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园林植物是城市绿化中有生命的主要题材,是构成良性生态环境的主导因素。它不仅保护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而且具有综合观赏的特性;它不但以其自身的型、色、香形成园林造景的主题,而且还可陪衬其他造园题材产生生机盎然的画面。
关键词:园林植物;植物配置;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S688文献标识码:A
一、园林植物配置的作用
园林植物对硬质景观建筑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恰当的园林植物配置设计,使建筑更好地融入自然,映衬得建筑物更加艺术化,绿树掩映下的建筑物若隐若现,意境深远。植物四季不同的季相变化,使建筑物也有了四季的更迭,仿佛有了生命。园林植物还可作为建筑的识别标记,具有交通导向作用;园林植物还可划分建筑物的空间,可加强建筑物的有机联系及平缓过渡,改善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另外通过植物的光合、蒸腾、吸收作用,调节小气候,防风降尘,减轻噪音,吸收并转化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净化空气和水体,维护了生态环境。
二、做好植物种类的选择
植物具有生命,不同的园林植物具有不同的生态和形态特征。进行植物配置时,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使植物正常生长,充分发挥其观赏特性。选择植物时应注意:以乡土树种为主搭配部分已适应本地区环境的外来树种;考虑植物的景观性,是否符合人们的审美需要;应根据各个地区环境保护的实际需要,配置适宜的树木;要根据绿地性质进行配置。如设计烈士陵园绿化时,宜选择松柏类,给人以庄重的感觉;在幼儿园绿化设计,选择色彩丰富的树木,带来活泼气氛;考虑植物的经济效果。另外,还要注意选择无毒、无刺、少花粉、无飞絮的树木。可以分以下几点详述:
1.我们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条件配植的树种,特别是在经济和技术条件比较薄弱的地区,尤显重要。以地处亚热带地区为例,最新推荐使用的优良落叶树种,乔木类有无患子、栾树等。耐寒常绿树种,乔木类有山杜英等。
2.要根据当地的土壤环境条件配植的树种。例如,杜鹃、茶花、红花继木等喜酸性土树种,适于PH值5.5至6.5含铁铝成分较多的土质。而黄杨、棕榈、桃叶珊瑚、夹竹桃、枸杞等喜碱性土树种,适于PH植7.5至 8.5含钙质较多的土质。
3.要根据树种对太阳光照的需求强度,合理安排配植的用地及绿化使用场所。
4.要根据环保的要求进行配植的树种。在众多的树木之中,有许多不光具有一般绿化、美化环境的作用,而且还具有防风、固沙、防火、杀菌、隔音、吸滞粉尘、阻截有害气体和抗污染等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作用。因此,在城市园林、绿地、工矿区、居民区配置林木时,我们应该根据各个地区环境保护的实际需要,配置适宜的树木。例如,在柳州市工业污染比较大的城市中,在粉尘较多的工厂附近、道路两旁和人口稠密的居民区,应该多配置一些侧柏、桧柏、龙柏,悬铃木等易于吸带粉尘的树木;在排放有害气体的工业区特别是化工区,应该尽量多栽植一些能够吸收或抵抗有害气体能力较强的树木,如广玉兰、海桐、棕榈等树木。
5.要根据绿地性质进行配置。各街道绿地、庭园绿化中,根據绿地性质,规划设计时选择适当树种。如设计烈士陵园绿化,树木选择常绿树和柏类树,表示烈士英雄“坚强不屈”高尚品德。在幼儿园绿化设计,选择低矮和色彩丰富的树木,红花继木、金叶女贞、十大功劳由红、黄、绿三色组成,带来活泼气氛。还要考虑不能选择有刺、有毒的树木。如夹竹桃、构骨等树木。
三、园林植物在造景配置中存在的问题
1.过度使用生长期长的大型观赏苗木
植物的景观是发展、生长着的景观,在园林的造景中占据重要地位,也是最具有生态价值的景观。也是最容易与其他硬质景观相协调形成的具有绿色意义的景观。但是植物的生长性和灵活性,使得植物成为园林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也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植物的特殊重要的作用,在进行园林景观营造的过程中,存在一种这样的错误思想,过度使用生长期比较长的大型观赏苗木,刻意把生长期长的树木修建的方方正正,呈现出一种几何美,这种只是形成了一种简单的满足植物的观赏性。而长期使用这些生长期长的大型观赏园林植物将造成整个园区的景色单调,不能满足人们对于园林景观的实质性的要求,达不到园林景观的自然美,并没有从美学和人性化的设计角度进行研究,造成不良的使用效果。
2.对于一次成型观念的过度热捧
很多企业在进行园林植物景观营造的过程中,并没有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也没有根据自己的特色进行合理的绿化植物的配置,而相反他们对于一次性成型的观念反而是过度的追捧,认为这个观念是最好的,大量使用大规格,并从其它地方移植的大树古木。其实这种做法往往影响了整个植物景观的自然性,并破坏树木的生长及生态的平衡,而且对于后期园林景观的发展非常的不利,造成严重的阻碍。
3.忽略了园林植物种类的多样性
近年来在城市的园林植物景观的营造的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配置不当不合理的现象。设计师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并没有根据园林景区的具体情况而进行全面性合理的搭配设计。相反总是在过度使用部分观赏性的园林树木,在景观空间处理上缺乏层次性,在色彩搭配上不够丰富,造成整个园区景色单调,缺乏植物种类多样性,不能满足人们的对于园林景区的实质性的观赏效果。
4.不考虑植物的特殊含义,盲目种植
在现代园林景观建设中,人们多注重对于环保、生态等“绿色”的追求,希望返回自然生活的怀抱。于是,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的应用应针对人们实际生活的需要与时代发展的需要,在造景布局中结合水流、气候、土壤等自然因素方面的考虑,真正实现对“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的有力贯彻,运用充满人性化、艺术化与科学化的运用手法,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协调起来,规划设计中一个系统的、全面的、持续的园林景观。于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需要我们真正实现艺术性、生态性与生活性的有机结合,合理而科学地运用植物造景。根据植物自己的特色以及地域的特点,有选择性的选择所需要的植物,不能盲目进行种植,因为有时有些植物并不能满足当地的气候条件,所以切记要注意合理选择性,避免盲目性,因地制宜,尽可能多用本土树种,保证景观效果的稳定性。
5.重草轻树导致的资源浪费
近几年建造的城市园林绿地中,有不少配置不当的实例。首先是草坪面积过大,灌木和乔木比例偏少。第二种现象是灌木与草坪比例偏大。灌木常常成带状和大团状组成各种图案,虽在景观上和生态功能要比第一种现象稍好,但达不到最佳效果,也不是现代园林追求的目标;第三种现象则是过多栽植上层乔木。
6.园林植物与园林小品结合不协调
在部分景区、景点,园林植物在造景配置时,与周边园林小品如花坛、花钵、树池、坐椅、灯、艺术墙等组合时,在体量、质地、色彩上存在不协调,搭配不合理。品种单调,在整体与局部缺乏亮点,无法体现和突出景观效果。
四、园林植物配置的发展对策
1.植物配置应遵循美学原理, 重视园林的景观功能,强调人性化设计
在园林设计和植物配置中, 所谓的人性化设计,就是设计师利用设计要素构筑符合人体尺度和人的需要的园林空间。现代植物配置在遵循生态的基础上, 强调根据美学要求, 进行融合创造。不仅要讲求园林植物的现时景观, 更要重视园林植物的季相变化及生长的景观效果,从而达到步移景异,时移景异, 创造/“胜于自然”的优美景观。
2.植物配置强调突出地方特色, 体现城市的文化特征
现代城市文明程度的提高, 在关注科学技术进步、 经济发展的同时, 也越来越关注外感形象与内在精神文化素质的统一。饮食文化、 服饰文化、 民俗文化、 建筑文化等诸多文化的存在,充实了城市的内在美, 让城市文脉得到了延续,而在这些因素之中, 园林中的植物文化是城市精神内涵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所以植物配置要注重突出地方特色,体现城市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
无论在古城还是新城, 植物总是可以记载一个城市的历史,见证一个城市的发展历程, 向世人传播她的文化,也可以像建筑物、 雕塑那样成为城市文明的标志。例如杭州城中的三秋桂子、 十里荷风, 苏州光福的香雪海,北京香山的红叶。和城市一样, 植物文化经过了时代变迁的历程,过去它仅反映人们对植物的了解和交流的渴望,而现在更多地反映人们对植物应用发展方向的不懈探索,及对城市历史文脉的把握和延续上。
3.植物配置注重科学性,以生态学理论来指导
(1)要创作完美的植物景观, 必须具备科学性与艺术性两方面的高度统一, 即既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适应上的统一,又要通过艺术构图原理体现出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及人们在欣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这是植物造景的一条基本原则。植物造景的种植设计, 如果所选择的植物种类不能与种植地点的环境和生态相适应, 就不能存活或生长不良,也就不能达到造景的要求; 如果所设计的栽培植物群落不符合自然植物群落的发展规律, 也就难以成长发育达到预期的艺术效果。所以顺其自然,掌握自然植物群落的形成和发育, 了解其种类、 结构, 层次和外貌等是搞好植物造景的基础。
(2)注重对植物环境资源价值方面的运用。城市化快速发展带来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不仅使得人们意识到植物具有基本的美化和观赏功能, 而且还看到了它的环境资源价值,如改善小气候、 净化空气、 水体和土壤、降低噪音、 吸收和分解污染物等作用。植物配置形成的人工自然植物群落, 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并为野生生物提供适宜的栖息场所。因此现代城市植物造景常常采取生物措施普遍绿化,大力植树造林栽花种草, 以改善城市的小气候环境、营造舒适宜人的环境空间。
五、结语
总之,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在掌握植物的生态习性的前提下,注意避免上述所提的一些问题,根据绿地条件和业主的实际要求,按照“适用、经济、美观、创新、长短期相结合”的原则,综合考虑,科学合理安排,一定能配置成一幅赏心悦目的园林艺术作品。
关键词:园林植物;植物配置;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S688文献标识码:A
一、园林植物配置的作用
园林植物对硬质景观建筑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恰当的园林植物配置设计,使建筑更好地融入自然,映衬得建筑物更加艺术化,绿树掩映下的建筑物若隐若现,意境深远。植物四季不同的季相变化,使建筑物也有了四季的更迭,仿佛有了生命。园林植物还可作为建筑的识别标记,具有交通导向作用;园林植物还可划分建筑物的空间,可加强建筑物的有机联系及平缓过渡,改善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另外通过植物的光合、蒸腾、吸收作用,调节小气候,防风降尘,减轻噪音,吸收并转化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净化空气和水体,维护了生态环境。
二、做好植物种类的选择
植物具有生命,不同的园林植物具有不同的生态和形态特征。进行植物配置时,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使植物正常生长,充分发挥其观赏特性。选择植物时应注意:以乡土树种为主搭配部分已适应本地区环境的外来树种;考虑植物的景观性,是否符合人们的审美需要;应根据各个地区环境保护的实际需要,配置适宜的树木;要根据绿地性质进行配置。如设计烈士陵园绿化时,宜选择松柏类,给人以庄重的感觉;在幼儿园绿化设计,选择色彩丰富的树木,带来活泼气氛;考虑植物的经济效果。另外,还要注意选择无毒、无刺、少花粉、无飞絮的树木。可以分以下几点详述:
1.我们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条件配植的树种,特别是在经济和技术条件比较薄弱的地区,尤显重要。以地处亚热带地区为例,最新推荐使用的优良落叶树种,乔木类有无患子、栾树等。耐寒常绿树种,乔木类有山杜英等。
2.要根据当地的土壤环境条件配植的树种。例如,杜鹃、茶花、红花继木等喜酸性土树种,适于PH值5.5至6.5含铁铝成分较多的土质。而黄杨、棕榈、桃叶珊瑚、夹竹桃、枸杞等喜碱性土树种,适于PH植7.5至 8.5含钙质较多的土质。
3.要根据树种对太阳光照的需求强度,合理安排配植的用地及绿化使用场所。
4.要根据环保的要求进行配植的树种。在众多的树木之中,有许多不光具有一般绿化、美化环境的作用,而且还具有防风、固沙、防火、杀菌、隔音、吸滞粉尘、阻截有害气体和抗污染等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作用。因此,在城市园林、绿地、工矿区、居民区配置林木时,我们应该根据各个地区环境保护的实际需要,配置适宜的树木。例如,在柳州市工业污染比较大的城市中,在粉尘较多的工厂附近、道路两旁和人口稠密的居民区,应该多配置一些侧柏、桧柏、龙柏,悬铃木等易于吸带粉尘的树木;在排放有害气体的工业区特别是化工区,应该尽量多栽植一些能够吸收或抵抗有害气体能力较强的树木,如广玉兰、海桐、棕榈等树木。
5.要根据绿地性质进行配置。各街道绿地、庭园绿化中,根據绿地性质,规划设计时选择适当树种。如设计烈士陵园绿化,树木选择常绿树和柏类树,表示烈士英雄“坚强不屈”高尚品德。在幼儿园绿化设计,选择低矮和色彩丰富的树木,红花继木、金叶女贞、十大功劳由红、黄、绿三色组成,带来活泼气氛。还要考虑不能选择有刺、有毒的树木。如夹竹桃、构骨等树木。
三、园林植物在造景配置中存在的问题
1.过度使用生长期长的大型观赏苗木
植物的景观是发展、生长着的景观,在园林的造景中占据重要地位,也是最具有生态价值的景观。也是最容易与其他硬质景观相协调形成的具有绿色意义的景观。但是植物的生长性和灵活性,使得植物成为园林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也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植物的特殊重要的作用,在进行园林景观营造的过程中,存在一种这样的错误思想,过度使用生长期比较长的大型观赏苗木,刻意把生长期长的树木修建的方方正正,呈现出一种几何美,这种只是形成了一种简单的满足植物的观赏性。而长期使用这些生长期长的大型观赏园林植物将造成整个园区的景色单调,不能满足人们对于园林景观的实质性的要求,达不到园林景观的自然美,并没有从美学和人性化的设计角度进行研究,造成不良的使用效果。
2.对于一次成型观念的过度热捧
很多企业在进行园林植物景观营造的过程中,并没有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也没有根据自己的特色进行合理的绿化植物的配置,而相反他们对于一次性成型的观念反而是过度的追捧,认为这个观念是最好的,大量使用大规格,并从其它地方移植的大树古木。其实这种做法往往影响了整个植物景观的自然性,并破坏树木的生长及生态的平衡,而且对于后期园林景观的发展非常的不利,造成严重的阻碍。
3.忽略了园林植物种类的多样性
近年来在城市的园林植物景观的营造的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配置不当不合理的现象。设计师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并没有根据园林景区的具体情况而进行全面性合理的搭配设计。相反总是在过度使用部分观赏性的园林树木,在景观空间处理上缺乏层次性,在色彩搭配上不够丰富,造成整个园区景色单调,缺乏植物种类多样性,不能满足人们的对于园林景区的实质性的观赏效果。
4.不考虑植物的特殊含义,盲目种植
在现代园林景观建设中,人们多注重对于环保、生态等“绿色”的追求,希望返回自然生活的怀抱。于是,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的应用应针对人们实际生活的需要与时代发展的需要,在造景布局中结合水流、气候、土壤等自然因素方面的考虑,真正实现对“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的有力贯彻,运用充满人性化、艺术化与科学化的运用手法,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协调起来,规划设计中一个系统的、全面的、持续的园林景观。于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需要我们真正实现艺术性、生态性与生活性的有机结合,合理而科学地运用植物造景。根据植物自己的特色以及地域的特点,有选择性的选择所需要的植物,不能盲目进行种植,因为有时有些植物并不能满足当地的气候条件,所以切记要注意合理选择性,避免盲目性,因地制宜,尽可能多用本土树种,保证景观效果的稳定性。
5.重草轻树导致的资源浪费
近几年建造的城市园林绿地中,有不少配置不当的实例。首先是草坪面积过大,灌木和乔木比例偏少。第二种现象是灌木与草坪比例偏大。灌木常常成带状和大团状组成各种图案,虽在景观上和生态功能要比第一种现象稍好,但达不到最佳效果,也不是现代园林追求的目标;第三种现象则是过多栽植上层乔木。
6.园林植物与园林小品结合不协调
在部分景区、景点,园林植物在造景配置时,与周边园林小品如花坛、花钵、树池、坐椅、灯、艺术墙等组合时,在体量、质地、色彩上存在不协调,搭配不合理。品种单调,在整体与局部缺乏亮点,无法体现和突出景观效果。
四、园林植物配置的发展对策
1.植物配置应遵循美学原理, 重视园林的景观功能,强调人性化设计
在园林设计和植物配置中, 所谓的人性化设计,就是设计师利用设计要素构筑符合人体尺度和人的需要的园林空间。现代植物配置在遵循生态的基础上, 强调根据美学要求, 进行融合创造。不仅要讲求园林植物的现时景观, 更要重视园林植物的季相变化及生长的景观效果,从而达到步移景异,时移景异, 创造/“胜于自然”的优美景观。
2.植物配置强调突出地方特色, 体现城市的文化特征
现代城市文明程度的提高, 在关注科学技术进步、 经济发展的同时, 也越来越关注外感形象与内在精神文化素质的统一。饮食文化、 服饰文化、 民俗文化、 建筑文化等诸多文化的存在,充实了城市的内在美, 让城市文脉得到了延续,而在这些因素之中, 园林中的植物文化是城市精神内涵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所以植物配置要注重突出地方特色,体现城市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
无论在古城还是新城, 植物总是可以记载一个城市的历史,见证一个城市的发展历程, 向世人传播她的文化,也可以像建筑物、 雕塑那样成为城市文明的标志。例如杭州城中的三秋桂子、 十里荷风, 苏州光福的香雪海,北京香山的红叶。和城市一样, 植物文化经过了时代变迁的历程,过去它仅反映人们对植物的了解和交流的渴望,而现在更多地反映人们对植物应用发展方向的不懈探索,及对城市历史文脉的把握和延续上。
3.植物配置注重科学性,以生态学理论来指导
(1)要创作完美的植物景观, 必须具备科学性与艺术性两方面的高度统一, 即既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适应上的统一,又要通过艺术构图原理体现出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及人们在欣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这是植物造景的一条基本原则。植物造景的种植设计, 如果所选择的植物种类不能与种植地点的环境和生态相适应, 就不能存活或生长不良,也就不能达到造景的要求; 如果所设计的栽培植物群落不符合自然植物群落的发展规律, 也就难以成长发育达到预期的艺术效果。所以顺其自然,掌握自然植物群落的形成和发育, 了解其种类、 结构, 层次和外貌等是搞好植物造景的基础。
(2)注重对植物环境资源价值方面的运用。城市化快速发展带来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不仅使得人们意识到植物具有基本的美化和观赏功能, 而且还看到了它的环境资源价值,如改善小气候、 净化空气、 水体和土壤、降低噪音、 吸收和分解污染物等作用。植物配置形成的人工自然植物群落, 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并为野生生物提供适宜的栖息场所。因此现代城市植物造景常常采取生物措施普遍绿化,大力植树造林栽花种草, 以改善城市的小气候环境、营造舒适宜人的环境空间。
五、结语
总之,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在掌握植物的生态习性的前提下,注意避免上述所提的一些问题,根据绿地条件和业主的实际要求,按照“适用、经济、美观、创新、长短期相结合”的原则,综合考虑,科学合理安排,一定能配置成一幅赏心悦目的园林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