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智慧人生,仰望教育星空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nln09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正是取决于此。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苏霍姆林斯基道出了读书之于教师的重要性。教育界,也早就形成了“教师应是读书人”的这样一个共识。然而,基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应该阅读什么,怎样阅读,许多青年教师似乎还处于一种雾里看花,茫然不知所措的状态,他们的阅读生活需要专业的引领与指导。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盐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陈小平副院长于2011年暑假,成立了盐城市首期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读书班,并亲自担任班主任。首期读书班于2016年暑期结业,第二期也已开班,其成绩引人注目,在市内外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
  一
  2010年的那个初冬,盐城市教育局召开了全市基础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会议下发了5个文件,其中一个是《盐城市加强全市中小学语文和英语课外阅读指导意见》。作为兼任大市小学语文教研员的陈小平老师敏锐地意识到:学生阅读的春天到来了!思考之余,他更清醒地认识到:学生的阅读需要教师的有效引领,而与一线教师经常交流接触的他也深知:教师的阅读现状不容乐观。不阅读或不会阅读的教师,又怎样去指导、影响学生的阅读呢?经过深思熟虑,陈小平老师坚定了一个想法:阅读应该从源头抓起,学生的阅读当从教师的阅读做起。组织一个青年教师读书班,去影响、推动全市广大教师的阅读,进而带动学生的阅读。他这个颇有先见之明的建议,得到了院领导、局领导的热情支持。
  2011年3月,随着柳枝吐芽放绿,陈小平老师起草的《关于推荐盐城市首期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读书班学员的通知》,由市教科院发文到各县(市、区)市直小学。《通知》明确要求:所推荐教师年龄在45周岁以下,有3年以上教龄;具备一定的教科研能力;特别喜爱阅读,乐于做学生阅读的推广人;每县(市、区)推荐5名,至少有1名农村教师;省特级教师、市名师不在推荐范围之内。经过层层推荐,最终有60名城乡教师成为盐城市首期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读书班学员。7月中旬,市教科院举办了盐城市首期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读书班开班仪式。至此,盐城市一群爱读书、有思考、渴望进步的小学语文青年教师的阅读之旅正式启航。
  小语青年教师读书班被定位为青年教师们自愿参与的学习共同体,有系统的规划,有周密的安排:读书班规划了研读、实践的时间是5年。
  5年的周期似乎有点长,但深谙读书之道的人都懂,读书是一个系统工程,聚沙成塔,涓滴成河,年轻教师的阅读与实践需要一个深化、反刍、思考、融汇的过程,这需要时间的保证。阅读书目由必读书目和自选书目两个板块构成。必读书5年10个学期共计50本,每学期必读书目中有一本为教育理论书籍,如《人是如何学习的(扩展版)》《儿童心理学》《给教师的建议》《教师如何做研究》,一本为语文学科教学理论,如《语文科课程论基础》《语文教学对话论》《朗读手册》等教育理论书籍和语文学科教学理论、实践书籍,此外还有国内外经典名著,美学、史学、哲学、科普、儿童文学等方面的3本拓展阅读书籍。此外,读书班每个学员还须根据自己的喜好及教育教学实际的需要,自选一些书籍进行阅读。阅读书目的构成契合了教师职业的特点,也映照出教师应该具备的知识结构:博学多才,术业专攻。
  从构想创办读书班,陈老师就有一个明确的指导思想:这个读书班,不仅仅就是阅读,而是为那些有想法、想发展的一线普通教师搭建成长的平台。于是,他邀请专家到读书班开设专题讲座、组织学员教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安排学员教师分期分批外出观摩全国、全省、全市课堂教学大赛、语文教师素养大赛、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等活动,组织学员教师开展“名师名校”访学活动……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读书班的学员与名师对话,与同行切磋,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不断提升。
  实践表明,盐城市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读书班的建立,犹如拂照花木的阳光和雨露,给了渴望进步却又缺少方向的基层一线青年教师拔节向上的力量源泉。
  二
  青年教师读书班的每个学员来自于不同的县区、不同的学校,大部分是来自一线的女教师。她们是母亲、妻子、女儿,来自工作和生活的压力都很大;但同时她们也是一批有理想、有追求的青年语文教师,班主任。工作、家务之余,阅读成为她们积淀内心、完善自我的精神之旅,她们辛苦着,却坚持着,幸福着。
  小语读书班已经走过近2000个日日夜夜,一批又一批的年轻教师珍惜着、辛苦着、坚持着!至今,没有一位教师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而提出“退学”。相反,在第二届读书班组建时,不少年轻的教师为争取一个读书班名额煞费苦心,甚至有老师提出各种理由,只是为了做一个小语读书班的插班生。这个没有太多约束力、不发文凭的学习共同体,似一块强大的磁石,吸引着一群年轻的教师在这个平台上实现着专业的成长,享受着教育的幸福。
  因为坚持阅读,他们对教育、对教学有了越来越多的思考,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足迹:每学期写一篇3000字左右的教育教学论文,一篇2000字左右的教育教学随笔,就一本阅读的教育教学理论书籍撰写一篇不少于3000字的阅读心得。与此同时,学员还要及时把自己的读书心得、教育教学随笔、学生课外阅读推广经验及论文等上传到盐城教科研网和凤凰语文网上,并积极为读书班的班刊《夏荷书韵》撰稿。每学期五六本的作业集,记录了他们不断进步、成长的历程。
  首届读書班学员汪娟老师在结业典礼上回顾了这样一段历程:2013年,她代表盐城市参加“全国苏教版第四届课堂教学大赛”,在一遍遍试教、反思、修改教案的过程中,有一本书一直伴随她左右,那就是读书班配发的王荣生教授的《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书中有一句话:“一堂语文课,如果教学内容有问题,那么教师的教学再精致、再精彩,价值都极为有限”,正是在这句话的引领下,她一遍遍地否定自己,超越自己,逐渐逼近课堂教学的本真。第二届读书班的王建华老师虽然才参加读书班近一年,却也深情回顾了近期阅读带给她的启示。她说:从《老人与海》中我读到了自己的影子,工作20年来,我一直没有放弃做一个优秀教师的梦想,先后5次获得县优质课、基本功竞赛一等奖,但一直没有冲到市里上课,2011年和2013年曾经在校内参加选拔,但由于种种原因,没被选上,但我知道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今年再次鼓起勇气报名参加选拔,以无可争议的成绩被选拔到县里参赛,又代表滨海参加市级小学语文高段赛课,获得了人生第一个市级赛课一等奖……这使我想起了书中老人说过的经典名言: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从书中我读到了自己,和书中的人物产生了共鸣,我感到无比的欣慰。   读书班的学员在学期“阅读小结”中的肺腑之言,倾诉着他们遇见阅读的所思所想。他们说,“阅读的时光似溪水潺潺,鲜活而又让人明澈。慢慢地,读过的文字旁有了一些简单的批注,有化繁为简的自我的理解,也偶有与文中观点不尽相同的发声。……阅读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悄然影响着他们的心境,改变着他们为人父母的思维方式和为人师长的教育教学行为。
  三
  首期小语读书班60位学员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和发展。如今,大部分教师已在学校、地区崭露头角,有的在市内外也小有名气。其中,已有3人被评为特级教师,1人被评为江苏省教学名师,15人被评为盐城市小语学科带头人,17人被评为盐城市小语学科教学能手,12人被评为县(市、区)学科带头人,有50多人次被分别授予省、市、县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及优秀党员称号;有1人公开出版个人教学专著2部,有50多人在省级以上学科专业杂志发表论文;几乎所有学员都主持或参与县、市、省级课题研究;有1人获得全国课堂教学大赛特等奖,27人获省、市级课堂教学大赛一、二等奖。
  读书班学员已逐步成长为各学校、各区域的骨干教师,在他们的带动下,不少学校也相继成立了以阅读为载体的学习型组织。读书班学员似一粒粒种子,扎根生长的同时也染绿了教育原野。盐城地区的教师在此风气的影响下,阅读的热情高涨,教师阅读也越来越得到了各级教育部门的重视。
  陈小平老师组建的盐城市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读书班缘起是推进教师的阅读发展,进而影响、带动学生的课外阅读。事实已经表明,这样的举措是卓有成效的。
  读书班学员的阅读智慧如春雨般滋润了学生的心田。在谈体会时,他们说:“今年新接手的班级学生阅读兴趣不浓,阅读习惯较差,为了能够把他们领上阅读之路,我下了一番功夫。我选择了师生共读,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外阅读课,通过读中指导课、读后交流课、成果展示课,及时分享阅读快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本学期读完必读的书目,我又向同学们推荐选读书目,让一些阅读能力强的学生能品尝到阅读的快乐;每当两周读完一本书后,在‘悦读悦乐’上发布测评作业,让学生完成,并对及时完成的学生进行盖印章奖励,促进学生更好地去阅读;每周评选出阅读之星,每月对读书最多的同学进行奖励,授予‘阅读之星’的称号。伴随这些激励的措施,我班学生基本爱上了阅读,书成了他们的伙伴。”“因为,有书相伴,心有了一份依靠,生活变得充实。最喜,挑一隅僻静处,捧一本绘本,一页一页地看图,读图。……我试着把绘本引入课堂。……因为,喜欢绘本,我和同学们在梦想教室里,一起读书,一起玩耍。做好吃的创意面包,畫一条美丽的彩虹挂在空中,分享掉牙的经历,感受一只虫的聪明勇敢,寻找小蓝和小黄,因为它们抱得太紧变成了小绿……”
  每学期,读书班学员教师们都分享着自己班级的阅读收获。阅读正影响着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遇见阅读,遇见美好!盐城市小学语文教师读书班的成立,不仅让学员教师带动身边教师感受到“绿满窗前草不除”的愉悦,体会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更让不少校园呈现出“红杏枝头春意闹”的喜人的悦读景象!
  (作者单位:盐城市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我初识戈宝权先生的名字,还是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我任小学语文教师时知道的。当时,人民教育出版社将普希金的一首著名的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选入小学语文课本,作为独立阅读课文,让学生自己阅读,以开拓学生视野,从朗读中领略诗歌的韵味。该诗就是戈宝权翻译的。  我虽然不熟悉戈宝权先生,但内心十分崇敬他,感谢他为儿童翻译了这么一首优秀的童话诗。我喜爱儿童文学,对《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尤为偏爱。该诗通过
期刊
“在不少人眼里,写信是一件‘老土’的事。但在上海尚德实验学校校长姜晓勇看来,书信是一种朴素且有效的交流方式……”读着《教师博览》(文摘版第七期)中转载的一篇文章——《一位校长给学生的40封公开信》,我顿时震惊了!在书信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时,竟然还有人坚持写信,坚持用书信与学生及家长们交流,这真是难能可贵呀!  “我写的这些信,未见得真能帮助学生什么,但我希望至少能带给学生和家长一些见解、一些温暖以
期刊
一、 扮演角色,活跃气氛  在正式上课之前,虞老师向同学们提了几个问题,这些问题一下子引发了学生的思考与讨论。接着,虞老师请学生扮演小绵羊、大熊、老牛的角色,以打招呼的方式讲述“哇!这么多人啊!大家好!呵呵呵……”这句话。  【课堂回放】  师:你们觉得怎么讲故事才算是高手?  生:讲得动听。  生:讲得有感情。  师:如果一个故事里边有好几个角色,该怎么讲?讲故事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生:要扮
期刊
全神贯注地读完《周国平论教育》这本书,我成了拥护周先生教育思想的“粉丝”。粉丝们追求偶像,因为偶像有吸引力。周国平先生吸引我的地方到底是什么?我想,是他通达的教育智慧。  周国平先生论及的教育问题具有普遍性,但他的观点却不像普通人那样狭隘,具有一种通达的智慧。“通”是一种开通,周先生学贯中西,引经据典,教育视界之辽阔令人钦佩;“达”是一种洞达,周先生的教育理念,立足于对人生与人性的思考,一眼望穿教
期刊
一、 阅读课题,发现课文重点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只拣儿童多处行》,请大家读课题。(生齐读)  师:作者写的是一次春游的见闻,有意思的是她没有描写春到香山的美丽景色,也没有向大家特别介绍颐和园的景点,那么作者把笔墨花在哪里呢?课题告诉了你,花在——  生:花在“儿童”身上。  师:对,“儿童多处”是课题中的一个关键词。的确,课文有许多地方写到了“儿童的多”。(板书:儿童多处)  【
期刊
一直以来,我校致力于学生评价体系项目的实践研究,并以此促进教师的教学研究,促进学校建设教师学习型团队。“一评两备”是我校以学生学业研究促进老师教研文化研究的一个项目。“一评两备”,“评”,指的是我校实行的学生学业“月质量监控”项目。“两备”,指的是我校高年级语文备课组以学校“月质量监控”为中心,探索出的“单元常规备课”和“主题特色备课”备课模式。学校语文组以“常规+特色”的集体备课模式,大力推行“
期刊
读罢《小学创意写作》,在我脑海中跳出三个词语——神奇、唤醒、好玩。  神奇  从一个橘子入手,能上出什么样的习作课?你一定会脱口而出:学习描写一件物品呗。是也?非也!翻开《小学创意写作》一书,你会发现,一个小小的橘子,在老师的创意设计下,习作课竟然可以上状物篇——橘子素描;可以上记叙篇——做橘灯;可以上童话故事篇——橘子历险记……在《小学创意写作》一书中,一个普通的橘子竟然能焕发出如此神奇的魔力。
期刊
一、 对话交流“追剧”  师:我想采访你们一下,最近你们追过什么剧?  生:《名侦探柯南》。  师:你为什么追这部动画片呀?  生:它里面的推理内容很吸引人。  师:有趣的情节吸引你。你追过什么剧?  生:《郑文杰》。  师:你为什么追这部剧呢?  生:我觉得这里面的人物很勇敢。  师:人物的魅力吸引你。  师:据我所知呀,我们班的同学在追一本书,哪本书?  生:《小水的除夕》。  二、 讲述小水
期刊
很多时候,语文课堂教学是要“放慢脚步”的,因为那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里,有太多的“沿途风景”需要我们去细细欣赏;因为知识结构的形成,审美情绪的生成,价值标准的建立,与世界的关系等,都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这就势必有一个“慢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由感知形成经验——生成体悟——走向思想。如果我们能够看到这样的过程,语文教学也就开始走向 “慢而有味”的境界了。  追寻“慢而有味”的教学境界,教师首先要
期刊
一、 梳理功能  1. 文章大意的梳理。《课标》要求中高年级的学生“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在阅读叙事性作品中,了解事件梗概”,培养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以及概括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概括还存在困难,有的冗长抓不住重点,有的简洁缺乏核心。教师应让他们抓住关键词语,帮助学生梳理文路,说清内容,从而提升学生的概括能力。例如,在教学《徐悲鸿励志学画》一文时,出示如下一组词串:  嫉妒 礼貌 激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