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对高等师范院校艺术教育在课程设置与施教方式和教学流程诸环节的探讨,真正实现艺术教育的自由、和谐、全面的人文学科教育发展。
关键词高等师范院校;艺术教育;人性化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101-0143-01
艺术是一种带有物质性的特殊精神活动,是一种带有感性的心灵活动。因此艺术教育是对人性、心灵的教育,通过艺术教育,可使人的心灵获得自由和解放,健全人的主体人格。
1艺术教育的原则
艺术教育学的目的,就是要将普通教育学的一般性原则运用在艺术教育中,经过实践检验,总结出艺术教育的规律,制定出特殊的规则,亦即为艺术教育所独有的不同于其他教育形式的原则。
1)学习情景的创建原则。艺术教育实践通常具有情境创设性原则,它能使实教者自觉的选择运用教育媒介,在所提供的适宜于艺术发挥其功能的气氛、环境,使受教育者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得到精神的滋养、情感的陶冶、思想道德的提高、知识经验的积累,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使受教育者在微妙的情感体验中,获得智力的开启,感觉、体会未知领域,掌握必要的规范和理性的知识。可见,艺术教育中情景的创设是完成艺术教育任务的根本的保证。
2)艺术教育的自由动情原则。这一原则是采用诱导的方式,使受教育者在自由状态下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并感受审美的愉悦,唤起强烈的兴趣,使人自觉投入其中,从而实现教育的目的。
3)施教方式人性化原则。所谓艺术教育的人性化原则,即是艺术教育应该与人类有规律和目的的自由创造活动的本质相一致,彰显人的自由、创造本性、引导人们去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和价值,追求人生的完美化。
可以通过受教育者的个体艺术能力的特点,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以文化富、文艺团体、影剧院、博物馆等部门为基地,增强受教育者对门类艺术的感知和理解,接受各种艺术家的指导,经历艺术实践的锻炼,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使受教育者开阔眼界、积累知识、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迅速的提高。
2以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实现人性化教学过程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多师范院校艺术教育还是沿用专业艺术院校的教学模式。教学计划和内容安排老套、陈旧,课程设置多而杂,方向过细。教学内容缺乏鲜明的人文色彩,知识繁杂而缺乏关联性和系统性,授课方式以灌输式为丰。不能调动学牛的自丰探究的意识,使学生理解处于表层,浅尝辄止,甚至丧失学习的兴趣,在学习中无法获得愉悦和快感。
要使艺术教育的作用得到实现,艺术教育的教学方式必须真正人性化。即以学生的需求和全面发展为本,在艺术教育的各层面体现人性化的特性。具体包括几个方面:
1)学校生活中的人文性,尤其是课堂教学中的人文性,它包括教育的非干扰性、团体学习的合作与沟通、学生的满意度、对多元智能的尊重、课堂组织结构的多样性、对学生质疑精神和主动探索的鼓励、人性化的学校设施、宽容而能激发创造力的学校文化环境等。
2)师生关系的人文精神的构建,它包括价值和道德、批判理性(独立思考、创造性才能等)、人文修养和审美情趣等几个方面。
3)特别强调对学生个人独特价值和独立人格的尊重,对学生的主体性的认同,对学生不同观念和方法的宽容,对个人独特潜在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尊重。
3课程设置与教学流程要体现人性化原则
1)体现对自然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怀,从原始的整个课程及内容中选取那些有相对联系而又有实质性意义的东西去思考。
2)结合现代教育观念及艺术思维方式方法进行融会贯通,建立最优化课程结构体系。加强课程内容的综合,精选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3)传统的教学流程是种“先识后受”的方式,过程方式往往致学生鲜活的感受和生活经验于不顾,过于关注结果,剥夺了学生自己感受的主体性和主动探索精神。每个人都有一个独立自主的个性,有独立思考、自主决定的能力,有思想与行为的自由。既然如此,艺术教学的流程不妨反其道而行之:“先受而后识。” 教者要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甄别不同的艺术品,使之适合于受教育者的特点。而艺术教育媒介的选择和介入受教育者的艺术能力综合素质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但不同的媒介往往具有不同的效果。施教者应该选择艺术品中的上品,取之法上,使受教育者的艺术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提到相应的高度。
4)认为在主体感受和理论认识之间更应尊重人对世界本能而独特的感受。在教学中,注重学生个性化的感受,把感性体验放在第一位,不要事先过多地灌输理性知识,强迫学生死记硬背大量的知识、道理,或把种先验的观念强加给学生,忽视艺术审美的直接性、形象性、愉悦性特点。因为理性知识先行的教育主要在于锻炼、学生的记忆和思考能力,但却使学生的感知功能和在感知基础上的思维能力闲置而退化。
4结语
艺术是人类文明和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最具普遍性、直观性、生动性和富有感染力的情感表现形式,艺术教育的作用在于提高人的审美鉴别力,实现人的感性和理性的统一,实现人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本质在于对人性的完美,艺术体验是欣赏者以自己的人生经验和情感方式进行的感受和体验。如施教者以优秀作品的欣赏来提高受教者的兴趣,发挥他们积极主动的想象力,注意培养艺术受教者的兴趣,发挥他们积极主动的想象力,注意培养受教者的艺术兴趣和审美能力,使其心灵的灵敏性得到加强,从而激发其艺术创造力。这正是高等师范院校艺术教育中值得我们思考实践的重点。
参考文献
[1]梅宝树.面向新世纪的美育与素质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楊恩寰,梅宝树.艺术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土祖龙.艺术教育的人文学科特征[M]北京:美育通讯,2003,1.
[4]李戎主编.美学概论[M].齐鲁书社,1999.
作者简介
刘燕(1977—),女,河北唐山人,讲师,现主要从事艺术设计方向的教学与研究,现就读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现任教于甘肃政法学院艺术学院艺术设计教研室。
关键词高等师范院校;艺术教育;人性化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101-0143-01
艺术是一种带有物质性的特殊精神活动,是一种带有感性的心灵活动。因此艺术教育是对人性、心灵的教育,通过艺术教育,可使人的心灵获得自由和解放,健全人的主体人格。
1艺术教育的原则
艺术教育学的目的,就是要将普通教育学的一般性原则运用在艺术教育中,经过实践检验,总结出艺术教育的规律,制定出特殊的规则,亦即为艺术教育所独有的不同于其他教育形式的原则。
1)学习情景的创建原则。艺术教育实践通常具有情境创设性原则,它能使实教者自觉的选择运用教育媒介,在所提供的适宜于艺术发挥其功能的气氛、环境,使受教育者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得到精神的滋养、情感的陶冶、思想道德的提高、知识经验的积累,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使受教育者在微妙的情感体验中,获得智力的开启,感觉、体会未知领域,掌握必要的规范和理性的知识。可见,艺术教育中情景的创设是完成艺术教育任务的根本的保证。
2)艺术教育的自由动情原则。这一原则是采用诱导的方式,使受教育者在自由状态下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并感受审美的愉悦,唤起强烈的兴趣,使人自觉投入其中,从而实现教育的目的。
3)施教方式人性化原则。所谓艺术教育的人性化原则,即是艺术教育应该与人类有规律和目的的自由创造活动的本质相一致,彰显人的自由、创造本性、引导人们去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和价值,追求人生的完美化。
可以通过受教育者的个体艺术能力的特点,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以文化富、文艺团体、影剧院、博物馆等部门为基地,增强受教育者对门类艺术的感知和理解,接受各种艺术家的指导,经历艺术实践的锻炼,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使受教育者开阔眼界、积累知识、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迅速的提高。
2以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实现人性化教学过程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多师范院校艺术教育还是沿用专业艺术院校的教学模式。教学计划和内容安排老套、陈旧,课程设置多而杂,方向过细。教学内容缺乏鲜明的人文色彩,知识繁杂而缺乏关联性和系统性,授课方式以灌输式为丰。不能调动学牛的自丰探究的意识,使学生理解处于表层,浅尝辄止,甚至丧失学习的兴趣,在学习中无法获得愉悦和快感。
要使艺术教育的作用得到实现,艺术教育的教学方式必须真正人性化。即以学生的需求和全面发展为本,在艺术教育的各层面体现人性化的特性。具体包括几个方面:
1)学校生活中的人文性,尤其是课堂教学中的人文性,它包括教育的非干扰性、团体学习的合作与沟通、学生的满意度、对多元智能的尊重、课堂组织结构的多样性、对学生质疑精神和主动探索的鼓励、人性化的学校设施、宽容而能激发创造力的学校文化环境等。
2)师生关系的人文精神的构建,它包括价值和道德、批判理性(独立思考、创造性才能等)、人文修养和审美情趣等几个方面。
3)特别强调对学生个人独特价值和独立人格的尊重,对学生的主体性的认同,对学生不同观念和方法的宽容,对个人独特潜在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尊重。
3课程设置与教学流程要体现人性化原则
1)体现对自然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怀,从原始的整个课程及内容中选取那些有相对联系而又有实质性意义的东西去思考。
2)结合现代教育观念及艺术思维方式方法进行融会贯通,建立最优化课程结构体系。加强课程内容的综合,精选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3)传统的教学流程是种“先识后受”的方式,过程方式往往致学生鲜活的感受和生活经验于不顾,过于关注结果,剥夺了学生自己感受的主体性和主动探索精神。每个人都有一个独立自主的个性,有独立思考、自主决定的能力,有思想与行为的自由。既然如此,艺术教学的流程不妨反其道而行之:“先受而后识。” 教者要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甄别不同的艺术品,使之适合于受教育者的特点。而艺术教育媒介的选择和介入受教育者的艺术能力综合素质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但不同的媒介往往具有不同的效果。施教者应该选择艺术品中的上品,取之法上,使受教育者的艺术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提到相应的高度。
4)认为在主体感受和理论认识之间更应尊重人对世界本能而独特的感受。在教学中,注重学生个性化的感受,把感性体验放在第一位,不要事先过多地灌输理性知识,强迫学生死记硬背大量的知识、道理,或把种先验的观念强加给学生,忽视艺术审美的直接性、形象性、愉悦性特点。因为理性知识先行的教育主要在于锻炼、学生的记忆和思考能力,但却使学生的感知功能和在感知基础上的思维能力闲置而退化。
4结语
艺术是人类文明和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最具普遍性、直观性、生动性和富有感染力的情感表现形式,艺术教育的作用在于提高人的审美鉴别力,实现人的感性和理性的统一,实现人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本质在于对人性的完美,艺术体验是欣赏者以自己的人生经验和情感方式进行的感受和体验。如施教者以优秀作品的欣赏来提高受教者的兴趣,发挥他们积极主动的想象力,注意培养艺术受教者的兴趣,发挥他们积极主动的想象力,注意培养受教者的艺术兴趣和审美能力,使其心灵的灵敏性得到加强,从而激发其艺术创造力。这正是高等师范院校艺术教育中值得我们思考实践的重点。
参考文献
[1]梅宝树.面向新世纪的美育与素质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楊恩寰,梅宝树.艺术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土祖龙.艺术教育的人文学科特征[M]北京:美育通讯,2003,1.
[4]李戎主编.美学概论[M].齐鲁书社,1999.
作者简介
刘燕(1977—),女,河北唐山人,讲师,现主要从事艺术设计方向的教学与研究,现就读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现任教于甘肃政法学院艺术学院艺术设计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