸不安、关节疼痛、消瘦或肥胖等问题。  中医认为,气与血是生命活动中的两大物质基础。河南省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吕沛宛介绍,气是运行在人体内的精微物质,可激发和推动脏器的功能活动;血即流动于经脉中的血液,能濡养脏腑、活跃精神。想辨别自己的气血是否充足,可从以下三
期刊
他汀类药物是降脂药物,目前,大多数服用他汀类药物的人是用它们预防心血管病。但是在一项他汀类药物的28项主要临床试验中发现,只有8%的参与者年龄在75岁以上。这意味着,75岁以上的老年人患心脏病和死亡的风险更大,但这与他们是否服用他汀类药物的关系尚不明确。  近日,由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布莱根妇女医院和弗吉尼亚州波士顿医疗保健系统的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新研究,利用美国退伍军人健康管理局和美国医疗保险及医
期刊
蝴蝶拥抱法,是一种自我安抚的方法,因形似蝴蝶而得名。“蝴蝶拥抱”法,可以降低精神压力,提升心理复原力,强化和增加自我的安全或平静地带的力量,产生积极的自我感觉。  蝴蝶拥抱是在墨西哥发展起来的,当时宝琳娜飓风吞噬了墨西哥的一个小镇。一个眼动脱敏与再处理人道主义救援项目小组的医生抵达那里去帮助有需要的人。  蝴蝶拥抱一开始是用来帮助那些经历过心理创伤的儿童做眼动治疗的,后来这个小组治疗方案迅速传遍世
期刊
生活中有不少人对于能带来惊恐体验的各种事物总是抱极大的兴趣,乐此不疲地投身其中,比如,观看恐怖电影,拜访传说中阴森可怕的鬼屋等。  为了解恐惧感的形成机制,丹麦一所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专门的实验。他们招募了280名志愿者拜访丹麦当地的一座鬼屋,在志愿者分组进入鬼屋前,研究人员询问每个人准备采取何种策略应对即将到来的恐怖体验,是尽量增强恐惧感,还是尽量减弱恐惧感。实验发现,那些想要尽量增强恐惧体验的
期刊
秦怡生于1922年,但至今仍然脸色红润、思维敏捷,如果不是满头银发,很难想象她已是近百岁的老人。秦怡青春不老的神话是怎样实现的呢?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下她的养生之道。  秦怡是我国老一辈的艺术家,她扮演的《青春之歌》中的林红、《女篮5号》中的林洁、《雷雨》中的鲁妈等艺术形象,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她曾获得金鸡、百花终生成就奖,被周总理称为“中国最美丽的女性”。  调整心态  秦怡在艺术上取得了令人羡
期刊
天热了,人容易打不起精神,也更容易感到乏力。很多人认为,这种疲劳感是环境所致。事实上,如果在经过一夜甚至更长时间的休息后,疲劳感仍没有减退,那么就要警惕是否患上了这两种病,其中一种起因于心脏,另一种和免疫系统有关。  病毒性心肌炎 起因于心脏疲劳,大多在感冒两三天之后发生。这个时候感冒虽然逐渐好转,疲劳感却没有减少甚至还会加重,同时伴随着胸闷、憋气等。特别是原来没有基础病,身体很好的年轻人,在没有
期刊
当负面情绪压抑太多、太久,就很难排解,造成“情绪超载”。如果出现以下一些行为,就要有意识地关注了。  1. 觉得“好无聊”“没劲” 无聊感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外部刺激弱。人长期处在单调、重复或压抑的环境中时,会有对新鲜感、兴奋感和变化的渴望,而这种渴望无法满足时产生的心理体验就是无聊感。二是自身调节差。当人对自己内在状态不甚了解时,即不知道自己的需求和愿望是什么,找不到生活目标和意义,也会出现无聊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