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趣、励、实、活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c3002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的过渡语,是指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语文学习活动过程中,有的放矢地采用一定的艺术手法,设计既言简意赅又极具艺术张力,还能衔接上下教学内容的教学辅助语言。有效的过渡语能使教学环节紧凑、促进师生交流、培养学生的语感,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过渡语,笔者认为需要把握“五要点”:巧、趣、励、实、活。
  [关键词]语文教学 过渡语 有效
  聽课时,我们常常发现有很多语文课一节课下来,让人感觉教学断断续续、凌乱无趣,这其实就是教者没有设计好过渡语。语文课堂教学的过渡语,是指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语文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有的放矢地采用一定的艺术手法,设计既言简意赅又极具艺术张力,还能衔接上下教学内容的教学辅助语言。教师要重视课堂教学过渡语的使用,有效设计并不断优化过渡语,这样才能在艺术性的语言中带领学生们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
  一、过渡语的作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使教学环节紧凑,提高课堂效率
  一堂课中准确而精练、亲切而富情感、生动而又幽默的过渡语,能使教学全过程节奏清晰、环节紧凑,整个课堂环环相扣,一气呵成,对开启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让教学充满情感,促进师生交流
  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间的对话,是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过渡语的有效设计,能使课堂教学行云流水,让学生在和教师的互动中激发学习热情,走进作者的内心,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让教学水到渠成,促进师生的情感交流。
  3.给学生语言熏陶,培养学生艺术的语感
  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缺乏艺术的语文课堂是贫乏、枯燥的。精心设计的过渡语,加上教师的生动表述,将增加课堂美感,使课堂富有艺术性,具有浓浓的“语文味”。学生在这样规范、优美的语言熏陶下,能潜移默化地培养艺术的语感。
  二、过渡语的设计——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怎样才能设计出富有艺术性又有效的过渡语呢?笔者认为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要回归课堂,把握过渡语设计的“五要点”。
  1.巧
  一节课是由多个环节组成的有机整体,而有效的过渡语能将这些环节自然地衔接起来。过渡语要有效,首先必须“巧”。随文入境,巧妙设置情境式的过渡语,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体会课文的主旨。
  笔者在执教《雨点》一文时,是这样巧设过渡语的: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猜猜是什么?(巧引课题)(2)空中乌云密布,不一会雨点就从天而降,落在不同的地方,想不想和小雨点一起去旅游?(3)让我们变身小雨点,跟着它们一起去游玩吧!(巧引课文)(4)可爱的小雨点们,你想落进哪儿?(细读课文)(5)你们还想落在什么地方?想干什么?(拓展训练)(6)小雨点们,我们玩累了,休息一下,让我们回到课堂上,深呼吸……(播放钢琴曲)伸出小手,学写生字(巧引写字)……
  这些过渡语很巧妙地使整个课堂教学活动变成了一次愉快的旅行,独具匠心的过渡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既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又在阅读体验中使学生思维和语言能力得到训练,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观察、想象、说话等能力,丰富了他们的情感体验。
  2.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因此在设计过渡语时,要生动、有趣,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幽默的教学语言,绝不仅仅是为了活跃气氛,它带给学生快乐,更促使学生深入思索,悟出“笑后真谛”,从而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
  窦桂梅老师在教学《神笔马良》时,精心设计了教学过渡语。
  窦老师说:谁家没有耕牛,马良就给他画——耕牛,谁家没有锄头,马良就给他画——锄头,谁家没有簸箕,马良就给他画——簸箕,村东头的懒汉赌博没有银子了,马良就给他画——银子。
  窦老师:画什么?
  学生:银子!
  窦老师:画什么?
  学生:银子!
  第三遍,学生们反应过来了,他们笑了,我们听课老师也笑了。
  于是有学生说画绳子把他绑起来,有学生说画牢房,抓他去坐牢……
  窦老师的过渡语里藏着真情、藏着温暖,多么智慧、多么有趣!没有生硬的说教,学生们在笑声中懂得了做人要勤劳,不能好吃懒做,好逸恶劳。
  3.励
  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课堂教学中过渡语的评价激励功能是教师对学生的肯定与赞美,融入了对学生要掌握知识的指引,它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点燃学生求知的火花,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快乐,建立学习信心。
  笔者曾听过赵志祥老师的一节《敕勒川》:一个男生吟诵完《敕勒川》后,一个女生说他朗读的是“笑话”。赵老师没有直接批评女孩,而是说:“咱俩比一比,谁读得好。我比你读得好,你是不是笑话呢?你不是笑话,他也不是笑话,咱读得好,也有人比咱读得更好,我们不是笑话,没我们读得好的也不是笑话,给他机会,他也能读得好。”没有严厉的批评,有的只是一位慈祥的老爷爷在语重心长地和孩子谈话。此时,赵老师那激励性的评价,充满了满满的力量,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这是心灵的滋润,人格的教育。这对那两个学生来说都是终生难忘的,全班同学也会印象深刻,在场的每一位听课的老师也会深深地刻下这一幕。
  4.实
  课堂过渡语设计的关键是教学内容中交换处的意义关联点,其目的都是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各个环节穿针引线,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学得明白、轻松。因此过渡语设计一定要以课文为本,扎实有效,不能卖弄文采、哗众取宠。
  笔者在执教《青蛙看海》时,用谜语引出“善”后说:“我们把刚认识的生字宝宝送回家,把课文读好。”学生读完后,如此评价:“你们读得真好,看来你们很‘善读’。青蛙说它没有‘善跑’的长腿,在动物王国里谁比较‘善跑’?”学生们纷纷举手作答。“我们班谁比较‘善跑’?”学生抢着回答。“有‘善画’的同学吗?”笔者继续追问。学生个个高举小手。“那你们是不是很‘善写’呢?现在让我们来正确、美观地写字……”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笔者根据教材和学生的课堂表现,将“善”的理解有效地与学生实际结合起来,形象生动。基于教材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的过渡语实实在在、简单有效,使教学知识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引领学生进入新的领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5.活
  过渡语设计还要灵活,富有教学智慧,没有教学智慧的过渡语不可能精彩有效。
  笔者在教学《云雀的心愿》时,出示了一组沙漠图片,让学生体会沙漠的贫瘠。可学生小强却说:“我觉得沙漠很好玩!到处是金灿灿的黄沙,多有意思!”话音刚落,教室里哄堂大笑。学生的反应和预设的不一样,笔者临时生成过渡语:“通过你的回答,我知道你很喜欢沙漠,那小云雀跟你的想法一致吗?让我们随着课文去寻找答案……”
  “小云雀喜欢沙漠吗?”学生齐答:“不喜欢。”“从哪看出来?”学生们纷纷举手。“咦,沙漠不是很好玩吗?它为什么讨厌呢?”笔者故作奇怪。“因为沙漠黄沙漫天飞舞,他们的眼睛都被迷得睁不开了!”学生们回答时,笔者观察着小强的反应,只见他收起了嘻嘻哈哈的神情,变得严肃起来。“大家说得真好,小强,假如你现在和小云雀飞行在沙漠上空,感觉如何?”笔者指名小强回答。“嗯,不舒服。”“那你喜欢沙漠吗?”笔者继续追问。“不喜欢!“小强不好意思地回答。“那你能通过朗读来体会小云雀的感受吗?”“能!”小强肯定地回答后读了起来……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学生的反应与笔者的预设不一样,如果直接否定他的回答或批评他,他可能会不服气,这对文本的理解没有帮助。于是笔者随机应变,临时生成了过渡语。事实证明,这样的过渡语灵活有效,让小强真正认识到了沙漠的可怕。可见,过渡语的设计一定要“活”,让预设与生成有机统一,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更有效。
  总之,“过渡”既是连接课堂教学各环节的“桥”,也是各环节的“胶”,教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抓住“巧、趣、励、实、活”,设计出精彩有效的过渡语,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一拿起这本书,我就被它新奇而又有点极端的风格吸引住了:给传统课堂打0分。我想:传统课堂再不济,肯定也有它微小的可取之处吧,怎么能打0分呢?何况我们对于传统一直主张批判地继承,怎么放在教学中,对于传统却要全盘否定而打0分呢?  带着这种好奇心理我走进了这本书,这本书是《中国教育报》山东记者站站长李炳亭先生关于推行高效课堂的一本专著,书中从“我的教育主张”“教育即解放”“教师即解放”“教师即开发”“学
【活动背景】  太阳是宇宙中最重要的天体。万物生长靠太阳,没有太阳,就不可能有姿态万千的地球,当然也不会孕育出人类。太阳给人们光明和温暖,带来了日夜和季节的轮回,左右着地球冷暖的变化,为地球生物提供了各种形式的能源。中年级的孩子热爱科学、崇尚科学,怀有一份积极探索的热情。他们在课堂上的思维很活跃,理解能力和自学能力也在日趋增强。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更全面地了解太阳并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内容摘要】随着网络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各界对教育信息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也越来越重视,他们非常渴望了解学校教育发展的現状,更希望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以及孩子在同龄人中的实际状况。如果学校能够为家长提供“平台”,有效借助家长督学这“第三只眼”,一定能有效提升办学质量,更好地为学生和家长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关键词】和衷共济 家长督学 教育合力  随着网络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
《3的倍数的特征》是苏教版数学第八册的内容,回顾与学生们共同学习的过程,引发了以下几点思考与大家分享。  思考之一:对接儿童经验,让探究走向实质  “3的倍数的特征”属于数论的范畴,离学生的生活较远。设计本课时,在尊重教材、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六易其稿,最终确定了这样的教学思路:通过回顾复习2、5的倍数的特征,引导学生运用迁移、猜想,经历“摆100以内3的倍数”“用3颗棋子摆比100大的3的倍数
微视频泛指时间很短的视频短片,传统以教为主的信息技术教学主要采用的是教师演示讲授和任务驱动相结合的方式,教学内容的呈现主要是通过文本。将微视频这种声像具备的传播手段引入教学,将会给学生更多的感官刺激,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学生也可以将自己的学习资料、学习心得制作成视频短片,与他人共享,从而促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接受变成主动构建。  《收发电子邮件》为苏教版信息技术下册第9课的内
【摘要】数学学习是学生自主构建的过程,让学生在平面的基础上过渡到空间,需要教师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经历操作、思考、应用等过程,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关键词】二维平面 三维空间 空间想象力  数学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建立几何直观,从而提升学生的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要“使学校的墙壁也能说话”。教育心理学认为,学校墙壁是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非常重要的教育作用。因此,在很多学校的班级布置中,墙壁作为师生关注的焦点,时常被名人名言、班级常规以及学生自己的作品等充盈着。而笔者却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发现,这些被精心布置的墙壁往往开始能够吸引学生的目光,起着教育作用。久而久之,就会被作为一种被淡忘的存在,渐渐地,就成为了教室的装饰品。
【摘要】说理文的教学对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表達能力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说理文教学中,必须要依据文体特点、紧扣课标、把握学情,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和遴选,引导学生立足文体、聚焦事例、关注语言形式、注重情感实践,让学生经历语文学习的真实过程,促进语文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说理文 文体特点 语文素养  新课程性质与地位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课程是开放而又富有创
[摘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作为课堂中最本真、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教学手段,常常出现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但是课改时至今日,我们仍然看到课堂上的教学提问存在诸多问题。“课堂提问”作为一个古老的话题依然让我们对它产生新的思考。本文从围绕目标,基于学情,引导发现三个方面阐述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要问得明确、问得适切、问得开放,最终达到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教会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目的。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体,与以往“内容分析”式的教学不同,现在更提倡通过听、说、读、写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习单作为阅读教学的工具之一,在阅读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本文结合阅读中“读”“写”“品”“链”的任务,重点谈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学习单的设计,致力于通过学习单辅助学生的“学”以及教师的“教”。  [关键词]学习单 阅读教学 扶学课堂  学习单作为阅读教学中的重要载体,推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