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霍春阳,1946年出生于河北清苑县,1969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至今。历任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导师、天津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学会创会理事、中国国家画院高研班教授、天津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天津文史馆馆员、天津画院院外画师、天津青年美协顾问,荣获天津高校名师称号,兼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天津音乐学院、天津中医药大学、山西师范大学、烟台大学等高校客座教授,担任北京大学国学社专家顾问,199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待遇。1997年被中国文联评为“中国画坛百杰”之一。出版有《新文人画家作品选集·霍春阳专集》、《霍春阳的花鸟》、《中国当代名家画集·霍春阳》、《名校名师·霍春阳写意花鸟》,2010年出版霍春阳书法集《昭远堂书迹》等多部著作及作品集。
四月的早春还有些许寒意,记者站的同事说要去采访一位传奇人物——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教授、著名画家霍春阳,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来临。
走进天津美术学院的校园,幽香的樱花、潇洒的海棠,沐浴着清晨七八点的太阳,霍春阳正徜徉在校园中,欣赏这似海的春花。
当我们到霍春阳的画室门口时,已有很多人前来拜访,霍老师幽默的几句话使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他是传统写意花鸟的代表性画家,一枝寒梅、几棵翠竹、一捧兰草、三两点秋菊,总带着股悠远沉静的气息,那种久违的古雅之美夺人眼目:他是崇尚古人精神的学者,徜徉在精神世界永恒的自由王国里:他是桃李满天下的教育家,赠学生以《论语》,授学生以做人作画的道理。
正是山花烂漫时,就先谈谈那幅让霍春阳闻名全国的《山花烂漫》,作画那一年他只有30岁。
30多年前的1976年,雨狂风骤的十年“文革”刚结束,天津一幅描绘迎春花绽放的作品,恰当地表现了人们的心花怒放和当时社会的无限生机。它在全国美展中赢得普遍赞誉,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这幅画的作者之一正是刚刚崭露头角的霍春阳,另一位则是他的恩师孙其峰老先生。
《山花烂漫》中的迎春花不仅寓意深刻,且从颜料、颜色的选择,到笔法、技法的调试,都有所创新,改变了传统花鸟画的画法。就这样,一幅《山花烂漫》成了霍老师艺术生涯上的里程碑,他在绘画道路上的辉煌由此开始!
此后,霍春阳被调到了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研究院的前身中国画创作组,有了更多向绘画大师学习的机会。他说,
“这样的机会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讲如鱼得水,使我的见识更广,有利于学习和成长”。机会难得,他不断领悟艺术的真谛,不断推出新作,不仅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而且在艺术思想回归深层传统后,渐渐形成了他别具一格的独特风格。
1984年,霍春阳的画作《林间》参加全国第六届美展,再次获奖。霍春阳进入了自己创作的高峰期。进入创作高峰期后,他并没有急于卖画赚钱,也没有出国留学,而是参加了一个北京大学举办的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班。
经过近10年画外功的恶补,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1995年,画风开始转变。他开始向传统花鸟画回归,如今霍春阳的画,没有了当年的张扬外露,而是更具内力,他的画以梅、兰、竹、菊为主要题材,笔精墨妙、简约疏淡,或疏花简叶,或只鸟片石,多一笔则显繁,少一笔则过简。
霍老师说:“做好准备,才能享受好机会尤其是自己创造的机会。利用机会充实自己,充实即为美。利用条件,不张扬自己、消耗自己,而要积累、锤炼、培育自己。而我们获得地位以后,仍然要冷静,不去张扬,善于处下。”
“善于处下”,绘画几十年,领悟绘画之道的同时,霍春阳也悟出了自己的人生之道。
年轻时的霍春阳也曾躁气十足,四十多岁还没退火,后来才慢慢静下来,而使他真正静下来的,则是源自他偶然听到了佛学家静空大师的讲学。霍春阳突然领悟到作为一个国画家,没有对传统文化的追寻,就像树没有地方扎根一样。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才是开启国画生命的钥匙。从此霍春阳开始了从诗词歌赋到传统哲学的朝诵暮读,也开始了他艺术生命新的征程。在传统文化影响下,霍春阳的画开始形成了“淡远冲和,简约深静”的风格。他说:“绘画就像中国诗句一般,讲究言简意赅、以少胜多,每一笔、每一线条、每一个点都能表现出丰富的内涵。”在第六届全国美展获奖的《林间》正是这种风格的代表作。
就此改变的不仅是霍春阳的画风,还有他内心的浮躁之气。他开始追求沉静,追求“上善若水”的境界。“沉静”之于霍春阳就像水一样,“从流的时候不是很清澈,只有停流的时候,才‘水静则澈’。定下才能沉静,静才能安心。如果你急于开拓、急于创新、急于变革,就会变得不沉静,欲望太强,你最深刻的思想状态和精神内涵就会被否决,就不可能得到。只有安定下来,才有深入的思虑,即静思,所谓静观万物,才有所得。水静则澈,火静则明,‘宁静而致远,冰雪净聪明’,‘静’占了非常大的因素。前人是知耻的,现代人欲望太强。”善于处下,顺应天道,才会少了欲望,少了失落!
因为在传统绘画领域的成就,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霍春阳曾被列入新文人画代表画家的行列,但这并没有得到他本人的认可,因为当时很多画界里的前卫派,只主张创新和开拓,霍老师认为,他们的行为是和中国古代文人义士背道而驰的。他崇尚文人,尤其是古代文人,“他们比我们更沉静”。中国古代美术史上很多最高峰的画作作者都是文人,他们有文化、有教养、有智慧、有博大的底蕴,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脊梁。霍老师说,我们需要学习前人、学习天理,只有这样才能孕育出最优秀的文艺作品出来。
传统附加在绘画上的是一种精神,一种“道”的精神。顺应天道,道法自然。“《大学》《中庸》里提到修身需‘诚其意,正其心’。如何正其心?那即是‘道’里的无愁、无怨、无恨、无悔,没有恐惧之心、没有忧患之心,那样你的心才能正,你的心态才能平和下来。天人合一,要归大道,我们向事物找天理,顺着这天理去行事造像,取象不惑,备仪不俗。”
四月的早春还有些许寒意,记者站的同事说要去采访一位传奇人物——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教授、著名画家霍春阳,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来临。
走进天津美术学院的校园,幽香的樱花、潇洒的海棠,沐浴着清晨七八点的太阳,霍春阳正徜徉在校园中,欣赏这似海的春花。
当我们到霍春阳的画室门口时,已有很多人前来拜访,霍老师幽默的几句话使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他是传统写意花鸟的代表性画家,一枝寒梅、几棵翠竹、一捧兰草、三两点秋菊,总带着股悠远沉静的气息,那种久违的古雅之美夺人眼目:他是崇尚古人精神的学者,徜徉在精神世界永恒的自由王国里:他是桃李满天下的教育家,赠学生以《论语》,授学生以做人作画的道理。
正是山花烂漫时,就先谈谈那幅让霍春阳闻名全国的《山花烂漫》,作画那一年他只有30岁。
30多年前的1976年,雨狂风骤的十年“文革”刚结束,天津一幅描绘迎春花绽放的作品,恰当地表现了人们的心花怒放和当时社会的无限生机。它在全国美展中赢得普遍赞誉,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这幅画的作者之一正是刚刚崭露头角的霍春阳,另一位则是他的恩师孙其峰老先生。
《山花烂漫》中的迎春花不仅寓意深刻,且从颜料、颜色的选择,到笔法、技法的调试,都有所创新,改变了传统花鸟画的画法。就这样,一幅《山花烂漫》成了霍老师艺术生涯上的里程碑,他在绘画道路上的辉煌由此开始!
此后,霍春阳被调到了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研究院的前身中国画创作组,有了更多向绘画大师学习的机会。他说,
“这样的机会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讲如鱼得水,使我的见识更广,有利于学习和成长”。机会难得,他不断领悟艺术的真谛,不断推出新作,不仅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而且在艺术思想回归深层传统后,渐渐形成了他别具一格的独特风格。
1984年,霍春阳的画作《林间》参加全国第六届美展,再次获奖。霍春阳进入了自己创作的高峰期。进入创作高峰期后,他并没有急于卖画赚钱,也没有出国留学,而是参加了一个北京大学举办的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班。
经过近10年画外功的恶补,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1995年,画风开始转变。他开始向传统花鸟画回归,如今霍春阳的画,没有了当年的张扬外露,而是更具内力,他的画以梅、兰、竹、菊为主要题材,笔精墨妙、简约疏淡,或疏花简叶,或只鸟片石,多一笔则显繁,少一笔则过简。
霍老师说:“做好准备,才能享受好机会尤其是自己创造的机会。利用机会充实自己,充实即为美。利用条件,不张扬自己、消耗自己,而要积累、锤炼、培育自己。而我们获得地位以后,仍然要冷静,不去张扬,善于处下。”
“善于处下”,绘画几十年,领悟绘画之道的同时,霍春阳也悟出了自己的人生之道。
年轻时的霍春阳也曾躁气十足,四十多岁还没退火,后来才慢慢静下来,而使他真正静下来的,则是源自他偶然听到了佛学家静空大师的讲学。霍春阳突然领悟到作为一个国画家,没有对传统文化的追寻,就像树没有地方扎根一样。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才是开启国画生命的钥匙。从此霍春阳开始了从诗词歌赋到传统哲学的朝诵暮读,也开始了他艺术生命新的征程。在传统文化影响下,霍春阳的画开始形成了“淡远冲和,简约深静”的风格。他说:“绘画就像中国诗句一般,讲究言简意赅、以少胜多,每一笔、每一线条、每一个点都能表现出丰富的内涵。”在第六届全国美展获奖的《林间》正是这种风格的代表作。
就此改变的不仅是霍春阳的画风,还有他内心的浮躁之气。他开始追求沉静,追求“上善若水”的境界。“沉静”之于霍春阳就像水一样,“从流的时候不是很清澈,只有停流的时候,才‘水静则澈’。定下才能沉静,静才能安心。如果你急于开拓、急于创新、急于变革,就会变得不沉静,欲望太强,你最深刻的思想状态和精神内涵就会被否决,就不可能得到。只有安定下来,才有深入的思虑,即静思,所谓静观万物,才有所得。水静则澈,火静则明,‘宁静而致远,冰雪净聪明’,‘静’占了非常大的因素。前人是知耻的,现代人欲望太强。”善于处下,顺应天道,才会少了欲望,少了失落!
因为在传统绘画领域的成就,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霍春阳曾被列入新文人画代表画家的行列,但这并没有得到他本人的认可,因为当时很多画界里的前卫派,只主张创新和开拓,霍老师认为,他们的行为是和中国古代文人义士背道而驰的。他崇尚文人,尤其是古代文人,“他们比我们更沉静”。中国古代美术史上很多最高峰的画作作者都是文人,他们有文化、有教养、有智慧、有博大的底蕴,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脊梁。霍老师说,我们需要学习前人、学习天理,只有这样才能孕育出最优秀的文艺作品出来。
传统附加在绘画上的是一种精神,一种“道”的精神。顺应天道,道法自然。“《大学》《中庸》里提到修身需‘诚其意,正其心’。如何正其心?那即是‘道’里的无愁、无怨、无恨、无悔,没有恐惧之心、没有忧患之心,那样你的心才能正,你的心态才能平和下来。天人合一,要归大道,我们向事物找天理,顺着这天理去行事造像,取象不惑,备仪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