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尊敬的刘医生:
您好!我有一件涉及女孩子隐私的事向您请教,因为这件事确实给我带来了太多的心理压力。
几个月前,我发现自己的处女膜“有问题”(可能是因为运动造成的,因为我比较喜欢体育)。我鼓足勇气到正规医院做了检查,妇产科医生说没事。可我总担心她们会为安慰我而隐瞒事实,因为我在自检时发现,处女膜中间有一道挺长的斜线,斜线的两个端点非常接近处女膜的两个边缘。
我知道不能将处女膜视为女性贞洁的标志,也竭力使自己不去想这类问题,可始终无法做到。从怀疑到担心,从担心到害怕,严重影响了我的学习和生活。我似乎无法接受不完整的处女膜,一天到晚,满脑子都是“它到底完整吗?”还常常自言自语“别乱想了……”可脑子里总是要想这些问题。我还常想:“将来如何向男友开口,如果被误解了怎么办?”每次翻开课本,大脑就失控似地想到了这些问题。时间一天天地过去,我很着急:大家每天都在读书,而我却在想这些不该想的问题。现在,我自己无法控制自己了,真不知该怎么办。
小宁
看了这封信后,我很感慨。小小的处女膜,为什么竟会让一位花季少女如此牵肠挂肚呢?这显然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事实上,有类似小宁这种情况的人不在少数,就姑且把她们这种“心病”称为“处女膜情结”吧。那么,如何才能解开这个“结”呢?
不是心病的“心病”
有些时候,“心病”并不是真正的心理疾病,而是由个人认识上的错误造成的。解铃还需系铃人,这些人一旦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再大的“心病”、“情结”也就迎刃而解了。
两年前,有一对结婚不到三个月的夫妻求助于我。原因是新娘由于过分担心处女膜破损疼痛,拒绝同房。这样的话他们实在不敢向家人与朋友说,于是就来找我。记得当时我问她,为何如此恐惧?她回答道:“你想,这好端端的一层肉膜,硬生生地在中间破个洞,怎能不疼。”我听了实在是忍俊不禁,原以为她有什么心理障碍,不想只是因为缺乏一个很基本的常识:处女膜是女性阴道口的一层小小的环型肉膜,就如瓶口一个垫圈,并非是蒙在瓶口上一层严严实实的膜,又怎么会活生生在中间打个洞呢?经解释后,他俩都笑了,不用说,她的疑虑冰释了。
这件事说明,“处女膜问题”有时不过是自找的烦恼而已,其根本原因在于,当事人缺乏基本的解剖知识,不知道处女膜不是一层严严实实的膜。小宁姑娘在来信中说,她自查时发现自己的处女膜中间有一道挺长的斜线,此线两端几乎近处女膜两边。既然处女膜好似垫圈,中间所见一线当为阴道开口。所以,我想,莫不是她也犯了解剖知识上的错误。
当然,最后的答案还得小宁姑娘自己去寻找。但话又说回来了,答案真的那么重要吗?
成长中的又一烦恼
清人采蘅子的《虫鸣漫录》中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一个穿着破裆裤的十二三岁女孩子,一次骑着锄柄来回颠簸玩耍,但没多久,她便走了。一位老翁见锄柄上有鲜血缕缕,便明白了这是那位女孩的“落红”,就将锄头藏了起来。数年后,女孩子嫁了人,她的夫婿怀疑她“不贞”。这时,老翁拿出了保存着的锄柄。女孩的夫婿仔细一看,便完全“释然”了。
现代女性已不仅仅会“骑锄柄以戏”,体操、跨栏、骑自行车、倾跌或其他意外损伤,都可能损及这十分脆弱的小小肉膜。所以,如果的确发生了这样的事,也大可不以为意,只当它是“成长中的又一桩烦恼”。但事实上,此类破损与性交所致的破损全然不同。前者位置多固定,后者则全无规律,如花开四绽。妇科医生经验丰富,一检查便一目了然,所以,根本用不着去“安慰”小宁姑娘了。但问题是,她一直不相信医生的解释。尽管她知道将女性的贞操系之于这小小的处女膜实在荒唐,却仍产生了对“处女膜不完整”的诸多顾虑。因此,她无法自控地反复思索这个问题,以致于浪费了不少宝贵的学习时间。
根据我的经验,存有这一类顾虑的人多有一种内心的冲突。青少年期,随着生理的发育,心理(包括性心理)会有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在此阶段,都会对异性产生兴趣。但是,如果个人的性格过于内向,又因为心理上不够成熟,就可能对异性采取不必要的完全排斥和拒绝的态度。这种情感(对异性的兴趣)与理智(对异性的排斥)的冲突有时会改头换面地变成对异性或性器官的过分警惕与关注。所以,小宁姑娘很可能是对自身的性器官太关注了。不过,如果了解到这种冲突不过也是个人成长中一段小小的插曲,并对此采取接受的态度,反而可以坦然许多。
从性格中寻找答案
其实,“处女膜”有时不过只是充当了引发“心病”、“情结”的导火索而已,问题的真正根源也许还在自身,在于个人的性格。
从小宁姑娘的来信分析,我觉得她很可能有一些强迫性格的特点。有这些个性特点的人做事从来都是一丝不苟,特别认真。由于其理智胜于情感,认真到了近似刻板的程度,追求完美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所以容易注重细节而忽略大局。一旦形成了某种看法,轻易不能改变。虽说很难讲哪一类性格更好,但如果具有强迫性格特点的人意识不到自己的这一弱点,一味迁就自己某种不必要的、固化的观点,并因此而影响自己正常生活的话,实在不值得。有的人还可因此而产生强迫症状(比如,明知没有必要,却无法控制地反复去想某些事)。如果是那样的话,应当找心理医生进行治疗。相信在医生指导之下,会较快恢复正常的。
您好!我有一件涉及女孩子隐私的事向您请教,因为这件事确实给我带来了太多的心理压力。
几个月前,我发现自己的处女膜“有问题”(可能是因为运动造成的,因为我比较喜欢体育)。我鼓足勇气到正规医院做了检查,妇产科医生说没事。可我总担心她们会为安慰我而隐瞒事实,因为我在自检时发现,处女膜中间有一道挺长的斜线,斜线的两个端点非常接近处女膜的两个边缘。
我知道不能将处女膜视为女性贞洁的标志,也竭力使自己不去想这类问题,可始终无法做到。从怀疑到担心,从担心到害怕,严重影响了我的学习和生活。我似乎无法接受不完整的处女膜,一天到晚,满脑子都是“它到底完整吗?”还常常自言自语“别乱想了……”可脑子里总是要想这些问题。我还常想:“将来如何向男友开口,如果被误解了怎么办?”每次翻开课本,大脑就失控似地想到了这些问题。时间一天天地过去,我很着急:大家每天都在读书,而我却在想这些不该想的问题。现在,我自己无法控制自己了,真不知该怎么办。
小宁
看了这封信后,我很感慨。小小的处女膜,为什么竟会让一位花季少女如此牵肠挂肚呢?这显然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事实上,有类似小宁这种情况的人不在少数,就姑且把她们这种“心病”称为“处女膜情结”吧。那么,如何才能解开这个“结”呢?
不是心病的“心病”
有些时候,“心病”并不是真正的心理疾病,而是由个人认识上的错误造成的。解铃还需系铃人,这些人一旦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再大的“心病”、“情结”也就迎刃而解了。
两年前,有一对结婚不到三个月的夫妻求助于我。原因是新娘由于过分担心处女膜破损疼痛,拒绝同房。这样的话他们实在不敢向家人与朋友说,于是就来找我。记得当时我问她,为何如此恐惧?她回答道:“你想,这好端端的一层肉膜,硬生生地在中间破个洞,怎能不疼。”我听了实在是忍俊不禁,原以为她有什么心理障碍,不想只是因为缺乏一个很基本的常识:处女膜是女性阴道口的一层小小的环型肉膜,就如瓶口一个垫圈,并非是蒙在瓶口上一层严严实实的膜,又怎么会活生生在中间打个洞呢?经解释后,他俩都笑了,不用说,她的疑虑冰释了。
这件事说明,“处女膜问题”有时不过是自找的烦恼而已,其根本原因在于,当事人缺乏基本的解剖知识,不知道处女膜不是一层严严实实的膜。小宁姑娘在来信中说,她自查时发现自己的处女膜中间有一道挺长的斜线,此线两端几乎近处女膜两边。既然处女膜好似垫圈,中间所见一线当为阴道开口。所以,我想,莫不是她也犯了解剖知识上的错误。
当然,最后的答案还得小宁姑娘自己去寻找。但话又说回来了,答案真的那么重要吗?
成长中的又一烦恼
清人采蘅子的《虫鸣漫录》中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一个穿着破裆裤的十二三岁女孩子,一次骑着锄柄来回颠簸玩耍,但没多久,她便走了。一位老翁见锄柄上有鲜血缕缕,便明白了这是那位女孩的“落红”,就将锄头藏了起来。数年后,女孩子嫁了人,她的夫婿怀疑她“不贞”。这时,老翁拿出了保存着的锄柄。女孩的夫婿仔细一看,便完全“释然”了。
现代女性已不仅仅会“骑锄柄以戏”,体操、跨栏、骑自行车、倾跌或其他意外损伤,都可能损及这十分脆弱的小小肉膜。所以,如果的确发生了这样的事,也大可不以为意,只当它是“成长中的又一桩烦恼”。但事实上,此类破损与性交所致的破损全然不同。前者位置多固定,后者则全无规律,如花开四绽。妇科医生经验丰富,一检查便一目了然,所以,根本用不着去“安慰”小宁姑娘了。但问题是,她一直不相信医生的解释。尽管她知道将女性的贞操系之于这小小的处女膜实在荒唐,却仍产生了对“处女膜不完整”的诸多顾虑。因此,她无法自控地反复思索这个问题,以致于浪费了不少宝贵的学习时间。
根据我的经验,存有这一类顾虑的人多有一种内心的冲突。青少年期,随着生理的发育,心理(包括性心理)会有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在此阶段,都会对异性产生兴趣。但是,如果个人的性格过于内向,又因为心理上不够成熟,就可能对异性采取不必要的完全排斥和拒绝的态度。这种情感(对异性的兴趣)与理智(对异性的排斥)的冲突有时会改头换面地变成对异性或性器官的过分警惕与关注。所以,小宁姑娘很可能是对自身的性器官太关注了。不过,如果了解到这种冲突不过也是个人成长中一段小小的插曲,并对此采取接受的态度,反而可以坦然许多。
从性格中寻找答案
其实,“处女膜”有时不过只是充当了引发“心病”、“情结”的导火索而已,问题的真正根源也许还在自身,在于个人的性格。
从小宁姑娘的来信分析,我觉得她很可能有一些强迫性格的特点。有这些个性特点的人做事从来都是一丝不苟,特别认真。由于其理智胜于情感,认真到了近似刻板的程度,追求完美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所以容易注重细节而忽略大局。一旦形成了某种看法,轻易不能改变。虽说很难讲哪一类性格更好,但如果具有强迫性格特点的人意识不到自己的这一弱点,一味迁就自己某种不必要的、固化的观点,并因此而影响自己正常生活的话,实在不值得。有的人还可因此而产生强迫症状(比如,明知没有必要,却无法控制地反复去想某些事)。如果是那样的话,应当找心理医生进行治疗。相信在医生指导之下,会较快恢复正常的。